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探尋“龍窯” </p> <p class="ql-block">鞏義有五孔“龍窯”,有一百多年了,歷史上,“龍窯”是作為“船塢”而用,據(jù)史料記載,是當年為光緒帝和慈禧太后路過停龍船而準備的。</p> <p class="ql-block">“龍窯”位于鄭州鞏義市站街鎮(zhèn)北窯灣村,地處泗河與伊洛河交匯處,距伊洛河200米、黃河2公里,通過伊洛河可上通洛陽下入黃河,水路交通極為便利是古代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龍窯”還在,洛水依舊向著黃河的方向奔騰不息,只是再也沒有了昔日的渡口繁華。一條路、一段河灘,隔開了“龍窯”與洛水的聯(lián)系。從那里經(jīng)過的人,如果不細心,很難留意到“龍窯”的存在,在許多人看來,草木蔥蘢的路邊,幾孔露出地面的大窯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真是那樣嗎?</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上午,天氣晴朗,不是那么熱。我坐1路公交到站街鎮(zhèn)鎮(zhèn)政府下車,逛著熱鬧的集市到達杜甫故里,繞著杜甫故里北邊的馬路,從連霍高速下面橋東通過,過了橋北,就看見北窯灣村的牌子。鞏義北窯灣村是杜甫故里所在地,這里不光有杜甫故里,還有五孔“龍窯”。再往北走上1公里左右,在馬路的東面,就是鞏義的五孔龍窯。</p> <p class="ql-block">你要不注意,就看不到還要往前走,因為整個龍窯都被灌木雜草遮蓋。我是看見前面一片積水,小心走過,水是從右邊灌木叢中流出來的,這才發(fā)現(xiàn)露出一個窯洞的上沿。我順著灌木雜草,逐個查看,才把五個窯洞都找了出來。從第一個窯洞看進去,里面都是雜物,發(fā)現(xiàn)窯洞有三四十米深,里面可以看見光亮。我繞著窯洞北面一條路過去,原來這里有個“龍祥機戒制造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我進到里面,發(fā)現(xiàn)五孔龍窯的底部都在整個機械廠內(nèi),在這里看龍窯更加清楚。我依次把五孔龍窯都看了看,照了相。這時院內(nèi)一個汽車司機,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湊到我跟前,對我說,前些年鄭州市文物上曾經(jīng)來人,把窯里的淤泥清理了出來,說是要開發(fā),然后又把窯封了起來。機戒廠把窯洞的后面壘了磚墻,把窯洞保護了起來。我到前面扒開灌木雜草,看到了鄭州市人民政府樹立的文物碑《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龍窯)》”。</p> <p class="ql-block">“龍窯”的來歷</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鞏縣(今鞏義)船運業(yè)發(fā)達,北瑤灣是遠近聞名的渡口,在這來往的船只有上千只之多。</p> <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慈禧同光緒倉皇逃往西安。1901年,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訂之后,慈禧和光緒覺得沒危險了,老是在西安呆著也不是事兒,就決定從西安返回北京,途中要經(jīng)過河南府的鞏縣(今鞏義)。由于當時河南鬧饑荒,財政虧空,當?shù)氐闹疅o力接待,于是,就讓康家出資迎駕兩宮。由于康家不知道慈禧和光緒是走水路和旱路,因此做了兩手準備,一是在東黑石關修建行宮,并在洛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橋,另外,又建造了五艘龍船,為了停泊這五艘龍船,又在北瑤灣村北洛水東岸建船塢五座,俗稱龍窯。</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當時的五只龍船,船體用料是槐木和楸木,船板厚4寸,船體前安龍頭,后安龍尾,高約一丈六尺,二層樓閣,船樓上雕梁畫棟,裝飾華麗。</p> <p class="ql-block">據(jù)民國十八年《鞏縣志》記載: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德宗(光緒)暨慈禧回鑾經(jīng)祥符北渡,需舟五艘,事后大僚因體制尊嚴,未便率爾棄置,乃卜地于鞏,筑塢以藏之。塢凡五甃,以磚數(shù)月告成。在城東五里洛水左岸。</p> <p class="ql-block">據(jù)查證,龍窯面積1870平方米,現(xiàn)存窯洞5孔,為半圓形(拱頂),窯與窯之間相距3.8米,中間最大,兩邊四孔規(guī)模依次減小,目前,均淤積于地下深約8米。</p> <p class="ql-block">中間最大的“龍窯”用來停放慈禧和光緒的船只,兩邊4孔窯洞規(guī)模依次減小,用以停放隨行人員的船只,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會皇權體制下的等級森嚴。因為是為了迎接慈禧和光緒的龍船停靠使用,因此被尊稱為“龍窯”。</p>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過去,再經(jīng)過特殊的歷史時期,拱頂?shù)拇u雕已蹤跡全無,昔日高大氣派的“龍窯”,荒草萋萋,面目全非。經(jīng)過了一百多年的風雨剝蝕加之洛河改道,如今遺存的“龍窯”上長滿了樹木,窯洞也被雜草掩埋,“龍窯”內(nèi)淤泥淤積,窯門被淤泥掩埋于地下,只留下一兩米高的青磚窯頂,在其中一孔“龍窯”還能看到河水,當年用于固定船只的大鐵環(huán)和“船镢”洞還能清晰看到,昔日高大雄偉的船塢如今已長埋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于1990年6月,已被列為第二批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鞏義市地名志》里:就有“昔日繁榮水陸茂,龍窯清修待駕還”的詩句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营山县|
涞源县|
盐池县|
顺平县|
洪湖市|
迭部县|
玛沁县|
鹤峰县|
黄陵县|
筠连县|
宜川县|
澄江县|
平遥县|
麦盖提县|
定西市|
古蔺县|
西安市|
昌宁县|
五大连池市|
正阳县|
通州区|
江永县|
公安县|
平顺县|
巍山|
林周县|
武宁县|
大庆市|
吴忠市|
云南省|
河北区|
河曲县|
股票|
嘉义县|
湛江市|
福清市|
柳州市|
潼南县|
广元市|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