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0t3ki3u" target="_blank">2024春節山西之旅(上)</a></p> <p class="ql-block">2月14日 山西之旅第5天。平遙鎮國寺——日昇昌票號——馬家大院平遙首富——協同慶錢莊——中國鏢局博物館——文廟——又見平遙情景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早開車出發去平遙。路上看到說平遙人山人海。北門停車場都進不去,要堵幾個小時。我們原先訂的住宿在平遙古城里,汽車只能停在古城外。考慮到明天進出停車場出來不容易。果斷將平遙的住宿退了,定了在平遙古城外的住宿,同時決定明天玩過以后直接奔太原,住宿在太原。</p><p class="ql-block">從應縣到古城花4個小時,中間去了鎮國寺看了五代的泥塑。</p><p class="ql-block">下午特種兵打卡,一路急行軍,先后打卡日升昌票號,馬家大院,協同慶錢莊,中國鏢局博物館,文廟。天下著毛毛細雨,步行街上人挨人人擠人。滿大街都是晉商少奶奶,到處是旅拍館。晚飯后去看了又見平遙情景劇。宣揚的是平遙人的忠義。滕滕是個小暖男,雖然他沒有看劇,估摸著時間來接我們回賓館。我身上一陣陣的發冷,實在是走不動了。到賓館量體溫,發燒了。估計是前兩天睡覺太遲,累著了。簡單梳洗一下,上床就睡著了。</p> <p class="ql-block">鎮國寺,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漢天會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時改稱“鎮國寺”,延用至今。寺廟經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現存寺院共有兩進院落,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寺內萬佛大殿重建于北漢天會七年(公元九百六十三年),是目前全國稀有的五代建筑。殿內同時期彩塑的藝術,文物價值極高。此寺前后兩進,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和觀音、地藏、二郎、土地、三靈候和財福神等殿。釋跡故事壁畫系明代作品,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鎮國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萬佛殿內塑像最為珍貴,是五代北漢天會年間建殿時的作品。壇上正中設束腰須彌座,??釋迦佛趺坐其上,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幻,也見證了平遙的潮起潮落,這里的點點滴滴都是歷史留下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號是中國第一家票號,創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平遙富商?李大全出資三十萬兩白銀與?雷履泰共同創辦。是一家集存銀、放銀、匯兌銀兩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不僅在全國三十多個城市設立了分號,而且在歐美、東南亞等地區也成立了相應的金融機構,形成了龐大的金融網絡。?專注于銀兩匯兌和存放款業務,迅速成為中國金融史上的重要角色。它的成功不僅在于其業務模式的創新,還在于其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防偽措施,確保了資金的安全和信譽</p> <p class="ql-block">馬家大院,是平遙“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馬中選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間。</p><p class="ql-block">馬家大院經過同治,光緒幾十年的不斷修建,逐漸形成了一坐宏偉精美的建筑群體。該院集中體現了我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同時也在大院中深深蘊含著濃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在平遙古城3749處古代民居中,馬家大院以其氣勢雄偉,規制嚴謹,功能齊全,風格獨特而享有盛名。</p><p class="ql-block">這里亭堂,樓閣,書院,廚院,圍院,戲樓成龍配套:影壁,門樓,石雕,磚雕,木雕,彩繪,題材繁多,內容豐富,大院集民居建筑,風俗文化,豪門起居,商賈興衰為一體,成為了平遙古城內清代建筑裝飾風格及晉商傳奇軼聞的代表,是極富藝術魅力,極具觀賞價值的古民宅群體,有“平遙古城第一院”之稱。</p> <p class="ql-block">協同慶錢莊,位于?山西省?平遙縣,是中國票號業中獨具特色的票號之一。它創辦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歇業于民國二年(1913年)。協同慶錢莊以其人性化的管理和資金靈活調度而著稱,重點經營地域,具有現代成功企業的重要特征。該錢莊由財東系?榆次聶店王姓和平遙王智村米姓共同投資創辦。</p><p class="ql-block">錢莊在運營期間成立了33家分號,業務范圍廣泛,包括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等。協同慶錢莊還擁有一個龐大的地下金庫,這是其作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特征之一,顯示了其在金融存儲和管理方面的獨特能力。</p> <p class="ql-block">中國鏢局博物館位于平遙古城南大街61號,是明末清初鏢局的舊址,主要介紹中國鏢局發展史,以及在明清時期,中國有名的十大鏢局、十大鏢師和走鏢過程中的軼事趣聞。</p> <p class="ql-block">春點,江湖黑話</p><p class="ql-block">春點,又稱「春典」或「唇典」,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訊號,江湖中人彼此聯系的一種特殊手段。亦稱隱語、行話、市語、方語、怯口、春點、黑話等,是民間社會各種集團或群體出于各自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制的一些以遁辭隱義、譎譬指事為特征的隱語</p> <p class="ql-block">平遙城隍廟屬于道教建筑,是古代官署建筑與寺廟建筑風格相融合的建筑群體,是研究平遙古城建置布局、道教發展以及民俗風情的實物遺存</p> <p class="ql-block">距今800余年歷史的平遙文廟,保存完好的金代建筑,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和文系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大型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該劇講述了一個關于血脈傳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整部大劇通過“鏢師洗浴”“靈魂回家”“大院選妻”“面舞”等一個個精彩片段,以創新的“行走式”觀演模式、“穿越感”的情境體驗,帶游客沉浸式感受平遙人的仁德、山西人的道義,深刻領悟晉商精神。</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春節山西之旅第6天。雙林寺-王家大院-太原</p> <p class="ql-block">睡個懶覺,然后就開車去了雙林寺。雙林寺位于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的中都鄉橋頭村北。原名中都寺,始建于北魏,是座歷史悠久的佛寺。彩塑中間都是"松木"制成。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鐘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畫,都是稀世珍寶。從現存的最早的碑刻看,雙林寺在宋代已是名聲顯赫,規模宏大。現存建筑大多為明清時所重建,彩塑也是隨建筑一起完成的。雙林寺彩塑保存非常完整。現存彩塑2052尊,完好的1566尊。釋迦殿四壁布滿泥塑壁龕,每一壁龕為一獨立神話或佛教故事。菩薩殿主像兩側塑有上百尊高約50厘米的菩薩。多為明代所塑,少部分為清代補塑,它們繼承了我國唐代以及宋、遼、金、元彩塑的優良傳統,具有高度寫實的風格,是我國明代塑像中的佼佼者,堪稱“東方彩塑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剛,每尊約高三米,一字排開。</p><p class="ql-block">這些佛的護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剛兇惡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寫實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間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塊的形體,使人感到他們具有人間武士的親近感,同時又具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武氣魄。</p> <p class="ql-block">菩薩殿在中院西側,正與千佛殿相對,主像為千手千眼觀音,結跏居中而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雋逸,手勢千變萬化,塑造得十分纖巧而富彈性。表情恬靜,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許多胳膊,真會使人把千手觀音看成人間—個美麗嫻雅、雍容大度的少婦。手上的法器千變萬化,給人以一種定和動的反差。四周懸塑四百多菩薩,皆腳登彩云,作行進狀,大有衣紋飄動,滿壁生風之感。</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的韋馱像,號稱華夏第一韋陀。這尊塑像可謂之精品,備受海內外識者交口稱譽,說他剛中有柔,武中蘊文,威而不悍,機智勇猛,渾身是力,身如強弓等等。</p> <p class="ql-block">懸雕。</p><p class="ql-block">看著雙林寺的彩塑,絕對是審美享受。</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了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藝術博物館。王家大院的建筑,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征。且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清朝末逐漸衰敗,現只開發維修了高家崖建筑群和紅門堡建筑群。不到原先的5分之1。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為三進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旁的繡樓外,又都有各自的廚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周邊堡墻緊圍,四門擇地而設。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門多達65道,又獨立成章。紅門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干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同時隱含“龍”的造型。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p> <p class="ql-block">穿過長長的靜升古鎮一條街,兩邊是熱鬧的商鋪,還有文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磚雕、木雕、石雕題材豐富、技法嫻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觀念認可的各種象征、隱喻、諧音,甚至禁忌的藝術形式,在文人、畫家、雕刻藝人的共同參與下,將花鳥魚蟲、山石水舟、典故傳說、戲曲人物或雕于磚、或刻于石、或鏤于木,體現了清代建筑裝飾的風格,將儒、道、佛思想與傳統民俗文化凝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墻基石</p> <p class="ql-block">宮燈型柱礎石,六層雕刻,分別是鼓、袱錦、蝙蝠祥云、夔龍、鐘鼎底座、回紋。</p> <p class="ql-block">大猴背小猴,代代封候</p> <p class="ql-block">樓梯上的望柱</p> <p class="ql-block">門檻石也是雕花的</p> <p class="ql-block">鯉魚躍龍門</p> <p class="ql-block">“法司馬訓”。王家大院的楹聯匾額蘊也頗有看頭,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使得以商發家的王家有所品位,并潛移默化地熏陶著世代子孫脫胎換骨,識禮守制,謹遵祖訓,引導他們在一條既定的路上有所作為,不斷推動著家族的興旺發達。</p> <p class="ql-block">紅門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2月16日,山西之旅第7天。今天 參觀了中國煤炭博物館——晉商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山西面食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吃過早飯就開車去中國煤炭博物館,這是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煤炭博物館,在這兒了解各種煤炭的分類及分布,可以通過5d電影了解煤的形成,還能下礦井去體驗采煤的過程。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模擬礦井</p> <p class="ql-block">現代大型煤炭挖掘機。</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了晉商博物館。這是以山西督軍府舊址為依托建立的一座集文物古建、園林景觀、展覽展示于一體的地方人文歷史博物館。曾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因此展廳都是一個一個的辦公室。走馬觀花逛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戥子。看起來像鞋拔子一樣的東西,學名戥秤,是一種宋代劉承硅(據傳)發明的衡量輕重的器具。屬于小型的桿秤,是舊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山西博物院。又是人山人海的一個地方,好不容易約到了講解。對于博物院這類地方應該一定要請講解,否則只能走馬觀花的看看,而通過講解員簡單的描述也能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淵源及重點文物的來龍去脈。</p> <p class="ql-block">青銅器:憤怒的小鳥</p> <p class="ql-block">好奇怪的鎮墓神獸,人臉獅身。</p> <p class="ql-block">晚上。曦團和藝穎姐的原同事請我們在山西會館吃飯,山西會館又稱為中國面食博物館。山西是中國面食文化的發祥地,又因獨特的歷史因素、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山西面食文化也有著自己的特色。</p><p class="ql-block">有文藝演出,熱熱鬧鬧的。</p> <p class="ql-block">老友相見,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各種面食</p> <p class="ql-block">熱鬧的民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2月17日,山西之旅最后一天。早晨出發去雙塔寺,結果他們要到9:00才開門,為了不耽誤后面的晉祠博物館參觀,在圍墻外匆匆拍了幾張照,就去了晉祠。晉祠公園外圍的近代仿古建筑沒啥看的,我們坐電瓶車直奔晉祠博物館。與另倆個家庭拼了最后一個景區講解。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但已經是中級講解師。一路上娓娓道來各種歷史及人文。如果服務中心約不到,景區有很多野導。</p><p class="ql-block">午飯后就到機場退車,神州租車真的很方便。旅程圓滿結束。</p> <p class="ql-block">永祚寺雙塔,又名凌霄雙塔,是山西省會太原現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位于太原市城區東南向山腳畔。永祚寺內的兩塔猶如一對孿生姊妹,相映成趣。凌霄雙塔還有一個美麗動聽的別稱—文筆雙峰。[1]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先建的“文峰塔”,一個是后建的“舍利塔”。雙塔巍峨俊秀,是我國雙塔之最。</p> <p class="ql-block">晉祠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晉祠創建年代不詳,最早見于《水經注》,是為紀念晉國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堂,又名唐叔虞祠。晉祠主體建筑圣母殿始建于北宋興國九年(984年)</p><p class="ql-block">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構嚴謹。</p> <p class="ql-block">晉祠水鏡臺位于太原西南的晉祠,是現存較大的明清戲臺。戲臺分前后兩部,從建筑形制來看,后臺為明代建造;前臺是清代補建。前臺立十二根明柱支撐卷棚式屋頂,周圍加各種裝飾,制作工藝精細。</p> <p class="ql-block">水鏡臺精細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晉祠獻殿高9.75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后當心間敞門,四周寬厚的檻墻上安直欞柵欄,單檐歇山頂,出檐深遠。殿頂布青瓦,黃綠色琉璃剪邊。雕花琉璃脊飾為明代修葺時添置,脊剎盒子內仍可見明萬歷年間重修題記。獻殿的梁架設置,既省料,又堅固,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層平梁,上立駝峰、蜀柱,平梁兩端用駝峰架在四椽栿上</p> <p class="ql-block">被梁思成先生稱贊的古代立交橋:魚沼飛梁, 是晉祠三大國寶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魚沼飛梁西依圣母殿,東鄰獻殿,是介于兩座殿宇之間的橋梁,位于魚沼之上。關于魚沼,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且水中多魚,故名,是晉水三泉之一。沼上十字形橋梁為“飛梁”。</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晉祠建筑群的主體,是奉祀唐叔虞的母親邑姜的殿堂,也是祠內現存最古老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圣母殿外柱子上8條形態各異的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雕盤龍柱。其中,六條雕龍制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兩條為宋崇寧元年(1102年)増加,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圣母殿正面臺基兩側還有兩條無角的石雕螭首</p> <p class="ql-block">晉祠三絕之一:圣母殿內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間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殿內供奉著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鳳冠蟒袍,端坐在鳳頭椅上。侍女手里都拿著侍奉的東西。有的伺候飲食,有的負責梳洗,有的專管打掃,眉眼有神,姿態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正面含笑,側面悲傷的侍女塑像。被梅蘭芳稱贊“一顰一笑,似訴平生”。一個塑像,竟然可以正面帶笑,側面悲傷。這位侍女,正面看,含羞帶笑,喜溢眉梢,從側面看,卻隱約可見其紅腫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晉祠博物館內的?周柏,是晉祠三絕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周柏,包括“?齊年柏”和“?長齡柏”,是西周時期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其中一株被稱為“?臥龍柏”,因其樹身向南傾斜,與地面呈45度角,形似臥龍,故得名。這些古樹不僅是晉祠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也是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的重要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難老泉為晉祠三絕之一。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巖層,不知始于何時,《山海經》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p> <p class="ql-block">最后借用藝穎的總結:</p><p class="ql-block">感謝集行動力、影響力、推動力、決策力和應變能力于一體,美貌與智慧并存的曦團長策劃、組織、及時調整并實施了此次圓滿的山西春節行。</p><p class="ql-block">感謝穎悟導游兼會計、兼宣發、兼攝影師和景點實時行程跟蹤,每天工作到深夜,特別辛苦但又毅力超強…;</p><p class="ql-block">感謝Derick即當司機、導航、又當飯導、路導、信息監控…,以超級無敵的方向感讓我們一路捷徑、避開人流,快樂游玩。</p><p class="ql-block">感謝滕滕,以出色車技、和任勞任怨的態度,保障此行一路暢通…</p><p class="ql-block">感謝藝穎為我們忙前忙后的買票。</p><p class="ql-block">快樂時光總是短暫的,已迫不及待的期待下一次旅行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抚顺市|
长宁区|
廊坊市|
濮阳市|
织金县|
当雄县|
台南市|
新乐市|
伊宁市|
镇远县|
彭泽县|
常州市|
阳新县|
云南省|
武陟县|
民和|
平凉市|
泸州市|
铜梁县|
夏津县|
宁蒗|
绥阳县|
遵义市|
林周县|
玉田县|
北碚区|
昭平县|
东源县|
崇义县|
浦城县|
宣威市|
巨鹿县|
桂林市|
赣州市|
黑山县|
马龙县|
桐柏县|
乌苏市|
宁国市|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