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非洲七國游記錄之三……納米比亞</p><p class="ql-block">(之一:維多利亞大瀑布</p><p class="ql-block"> 之二:動物世界的天堂……博茨瓦納)</p><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是非洲最后獨立的國家(1990年),1847年葡萄牙探險家迪亞士在發(fā)現好望角前先踏足了納米比亞的鯨灣港,此后荷蘭東印度公司部分占領,1890年德國全境入侵,取名叫"德屬西南非",1915年英國授意南非出兵,德國敗,南非將其改名為"西南非洲"直至1990年,由于白人殖民時間長,又有其地理地貌的特殊性,深受歐美人的喜歡,稱其為"歐洲的后花園"</p><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游8天7晚</p><p class="ql-block">D1,從博莎瓦納過關,過關時間、路程較長,到達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已是晩上6點</p> <p class="ql-block">D2,埃托沙國家公園,1907年德國建立,1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現在2.2萬平方公里,是撒哈拉以南最大的國家公園</p><p class="ql-block">土地以鹽沼為主,植被、水源少,與博茨瓦納三角州無法比擬</p> <p class="ql-block">越野車行走線路也與博茨瓦納不同,只能走規(guī)定的沙石路,不能任意走近看動物</p><p class="ql-block">雖然土地貧瘠,依然見到角馬、各種羚羊、斑馬、駝鳥、長頸鹿、……</p><p class="ql-block">非洲最大的斑馬群在埃托沙公園,其奔跑時的身姿,矯健線條流暢,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黑白相間的條紋又展現出一種優(yōu)雅而靈動的氣質,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營地旁有一不大池塘,我們與老外一起很安靜地欣賞落日,很安靜地等待動物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日落時分,狒狒第一個來到池塘,緊接著是一群羚羊,最后是三只白犀牛</p><p class="ql-block">非洲犀牛與亞洲犀牛不同,非洲犀牛頭上是二只角而亞洲是一只角。</p> <p class="ql-block">晩餐后又到池塘邊,犀牛一只一只接踵而至,一共八只,有飲水的、沐浴的,更有打架的,親密的,動物有高低等級之分,情緒大致相同,喜怒哀樂,眾生百態(tài)</p><p class="ql-block">三頭大象顯然一家,和和睦睦,身軀龐大,頭部緩緩俯下,長長的鼻子觸碰水面,悠然自得的靜靜吸水</p><p class="ql-block">在這里他們是真正的主人,我們只是外來客</p><p class="ql-block">(有很柔和的燈光打在池塘上)</p> <p class="ql-block">D3,紅泥人</p><p class="ql-block">辛巴族,納米比亞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保持了500年前的生活習俗,居住在土地貧瘠的偏遠地區(qū),遠離文明,由于一種不知明的基因原因,許多男子不到15歲就夭折,所以一直奉行一夫多妻制,既便這樣人口依然銳減,不到2萬,是一個極可能消失的原始部落</p><p class="ql-block">一個村莊一個家族,一般一個男子4-5個老婆,但由于男子壽命短,死后其妻子子女由丈夫的兄弟承擔,所以稍年長的男子有8個10個老婆很正常</p><p class="ql-block">草屋約5-6平方空空如也,住著老婆和她的子女,門口二個瓦罐,一個煮木薯(飯)一個煮菜(肉或其他),女人一生不洗澡,用紅色顏料(含礦物質的紅土)+奶油,涂抹全身+頭發(fā),一周涂一次,防蚊防曬</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80年代發(fā)現紅泥人,隨著旅游業(yè)發(fā)展,紅泥人也逐漸接觸外部世界,也知道商品社會,我們買東西拍照,給美元,轉身見她們都給一男子,估計是丈夫</p> <p class="ql-block">雖說男子活不長,不知為什么見的7-8個小孩都是男孩,我們帶去的糖,導游講不能給,因為他們不刷牙</p><p class="ql-block">小孩很可愛,要我們抱,我抱過二個小孩,很重很結實,說明他們現在吃的不差</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一個孤獨的小鎮(zhèn)就餐,小鎮(zhèn)有教堂、廢棄的汽車、墓地</p><p class="ql-block">電影《瘋狂的麥克斯4 》在這里拍攝</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張照片是廁所指示,看明白否???</p> <p class="ql-block">到達最像德國的小城……斯瓦科普蒙德</p><p class="ql-block">1892年德國人建的港口城市,現人口2.8萬,德國后裔占多數,雖然官方語言是英語,這里依然通行德語</p> <p class="ql-block">落日前的瀉湖</p><p class="ql-block">寬闊的瀉湖生活著5-6萬只火烈鳥,密密麻麻,紅紅的夕陽在一層一層的灘涂上形成2個3個落日,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不遠處是鯨灣港集裝箱碼頭,中國承建,已于2019年交付使用</p> <p class="ql-block">D4,鯨灣港</p><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第二大城市</p><p class="ql-block">清晨,海面平靜,倒影宛如一幅細膩的畫卷,水中的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完美鏡像,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如夢似幻的陶醉感</p> <p class="ql-block">乘船觀海豹(海狗)</p><p class="ql-block">原以為與以前一樣一般的出海,沒想到上船后,意外發(fā)現船上有鵜鶘、海狗,與人很友好,可以親手扶摸鵜鶘,可以給海狗喂魚,完全零距離接觸,讓人很興奮很愉快</p><p class="ql-block">鵜鶘被世界鳥類保護委員會列為瀕危物種,這種種類的鵜鶘目前世界上只有2000對,絕大多數生活在納米比亞</p> <p class="ql-block">海豹</p><p class="ql-block">海豹+海狗生活在鯨灣港的十字角,這里也是葡萄牙探險家迪亞士登陸的地方(1887.12.7),十字角生活著10+萬只海豹+海狗,我們船接近時,有一股很濃烈的腥臭味</p> <p class="ql-block">雖然此處叫"鯨灣港",但因長期殖民,歐洲人捕鯨魚,用油脂照明,鯨魚已寥寥無幾,導游講去年他只見過一次</p><p class="ql-block">我們很幸運,見到了!</p> <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有很豐富的礦產資源,導游講這個鉆井平臺是尼日利亞的,在幫助開采油氣田,計劃2035年產油氣</p><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被譽為"戰(zhàn)略礦產儲備國",鉆石、鈾、銅、金……,特別是鈾儲量世界第三,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于2012年收購了納米比亞的湖山鈾礦,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單體實業(yè)投資項目之一</p> <p class="ql-block">再次來到瀉湖</p><p class="ql-block">與昨天見到的火烈鳥感覺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火烈鳥在如鏡的海面上輕盈地漫步,每一步都顯得從容不迫,展示著矜持而高貴 ,氣質優(yōu)雅而迷人。</p><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人稱火烈鳥為"弗拉明戈",意思西班牙的國舞"弗拉明戈",其舞步是模仿火烈鳥的走姿</p> <p class="ql-block">下午沖沙</p><p class="ql-block">途經粉紅湖、紅沙灘</p><p class="ql-block">用手機放大10倍拍紅沙灘,有彩寶感覺</p> <p class="ql-block">見有一條長長的柵欄線</p><p class="ql-block">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時,鯨灣港沒有同時歸還,而作為了南非的外領地,這條長達36 km的柵欄是南非當時建立的,經過納米比亞4年不懈斗爭,于1994年收回,而這條柵欄則作為歷史見證保留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沖沙,激情與速度的碰撞,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與狂風競逐,與細沙共舞,沉浸在馳騁沙海所帶來的魅力與震撼中</p> <p class="ql-block">正沉浸于沖沙的亢奮,大海赫然出現,三明治灣赫然出現,如一幅遼闊壯美的畫卷,讓人詞窮</p><p class="ql-block">見多了沙漠、海灘、大海,如此美景首次見到!</p> <p class="ql-block">三明治灣:</p><p class="ql-block">高聳的沙漠與一望無際的大海,沙海互嵌,沙海牽手,如三明治</p><p class="ql-block">陽光下,金黃的沙,蔚藍的海,雪白的浪,顏色對比強烈,美的驚心動魄</p> <p class="ql-block">晚餐時,一無伴奏合唱團前來助興,唱了4首歌,其中一首中國歌曲"茉莉花",和聲很贊,很親切!</p> <p class="ql-block">D5,今天很輕松,下午2點就到了蘇絲斯黎的紅沙漠營地</p> <p class="ql-block">D6,-早乘車前往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納米布沙漠,納米比亞國名就取自于納米布沙漠,</p><p class="ql-block">干燥的熱風將納米比亞大西洋沿岸的陸地山脈一點點摧毀,自然分化成沙,最后成為一片紅色沙海(含鐵量高),其中最高的沙丘高達325米</p><p class="ql-block">已存世8000萬年,2013年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世界最高沙丘……45號沙丘(第一張圖,325m)</p><p class="ql-block">億萬年來,大自然的匠心獨運,將沿途沙丘打造的精美絕倫,弧線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誰能想到這里其實距大西洋很近,最近的才 10 km,最遠也只是160 km</p> <p class="ql-block">死亡谷也是納米布沙漠最具代表性的景致。</p><p class="ql-block">一棵棵有著幾百年樹齡的金合歡枯樹,在鹽沼地上孑然佇立,身后是紅色沙丘、藍天白云,枯樹+紅、藍、白大色塊,感受大自然的恢弘與生命的奇跡,蒼涼壯美!</p> <p class="ql-block">D7,回溫得和克途中,在南回歸線處留念</p> <p class="ql-block">溫得和克,相當干凈整潔,去"喬的啤酒屋"的途中浮光掠影地看了一下,印象極好</p><p class="ql-block">圖上德國人造的路德教堂,也稱紅頂教堂</p><p class="ql-block">圖中2014年朝鮮援建,納米比亞國家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圖下德國殖民時期的總督府,現國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喬的啤酒屋 </p><p class="ql-block">網紅且鼎鼎大名,是溫得和克必去的特色餐廳,標配德國啤酒+招牌烤豬肘!</p><p class="ql-block">餐廳裝修很有特色,郁郁蔥蔥的樹下散落著很多房間和酒吧間,到處擺放著老板收集的動物標本,不經意抬頭就可能有斑馬或長頸鹿正看著你,栩栩如生,給人一種在非洲叢林用餐的感覺</p><p class="ql-block">端出來的整只肘子似乎還在滋滋作響,外表散發(fā)著金黃的光澤,給人一種非常有食欲的感覺,一口肘子,一口啤酒,美味無比</p> <p class="ql-block">D8,睡到自然醒,我們住的酒店很大很漂亮,帶賭場+高爾夫球場,下午1點半結束納米比亞之行,飛往此行的第5個國家南非</p><p class="ql-block">納米比亞擁有從海洋→沙漠→草原的多樣性地理地貌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一路之行所見的每一幀畫面都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享受,糾正我們對非洲的偏見,這里生活富庶談不上,溫飽沒問題,安全、平和、禮貌</p><p class="ql-block">讀書萬卷不如行路萬里,正確理解狂野非洲中的"狂野",必須親身經歷,狂讓人血脈噴張熱血沸騰,野讓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p><p class="ql-block">再見納米比亞!一個讓人永遠記住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苗栗县|
锦州市|
延庆县|
乐平市|
平凉市|
金坛市|
城固县|
肥西县|
电白县|
自治县|
阿克苏市|
本溪|
昌邑市|
尼木县|
左贡县|
延边|
革吉县|
文山县|
台东市|
明光市|
武夷山市|
郓城县|
万年县|
樟树市|
厦门市|
北票市|
苗栗县|
耒阳市|
白银市|
贵定县|
兰考县|
福建省|
嘉峪关市|
三江|
阿巴嘎旗|
馆陶县|
琼结县|
海门市|
泸水县|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