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姜撞奶</b></p> <p class="ql-block"><b>第一次吃姜撞奶是在番禺的沙灣古鎮(zhèn),那里是廣東音樂的發(fā)源地之一,代表作有著名的《雨打芭蕉》,還有蠔殼建的房子,俗稱“蠔宅”。珠三角的古鎮(zhèn)屬于經(jīng)濟殷實的地方。這一點也體現(xiàn)在了飲食上,當?shù)馗鞣N小吃數(shù)不勝數(shù),最最特別的就是姜撞奶了。</b></p><p class="ql-block"><b>姜撞奶,顧名思義就是牛奶和生姜碰撞而成的甜品。牛奶是順德的水牛奶,因為蛋白含量更高,所以更加容易凝固。店內還賣一種牛奶餅,泡在水里的,他們說是可以煮粥喝的,沒有試過,不知味道如何。廣東沿海,自古以來 ,就有下南洋的金山阿伯,還有經(jīng)商的外國商人,所以舶來文化較深,明明是中式甜品,可是總有一種西餐的感覺。口感上屬于中西兼容。</b></p><p class="ql-block"><b>深圳南園街曾經(jīng)有一家順德餐廳很是火爆,每次去我都會點一碗姜撞奶,看那穿中式對襟大褂的堂倌拿著一把銀色的壺,壺嘴長長,有點像川菜館里沖八寶茶那感覺,只見那他將壺抬得高高,燒開的水牛奶通過壺嘴,倒入桌上裝有姜汁的白色骨瓷小碗中,這個過程大概剛好可以降至牛奶凝固的溫度,蓋上碗蓋,約摸幾分鐘后,姜撞奶就成了,湯勺壓在牛奶上面不會掉下去,關鍵是每次都是成功的,不會翻車,這點很讓人羨慕。蛇口老街有間老字號甜品店,裝修簡樸到晚上的招牌燈五個字有三個不亮,里面的姜撞奶也很好吃,這幾年因為港人反向消費,生意更是好到我們只能站在路邊吃……</b></p><p class="ql-block"><b>最近十幾天不見陽光,陰冷,潮濕,聽到某人微信里感冒的聲音,竟然自己也不好受了,難道聲音也可以傳染病菌嗎?真是活久見。陰翳的日子里,需要溫暖,分明二十幾度的氣溫,可是各種冷浸入心脾,胃疼,頭疼,關節(jié)無力……天氣熱的時候,會讓人濕熱難耐,天冷了,又是濕冷難熬,總之,濕度就像是助漲冷熱的酵母,擴大熱和冷的效應。想起沙灣古鎮(zhèn)上那碗大愛的姜撞奶帶來的陣陣暖意……于是,買來擦姜蓉器,過濾袋,牛奶,開始了第一次的制作。</b></p><p class="ql-block"><b>老姜的皮去掉后,用不銹鋼的神器變成姜蓉,再用隔渣袋過濾掉渣,取汁,將牛奶在鍋內燒至沸騰,端起來搖晃一下,大概就可以冷卻至八十度左右,倒入姜汁中,幾分鐘后,姜汁與牛奶中的蛋白質便會凝結一起,依然是用湯匙測試,放在面上不掉下去為最佳狀態(tài)。有時候覺得制作一道美食,有點類似瓷器燒窯的心情,忐忑中,祈禱成功……尤其是做姜撞奶,只要環(huán)節(jié)上有一點不對,就會失敗。所幸的是,我居然首次實驗就成功了。</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小心翼翼的舀一勺,放入口中,舌尖立刻接受到牛奶的香濃混合著姜汁的熱辣,這熱辣傳送到胃里面,驅散掉多日來糾纏不清的寒濕,頓時,暖融融的,緊接著,鼻尖上開始微微有汗意冒出,而頭疼仿佛也隨著這熱辣,逐漸消失……沒有陽光的日子,就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生活里的溫暖吧,例如美食,例如一切美好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附操作步驟:</b></p><p class="ql-block"><b>1.食材:牛奶 生姜</b></p><p class="ql-block"><b>2.制作:將生姜擦成蓉倒入一碗底,牛奶煮沸后,降至八十度左右,倒入姜汁,靜候五分鐘后,牛奶凝固,即成。</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穆棱市|
彰化县|
文成县|
洞头县|
珠海市|
桦甸市|
定州市|
中卫市|
南涧|
蓝田县|
志丹县|
子长县|
嘉鱼县|
哈尔滨市|
马鞍山市|
招远市|
正宁县|
临清市|
金塔县|
桓台县|
杂多县|
金坛市|
乐业县|
大渡口区|
扬州市|
文登市|
岐山县|
米林县|
广西|
吉木萨尔县|
商南县|
伊宁市|
延边|
澄城县|
玛纳斯县|
楚雄市|
洛扎县|
石门县|
大洼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