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零三周年,北京清宸養老組織清宸養老的部分黨員,到河北懷來三天兩夜的教育活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懷來旅游有四張名片,一座古城—雞鳴驛城,始建于元代,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驛站。以前到塞外旅游來回都路過,就是沒有到那里看看;一個英雄—董存瑞,全國戰斗英雄的故鄉,犧牲時年僅19歲。都知道董存瑞在河北隆化舍身炸碉堡的事跡,但不知道他的家鄉在哪里;一盆凈水—官廳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被譽為“塞外明珠”;一瓶美酒—長城葡萄酒,是世界上唯一載入奧運會和世博會兩大盛會的葡萄酒品牌。前幾年曾參觀過,有所了解;這回要加深認識。</p> <p class="ql-block">七月一日上午我們從北京各個地方匯集,坐著北京清宸的大巴車,首先來到懷來的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看到寬闊的官廳水庫碧波蕩漾,群山巍峨,遠處矗立著高大的發電風車,背后公路、鐵路大橋雙雙排列景色秀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連公園里的樹木都塑有肥豬上樹的畫面,映襯著祖國欣欣向榮景象。</p> 下午我們懷著崇敬地心情參加“董存瑞紀念館”。向董存瑞烈士塑像敬獻花籃,聽紀念館講解員講述董存瑞的英雄事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董存瑞紀念館大廳正面有董存瑞烈士手舉炸藥包的塑像,兩側墻上繪畫著“義勇軍進行曲”和董存瑞生前部隊創作的“代代高呼董存瑞”的連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廳大門的上方懸掛著“英風千古”的牌匾</p> 董存瑞——全國著名的戰斗英雄、優秀的共產黨員。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五日出生在河北懷來南山堡村,一九四三年參加抗日兒童團,一九四五年八月參加八路軍,一九四七年三月入黨,一九四八年二月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十一縱隊三十二師九十六團二營六連六班班長。曾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等榮譽。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解放河北隆化的戰斗中,他以身體做支架,手舉炸藥包,炸毀了國民黨軍據守的橋型暗堡,壯烈犧牲,年僅十九歲。 一九五零年九月,全國戰斗英雄、勞動模范代表大會決定,追認董存瑞為全國戰斗英雄。 董存瑞的父親董全忠老人分別于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參加全國革命烈屬、軍屬、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轉業軍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并合影留念。 一九五七年朱德曾為董存瑞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在董存瑞紀念館兩邊的圍墻上,鐫刻著三十二位從古至今的英雄,古有戚繼光、林則徐,有戰爭年代的張思德、馬本齋、張自忠、黃繼光等,今有現代的錢學森、蘇寧、陳薇等,讓人們永遠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 晚上清宸養老在住宿酒店的活動大廳,舉行隆重的“慶七一重溫入黨誓詞”的活動。四名清宸年輕管家手舉中國共產黨黨旗步入主席臺,全體黨員列隊,舉起右手向黨旗再次宣誓,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都是榮獲“在黨五十年紀念章”的老黨員,錚錚誓詞,洪亮的聲音,表明他們無愧于共產黨員的稱號。 緊接著以桌為單位,上臺表演歌頌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祝福黨的生日。其中歌唱最多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深入人心,中國共產黨不僅能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還能帶領我們走向富裕,實現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 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塞外的著名驛站—雞鳴驛。他坐落懷來縣城西偏北的方向,始建于元代,是明代通往西北宣化、大同的要沖,還具有重要的軍事防御功能。雞鳴驛不僅承擔著傳遞轉運普通郵件的職能,還兼具軍事通信的功能。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驛站,為后世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雞鳴驛規整的城墻和城門樓,城內不僅有為軍事活動和郵驛服務的指揮署、驛丞署、公館院等主體建筑,還配套有驛學、寺廟、商鋪、戲臺等各類生活設施附屬建筑,以滿足城內官軍、家屬、百姓的經濟活動和文化生活需要。城中的各種商號、旅店、酒肆紛紛林立,足以想見當時的商旅大軍給雞鳴驛帶來的繁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指揮署是全城最高指揮長官駐扎之地,負責郵驛、守城之責,共五進院落。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京城,慈禧太后協光緒皇帝在逃往西安的途中,曾在指揮署后院住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泰山行宮是城內規模較大的廟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昌宮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也是驛學教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戲臺</p> <p class="ql-block">經過整修城墻按原貌保存下來,雞鳴驛城墻呈正方形,設有三座城門,人們可以從步道攀上城墻,俯瞰城外不遠處的雞鳴山,像是一座碉堡守護著雞鳴驛站。在城墻上行走,從西門到東門繞城墻多半圈,發現東門和西門不是正對著,經詢問當地的百姓才知道,那是為了軍事防御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雞鳴驛城西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雞鳴驛西門城墻上遠眺雞鳴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雞鳴驛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在雞鳴驛城內參觀游覽時看到,城內有很多廢棄的房屋和破落的院子,講解員給我們講,那是當地人家庭富裕了,在其他地方購買了新房,不愿再在老宅子翻建房屋,年久失修就荒廢了。現在在城內居住的大部分是年紀較大的人,他們三五成群聚在老房子的墻腳下聊天曬老蔫,在原生態的環境里安度晚年。</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到懷來縣南面的臨縣,有“千古文明開涿鹿”名言廣為流傳的涿鹿縣。那是中華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大戰的疆場(阪泉之戰,黃帝和炎帝之戰,黃帝勝;涿鹿之戰是黃帝和蚩尤之戰,黃帝勝),爾后又合符釜山,開創中華大一統的先河。現還留有黃帝城、黃帝泉、炎帝營、蚩尤寨等遺跡。</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來到黃帝城中華三祖堂景區,迎面是一座磚雕的九龍壁,九條龍活靈活現,龍須被打磨的十分光滑,人們紛紛舉起手逐個摸撫。石壁背面是三個圓形的龍圖騰。接著走下臺階,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道,兩旁種植翠綠的松柏,直通遠處的中華三祖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三祖堂平臺前,左右兩側分別樹立“港土歸根碑”和“澳土歸根碑”,以告慰先帝們,開創的疆土又回到祖國的懷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華三祖堂是一座建在兩階平臺上的廡殿頂建筑,堂前左右兩側安放著“千古文明開福慶”鐘和太平鼓。</p> <p class="ql-block">堂內正面供奉著肇造吾華的黃帝、光被遐荒的炎帝、命世之英的蚩尤三祖塑像,大堂左右兩側供奉著傳說中輔佐黃帝的文臣武將,左側供奉著五位文臣,他們是樂鏡天成的伶倫、經倫一二的隸首、陶宗圣藝的寧封、達學自化的倉頡、濟世弘道的岐伯;右邊供奉著五位武將,他們是道洽自然的應龍、籌運機樞的風后、神勇無畏的力牧、鼓振乾坤的常先、陣紀五行的大鴻。不知是堂內管理者覺得參觀的人少節約用電那,還是有意保持大堂內昏暗的原生態場景,整個大堂光線暗淡,仿佛回到先祖生活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黃帝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炎帝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蚩尤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臣濟世弘道的岐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達學自化的倉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陶宗圣藝的寧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經倫一二的隸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樂鏡天成的伶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武將陣紀五行的大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道洽自然的應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鼓振乾坤的常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神勇無畏的力牧</p> <p class="ql-block">籌運機樞的風后</p> <p class="ql-block">中華合符壇位于中華三祖堂的正南面,是為了紀念黃帝在涿鹿釜山合符,中華民族實現首次融合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弘揚合符文化而建。在縱貫中華合符壇的千年文化神道上,依次排列著嫘祖浣沙、三祖橋、華表、中華一統廣場、中華合符壇、民族圖騰柱、九龍騰飛柱等景觀。</p> <p class="ql-block">合符文化是中華大一統的開端,是中華大一統雛形的思想基礎,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源頭。在釜山合符的史料中,經過阪泉、涿鹿大戰后,凝結著以黃、炎、蚩三大始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祖先們融合統一的文化和團結發展的思想理念,訂立釜山合符。釜山合符完成了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共推舉軒轅黃帝為天子,公認黃帝為共主,中華先民們第一次有了共認的領袖和統治者;二是合符契,即將原來各氏族、各部落,各自的圖騰或叫符契一律廢除,同時又取各氏族、各部落圖騰的某一突出點,組合新創作一個圖騰——龍,做為中華民族的共認的符契,它是高度的包容和民主的集中。龍的產生是中華民族先民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標志,是由荒蠻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里程碑;三是定都涿鹿,在涿鹿山邊的一個高地上建起了都城,即黃帝城。結束了黃帝、炎帝、蚩尤各部落“遷徙往來無常處”的游牧半游牧的歷史,有力的促進了社會分工,發展了生產力,加快了歷史前進的腳步。</p> 在中華合符壇前面樹立著一塊半風化重42噸的石頭,據導游講原本是要請名人題字刻在石碑上,可是當石頭豎立起來發現,其上部一米處仿佛有一仕女面側身像,下部發白處宛如絲帛狀,又因其面向之處眺望官廳水庫,正面所對為中華三祖堂,與黃帝相望,即取名為“嫘祖浣紗”,以示對先祖的敬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華合符壇根據中華文化天圓地方、智圓德方的理念建設的,它的方形壇基高6米,壇面99999平方米;中間的圓壇分兩層,第一層分別開門,四面、八方之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頂層為壇心,樹一座六角石碑,上雕刻一條龍昂首向天,象征天地之間四面八方來朝,同心歸向一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圓壇面四周樹立著56個民族圖騰柱,每根柱子通高9·9米,重80多噸,由基座、柱身和徽幟三部分組成,采用陽刻技術。中間柱身部分是民族大觀園,繪有各民族的生活表現形式和各民族的來歷說明,柱頂的徽幟各有特色,表現各民族的信仰信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圓壇上矗立著九條高達45米的巨龍“九龍騰飛”柱,聳入云宵,共同托舉著一個巨大的圓珠,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團結興邦共迎盛世,體現九九歸一,國運昌盛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北京2020年冬殘奧會九個火種采集點中,“文明之火”采集儀式在黃帝城中華合符壇舉行。在黃帝城采集“文明之火”,象征著中華文明的包容有度,吸納融合,交融互鑒,與冬殘奧會的“包容、融合、共享”理念高度統一,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火種采集的平臺名為“土立方”,用三千多年的傳統建筑材料“土坯”搭建而成。三層臺階的土立方均采用涿鹿本地的天然顏色土壤,由下而上分別呈現黃、紅黃、紅三種顏色,代表不同時期的歷史文明。第一層臺階刻有中國最古老的八大姓氏,分別為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都是女字旁,說明那時還是母系社會,第二層鑲嵌有五谷“稷、麥、稻、黍、菽”,最高一層刻有代表東方智慧的甲骨文“金、木、水、火、土”。采集火種用“燧石取火”,這種人類最早取火的方法完成。采集火種的土立方已成文物,由涿鹿縣博物館收藏,現在則是由陶立方代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采集“文明之火”點的展示欄中,還展示冬殘奧會傳遞火炬。</p> 最后我們來到綠樹環抱的“黃帝泉”,古稱阪泉,民間又叫黑龍泉。此泉冬不結冰,夏不生腐,久旱不竭,水溫常年保持在12·3---13·4攝氏度之間。泉水源于地下5000米,泉水平地涌出,潴留成池,水色清澈碧綠,水質甘甜滋潤,日流量達4600--4800噸,是天然優質礦泉水。 在黃帝泉旁邊還有一個小池子,下面有三個大小不等疊著的“萬壽龜”,口里向外吐著泉水,分別代表著黃帝泉地下1700、3000、5000米的三個水資源。蛇頭龜尾的“萬壽龜”寓意著龜蛇同春、朱雀玄武之意,象征著財氣、運氣、福氣。人們紛紛排隊下去摸一摸,象征財氣、運氣、福氣的“萬壽龜”,嘗一嘗這來自于地下5000米的甘甜泉水,祈福帶來好運氣。 晚上我們到樺林生態園用晚餐,菜品豐富,美美一頓。餐廳外還支有烤羊腿的爐子,可是我們沒有這個口福享用啦。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們結束懷來之旅,收獲滿滿,返程回到北京,以后有機會還和北京清宸一起游覽好吃的好玩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军事|
荆州市|
老河口市|
苍山县|
泰顺县|
崇信县|
喀喇沁旗|
巨野县|
桂东县|
大埔县|
砚山县|
剑阁县|
化德县|
辽阳市|
台前县|
新乡市|
英德市|
曲松县|
当雄县|
平果县|
望谟县|
黄平县|
孟连|
两当县|
云南省|
麦盖提县|
收藏|
巴青县|
淮滨县|
仙居县|
白沙|
石渠县|
开封市|
永清县|
阿勒泰市|
西吉县|
广州市|
翁牛特旗|
南江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