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六天7月1日,下雨。由于下雨,我們改變行程,今天去雞冠洞。</p><p class="ql-block">雞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縣城西三公里,秦嶺余脈伏牛山支脈雞冠山的半山腰上,海拔1021米。</p><p class="ql-block">雞冠洞是一處大型的石灰巖溶洞,喀斯特巖溶地貌,雞冠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余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雞冠洞為石灰巖溶洞景觀,主要有石筍和鐘乳石構成。它們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雨水中含有的碳酸與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石灰巖,生成了碳酸氫鈣°。該液體在流動和沉積的過程中釋放出了清晰可見的碳酸鈣。然后凝固,沉積為形態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這些石筍和鐘乳石形成非常緩慢,</p><p class="ql-block">一百年才有一公分的增長。洞內石筍的形成有六億年左右。洞中石花更為罕見,是碳酸鹽結晶體附著在鐘乳石上。并在非重力作用的影響下向四周擴散形成。</p><p class="ql-block">在五彩繽紛的燈光照耀下,這些億萬年形成的鐘乳石晶瑩剔透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7月2日天氣晴朗,我們一早去了老君山。</p><p class="ql-block">老君山,“天下無雙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的欒川縣縣城東南三千米處。八百里伏牛山脈的主峰,玉皇頂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p><p class="ql-block">春秋時期,被公認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師之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廟以紀念。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遲敬德重修景室山鐵頂老君廟,并賜名為“老君山”。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并發帑金建殿,成為是歷史上唯一被皇封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脈。</p><p class="ql-block">老君山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馬鬃嶺南側有三千余畝石林景觀對游人開放,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p><p class="ql-block">老君山現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北方道教信眾拜謁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2014年,老君山老子銅像被世界基尼斯總部輸錄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銅像”。亦是當代仙俠影視劇熱門取景地,《誅仙·青云志》《天乩之天帝傳說》等皆曾于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乘第一段索道云景索道到達半山腰,這里有老子銅像……</p> <p class="ql-block">再乘二級索道上去,這里經過仙境隧道出來就是十里畫廊??上r間有點早,霧茫茫一片,山影若隱若現,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走過一線天,豁然開朗……</p> <p class="ql-block">天氣逐漸晴朗……美麗的十里畫廊呈現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盤山而上,移步換景……</p> <p class="ql-block">長江黃河分界嶺標識</p> <p class="ql-block">老君廟在不遠處……</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的伏牛山主峰,2217米。</p> <p class="ql-block">宛若仙女下凡……</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南天門。</p> <p class="ql-block">乘索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來到了欒川的重渡溝景區,這里氣候涼爽風景宜人,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我們先去了海明農耕民俗文化村,體驗一把六七十年前的農耕文化農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海明農耕村</p><p class="ql-block">學習馬海明精神</p><p class="ql-block">2002年,退居二線的馬海明仍然心系重渡溝風景區的發展,他撰寫了《關于重渡溝發展問題的思考》等文章,指出了重渡溝風景區山水秀美而文化韻味不足的缺憾。2005年冬天,他下定決心、克服困難,歷時一年建成了海明農耕民俗文化村。</p><p class="ql-block">2006年4月,海明農耕村景區開業。海明農耕民俗文化村成功填補了欒川文化旅游的空白,助力欒川于2007年獲得了首批"中國旅游強縣",更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家操作型的民國風情民俗文化景區。這里薈萃了豫西鄉村的傳統手工作坊,有老酒館、鐵匠鋪、紡織院、土油坊、土陶坊、豆腐坊、草鞋坊、打繩場等。有中原一絕民俗表演"高空舞獅",有民間游戲﹣﹣蕩秋、叨雞、打棒、打臺、走三六九、走丁等,同時供應狼戴帽饃、狗枝杈、豌豆糕、大慘湯、面旗湯、豆腐腦等豫西特色小吃。這里濃縮了豫西傳統民俗文化之精華,再現了20世紀30年代的農村風貌,集中展示了農民的生產生活及娛樂方式,并讓游客觀賞、品味和參與。在這里,自然風光與人文風貌交相輝映,是重渡溝景區內最閃亮的一處景點。</p><p class="ql-block">在景區建設過程中,為了實現自己的構想,馬海明總是一絲不茍,力求完美。從搜羅民俗風情畫到拜訪傳統手工藝人,從研究土法釀酒過程到題寫景點導示牌,他都親力親為。為了更加逼真的還原地方風情,他還總是穿著老粗布衣服,戴著老式禮帽,親自給游客當導游。</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7月3日天氣晴朗,我們驅車5個多小時去了信陽的雞公山。雞公山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另三個是北戴河廬山莫干山。</p> <p class="ql-block">雞公山景區,系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八大景區之一、全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 AAAAA 級旅游區,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p><p class="ql-block">雞公山自然資源豐富多樣。森林覆蓋率達98%,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最高時可達22萬個/cm3。素有"青分楚豫,氣壓嵩衡"之美譽,其中"佛光、云海、霧凇、雨凇、霞光、異國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稱為雞公山八大自然景觀。山上盛夏無暑,氣候涼爽,享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涼到此頓疑仙"之美傳。</p><p class="ql-block">雞公山是中西文化碰撞最為耀眼的地方,早在上個世紀初,先后有23個國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傳教士以及國內的軍閥巨賈,來此興建了500多幢風韻殊異的度假別墅,素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p><p class="ql-block">近年來,雞公山管理委員會以雞公山主景區為依托,立足"兩區一組團"定位,放大旅游格局,全面實施"旅游+"戰略,豐富旅游產品,延長旅游鏈條,全力打造"一園十三景"。目前建成開放的有:雞公山文化創意產業園、依云森林溫泉、波爾登森林公園、桃花寨、平漢鐵路老火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雞公山導游圖</p> <p class="ql-block">雞公山主峰報曉峰,海拔768米。報曉峰的形態極為生動,頂部巨石嶙峋,狀若雄雞的雞冠,西北方向有一石突出,極似雄雞之喙。兩側的長嶺和靈華山就像是雄雞的兩翼,峰的左右兩溝則與雞爪相似。從東側觀賞,近則似飽食而臥,神態安詳;遠則似神頸欲鳴,氣勢雄偉。每當銀霧徐升,白云繚繞時,雄雞宛若蛟龍騰空;每當太陽噴薄將出,朝霞染抹時,雄雞活像鳳凰起舞;每當雨后復斜陽,彩虹拱跨時,雄雞依稀孔雀開屏。</p><p class="ql-block">歷史與文化:1934年,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在峰頂題刻“報曉峰”三個大字,從此報曉峰便成為了雞公山的正式名稱。此外,報曉峰還有一段神話傳說,講述的是一只司晨神雞因不滿玉帝的作為,最終化為山峰的故事。這個傳說為報曉峰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和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雞公山上綠樹掩映中的各具特色的萬國建筑。</p> <p class="ql-block">云中賓館</p> <p class="ql-block">美齡舞廳</p> <p class="ql-block">花旗樓內的中正防空洞??箲饡r蔣公在此指揮武漢保衛戰……</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7月4日當地天氣開始要下雨了,我們此次河南旅游圓滿結束啟程回滬……上海剛出梅艷陽高照進入高溫酷暑天氣……</p><p class="ql-block">謝謝友友們的觀看和美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丽水市|
定日县|
行唐县|
肇源县|
鄯善县|
通州市|
宿州市|
平果县|
方山县|
施甸县|
临城县|
康保县|
台安县|
杭州市|
孟州市|
子长县|
达尔|
禄劝|
沙湾县|
吉木乃县|
郎溪县|
缙云县|
克山县|
宁都县|
铁岭市|
临漳县|
卢龙县|
和林格尔县|
顺昌县|
延吉市|
庆元县|
临城县|
丹寨县|
营山县|
怀化市|
广丰县|
喀喇|
恩平市|
进贤县|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