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歷史名城,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被譽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人口約290萬。該市擁有全國70%的現代工業,市區和郊區有1000多座工廠。城郊為富庶農業區,內陸腹地寬廣,富有磷灰石等礦產資源。該市平均海拔50米,氣候溫和,1月平均氣溫12℃,7月平均氣溫23℃,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城市臨海,樹木常青,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是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摩洛哥王國的卡薩布蘭卡市區西北部,坐落在伊斯蘭世界最西端。清真寺的建造與已故國王哈桑二世有著直接關系。1987年8月動工修建,耗資5億多美元,占地面積9公頃。</p><p class="ql-block">其中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后。</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作禱告,通體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綠色的琉璃瓦和形狀各異的銅飾品鑲嵌其間,給莊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幾分生機。</p> <p class="ql-block">刺桐樹</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摩洛哥首都,是全國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摩洛哥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瀕臨大西洋,與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來,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拉巴特-薩累大區包括拉巴特、薩累和德馬拉-斯基拉特三省,人口約212萬,拉巴特始建于12世紀穆瓦希德王朝。現存老城為18世紀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為法國保護國后興建,拉巴特瀕臨大西洋,有不少海濱浴場,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拉巴特王宮、穆罕默德五世墓、烏達亞城堡和舍拉廢墟等是游人參觀的名勝。</p> <p class="ql-block">夏季的海邊</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始建于1962年1971年竣工,是拉巴特的標志性建筑,陵墓由一個伊斯蘭綠的瓦頂,加四面白色大理石墻壁組成,外圍處帶有一圈拱門的敞廊,類似于中國亭臺樓閣的設計,看起來十分素雅,不過進到里面會發現十分豪華。室內是一個地下墓室,中央安放著穆罕默德五世的瑪瑙石石棺,旁邊是其子哈桑二世的石棺,墻面有雕花裝飾,頂部穹頂為金色,顯示了主人的氣派。而陵墓主人穆罕默德五世是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祖父,繼位來一直致力于國家獨立的斗爭,經過28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1956年實現夢想,為此摩洛哥人尊稱為國父。</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這座承載著摩洛哥歷史與文化的地標,它的每一塊石頭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漫步在塔下,感受著歷史的厚重,仿佛能聽到那遙遠的回聲,訴說著這座城市的變遷。這座高44米的哈桑塔建于1195年的阿爾莫哈德王朝時期,是摩洛哥拉巴特的醒目地標。哈桑塔原計劃建造86米,因當時國王的過世而停工。</p> <p class="ql-block">一部《碟中諜5》捧紅了烏達雅城堡,其中阿湯哥在城堡里的飆車戲,直接從城堡的臺階飛車入海,就是在這里取景。</p><p class="ql-block">烏達雅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東,布雷格雷格(Oued Bouregreg)河入海處,瀕臨大西洋,是一座建在海角上的軍事要塞,始建于12世紀柏柏爾王朝,后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占領。</p><p class="ql-block">現存烏達雅堡對外開放區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內花園,為伊斯梅爾國王于17世紀所建,具有安達魯西亞園林建筑的典型風格。二是博物館,展出歷代珠寶樂器和歷代民族服裝及古代紅銅和土陶器皿。三是高空平臺,為古時空中市場遺跡。</p> <p class="ql-block">【丹吉爾】位于直布羅陀海峽的丹吉爾灣口,地處北緯 35.7 度, 西經 5.9 度,距亞歐大陸僅11到15公里,與西班牙隔海相望,有定期輪渡連接西班牙本土最南端的城市Tarifa。經濟發達,號稱摩洛哥的廣州。</p><p class="ql-block">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東進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從這里經過或停泊,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只,也要在這里調整航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p><p class="ql-block">從15世紀開始,丹吉爾一直是西班牙與葡萄牙雙方爭奪之地。直到1960年摩洛哥才完全恢復對丹吉爾的主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丹吉爾位于非洲大陸西北角頂端,大西洋與地中海交匯處,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是歐洲通往非洲的門戶,因此在摩洛哥是獨一無二的。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ignpoint of Atlantic &Mediterranean(分界線):左手地中海,右手大西洋,背靠直布羅陀海峽。</p><p class="ql-block">東進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從這里經過或停泊,也是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北進南出的必經之路,是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戰略地位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在離摩洛哥丹吉爾不遠的大西洋海邊,還有一個奇怪的洞穴,當地人稱之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洞不算大,但令人稱奇的是,這個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圖,甚至連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都有。它是千百年來海浪沖擊巖石自然形成的。大力神洞已成為丹吉爾的一大自然景觀。</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萬這座小城位于里夫山脈的山峰上,城內的地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平坦,而且臺階很多。</p> <p class="ql-block">古羅馬遺址(沃呂比利斯)位于摩洛哥非斯和拉巴特之間的梅克內斯以北約30公里處。</p><p class="ql-block">該遺址是一座部分出土的羅馬古城,據記載公元1世紀時這里曾經是一座繁華的城市,整個城市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此外,該遺址中保存完好的凱旋門和劇場的白色石圓柱,以及許多鑲嵌式的壁畫等,都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同時,該遺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菲斯皇宮建于十三世紀的梅里尼德王朝時期,現摩洛哥國王還在使用的行宮之一。現在游客無法入內參觀,只能在阿拉維廣場上欣賞皇宮金燦燦的安達盧西亞風格大門。菲斯皇宮一字排開的七扇圓拱形大門,它的建筑特點是對稱性,鍍金的青銅門,精致的馬賽克,白色的大理石柱,設計師用高貴的材料與鮮艷的色彩勾勒出皇宮的富麗堂皇。</p> <p class="ql-block">非斯古城建于公元9世紀,那里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學。在公元十三世紀至14世紀時,非斯代替馬拉柯什成為了馬里尼德王國的首都,從而到達了它的鼎盛時期。聚居區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遺跡都可以追溯到那個時期,其中包括伊斯蘭學校、集市、宮殿、民居、清真寺、噴泉等等。盡管國家的政治首都于1912年遷到了拉巴特,但是非斯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古蘭經學院</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里有縱橫交錯的九千多條小巷,猶如迷宮,街道曲曲折折,看不到盡頭,映入眼簾的是毛驢、騾馬等,它們現在是古城內百姓的交通工具(古城不允許車輛進入)。游菲斯古城必須請古城導游帶路并講解,否則找不到古城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鞣制皮革是非斯的傳統手工業,盛名在外五顏六色的染缸也是游客喜歡的一個去處。</p><p class="ql-block">皮革大染坊臭的歷史很長,積淀很深,18世紀至今已有100多年,大染坊是菲斯古城手工作坊的代表;皮革本來就臭,用搓鞣和干曬的古老方法去加工,皮革的天然臭味日積月累,走進大染坊首先把薄荷葉放進口罩里這樣就聞不到臭味了。</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p> <p class="ql-block">三毛愛情經典語錄 沙漠</p><p class="ql-block">1、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p><p class="ql-block">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p><p class="ql-block">——三毛《撒哈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沖著這段語錄,多少文藝青年來到這片沙漠…</p> <p class="ql-block">中午喀什巴城堡吃駱駝??肉</p> <p class="ql-block">飯后參觀原始居住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下午阿特拉斯影城打卡(因周末未開)</p> <p class="ql-block">艾一本哈度村:該城堡保存的異常完好,于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是最美古舊村落,古城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磚建成,讓人完全體驗摩洛哥的紅色魅力。</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不眠廣場</p> <p class="ql-block">馬若爾花園位于摩洛哥南部城市馬拉喀什,這里是馬拉喀 什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它的第一任主人是著名法國藝術家雅克馬若爾,而現在的主人則是時裝大師伊夫圣羅蘭。1924 年,第一任主人馬若爾在馬拉喀什得到了一片土地,接下來, 他幾乎窮其一生時間,為自己打造了一座精美絕倫的私密花園,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馬若爾花園。</p> <p class="ql-block">巴伊亞宮------位于瑪拉喀什,建于十九世紀末,在當時是摩洛哥最大最宏偉的宮殿建筑。名稱中的“Bahia”意思是“智慧”。是摩洛哥少數對外開放而且保存萬豪的皇宮之一,花園、中庭、華麗的房間、噴泉,每個房間都精心設計過。房間大小是依據國王妻子受寵程度來設計的,奢華而色彩艷麗。</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又譯作馬拉柯什,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貫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腳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稱。馬拉喀什是柏柏爾語,意思是“神域(Land of God)”。</p><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有摩洛哥最大的柏柏爾人市場(露天市場)。也有整個非洲最繁忙的廣場。馬拉喀什的皮革業很有名。</p><p class="ql-block">?我們住這家五星級酒店</p> <p class="ql-block">本尤素夫神學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德吉瑪廣場向東北走大概十五分鐘,穿過著錯綜復雜的商鋪老街,會看到本尤素夫神學院,這座建于14世紀的學校,是北非最大的神學院之一,130多間學生宿舍,庭院的裝潢非常考究,采用黑松木和大理石建造。但是在1960年已經關閉,并在1982對外開放參觀。這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北非地區規模最大神學習古蘭經的學院; 也是摩洛哥全盛時期的建筑代表作之一,據說多部電影都曾在這里取過景。</p> <p class="ql-block">打卡摩洛哥【里克咖啡廳】</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的酒館,她偏偏走進我的”——這座記錄了銀幕經典愛情的白色之城,從電影走出來了,它是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p><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50-70后的夢幻之都</p><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中國大陸的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令無數年輕人憧憬北非摩洛哥的萬種風情,向往卡薩布蘭卡的浪漫餐廳里克咖啡館(Rick's Caf e)。其實,該咖啡館只是1942年該電影拍攝時在好萊塢搭建的一個片場,其本身從未真地存在過。里克只是編劇想象出來的一個虛構人物,換言之,現存的里克咖啡館與"二戰"沒有關系,它是由該電影的忠實影C迷、后來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凱西·克里格(Kathy</p><p class="ql-block">Krige)在以商務參贊身份被派駐卡薩布蘭卡期間發現的一個商機而于本世紀初創辦的。</p> <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海濱大道</p> <p class="ql-block">繞了一圈又回到卡薩布蘭卡結束了我們這次摩洛哥之旅。十幾天里我們走遍了摩洛哥的山山水水,了解了當地的的風土人情,參觀了摩洛哥的名勝古跡…收獲滿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唐海县|
依兰县|
锡林浩特市|
安仁县|
怀安县|
固始县|
方山县|
松溪县|
永宁县|
芜湖县|
南投县|
永和县|
亳州市|
宁远县|
郯城县|
合江县|
康定县|
彰武县|
尤溪县|
三台县|
子洲县|
新民市|
佳木斯市|
温宿县|
隆子县|
普格县|
普兰县|
玛沁县|
长治县|
鸡西市|
桐柏县|
德化县|
浑源县|
资阳市|
遂宁市|
隆安县|
双江|
盈江县|
林甸县|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