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4年,在黃河農(nóng)場科研站小學上完四年級的我們?nèi)齻€小孩,不得已來到總場小學上五年級。離家七里路有點遠不能走讀,于是就成了總場小學唯一住校的三名學生。</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們才11歲,三個小不點自理食宿和學習,住在公家的閑置房內(nèi),在總場食堂排隊打飯吃。中午是饅頭和一份五分或一角錢的大鍋菜,早晚都是稀飯饅頭咸菜。每周六中午徒步回家,周日下午再返校。年齡小不擔事,勉強能支撐下來,其中的困苦委曲難以言表,想想現(xiàn)在11歲的孩子能獨立干些啥?</p><p class="ql-block"> 住校的日子有苦也有樂,入學不久就和總場的同學打成一片。他們很友好,可能對離開父母孤單單的我們有點同情,故給予了許多幫助照顧。除了學習外,課余領著我們東看西逛、爬墻上屋、摸魚抓蝦,玩騎馬打仗、打瓦、彈玻璃球等游戲。晚上幾個同學還常到我們宿舍里玩耍戲嬉,苦并快樂的一段童年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 1975年7月小學結束,我們五年級一班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畢業(yè)照。本人位置前二排右一,臉色凝重茫然,還有點苦大仇深,仿佛背負著沉重的房貸。</p><p class="ql-block"> 前二排左五是我們班主任翟老師,是從濟南來農(nóng)場的知青,教語文課,梳著一條又黑又長的大辮子,秀外慧中、和藹可親,特別是對我們住校的三位學生照顧有加;戴眼鏡的是于老師,教數(shù)學,帶著膠東口音的普通話非常清澈響亮;于老師旁邊是小學校長,好像姓劉,記不太清了。</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的伙伴們從小學到初中又到高中基本都在一起上,參加工作后大部分同學分布在東營、濱州兩地。時光飛逝五十載,目前所有人均已退休,步入晚年生活,他們時刻關注著農(nóng)場的發(fā)展,經(jīng)?;貓觯ìF(xiàn)為東營市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看看,鄉(xiāng)音未改,故土難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盖州市|
上栗县|
那坡县|
北碚区|
靖州|
班玛县|
西青区|
郴州市|
景东|
临沭县|
日喀则市|
玉山县|
大方县|
东丽区|
磐安县|
龙门县|
申扎县|
定州市|
阜宁县|
莱西市|
双峰县|
泸州市|
尼玛县|
德保县|
文登市|
沅陵县|
合山市|
东台市|
泰宁县|
休宁县|
屯留县|
怀柔区|
车致|
嘉义县|
南投县|
收藏|
花莲市|
灵武市|
开远市|
曲水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