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駐校的工宣隊,給我戴上白專學生的帽子,將我分配到四川解放軍農(nóng)場接受再教育。乘火車入川后,我到成都杜甫草堂軍墾農(nóng)場臨時辦事處報到。被告知,相隔一天后才有軍車,送我們?nèi)ノ挥谑糙h九里埂的軍墾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我與好友利用這一天空閒,決定去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一游。因久聞青城天下幽,是全真道道教的圣地,中國道教發(fā)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乘公交車到達離成都68公里的青城山下,只見青城山群峰環(huán)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曲徑通幽,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穿過刻有“青城山”三個大字的牌坊,就開始爬山。</p> <p class="ql-block">沿著上山的石梯,拾級而上。</p> <p class="ql-block">相傳軒轅黃帝遍歷五岳,封青城山為"五岳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名為青城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諸峰環(huán)繞,狀若城廓。故為"青城"山。 另一種是青城山原名為"清城山",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時佛教發(fā)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發(fā)生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所以改稱青城山,此據(jù)并非傳說,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以佐。</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著名的有天師洞、上青宮等道觀。</p> <p class="ql-block">在上青宮大殿內(nèi),我首次看到刻在楠木板上的老子《道德經(jīng)》。</p><p class="ql-block">《道德經(jīng)》中句子有時很難理解。</p><p class="ql-block">如在第五十八章有,</p><p class="ql-block">其政悶悶,其民淳(chún)淳(chún);其政察察,其民缺缺。</p><p class="ql-block">便向大殿中一位鶴發(fā)童顏,白須飄飄的老道請教。當時正處文革中,老道驚恐地看著我們說:“我們現(xiàn)在是旅游接待單位的工作人員,其它一概不知。”后來通過交談,老道漸漸放下了戒心。他解釋道“其政悶悶”是指當政者不搞一天一個政策的新花樣,與民休養(yǎng)生息,所以當政者看起來“悶悶”,老百姓能安居樂業(yè)。“其政察察”指當政者事無巨細都要管 ,忙得不可開交,老百姓一天到晚被“察察”,老百姓就民不聊生,苦日子來了“缺缺”。</p> <p class="ql-block">僅管已過去了56年,但當年的情景歷歷在目,不虛此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建昌县|
沂源县|
巴里|
枝江市|
广德县|
东山县|
石家庄市|
长阳|
云龙县|
麻城市|
阿坝|
明光市|
永安市|
张北县|
汪清县|
锡林郭勒盟|
乐安县|
平昌县|
宁阳县|
塔城市|
大埔县|
岳西县|
曲靖市|
广元市|
南开区|
泊头市|
拉孜县|
康乐县|
绥棱县|
商水县|
青浦区|
乡宁县|
历史|
察哈|
阜宁县|
大港区|
廉江市|
舟山市|
乃东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