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波浪谷景區,位于陜西省靖邊縣龍洲鎮境內,面積約44平方公里。景區與甘肅、內蒙、寧夏、山西四省接壤。</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地質地貌世界上只有兩處:一處在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交界處,再就是中國靖邊。中美這兩處波浪谷極為相似。但又各具特色:美國的波浪谷色彩是紅白相間、而靖邊波浪谷是全紅色。美國的波浪谷形成年代更久遠,砂已變成巖石。而靖邊的波浪谷形成只有9600萬年,砂還沒有完全變成巖石。所以景區修了觀光棧道,不允許任何人踏入。盡管有諸多不同,但有一樣是相同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珍貴遺產。最大的不同是美國波浪谷很難成行(每天只允許64人進入,還必須提前4個月抽簽獲得進入許可證。中簽率為2%),而靖邊波浪谷只要你想去就一定可以隨愿。</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是一種紅砂巖地貌,因砂巖上的紋路像波浪而得名。因其神奇的外觀和極高的科研價值而成為世界八大巖石奇觀之一。</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景區分三大部分:①火焰丹霞、②赤壁丹霞、③地心丹霞。</p> <p class="ql-block">景區根據不同人群推出兩條線路①是大環線景區內三大部分的所有景點都能看到的長5.9公里的大環線。購買50元玻璃橋票的走完全程約需兩個半到三個小時,不購買破璃橋票的需下一個山坡后再上一個山坡,一上一下1000個臺階,耗時四、五十分鐘,走完整個環線就需要四個小時了。②對身體不好的老人和小孩可以只看第一部分火焰丹霞。購玻璃橋票逛完約需一個半小時。</p> <p class="ql-block">從玻璃橋上往下觀看山間峽谷。</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是一種紅砂巖地貌,這種紅色的石頭在學術上被稱為"砒砂巖"。</p> <p class="ql-block">砒砂巖成于古生代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之間,是地球歷史中地質最活躍、生物最繁茂、動物最龐大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沙丘隨著平原的上升,加上長期的風蝕、水蝕,峽谷里砂巖的層次逐漸清晰,使得砒砂巖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p> <p class="ql-block">經過數千萬年風雨侵蝕,形成了極具觀賞性的丹霞石墻、石柱、方山、巖穴等地質遺跡。</p> <p class="ql-block">靖邊波浪谷景區內有世界級地貌景觀7處,國家級2處。景區標識工作做的不夠細緻。一圈走下來,迷迷糊糊不知哪是世界極景觀哪是國家級。</p> <p class="ql-block">在波浪谷中,紅色的石頭像泥石流一樣呈現出一種流水狀,一圈圈、一坨坨、一彎彎的向溝壑中涌去。</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是景區第一個游覽區,是最像火星的地方,也是最具波浪形丹霞代表的一塊地貌,它的紋理形如黃河流水,又似海浪翻涌,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同心臺。游走在孤獨星球,希望邂逅同心人。</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游步道之間,猶如浪海遨游,火星探秘。隨手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祥云臺。</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時間沙海,沖走所有的壞運氣,讓你鴻運當頭。</p> <p class="ql-block">地層為白堊系洛河組砂巖,形成于1億年前,發育斜層理;上覆地層為第四系薩拉烏蘇組粘土、亞砂土夾粉細砂層,形成于距今14一7萬年。兩者為不整合接觸。</p> <p class="ql-block">通俗點講上面的小丘與下面的坡地是不同的時期形成且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樣。在一起不是一體,而是像將一樣擺設放在了一張桌子上。</p> <p class="ql-block">流波臺。流波,取"行云流水、波浪翻涌"之意。觀景臺北側的丹霞紋理如黃河流水一般傾泄而下,注入前方赤壁丹霞峽谷,是波浪谷內最為典型的波浪形紋理地貌。</p> <p class="ql-block">看完流波臺,順著觀景棧道走過彩石步道和音樂步道就到了分景臺。</p> <p class="ql-block">分景臺。分景臺是波浪谷景區第一部分火焰丹霞和第二部分赤壁丹霞的分界線。到這里繼續往下走就到赤壁丹霞。身體不好的老人和小孩就可以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赤壁丹霞是波浪谷景區內典型的峽谷景觀。一側是丹霞絕壁,一側是黃土高原。一條淺淺的流沙河緩緩流淌縱貫整個峽谷。</p> <p class="ql-block">流沙河。河邊濕地長滿了蘆葦。紅色的小河綠色的蘆圍,加上蘭天白云,一幅美麗動人的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一過流沙河上的流沙橋,便進入雙渠相灌溉,嘉木繞通川的悠然意境。</p> <p class="ql-block">峽谷中因為有水,舉目四望滿目青綠,處處生機盎然。赤水丹霞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一條淺淺的流沙河緩緩流淌,赤腳踩在流沙淤泥中,軟硬適中很舒服。這里是孩子們夏季的嬉水樂園,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圖中上方是一個很大的丹霞洞穴。丹霞洞穴分為風蝕穴和水蝕穴兩種。這個不知是風還是水。景區沒有給于標識。</p> <p class="ql-block">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見過鐵銹色的河,那是一種黑紅色的水。紅砂巖的水是丹紅色發亮的水。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崖壁上,一只"神仙腳掌"赫然而立,腳掌與腳趾十分逼真,腳掌大到與山崖同高,可一步登天。沿砂巖垂直節理風化形成腳掌輪廓,又沿斜層理面勾勒出五個腳趾,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圖中丹霞崖壁上兩塊平平整整的光滑大石壁,是天然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從赤壁丹霞穿過這個遂道就進入了波浪谷景區中最神密的景點地心丹霞。</p> <p class="ql-block">地心丹霞以其獨特的漩渦狀地貌呈現出奇特的景觀,讓人仿佛置身于地心世界。這個景點的所有景觀自上而下直至地心,是我國唯一的在地平線以下的丹霞地貌因此得名地心丹霞。</p> <p class="ql-block">在進入地心丹霞前,有一個單獨景點一線天。</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顧名思義就是狹窄的抬頭看天只能看到一線的峽谷。國內叫一線天的景觀很多,但真正狹窄到人胖一點就過不去的峽谷這里算一個。</p> <p class="ql-block">這里丹霞谷壁斜層理受到水的侵蝕和風力改造,形如波浪,狀似流線,類似美國羚羊谷。</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僅胖一點就過不去了,連挺直腰也過不去。一線天是S灣的,人也要順著彎走才行。</p> <p class="ql-block">去時正當午,陽光直直撒落,崖壁金紅耀眼,棚壁生輝。</p> <p class="ql-block">由于一線天只能一人通過,所以景區在一線天旁建了個遂道形成環線。</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飛云梯從峽谷底上升到山頂進入地心丹霞景區。</p> <p class="ql-block">站在望親臺遙望對岸的歷史遺跡閻家寨子和西門臺城。</p> <p class="ql-block">丹霞巷谷。兩邊丹霞山巒連綿,中間一條完整的巷谷。走進巷谷宛如踏入時空遂道。</p> <p class="ql-block">拾光臺。此處地貌猶如流動的時光,一眼萬年。好像每個人都能夠在此地拾到一刻屬于自已的美好瞬間,把他記錄在這流動的時光里。</p> <p class="ql-block">丹霞石峰。大自然鬼斧神工,將山巖雕刻成生肖石峰。狗、馬、猴依次排開,唯妙唯肖。</p> <p class="ql-block">時空峽谷婉蜓曲折猶如蛇行,移步換景,景色迴異;仰望藍天白云,陽光輝映崖壁,美倫美奐。</p> <p class="ql-block">紅巖峽谷、層巒疊嶂、波瀾壯闊,如天然畫廊。地心丹霞的景觀非常壯觀,氣勢恢宏,手機有時無法拍出。</p> <p class="ql-block">從離開赤壁丹霞,便一路爬坡,從谷底逐漸上山。三個景區地心丹霞是最費腿力最累的。</p> <p class="ql-block">回首橋的命名來自"龍回首"。標識介紹這里是龍虎相斗的恢宏戰場,有石破天驚的氣勢。而在現場怎么也看不出龍虎相斗的場景。仔細看了高空拍攝的標識圖,才明白回首橋是龍口與虎口中連接的,圖后面的山體是龍身。</p> <p class="ql-block">美國錫安國家公園有個景觀叫大眼睛(就是山體上的一個巖洞),這個丹霞山也可以叫大眼睛,而且還是雙眼。</p> <p class="ql-block">神樹橋。</p> <p class="ql-block">大草帽。</p> <p class="ql-block">灰黃色一深紫紅色塊狀粉砂質泥巖,發育近水平的平行層理,屬沙漠丘間洼地層積。</p> <p class="ql-block">龍心巖。</p> <p class="ql-block">龍心橋。橋因龍心巖而得名。圖中龍心巖在橋拱處。圖中右側石巖形似飛奔波浪的紋理。</p> <p class="ql-block">而下方狀如漂流云朵文理的石巖共同匯入龍心橋下方的峽谷。這也是景區內唯一波浪形紋理與云朵狀紋理相結合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點半進景區,直到下午二點半才出來。整整5個小時。費腿啊!</p> <p class="ql-block">本來還計劃到水上丹霞看看。實在太累了。七十五歲了,保命要緊。水上丹霞放棄了。</p> <p class="ql-block">來回都路過安塞。腰鼓是安塞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進入靖邊在通往波浪谷的路上,有十幾公里明長城伴隨著公路同行。長城為明成化延綏鎮巡撫都御史余子俊率領將士4萬人,在隨長城的基礎上筑成。長城東起陜西谷縣,西至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公里。</p> <p class="ql-block">龍州鎮是當時的一個堡。</p> <p class="ql-block">在龍州堡水庫邊照個相,以補沒去水上丹霞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一生總要來一趟波浪谷吧?因為穿越波浪谷,人生盡坦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健康|
宁安市|
许昌市|
安岳县|
信阳市|
浑源县|
海林市|
常州市|
万山特区|
永昌县|
丰原市|
宝清县|
吐鲁番市|
五家渠市|
修文县|
措美县|
苏尼特左旗|
阿勒泰市|
长垣县|
武邑县|
新宾|
惠水县|
长寿区|
上饶县|
抚顺市|
阿克陶县|
通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百色市|
巨野县|
黄浦区|
甘洛县|
南丰县|
大化|
龙州县|
沛县|
泸定县|
河曲县|
通江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