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暑期青甘大環(huán)線旅游!

條子3

<p class="ql-block">2024 年七月外孫女中考結束,趁著等待分數(shù)公布之閑暇我們在當?shù)兀ㄌm州)報團參加青甘大環(huán)線主要景點參觀旅游。</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來到河西走廊小鎮(zhèn)——丹霞口。</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鎮(zhèn)東鄰張掖市甘州區(qū)、東南緊靠七彩丹霞景區(qū)并接壤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與青海“北大門”祁連縣,西北經臨澤高臺過酒泉直通新疆,是通往七彩丹霞景區(qū)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yōu)越。</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央視扶貧大劇《一個都不能少》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中考結束,求個好運!</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鎮(zhèn)(簡稱丹霞口小鎮(zhèn))是甘肅省丹霞大景區(qū)延鏈補鏈旅游項目,是西北地區(qū)最大的特色文旅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小鎮(zhèn)占地約200畝,總投資6億元,是集特色美食、情景商業(yè)、民俗文化、會議會展、精品民宿和主題演藝等多種業(yè)態(tài)于一體,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的全新綜合性旅游度假特色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小鎮(zhèn)業(yè)態(tài)豐富,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條件良好,是一個能滿足各階層各年齡段需求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鎮(zhèn)自2015年開工建設以來,已完成投資5億元。其中一期張掖味道美食街、手工作坊街、特色民宿及水系景觀帶等項目均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小鎮(zhèn)的院墻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地貌有特點。</p> <p class="ql-block">粉兜、綠衣。</p> <p class="ql-block">丹霞口小鎮(zhèn)精心打造的國內首臺室內“沙秀”、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將帶你穿越時空,領略古絲綢之路盛景!</p> <p class="ql-block">觀看表演漲了知識,才知道隋煬帝西巡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封建帝王親巡青海、河西,也是從長安出發(fā),沿著古絲綢之路向西,走得最遠的一次壯舉,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張掖世界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其中包括七彩丹霞景區(qū),這是一個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和世界地質公園,以其獨特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景觀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景區(qū)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肅南縣境內,是該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以其色彩繽紛的丘陵和壯觀的地貌吸引著眾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景區(qū)主要發(fā)育由1.35億年至6500萬年的白堊紀“紅層”,厚層礫巖和砂巖經構造運動,流水與風力侵蝕作用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2011年,張掖七彩丹霞景區(qū)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級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7日,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執(zhí)行局第209次會議上通過決議,正式批準張掖地質公園為“張掖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25日,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揭牌開園。</p> <p class="ql-block">張掖祁連山丹霞地貌群,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5~10千米,分布面積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p> <p class="ql-block">數(shù)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xiàn)出鮮艷的丹紅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p> <p class="ql-block">張掖七彩丹霞是中國北方干旱地區(qū)發(fā)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高度復合區(qū),色彩繽紛、觀賞性強、面積大,集雄、險、奇、幽、美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該處的丹霞地貌發(fā)育于距今約2億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瓜洲大地之子。</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是一座位于中國?甘肅省?瓜州縣戈壁灘上的巨型雕塑,其設計和建造背后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網絡照片。</p> <p class="ql-block">瓜州漢武大帝雕塑,也被稱為漢武雄風,是一座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的大型戶外雕塑,主要材質為紅砂巖。這座雕塑展現(xiàn)了西漢第七位皇帝?劉徹的形象,總高度達到12.5米,利用先進的3D掃描和數(shù)字技術創(chuàng)建數(shù)據,分塊進行3D雕刻后逐塊雕砌安裝成型。漢武大帝雕塑不僅展示了漢武帝一統(tǒng)江山、胸懷萬里的豪邁氣概,還體現(xiàn)了他在面對?匈奴騷擾時果斷提拔?衛(wèi)青、?霍去病等將領,最終北擊匈奴的英勇決策。</p><p class="ql-block">劉徹駕崩后葬于陜西興平,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名為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guī)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我們去的時候游人太多,只能在遠處拍照。</p> <p class="ql-block">這座雕塑以其獨特的形狀和位置,成為了當?shù)氐囊粋€著名旅游景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p> <p class="ql-block">雕塑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對?地球——我們共同母親——的感恩與敬仰。它象征著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提醒人們要保護地球,避免破壞我們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此外,大地之子還象征著?新生、生命、希望和未來,代表著?絲綢之路的重生和希望。這座雕塑的建造不僅是對環(huán)境保護的一種宣揚,也是對旅游業(yè)的推動,提高了當?shù)氐慕洕盍Α?lt;/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敦煌。</p> <p class="ql-block">敦煌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著名景點包括?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后延續(xù)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fā)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p> <p class="ql-block">外孫女愛好繪畫,仔細觀看壁畫!</p> <p class="ql-block">看到心儀的壁畫拍照留存。</p> <p class="ql-block">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后,作為西陲重鎮(zhèn)的敦煌,成為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沿線的商業(yè)中心,以及各種民族與文化交匯的場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藝術在內的中西文明在這里交匯、碰撞,這是敦煌石窟藝術產生的歷史根源。</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開鑿興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獻資料記載稍有出入。目前多數(shù)學者所同意的觀點是前秦建元二年(366)樂僔和尚在莫高窟創(chuàng)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xù)建造。</p> <p class="ql-block">隋和唐前期,敦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商業(yè)樞紐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各方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鳴沙山。</p> <p class="ql-block">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位于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處,占地面積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區(qū)面積界定為12.79平方千米,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p> <p class="ql-block">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主要景點有鳴沙山、月牙泉。鳴沙山東西長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因沙動成響而得名。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因形似一彎新月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漢代,鳴沙山被稱為神沙山、沙角山。最早在東漢辛氏《三秦記》中有“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黃,有如乾糒……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聲,震動人足”的記載。魏晉,始稱鳴沙山。</p> <p class="ql-block">漢代,月牙泉被稱為沙井。唐代,被稱為藥泉。清代,始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是環(huán)抱在鳴沙山中的一灣清泉,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截至2020年4月,月牙泉東西長242米。月牙泉是在具備松散的地質結構, 低洼的地形條件和區(qū)域性地下水位較高的條件下形成的,而構造運動、流水及風力地質作用是月牙泉形成的內在和外在動力條件。盡管星轉斗移,風嘯沙鳴,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宛若明鏡。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這一世界奇觀。</p> <p class="ql-block">跟團旅游時間受限,無法完全領略鳴沙山、月牙泉的誘人魅力,留下了許多遺憾。</p> <p class="ql-block">外孫女興致勃勃騎沙漠之舟——-駱駝??。</p> <p class="ql-block">鳴沙山的駱駝??!</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區(qū)大柴旦鎮(zhèn)境內,是大柴旦鹽湖風貌,屬硫酸鎂亞型鹽湖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我們來過一次,現(xiàn)在的景色比當年差遠了。</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屬硫酸鎂亞型鹽湖,原是化工廠鹽湖采礦隊的采礦區(qū),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由于湖水含鹽量高,四季不凍。湖內富含不同濃度的鉀、鎂、鋰等多種元素,所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p> <p class="ql-block">翡翠湖清澈通透,透過水面,能清晰的看到湖底的鹽層。翡翠湖內層呈碧藍色,外層呈奶藍色,透過水面,能清晰看到湖底的鹽層。</p> <p class="ql-block">我們當天去的時候天公不作美,湖水基本沒有色彩,只能照個倒影。</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茶卡鹽湖。</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池位于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zhèn)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湖石鹽開采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漢時期,當?shù)厍甲迦司鸵呀浿啦甥}食用。</p> <p class="ql-block">光緒三十四年(1908),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志著茶卡鹽納入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采史。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里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茶卡”,藏語意為“鹽海之濱”。鹽湖總面積105平方公里,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p> <p class="ql-block">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早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就已開采,迄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湖面上現(xiàn)代化大型采鹽船游弋作業(yè)。湖畔,小火車來往奔馳,鹽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著柴木鹽湖的迷人風光和博大鹽湖張富有。</p> <p class="ql-block">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jié)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于杭州西湖的十幾倍,干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fā)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采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p> <p class="ql-block">湖水屬鹵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jié)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極易開采,人們只消揭開十幾厘米鹽湖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采過的鹵水,幾年之后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p> <p class="ql-block">(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shù)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里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fā)展,初步實現(xiàn)了采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fā)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干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yōu)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余個省區(qū)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qū),受到人們普遍歡迎。</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跨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剛察、共和三縣之間。湖面東西最長106千米,南北最寬63千米,周長約360千米。</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高原內陸咸水湖,湖水面積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億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3196米。流域整體輪廓呈橢圓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是一個封閉的內陸盆地;具有高原大陸性氣候。</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是微咸水湖,礦化度較高,水補給來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是藏文化區(qū),不僅具有藏文化區(qū)的共同特點,擁有藏文化區(qū)共有的民族風情、文化淵源,同時還具有自己獨特的水文化特點。</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內陸湖泊濕地類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鳥重要繁殖地和遷徙通道的主要節(jié)點,是中國西部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地和水氣循環(huán)通道,是維系青藏高原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水體,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稱為中國西北部的“氣候調節(jié)器”“空氣加濕器”和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盆地的發(fā)展雛形可追溯到古生代,它與共和盆地原為一體,形成菱形斷陷沉積盆地。中生代初,受北西斷裂的影響盆地中間隆起,逐漸發(fā)育形成青海南山,將盆地一分為二成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p> <p class="ql-block">新生代以來,隨著青藏高原的明顯隆升,斷裂產生,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隆起帶。在早、中侏羅紀時期青海湖地區(qū)已成陸地,當時地殼穩(wěn)定,處于長期剝蝕夷平階段,形成本區(qū)最古老的夷平面。青海湖地區(qū)的湖盆地貌最早出現(xiàn)在晚第三紀,為“青東古湖”的一部分。到第四紀初—早更新世末,青海湖盆地開始大幅度沉陷,河口抬升。</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邊有熱氣球可以乘坐,每人次158元。</p> <p class="ql-block">外孫女走近熱氣球!</p> <p class="ql-block">飛上藍天!</p> <p class="ql-block">在距今20—200萬年前是成湖初期,青海湖屬于外流淡水湖,與黃河水系相通;布哈河流經青海湖,通過倒淌河流入貴德盆地匯入黃河。</p> <p class="ql-block">距今13萬年前,由于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日月山強烈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河水倒灌,外泄無徑,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青海湖由外泄湖變?yōu)榉忾]湖泊,出現(xiàn)了尕海、耳海,后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p> <p class="ql-block">走進藏民部落。</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地區(qū)藏文化濃郁。</p> <p class="ql-block">草原的風景優(yōu)美怡人。</p> <p class="ql-block">藏族大媽。</p> <p class="ql-block">騎著駿馬走草原。</p> <p class="ql-block">草原、小溪、藏族少女。</p> <p class="ql-block">無人機航拍效果一般般喲。</p> <p class="ql-block">供拍照的牦牛??。</p> <p class="ql-block">在藏民家里學做糌粑。</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塔爾寺。</p> <p class="ql-block">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地處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湟中區(qū)城區(qū),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qū)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凈上津梁”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并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y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塔爾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遠近聞名。</p> <p class="ql-block">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本名羅桑扎巴,1357-1419)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于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chuàng)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p> <p class="ql-block">室內碩大無比轉經筒。</p> <p class="ql-block">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發(fā)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一幅,并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p> <p class="ql-block">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于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17年后的萬歷五年(1577年),復于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guī)模。萬歷十年(1582年)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shù)厣曛邪核鲝拇肟ㄕ堉了査隆H肋_賴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shù)厣曛小⑽骷{、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并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fā)展很快,先后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經四世達賴指示,萬歷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志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guī)寺院。</p> <p class="ql-block">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qū)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八天七晚的旅游結束后我們從蘭州乘坐高鐵??回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大宁县| 军事| 汕头市| 固镇县| 达日县| 玉山县| 麻江县| 通城县| 尼玛县| 肥东县| 梧州市| 芒康县| 台江县| 临漳县| 锡林郭勒盟| 上栗县| 南乐县| 惠东县| 平谷区| 河津市| 沈阳市| 白沙| 长岭县| 牡丹江市| 达州市| 县级市| 布拖县| 武陟县| 喀喇沁旗| 定陶县| 临澧县| 高安市| 岳西县| 锡林郭勒盟| 怀来县| 马公市| 蓬溪县| 东阿县| 武川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