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7日-26日</p><p class="ql-block">此生第一次出國門旅游是巴爾干半島上最重要的國家:塞爾維亞,五一就跟幾個姐姐們約好了,報好了團,等出團通知的日子里,各種準備,各種糾結,各種買:衣服都帶啥,鞋子要穿啥,吃的要準備啥……….,最后出行的行李箱里有裙子若干條,一次性內褲,一次性毛巾,拖鞋(那邊的酒店不提供拖鞋和洗漱用品),涼鞋,外套(夏天一件足矣)幾包方便面,一些零食(但是最后都沒吃完,送給旅行團的司機了)還有一些常用的藥品以及提前換好的幾百歐元。</p> <p class="ql-block"> 我對塞爾維亞這個國家也是一臉懵,覺得就是一個很窮的國家,能有啥可看的呢,然后網上看各種的攻略,加上老公不斷的普及,對即將要開始的行程做了一點功課,總算在出行之前對這個歐洲之國有了一點點初期的印象,簡單提幾個算是塞爾維亞的關鍵詞吧:米盧、南斯拉夫、修道院、巴爾干半島,但是說到米盧,這個有點暴露年紀了,他是帶領中國國足唯一闖進世界杯決賽圈的人,出生前南斯拉夫西部城市,現在塞爾維亞境內。</p><p class="ql-block">說到南斯拉夫呢,它是一個位于巴爾干半島的社會主義聯邦國家;是咱們中國的老鐵。這個國家也是區分咱們年齡重要分界線;他們的民族服裝就像前蘇聯的列寧裝一樣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我是70年代初生人,我的記憶里小時候媽媽頭上的包頭巾,在這個國家的圖片里絕對能找到同款。</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相比傳統的歐洲教堂、皇宮、市政廳,修道院才是塞爾維亞的重頭戲!是從中世紀以來綿延近千年的時代見證。很遺憾,這次的行程好像沒有特別著名的修道院,去了兩個小一點的,后面會說到。</p><p class="ql-block">巴爾干半島:巴爾干半島一直有著“東西方的十字路口”之稱;被多瑙河貫穿的塞爾維亞,更是十字路口中的主干道,夾在幾大帝國之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巴爾干半島是曾經的世界火藥桶,這里從古至今經歷了無數的戰爭。最近一次被炸距今也并不遙遠——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受北約轟炸。硝煙平靜后的巴爾干半島,我想這里的夏天應該是美麗的、熱情奔放的……..</p> <p class="ql-block">飛機上拍的</p> <p class="ql-block">一起出行的姐姐們</p> <p class="ql-block">Day1:北京——貝爾格萊德</p><p class="ql-block">貝爾格萊德 Belgrade</p><p class="ql-block">我們是17號凌晨3點的飛機從北京飛貝爾格萊德,當地時間早上7點半左右到達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p><p class="ql-block">下飛機過檢,簽證,集合,花了20歐換了兩千多塞爾維亞的第安納,然后馬不停蹄的去往第一個景點:圣薩瓦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圣薩瓦大教堂 </p><p class="ql-block">圣薩瓦教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堂之一,實際開始建造時間距今已經有100年,堪比巴塞羅那的圣家堂;在建筑風格上,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東正教教堂,沒有高聳的尖塔,也沒有太浮華的裝飾;圓頂加上潔白的墻壁就是它最好的標志!真的被教堂地下室的金碧輝煌震撼到。里面的壁畫畫風,跟西歐教堂里的差別巨大!</p> <p class="ql-block">圣薩瓦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跟教堂合個影,代表我來過了</p> <p class="ql-block">金碧輝煌</p> <p class="ql-block">卡萊梅格丹要塞 </p><p class="ql-block">貝爾格萊德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白城。而白城的由來,就是源于這個卡萊梅格丹要塞。它俯瞰多瑙河,利用地形和結構優勢,在數百年的時間內,多次成功抵御來自奧斯曼帝國和北方帝國的進攻。經過歲月的洗刷,卡堡的石頭已經變得黃舊,要塞也有點殘破。</p><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p><p class="ql-block">要塞的對面,就是貝爾格萊德著名的步行街,米哈伊洛大公街Mihailova Street。我們大概花了半天,把要塞、大街和公園一起逛了。</p><p class="ql-block">這里最令人驚艷的不是這里的繁華商鋪或美味餐廳,而是每家每戶都鋪滿了鮮花的陽臺。穿上美麗的蓬蓬裙往陽臺上一站,絕對是一張絕美法式風情的大片,也許是受全球經濟影響消費降級的原因,這里的店鋪看的人比買的人多,整條街道我沒看見有奢侈品店,所以想購物的朋友估計會有稍稍的失望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站在要塞上看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這是米哈伊洛大公街</p> <p class="ql-block">大公街上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的外賣小哥是騎自行車送外賣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卡萊梅格丹要塞聳立的小綠人</p> <p class="ql-block">這是要塞的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中餐在多瑙河上的一條船上吃的自助,烤肉和蔬菜沙拉,口味實話說一般,還偏咸,多瑙河的水白天看起來有點臟,多瑙河的浪漫沒體會的到,炎熱讓我們失去了發現美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午飯后去了中國原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舊址,現在是山東高速大樓,當天大使館舊址沒有開放,所以沒能進去里面,只在外面轉了一圈</p><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歷史博物館(鐵托墓):</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在2016年由兩部分合并而成:位于貝爾格萊德中央車站以南小山上的鐵托紀念館(鐵托墓)+南斯拉夫國家和少數民族革命博物館,遵照鐵托的生前愿望,人們將他經常光顧的花房改建成長眠之地。收藏有許多各國領袖及南斯拉夫社會各界送給鐵托的珍貴禮物;花房內部除鐵托的墓地外,還設有關于鐵托生平的永久展覽。</p><p class="ql-block">澤蒙小鎮 </p><p class="ql-block">澤蒙小鎮位于貝爾格萊德旁邊,現在已經歸于貝爾格萊德管轄。對這個小鎮唯一印象是我們進了一個超市買了好多水,因為真的太熱了,中午餐廳每桌標配是一瓶大概1升左右的白水(這邊基本都是直飲水),而且奇怪的是明明冰箱里有水,可是不賣。小鎮旁邊就是多瑙河,有同伴去河邊喂天鵝,我們實在是不想去,于是像幾個熱的脫了水的呆鵝,坐在馬路邊哈斯哈斯的躲陰涼。</p> <p class="ql-block">熱的無精打采</p> <p class="ql-block">午餐</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上的橋</p> <p class="ql-block">鐵托的銅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鐵托墓展覽館的幾件展品</p> <p class="ql-block">這套書桌我很喜歡</p> <p class="ql-block">這個服裝有沒有覺得眼熟,好像咱們國家哪個民族的服裝類似</p> <p class="ql-block">大使館舊址</p> <p class="ql-block">貝爾格萊德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說實話,因為飛機上幾乎沒睡,異國他鄉的新鮮勁終究還是被疲倦打敗了,到下午的時候已經困倦交加,恨不得立馬躺下睡覺了,第一天入住的酒店名字和地址我都不記得了,盜幾張同伴的圖片,晚餐吃的中餐。</p> <p class="ql-block">中餐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不是很大,但是很干凈,環境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的酒店早餐還不錯,因為時差,在他國的第一個晚上當地時間七點多就睡著了,但是凌晨一點(北京時間大概早上七點)左右就醒了,然后就在床上翻來復去的睡不著了,拿著手機看家里人開始一天的忙忙碌碌</p> <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是金松嶺和木頭村</p><p class="ql-block">金松嶺:在塞爾維亞西南山區,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山區,生長著茂密的金松,每每日出或日落時分,陽光灑在松枝以及松干上,松樹自然呈現出一片柔和的金色,所以金松嶺這個名字名副其實,很多中文行程里叫做茲拉蒂博爾,<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對Zlatibor這個地名的音譯,而我覺著這個地方其實更因該意譯。本身在塞語里,Zlatibor就是金色松樹林的意思,</span>是旅行者前來擁抱自然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纜車上拍的,隔著玻璃,拍不出這個地方的美</p> <p class="ql-block">很清新悠遠,寧靜安然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有點像北方的壩上草原</p> <p class="ql-block">相機拍不出,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金松嶺上的打卡點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烤羊肉,我不吃羊肉,只吃了點蔬菜,同伴說羊肉不錯</p> <p class="ql-block">菜沒有人好看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下午行程,木頭村</p><p class="ql-block">木頭童話村,一個為電影而生的村莊。任性的塞爾維亞導演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兩度摘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為了拍攝電影《生命是個奇跡》建造了這個木頭童話村Drvengrad。片子拍完后政府協助把村子建完,現在是度假村式的酒店,處處都是導演喜歡的電影海報。現在木頭村每年每年7月都舉辦電影節,就連張藝謀也曾到訪。整個村莊從地面到房屋,全部用木頭建成,因冬天雪下得很大,全部房頂都削成了尖頂,是典型的塞爾維亞傳統建筑風格。到處可見黑白電影海報、鮮花和雕塑。不要以為這里只是一個景點,這個度假村里還有網球場、泳池、SPA,一應俱全。在這里住上一晚,你能體會到在童話世界里醒來的感覺有多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的行程到這就算結束了,從木頭村出來就要趕往酒店,明天早上要去米彌雪瓦修道院,一個額外收費的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酒店外景和小鎮街道</p> <p class="ql-block">補充一點塞爾維亞的小八卦:來源于網絡</p><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境內曾經誕生過17位古羅馬皇帝,僅次于第一的古羅馬19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人平均身高歐洲第三,僅次于荷蘭和黑山;女人的平均身高為歐洲第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天主教跟東正教的區別;天主教神父不能結婚要刮臉,東正教神父留大胡子也可以結婚;天主教做彌撒用拉丁語,東正教可以用其他語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吸血鬼故事發源自塞爾維亞,美劇里的吸血鬼要說古代吸血鬼語時,說的其實就是塞爾維亞語。Vampire也來自塞爾維亞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黄梅县|
仪征市|
集安市|
万全县|
台东县|
临沧市|
淮南市|
封丘县|
宁强县|
青河县|
峨边|
延寿县|
闽清县|
竹溪县|
普兰县|
册亨县|
康马县|
宣威市|
兴义市|
安化县|
六盘水市|
阿克陶县|
镇安县|
永善县|
大竹县|
五峰|
罗平县|
连城县|
安吉县|
仙居县|
庆安县|
宽城|
邵东县|
阿巴嘎旗|
澎湖县|
商水县|
辽源市|
新竹市|
佛山市|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