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賈寶珉先生出自津門,是當代花鳥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他的繪畫作品是當代寫意花鳥畫中繼往開來的一個典范。他弘揚了中國花鳥畫的寫意精神,以體正格清、大氣俊秀的筆法營造了一個個閃耀著詩性的光環,充滿想象張力的大花鳥世界,而這,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畫家日漸缺失的一個共性所在。所幸的是,讀賈先生的作品可以給我們這樣的精神慰藉。</p><p class="ql-block">賈寶珉先生扎根傳統,落筆很見深厚的傳統繪畫功底,這得益于他對宋元以來的花鳥畫傳統的繼承。宋畫講求嚴謹工致及精神上的高逸,元畫則注重抒情達意,清代意筆花卉豪縱勁健,賈先生在他的創作中能夠巧妙地將這幾者融會貫通,他采前人之長,補已之短,海納百川,他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終成一派。</p><p class="ql-block">博古通今是每一個成功藝術家的必經之路,賈先生得到過許多前輩大師的真傳,自幼便受到良好的藝術陶。他4歲學習書法,而后對花鳥產生興趣,16歲時便成為蕭朗(王雪濤弟子)的學生,從此開始了正規學習寫意花鳥畫之路,可謂少年得志,大器早成。1959年他考入天津美術學院,成為李鶴籌、陸志清、張其翼、孫其峰等先生的學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又得劉海粟、陳大羽、李駱公以及李可染,李苦禪、崔子范、周思聰、許麟廬等名家的指導,在此就不一一贅述。</p><p class="ql-block">賈先生的寫意花鳥畫,造型準確,構圖生動,富有意境,峻拔靈動的筆下有著深邃強大的審美感召力,他將山水和花鳥結合,拓展了花鳥的表現空間,作品既飽滿又空靈,既酒脫又深沉。《空谷幽蘭》、《雨意》、《晚秋》,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一山一石在墨氣氤氳中,滲透出一種寧靜、通透的光澤,張揚出一種詩性的生命力之美,且富有生動流暢的書寫性。他以書入畫,用筆松動靈活,張弛有度,仿佛自然天成,而細看則十分嚴謹,勾勒、皴染中功力盡顯。整體營造出大氣高雅,清澈澄明的大花烏意境,風骨盡顯。在這樣的花鳥畫世界中徜徉,可以放松心靈,洗滌浮塵。養眼、養神、養心無疑,這樣的作品經得起人們的細細品讀,經得起時代的永久檢驗。</p><p class="ql-block">造化鐘神秀。先生注重師法自然,注重在寫生中尋找“天人合一”的精神,注重在創作中融會個人心性,且用文人的眼光賦予了身邊平凡事物以雅致氣息。《菜根香》、蘿卜的紅與白菜的黑形成視覺的鮮明對比,精煉的筆墨具有抽象的寫意美,讓日常所見的蘿卜白菜在他的筆下也變得大氣、秀逸,不落俗套:《東方》、仙鶴高雅地佇立于蔥蘢草木之間,仰視天空,身邊一輪旭日冉冉升起,畫面釋放出一種具有中國文人氣質和哲學情思的意境,極富空間感和筆墨張力。</p><p class="ql-block">賈先生能夠自如地在師法自然中體察宇宙萬物,洞察生命氣象。看《北國初雪》中那仰頭迎接點點雪花降臨的鶴,一種生命與自然交融出的希冀之光,通過鶴的眼神和姿態有了傳神的表達;《蕭瑟秋風》中,混沌蒼穹下,一只孤獨的鳥站在冰冷的大地上,身邊偶有零落衰敗的葉子飄落,頗有些“枯藤老時昏鴉”的韻味;《李后主詞意》還是一只孤獨的鳥,立于陡峭的山石、淙淙的泉水之中,顯得倔強而執拗,身邊幾片落紅飛飛過,點染一片詩意。類似這樣的畫面,體現出畫家對于生命情狀的微妙捕捉,從時間、空間上的把握都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他將自我對生命現象的發現、體驗、感悟融入創作,給花鳥賦予靈魂,給花鳥賦予血肉,給花鳥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動人意境,給花鳥以蓬勃挺拔的時代精神。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p><p class="ql-block">賈先生曾經說過,繼承傳統與銳意創新要做到三個方面:首先要學習前人以生活為基礎的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其次要有包容性,博采眾長的目的是豐富自己,再次就是堅持詩書畫一體,培養自己的藝術修養。我認為這是他的一個非常清醒的藝術追求,希望他能夠守住自己的這一份堅持,守住寫意精神這一中國畫的骨髓,并將它玩味出更多的時代氣息,迎來自己藝術上的又一個高峰;希望他再出扛鼎之作、從而為我們今天的中國花鳥畫的傳承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华县|
东方市|
栾城县|
翁源县|
桦甸市|
修水县|
宝兴县|
新郑市|
汤原县|
宁津县|
炉霍县|
亳州市|
张家川|
广安市|
美姑县|
永年县|
博客|
三都|
陇南市|
越西县|
浙江省|
碌曲县|
加查县|
德保县|
惠安县|
农安县|
永德县|
怀化市|
绥中县|
库尔勒市|
南郑县|
阳西县|
鄂托克前旗|
湖北省|
济阳县|
文登市|
浑源县|
阳春市|
景谷|
灵山县|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