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恩出 221499837 圖片為本人所拍)</p><p class="ql-block"> 七月下旬,我跟著小哥哥小姐姐們,多則十幾個,少則五六個,往太平村北面的山跟前走。都是漫涉地(沙石多)。沿著地邊上的石頭圪愣小心走,穿上秋鞋特別戈腳,真不如村里小伙伴們穿的牛鼻鼻鞋厚實,秋鞋經(jīng)常被圪針扎進(jìn)去,就這也擋不住我們灰害(淘氣)。</p><p class="ql-block"> 靠北邊沙石頭地是存不住水的,相對干旱熾熱,各種昆蟲那是太多了,螞蚱(蝗蟲)最多,常見有一寸長,黑灰色,翅膀上有花點,飛起來有響聲。另一種是后腿特別長,身有一寸半長,全身通綠,沒有翅膀,抓住后長腿,它會上下點掂,我們叫它箥箥箕。再有就是爬的不快的大肚老草驢,這東西應(yīng)該屬蟈蟈科,它不叫,黑灰色,一寸多長,屁股上還帶一根長長的劍,肚子特別大,比蟈蟈胖多了,我們抓住后,用只芁草穿上,回家后剁成兩截喂雞。</p><p class="ql-block"> 偶爾也能抓住叫螞蚱(蟈蟈),放在用高糧桿兒皮編的小籠子里,掛在窗戶框上,喂上蔥,叫上一秋天。</p><p class="ql-block"> 遇到蛇獅子(蜥蜴)也抓,因為它肚子涼涼的,放在臉上、脖子上貼一貼就放了,它吃蒼蠅么。</p><p class="ql-block"> 曹洪生他們大連人會玩,在家準(zhǔn)備個兩米長竹桿,整個鐵絲圈,縫上紗布網(wǎng),扛出來看到蝴蝶、螞蚱什么的,一?盡收網(wǎng)底。</p><p class="ql-block"> 我們有時也抓幾只不常見的蝴蝶,展開夾在書本里,回來曬干當(dāng)標(biāo)本。</p><p class="ql-block"> 一次,我在一棵不高的柳樹下,發(fā)現(xiàn)在樹叉上有個碗口大的蜂窩,不加思索,用桿子上去就捅,結(jié)果讓蜂扎的往回跑,蜂群追扎了我百十米遠(yuǎn)。疼痛難忍,趕緊尿一泡尿涂在臉上,說是能消毒去腫,好長時間胖瞇腫眼沒法出門。</p><p class="ql-block"> 十一二歲的姐姐不怎么上學(xué)了,一個人坐火車從包頭來村里次數(shù)就多了,這時的農(nóng)村不用詳細(xì)描述,伙伴們也會想象出它的景色有多美,尤其那清新而帶著泥土味的空氣。姐姐每次急匆匆來,她是無暇顧及這美好大自然的。她來不僅要照顧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跟我一同完成,那就是把越冬燒的東西,吃的東西要儲備好。抽空一起出來打酸棗,出去必不可少的背包,姐姐們大多是挎著兩根布帶子包,是手工一塊紅布一塊綠布縫起來的書包。</p><p class="ql-block"> 為什么叫打酸棗而不叫摘酸棗呢?因為每人要準(zhǔn)備一根拇指粗的棍子,酸棗樹只有半人高,可它長滿一根根的尖刺兒,我們很少手直接上去摘。</p><p class="ql-block"> 男孩子們性子急,看到紅綠相間的大酸棗,伸手便上去摘,結(jié)果手和小胳膊被刺劃下一道道的紅印,袖口也常被劃破。</p><p class="ql-block"> 姐姐們則是拿著棍子不停的抽打。粉粉、凡凡、秀花、二春姐姐都是到處亂抽,嘴里還不斷地“咕咕咕咕”,學(xué)著雞叫的聲音,她們這是害怕蛇在棗樹、石頭、草里藏著,聽說蛇害怕雞,一路上盡是姐姐們的“咕咕”聲。</p><p class="ql-block"> 幾次真的遇到過蛇,可隊伍里有人是不怕蛇的,他就是廣東人一一甘寧善,比我大兩三歲,瘦瘦的,眼框深深的,說話很難聽懂。他在三校上學(xué),聽說算數(shù)全年級第一。他每次見到蛇,都能叫出蛇的學(xué)名,什么菜花、七寸、響尾,有毒沒毒他全知道,徒手抓蛇,把姐姐們嚇得亂叫亂跑。他用手套套住蛇頭,再用鞋帶捆好,放進(jìn)書包,一個人先早早跑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又抓了條大黑花蛇,一個人跑了,鐵強(qiáng)悄悄跟我說:“他們吃蛇!”,我聽到這話嚇得目瞪口呆!鐵強(qiáng)還告訴我他們家還吃螞蚱、青蛙!我回到家晚上盡夢見童話故事里披著青蛙皮的美姑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乾安县|
井研县|
四子王旗|
抚州市|
嘉义县|
泸水县|
永嘉县|
富顺县|
邯郸县|
无棣县|
太和县|
毕节市|
台州市|
马尔康县|
吴桥县|
武平县|
永川市|
西充县|
池州市|
岳阳县|
巴中市|
纳雍县|
咸宁市|
桂林市|
宾川县|
锦屏县|
洱源县|
镇平县|
沾化县|
东港市|
临猗县|
泊头市|
大化|
东城区|
健康|
巴楚县|
阿克苏市|
托克逊县|
慈利县|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