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紐約的教堂很多,走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有名的、沒名的許多教堂。這里記錄了參觀的四個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St.Patrick教堂,紐約最大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高樓林立的第五大道上,這個哥特式建筑顯得特別與眾不同</p><p class="ql-block">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圣柏德烈教堂)在紐約最繁華的第五大道邊上,據說它是紐約最大的教堂,也是當年梵帝岡大主教到美國講經布道的地方。它古樸典雅的哥特式建筑,在充滿時尚、品味甚至帶著奢華氣質的第五大道旁,顯得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超過130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從外面看,這座雙塔頂教堂線條簡潔,整體灰色,并不算太驚艷,只是在商業氣氛很濃的第五大道顯得格外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紐約是國際級大都會,給人五光十色、繁華燦爛的印象,沒想到高樓叢中,竟然隱藏著天主教在美國的厚重歷史</p> <p class="ql-block">感受那份莊嚴,并欣賞教堂極具氣勢的空間感和精美華麗的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進來參觀的很多是游客,來到這里點上蠟燭,在椅子上安靜的感受主的聆訊。</p> <p class="ql-block">精致華美的裝飾帶來的驚嘆,高高的屋頂造就的空間感,虔誠的祈禱帶來的安詳,使置身其中的人不由得獲得了片刻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進入其中會被教堂內部空間感所震撼到,用氣勢恢宏來形容毫不夸張,縱深往里有100余米,果然是紐約最大的一個教堂。不僅如此,整個教堂內部高約十多層樓,頂部是看似線條繁復的穹頂,極其漂亮。</p> <p class="ql-block">正在舉行儀式</p> <p class="ql-block">放在椅子背后的這本書,不是我以為的圣經,其中大部分都是樂譜,大約是圣歌吧</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管風琴</p> <p class="ql-block">相距不遠的圣托馬斯教堂,同樣位于第五大道(1823-2023)相比之下顯得樸素許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23年10月12日,一群紐約市民聚集在布魯姆街和百老匯的拐角處,組成了圣公會的新教區。三個月后,他們確定了一座哥特式教堂的位置和設計,該教堂于1826年2月在百老匯和休斯敦街的拐角處出現。</p><p class="ql-block">19世紀60年代后期,城市向北擴張,促使教區搬到了位于第五大道和53街的新地點,1870年一座新教堂落成。即使在1905年一場災難性的火災使該結構成為廢墟之后,教區仍然留在這個角落,即使第五大道的區域正在從住宅轉變為主要的商業地區。</p><p class="ql-block">現在的教堂是一座巨大的哥特式建筑,于1913年開放。校長,牧師。歐內斯特·斯特爾斯(Ernest Stires)希望這座新教堂成為一個日益擁擠的商業中心的基督教燈塔。</p><p class="ql-block">自1870年以來,位于國家的文化之都,并擁有慷慨和敬業的會眾,教區一直致力于將所有藝術聚集在一起,服務于信仰,委托當時的領先藝術家裝飾建筑的外部和內部。</p><p class="ql-block">圣托馬斯教區200年的歷史中提升了對上帝的敬拜和服務,同時將耶穌基督的信息帶到這座城市和世界。</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偉大的大教堂和教堂,其中大多數都有幾百年的歷史,擁有活生生的影響力。它們是人類所有能力奉獻的結果;是思想、身體和靈魂的產物。如果我們仍然擁有異象的力量,如果奉獻精神仍然能夠犧牲,那么在我們的城市中,將有另一個上帝的房子值得命名,在那些年齡更雄辯地宣揚他們的奇妙美麗和鼓舞人心的力量的人心中。愿圣托馬斯教堂成為這樣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椅子背后的圣經</p> <p class="ql-block">大廳旁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安靜隱蔽的出入口,讓我懷疑是否開門,以及是否接待游客</p> <p class="ql-block">找到隨處可見的鴿子了嗎?</p> <p class="ql-block">歡迎來到圣母瑪利亞教堂,時代廣場附近的圣公會教堂,位于46街,不留意就差點錯過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華爾街的三一教堂,也是游客的打卡點,下午四點多到,幾乎要關門了,進去溜了一圈,很小的一個教堂,旁邊是墓地,門口在發放救助餐</p> <p class="ql-block">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位于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百老匯大道79號(百老匯大道與華爾街的交匯處),是圣公會紐約教區的一座古老的堂區教堂。1696年,英國圣公會購買這塊土地興建新教堂。原本的教堂木質框架被大雪壓塌,教堂祝圣于1846年5月1日基督升天節,當時是曼哈頓下城最高的建筑,高聳的新哥特式的尖頂裝飾著鍍金的十字架,是進入紐約港船只的歡迎燈塔。它被認為是哥特復興式建筑的經典實例,1976年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2001年9月11日,世界貿易中心的坍塌撞倒了教堂院內生長了一個世紀的無花果樹。三一教堂是紐約市最大的土地擁有者之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六枝特区|
察哈|
乐业县|
南安市|
重庆市|
磐石市|
逊克县|
清镇市|
绥阳县|
蒙山县|
陆丰市|
乌鲁木齐市|
会昌县|
富民县|
文山县|
镇宁|
乌拉特前旗|
乡城县|
丰台区|
阿坝|
临清市|
峨眉山市|
丰台区|
丰原市|
囊谦县|
科技|
高平市|
浙江省|
驻马店市|
天峨县|
南溪县|
岳池县|
垦利县|
苍南县|
荆州市|
双鸭山市|
九江县|
乐安县|
安阳市|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