<p class="ql-block">橫溪金峨寺古橋</p><p class="ql-block"> 位于進金峨寺的大路邊上,東西向橫跨金峨寺前山溪,為單孔亂石拱橋,橋長11.5米,寬4.2米,高5米。原是香客、游人入寺的必經橋梁,現已廢棄。</p> <p class="ql-block">塘溪鄒溪村金鳮橋</p><p class="ql-block"> 又名萬金橋、金溪橋,東西、南北向橫臥在塘溪鎮梅溪(鄒溪)與大嵩江的交會處。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為時任鄞縣縣令楊懿為治理大嵩江流域的潮、旱災害而興建的水利工程。同時在其上游(北)19.2米處修建了一座堰壩——金雞堰,堰之上為溪,堰以下為江(大嵩江),所以堰壩修建后,既能阻沙入江,又能引水入南嵩河,調節水位,防洪泄洪;還能提供咸祥、球山一帶農田灌溉和百姓生活用水,一堰多用。</p><p class="ql-block"> 金雞橋長28.1米,寬2.3米,高2.5米,為5墩6孔石梁平橋,橋孔間跨徑3.95~5.80米不等。橋上鋪有4條石梁做橋面,橋墩兩邊延伸有刻有龍、虎頭等吉祥物狀雕飾。橋墩用塊石砌筑,上下游方向均制成分水尖。</p><p class="ql-block"> 金雞堰用石條和石塊砌成,堰體坡度不大,原長21.5米,因兩端被農田侵占,現長僅12.35米。大嵩江經整治后改流,金雞橋已不在主河道上,但金雞堰和引水碶閘,仍在默默地造福后人。</p> <p class="ql-block">橋前方有群鴨處的一道石壩即是金鳮堰</p> <p class="ql-block">云龍徐東棣村東安橋</p><p class="ql-block"> 位于云龍鎮徐東棣村的東安橋是一座石梁平橋,從遠處看似乎沒有什么特色,近看整橋建筑卻十分精致。尤其是橋欄和四個望柱上面的浮雕頗有特色,雕刻有石榴、牡丹等花卉和福壽等吉祥圖案,這在鄞南地區古橋中比較少見。幾十年前,徐東棣村在鄞南就頗為出名,鄞州區民間曾流傳有這么一個順口溜:“南鄉十八棣,東鄉十八隘,西鄉十八耷”,其中十八棣就包含了徐東棣。</p><p class="ql-block"> 東安橋橋孔長3.06米,橋寬3.27米,橋欄呈八字形,橋頭兩側各設臺階5級,橋欄中間外側鐫刻有“東安橋”三個大字和“咸豐二年(1854年)”和“甲寅重修”字樣。</p> <p class="ql-block">云龍前徐村復興橋</p><p class="ql-block"> 位于前徐村中心的橫河的三叉口之上,東西向橫跨。原系板橋,1936年村民集資改建成混凝土框架結構梁橋,并取名“復興”。橋面長5.87米,寬2.9米,橋兩端各砌有臺階7級。水泥橋欄北側建有望柱,望柱上各立有兩根水泥燈柱,上端置有風燈,供晚上村民過往橋梁時照明,村民們稱之為“天燈柱”。</p> 鳥瞰橫河 <p class="ql-block">云龍前徐村后橋</p><p class="ql-block"> 南北向橫跨于前徐村街河中段,始建年代不詳。由于橋兩頭均為密集的村民住宅,所以橋梁設計也獨具一格,為全石結構的單孔平梁橋,橋孔跨徑3.84米,橋寬2.8米,橋墩上直接鋪砌6根長條厚石,無橋欄。為便利村民上橋,在兩邊橋頭外側均橫向砌筑臺階5~6級。</p><p class="ql-block"> 橋梁長條石外側鐫刻有“后橋”橋名,橋邊上的橋額上記載:“清道光九年(1829年)”和“民國十九年(1930年)重修”字樣。</p> <p class="ql-block">云龍前徐村庶家橋</p><p class="ql-block"> 南北向橫跨于前徐村的長山江上,橋北為前徐村,橋南可通往冠英村和東錢湖鎮。庶家橋建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為三孔兩墩石梁平橋,橋體系采用鄞江小溪石疊砌,用石厚重。橋全長13.22米,寬1.91米。</p> <p class="ql-block">姜山定橋村定橋</p><p class="ql-block"> 該橋座落在鄞州區定橋村西,東北、西南向跨于定橋村與宏山村之間的九曲江(九曲江最后在首南街道銅盆浦流入奉化江,所以又名銅盆浦江)上,是舊時周邊鄉村往來通道上的重要津梁。原定橋東邊有一條長二、三百米的老街,村民說:這條老街自宋代以來就是鄞南地區的著名集市,舊名定橋市,曾與韓嶺市、橫溪市、姜村寺等齊名。</p><p class="ql-block"> 定橋始建于宋初的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現橋為清宣統三年重修。定橋為三孔石砌拱橋,長24.10米,寬3.75米,高3.70米,中孔跨8米,邊孔跨4.50米。橋身用條石砌筑,拱券用長方弧形石板縱聯分節并列砌筑。東西各設有22級石階,石階上窄下寬呈八字形。橋面兩側各設有石欄板7塊,望柱8根,抱鼓石2只。抱鼓石內側鼓面前后均用浮雕夔龍和云蔓紋飾。橋頂欄板外側鐫刻有“定橋”橋名,橋東南側鐫刻“乾隆丙辰歲仲冬月(1736年),廣福寺納定林創建”;“道光辛丑年(1841年)小春月,廣福寺納忍性重修”;橋西北側書“宣傳辛亥年(1911年)里人重修”。</p> <p class="ql-block">姜山定橋村鄧橋</p><p class="ql-block"> 座落在定橋東面數百米處的定橋村街河上,據說,古定橋最早位置就在此處,后定橋改成石拱橋異址重建以后,這里的老橋就被保留了下來。因為定橋村始建之初,村民為鄧姓聚居,原村名也叫“鄧家鎮”,故街河亦名鄧河,橋遂名鄧橋。</p><p class="ql-block"> 鄧橋系單孔石梁平橋,橋面平鋪四塊長條石,無橋欄,無臺階,橋的石梁板兩側分別鐫刻“鄧橋”、“耆堰古跡”。</p> <p class="ql-block">姜山茅山村陡門橋</p><p class="ql-block"> 又被稱為斗門橋,東西向橫跨奉化江,是連接鄞州(姜山)和奉化(西塢)的唯一橋梁。據史料記載:陡門橋始建于唐乾符年間(874~879年),由明州刺史傅慶督建。當時為四墩五孔石梁平橋,橋中段微拱,橋全長63米,寬2.96米,中孔寬16米,東孔寬13米。以后在宋嘉佑年間(1063年)、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和清光緒二十一年(1905年)三次重建。其中光緒年間的重建,耗資二萬銀元,并將原五孔改成三孔,將木梁改為鋼梁,以后延續一百多年,直至1971年,因陡門橋高度較低,橋墩和橋身經常被重載船舶撞擊。經兩縣協商將斗門橋橋墩加高1米,并改建為鋼筋橋身和混凝土橋面。2010年10月31日,橋身又被重載的遠沙船撞擊,嚴重受損,橋墩移位,橋面下陷。遂于次年拆除橋墩,改建為現在的鋼架拱橋。</p> <p class="ql-block">1971年加高后的陡門橋(攝于2009年)</p> 2010年改建后的陡門橋 <p class="ql-block">姜山五龍橋村金橋</p><p class="ql-block"> 又名金峩橋,座落在姜山鎮五龍橋村,南北向跨白杜河五江交匯處的西支流上,為單孔石砌梁式平橋,始建年代不詳。</p><p class="ql-block"> 全橋長20.26米,寬2.68米,高2.6米,橋東欄板外側鐫刻有“金峩橋”和“雙版古跡”字樣,但“雙版古跡”的含義與出處已無從查考。</p> <p class="ql-block">姜山陸家堰村福壽橋</p><p class="ql-block"> 位于陸家堰村村西,南北向橫跨于九曲河上,系兩墩三孔石梁平橋,橋面采用9塊長條石分三段鋪設而成,橋堍兩頭各設有石階8級,橋欄系以后改建而成,始建年代不詳。</p> <p class="ql-block">姜山陸家堰村廣渡橋</p><p class="ql-block"> 建于清光緒年間(1895年前后),為二墩三孔石梁平橋,全橋長23.54米,寬1.6米。橋面系用9塊長條石分三段鋪設而咸,橋欄亦用長條石砌成。橋北側建有橋亭,名“廣渡亭”,亭內有楹聯一副:</p><p class="ql-block"> 面面皆空坐一刻無分爾我</p><p class="ql-block"> 逗逗是路歇一歇各自西東</p> <p class="ql-block">姜山陸家堰村永興橋</p><p class="ql-block"> 南北向跨于九曲河東首,為單孔石梁平橋。東西橋欄外側鐫刻有“永興橋”楷體大字。</p> <p class="ql-block">補遺:鄞東古橋——東吳府前橋</p><p class="ql-block"> 由于鄞東地區的古橋大多分布在后塘河、中塘河上,均在前幾集里做了敘述。現在介紹的東吳鎮東村的府前橋座落在源于太白山三溪浦的前門河上,所以作為本集的補遺予以敘述。</p><p class="ql-block"> 東吳鎮所在地以前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村,其中南村、西村居住有近百戶史姓人家。村里建有南宋丞相史浩兒子史彌堅(官至兵部尚書、工部尚書,晚年歸休東吳)的“滄州堂”,人稱“尚書府”,此橋亦被稱為“府前橋”。</p><p class="ql-block"> 府前橋是一座漫水型的三孔石梁平橋,全長15米,寛2米,在中孔橋板側面鐫刻有“府前橋”三字。橋面石板厚達0.3米,長5.1米,寬0.6米,縱向列為三排,在橋面中心鋪嵌有60厘米見方的石板。</p><p class="ql-block"> 府前橋的構造與常見的石梁橋不同,為了抗擊來自太白山的洪峰,橋墩的迎水方向砌有分水尖,橋墩上面安有長達3米的仰天石,兩頭雕刻成具有宋代特征的荷葉包頭。橋墩與橋面的連接部鎖有一塊直豎的長條石,使橋墩、橋面牢牢串連。而在橋墩的背水面,各置有呈30度的長條石,撐住橋墩;在橋的底部又設有護底石,將撐石和橋墩聯在一起,從而大大地增加了橋梁的抗洪力。因此,建橋800多年,府前橋未經維修,堅固如初,完好無損。</p> <p class="ql-block">本集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渝北区|
盈江县|
东安县|
于都县|
凌云县|
宝坻区|
甘南县|
武安市|
镇远县|
惠东县|
襄樊市|
柯坪县|
青川县|
舟曲县|
灵石县|
扬中市|
北宁市|
张家界市|
惠水县|
惠州市|
连州市|
通许县|
三台县|
平果县|
新巴尔虎左旗|
靖安县|
四子王旗|
禄劝|
岳池县|
广饶县|
辉南县|
陇西县|
兴业县|
出国|
屯门区|
县级市|
古蔺县|
延寿县|
中宁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