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跑過一次十堰馬,說是第一屆,之后疫情停擺。今年終于再次啟動了。但奇怪的事,2次賽事之間,似乎沒有看到傳承,甚至有消息說2024年是第一屆十堰馬拉松。真是怪事!<br> 但不管是什么賽,工作過的地方,肯定會再去跑的。<br> 從線路上看,2次馬拉松確實沒有什么關系,2019年的馬拉松,是在十堰北面的鄖陽區(qū),也就是千年府鎮(zhèn)鄖縣舉辦,往北面跑;而今年的馬拉松,則是在城區(qū)茅箭區(qū)舉辦,往十堰南面跑。兩者南轅北轍。不過,對于咱們跑步的人來說,誰舉辦不重要,在哪里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比賽、能參加就行。 2019年的十堰馬,起點在鄖陽的櫻桃溝,過漢江后在鄖陽區(qū)城區(qū)沿漢江溯江而上,然后再回到漢江南岸,全程坡不多,難度不大,只是舉辦時間太晚,到12月份,天寒地凍的。當時為了確保一周后的廣州馬,同時為廣州馬熱身,只跑了十堰半馬,留下遺憾。今年的馬,肯定跑全馬。<br> 今年的線路呢?<br> 其實咱還是挺關心比賽的路線的,我在十堰工作過,知道十堰是一座在十條山溝溝里建起來的城市,溝壑縱橫,坡坡相連,少有平地,如果在線路在城區(qū),免不了坡多,如果跑出城區(qū),那基本上是山地賽了,其難度不可想象。<br> 趕緊上網查,卻怎么也查不到圖,只有文字說明,說是十堰體育中心出發(fā),終點是賽武當景區(qū)。 賽武當原名伏龍山,主峰海拔1723米,因山高賽過武當山主峰而得名。當年在十堰的時候,曾利用周日爬過一次賽武當,雖然比武當山還要高,但上山之路原生原態(tài),爬升的路程沒有武當山那么長,那么艱苦。那天恰逢雨過天晴,游人甚少,登上山頂,群山環(huán)列,峰巒疊嶂,藍天白云,風景格外優(yōu)美,東邊20多公里外的武當山,歷歷在目,秋陽下似乎金光閃閃。<br> 時間過去了近20年,也不知道賽武當現在開發(fā)得怎么樣。<br> 上一次的十堰馬,是在水邊,繞水轉,而這一次居然是進深山,跑山路!<br> 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山水富家十堰的馬拉松就是這么任性! 順利地報上名,又可以和群里的小伙伴們一起去玩了。<br> 這是二十天來的第3次全馬,上個月跑了漢馬、荊州馬,漢馬順利完賽,荊州馬再次崩潰,希望這次能順利。但想想那進山的線路,估計跑出好成績的可能性不大,不過總要試一試,夢想總會有的,萬一實現了呢。<br> 笑笑團長這次訂的酒店,距離起點十堰奧林匹克中心僅僅上百米,這可是最近的出發(fā)點。笑笑還入圍了官兔,可惜臨出發(fā)說有事,棄賽,遺憾。 賽前的準備是簡單且流程化的,領物,看起點,確定存包的具體地方。然而,在體育館領物后,在起點處卻怎么也找不到存包的地方,在起點示意圖中也找不到。最后才在示意圖的最下端一處完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原來在體育館的那一邊。<br> 第二天一大早,約好黃弟哥、劉君等群友一起在存包檢錄口合影,昨天領物的時候還見到跑急救的小伙子方毅,今天合影卻早跑不見了。<br> 和黃弟哥一起站在全馬起點,周邊人群熱鬧,一位扮裝乞丐的參賽者引起了大家都去合影;一位小女孩坐在嬰兒車上,周邊圍著家人,看來是要推著跑完全馬,真牛!還遇到了一位身穿新加坡馬拉松賽事的跑友,一問原來是跑過新加坡馬,卻也是一次奇幻的經歷,居然是晚上12點出發(fā),跑到次日早上6點。沒辦法,那邊的氣候我知道,熱帶雨林,只能在晚上跑步,白天是肯定不行的。我的跑步生涯便起步于新加坡,那時候還沒有路跑,只在體育場刷圈,那悶濕熱的天氣,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 順利起跑,奔向那未知的新賽道,希望今天能一切順利,最好能象漢馬一樣,跑進5小時。<br> 跟著黃弟哥,沿著紫霄大道,一個小小的下坡,沖起來非常舒服,起步順暢!然而,轉過彎熊家灣轉盤,便是第一個上坡。坡不算陡,但很長,大約一公里吧,跟著人群,盯著黃弟哥,跑了一半的坡,便心率飆升,氣喘如牛,眼看著黃弟哥漸漸遠去,這還不到2公里,第一個長坡便被扔下了!從這里開始,賽道一路向南,左邊不時有小孩們飛速而過,超越人群,這應該是健康跑3公里的吧,沖得真快。 今天天氣很好,不象昨天滿天烏云,太陽看看著就要出來,氣溫已經上升到20度,起跑時的小涼爽已經蕩然無存,可看天上,藍天白云的,大概率是大晴天。<br> 這一段路也不算平,有起伏,過立交,北京路上,看到以前的工作單位和曾經的同行系統(tǒng),總有一種親切感。當年離開十堰的時候,這條北京路還是一條山溝路,兩邊的山石上樹木茂密,雜草叢生,基本上沒有什么建筑,更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最多也只是一些農家樂之類的餐館。當然我工作過的單位所在地也還是一座山包,后來才建樓搬遷到這里。十幾年的時間,滄海桑田,這里已經成為這個中型城市的核心地帶,高樓林立,小區(qū)連片,商鋪云集,熱鬧非凡,特別是前不久依山建成的幾公里長的半山步道,已經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br> 對著街道兩邊拍完照,留下記憶,繼續(xù)前行。拐到上海路,一公里多的下坡,爽!原路折返回來,一公里多的上坡,還不錯,不算累。看到黃弟哥折返,吼一嗓子,沒聽見。繼續(xù)北京路,又是一公里多長下坡,繼續(xù)爽!原路折返回來,還是一公里多的長上坡,開始累了,距離已經到了10公里,這里折返時,貌似看到山東的百馬大神孫總,一晃而過不好確認。10公里時,十堰的老朋友還記得我,專門守候在路邊提供補給,讓人感動。 來到重慶路,太陽已經完全升起,明媚的陽光灑落在街道,陰陽昏曉,明暗有別。可氣溫又高了。這一路段平坦,兩邊觀賽的市民熱情高漲,吶喊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特別在15公里處,又得到了溫咖啡的最強補給,體力恢復不少,對5小時完賽,信心大增。<br> 于是在武當大道上的幾公里,雖然又有一段長長的緩坡,但其中一段卻跑到6分內,跑出了最快配速。<br> 過了19公里,賽道離開武當大道,拐向南昌路,開始南向進山。半程終點快到了,從目前情況看,雖然經歷了4個長坡,總的不算虐,應該2小時多一點就可以過半程,5小時全程有希望。 然而,一上南昌路,便是山路,是長長的山路,抬眼能看見遠遠的前方,拐著彎長條型的隊伍在向前緩慢移動,這山坡可真長啊!山路一邊是深深的溝壑,另一邊或山石或民居,道路兩邊沒有樹木遮陰,熾熱的太陽直照頭項,讓人感覺很熱。<br> 這還怎么跑?掙扎著向前跑了幾百米的山坡,實在是不敢跑了,前面還有大半程的距離,不能在這里跑崩,至于5小時,心里已經開始動搖了。<br> 這是今天的第一次長距離走路。還是實力有限啊! 快走到21公里,仍然是坡,前方突然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一位身材高挑、漂亮文靜的女孩。這不是劉君小姑娘嗎?出發(fā)前還一起合影,她跑的是半馬,在后面出發(fā)。什么時候超過我跑到前面來的?小姑娘跑步時間不長,時常參加群跑,刻苦努力,且已經多次參加比賽,完賽成績眼看著逐步提高。年輕真好!趕緊喊住,在21公里牌打個卡,然后小姑娘活力四射地跑向了半程終點。<br> 半程終點到了,從進山開始的長坡還在繼續(xù),頭頂上的太陽繼續(xù)熱烈,咱還得繼續(xù)前進。 進山之后的賽道兩邊,已經沒有了觀賽的民眾,偶爾路過一排民居,看熱鬧的人也不多。以前進山,最怕的是狗,可這一路過去,幾乎沒有見到。用瀝青黑化的路面,非常平順,沿山蜿蜒,很是漂亮,可遺憾的是,路兩邊基本上沒有樹木遮陰,即使有,也是小樹苗,還沒有長大,根本不可能為咱擋一擋陽光,于是一路暴曬前行。<br> 志愿者們沿路分布,每隔一段還有補給醫(yī)療點,每公里的路牌,都有一個漂亮的小姐姐舉在頭頂,同樣在大太陽底下曬著。路邊稍平坦的地方都建有民居,有的還是連排樓房,高達5、6層,外觀非常醒目漂亮。僅僅從山里的民居上看,基本上都是新房,完全看不到茅草屋或破舊房。由此看來,前些年的新農村建設成績非然,不僅早就實現了道路通暢,居住條件改善更是大為提高,感覺比城里還好。我現在就非常羨慕在農村有房屋的,到了周未,可以到農村度假,暫時逃離喧囂的城市生活。<br> 今天的十堰馬拉松,跑進了深山,是不是也是一種對喧囂的逃避? 25公里過了,前面又一個熟悉的身影,山東的老孫!原來之前看到的,確實是他,沒有認錯。能在賽道上再次遇到百馬大神老朋友,確實是有緣分。之后,一路同行。<br> 因為疫情,已經幾年沒有在賽場上幾到老孫了,聊天中得知,老孫已經跑了200多個全馬了,現在在向300個進軍。真是讓人佩服!我什么時候能跑完百馬呢?不敢想。<br> 和孫總邊跑邊聊,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坡,烈日下實在是跑不動了,這時還能維持跑走結合的方式,30公里后,基本上都是以走為主。看看時間,不要說5小時,5個半小時都夠嗆!此時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安全完賽就是勝利。 現在只能一路逛吃,看山鄉(xiāng)風貌,賞綠水青山。道邊一棵古樹,高大茂盛,總算能遮出一點陰涼,這也是沿路看到的唯一的一棵大樹。看樹牌上的介紹,150多年的歷史,不算長,不知道為什么,山里的大樹這么少。<br> 道邊一坡下居然看到一處貌似烈士陵園的地方,園內柏樹森森,十數座半身頭像相對排列。可惜要走到坡下才能看清,實在是沒有體力下去。這一帶應該是革命老區(qū)吧,當年賀龍帶領二方面軍在這一帶浴血戰(zhàn)斗過的地方。<br> 景仰先輩! 跑馬已經成為走馬,烈日下的持續(xù)長坡已經讓人處于崩潰邊緣,終于走到了2公里的長坡地段,據說這是最后一個坡,過了這個坡,就是平路和下坡。還能堅持下去嗎?<br> 步行上坡其實也挺累腳費腿的,何況還有3個180度調頭的山坡!賽道上的參賽選手基本上都在走,僅有個別人還在跑動,不停地超越他人,一看,原來是600的醫(yī)療跑者,接著又被一位超越,是600的官兔!啊,是關門兔嗎?居然被關門兔超越了,我要被關門了嗎?自賽道進山以來,一直被各個配速的兔子超越,每次被超越,心里都會糾結一陣:跟還是不跟,這是一個問題!最后還是決定不跟。<br> 這次被超越,確定是關門兔嗎?回頭看看,沒看見收容車啊。回憶一下總算想起來了,關門時間是630。<br> 黑老子一跳!差點以為會被關門! 但這次的十堰馬拉松,我會跑出6小時以外的成績嗎?想想30公里之后的配速,幾乎是每公里10多分鐘,這樣的移動速度,肯定在6小時之外過終點!這是我從未有過的渣渣成績。但天不時地不利人無力,只能安于現狀,能完全完賽就行,追求不高了。現在是能走則走,實在是跑不起來。<br> 600的官兔邊跑邊招呼沿途的選手,跑起來,不能停!跑起來,不能停!都是老馬了,當然知道不能停,可實在是沒體力了啊。但這只兔子此時卻盯上了我,一個勁地要我跑起來。沒辦法,只能跟著兔子的節(jié)奏,擺臂擺臂,動起來。真正跑起來后,并沒有更多地加大疲勞。<br> 又經過了一個180回頭的大坡,前方坡上拐彎處建有一處小木亭,居然是個觀景臺。反正我現在已經放棄成績,就好好看看風景。來到觀景臺,俯首下望,下面就是剛才我剛剛爬走過來的賽道,順山蜿蜒盤旋,曲折宛轉,如一條玉帶穿行于疊障峰巒、綠色海洋之中,除了拐彎處有幾處房屋,整個視野中完全是一片原生態(tài)的山谷森林,山下的景色在群山環(huán)抱、藍天白云映襯格外漂亮。如果不是正在參加比賽,我肯定會在這里多停留幾個小時,看看山下的景色,發(fā)半天呆。<br> 放棄對美景的眷戀,跟上配速員的節(jié)奏,繼續(xù)前進。 看路線的時候,說過了38公里,有一處長長的遂道,應該不遠了吧。熬過38公里的路牌,前方道路上方,終于出現了一塊路牌:賽武當遂道,長度1315米。但牌子下面的道路是一處拐彎,看不到遂道口,也不知道到底還有多遠。<br> 加快腳步,慢慢拐過彎,遠遠地聽到前方敲鑼打鼓聲,彎口應該是個醫(yī)療加油站,一輛120救護車,旁邊一群人在擊鼓打鑼,見我們跑過來,鑼鼓聲更響,口中一個勁地為我們加油。<br> 不知道是不是周邊的村民,看著他們用勁地敲鑼打鼓,心里一陣感動,估計他們在這里已經加油了5個小時了吧,烈日下依然還在盡心盡力加油助威。 感動中,拐過彎道,看到了遂道入口。旁邊的志愿者邊加油邊說道,后面是下坡了,加油!<br> 真的嗎?<br> 加快腳步,跑進道口,真涼爽啊!不停腳步,甩下兔子,去追早已跑到前面了的老孫。<br> 雖然已經跑了5個多小時,早已精疲力竭,但一入遂道,仿佛打了雞血。進去不久是39公里的路牌,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拿著牌子了,估計這個小丫頭是最幸運的,在遂道里舉牌,絲毫不用擔心風吹日曬。<br> 咬牙保持配速,手機提示,配速已經回到了6分多。離終點還有3公里,以這樣的配速,應該還能跑進6小時。起跑前還幻想著能不能跑進5小時,可現在的追求目標卻是不能不能跑進可憐的6小時。原本以為跑不進6小時的,但如果能保持此時的配速,肯定能跑進6小時。 沖出遂道,再次沐浴在陽光中,不過,此時的賽道已經上是平路,偶爾還帶一點下坡。既然這樣,那就保持配速。原本一起跑的600兔子已經遠遠地被甩到身后了。<br> 咬牙2公里,又有一座橋五步河橋,過橋后不遠,一個調頭折返,再跑一段,路邊終于看到一塊牌:距離終點300M。我的天,終于快結束了。<br> 遠方順著山勢,彎進山腰的賽道前方,終于看見終點龍門了。停下來,過終點前打個卡,紀念一下這艱難的結束前的態(tài)勢。看看龍門上的計時器顯示著552。終于在6小時前完賽,幸事幸事!<br> 趕緊過終點。不過,過終點后,我才發(fā)現,這個全馬的終點,居然僅僅是一條山路,終點后面,除了搭了幾個紅頂帳篷,看不到任何開闊的地段。這也是終點? 賽前看賽事指南,說終點附近是賽武當山門口,可我怎么也看不到賽武當的山門。<br> 跑過無數的馬拉松,所有的終點都是廣場或開闊地,可這里,除了一個龍門和3頂帳篷,沒有其他的東西,窄窄的山道,也放不下什么東西。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奇特的終點。<br> 終點過后,志愿者告知:要坐擺渡車到前方營子村領完賽包和寄存的參賽包。原來如此。和孫總一起坐上觀光擺渡車,領完包包,再坐擺渡車,從另一條山路,順著馬家河回到了市區(qū)。<br> 手表顯示,累計爬升1800多米!謝天謝地,終于完成了這場有史以來最艱難的賽事。很難想象,同一個城市,不同年份舉辦的馬拉松,給人的感受天壤之別!<br>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4年6月25日于武昌車家?guī)X</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巴塘县|
洪雅县|
遂川县|
眉山市|
兴文县|
吉隆县|
满洲里市|
龙州县|
东乡县|
商南县|
调兵山市|
邻水|
苗栗县|
新竹市|
武定县|
深州市|
黑河市|
上杭县|
济源市|
攀枝花市|
湟中县|
陇西县|
江陵县|
柳江县|
永登县|
随州市|
高要市|
浠水县|
桂林市|
肇州县|
北票市|
邯郸市|
博野县|
互助|
汉中市|
荔浦县|
新绛县|
富民县|
湘阴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