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東海一號”觀光大道-下尾島 <p class="ql-block"> 霞浦的最后一天行程,我們都沿“東海1號”觀光道游覽——從高羅沙灘開始,到下尾島結束,這是霞浦之行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天公熱心,對我們6條龍甚至有點偏心——老人家根據當天沿海風景對光影的特定要求,精心設計、編排,操作精心,站站變幻、逐漸推進,直至最后在下尾島傾其偉力,以完美的晴光,將山、林、海、灘、島、礁的色彩還原得無可挑剔,令我們連連叫絕,不斷稱謝。</p><p class="ql-block"> 早晨,剛到高羅沙灘,遮日的云開始后撤,天幕徐徐拉開,微紅,淺黃,淡藍的光影交替變幻。海灣兩側,青山碧綠;已經泛藍的海水溫柔地一波接一波,輕拂暗黃色的沙灘。連接海波的沙灘,顯現著層次分明、有峰有谷的排排沙波沙浪。這應是昨晚或今晨東海退潮時海水的留影,三維的,是攤在海灣的巨幅浮雕,有點奇異、有點動感的金色“水面”。</p> “東海一號”觀景大道-高羅海灘-沙灘上海水退潮后的留影 高羅海灘-17個“70后”老童喜笑顏開的合影 高羅海灘-早晨-即將放晴的天空和溫柔的海波 <p class="ql-block"> 17老童喜笑顏開,在海灘上留下了共同的剪影。離開高羅沙灘時,我們頭頂的陰云在快速散開,赤嬰仍未及露面,陽光已映照天地——東方已晴。</p><p class="ql-block"> 車將我們送到大京沙灘。這是個封閉式景區,從大門到海邊要走過長長的林帶和景觀小道。大家走得渾身冒汗,兩腿沉重,聽說這是去另一個沙灘,有人便懷疑花費這樣大的力氣再看沙灘是否值得。待到鉆出林子,看到已經晴朗的碧空,耀眼的金沙,藍色的波浪;海中翠綠色的小島,游艇、小船游弋,答案已經一致,全體立刻興奮起來。</p><p class="ql-block"> 陽光下的沙灘金色飽滿,可與黃金媲美,致使我將“大京沙灘”誤作“大金沙灘”。后來細想,如果此處真名“大金沙灘”,審美全被導向沙灘的色彩,如何概括內容豐富的山海景觀?大京,應當是海灣之名,不涉形象,讓游客用個體獨特的眼光去欣賞、創作豐富多彩,趣味自然更濃。</p> “東海一號”觀景大道-大京沙灘-老天爺專為我們打開的晴幕-山海已在朗空之下 大京沙灘-遠眺大京海灣 大京沙灘-令人忍俊不禁的測試女子身材的“挑戰門” <p class="ql-block"> 很快,17游客在海邊走散,有人干脆脫了鞋襪、卷起褲管,步入海中。</p><p class="ql-block"> 擋住了誘惑,東海沒能拖我下水,只是聽見老傅夫婦招呼,我踏進含水的水邊沙層,給他們拍了張逆光照片,見鞋未濕,趕緊回撤,順岸邊大道漫步,尋找意中的光影。觀光道上橫立一排“抖音挑戰門”,七個長方形門洞寬窄不一地并列,供女孩子們互比身材。望著只準苗條姑娘勉強能穿過的“魔鬼身材”門和胖妞肥婆也能搖擺暢行的“綠色通道”之門,我啞然失笑,覺得右上角“心隨山海,百變‘京’彩”的廣告語,煽動性意味深長,居心叵測。</p><p class="ql-block"> 海尾角,是“東海1號”觀光道精心選址、打造的觀景臺,自身亦是海邊一景,它的色彩與造型立即把我推入地中海深處那“世界最美麗的地方”。我感覺,這里很像希臘的圣托里尼島,東海11點鐘的陽光與愛琴海的中午一樣燦爛;藍天、白云,深藍色的拱頂、拱門,白色、藍色交替的平臺框架,色彩與圣托里尼那個經典景觀“三個藍頂”一樣飽滿,魅惑,俏麗。我想,設計師一定是在東海岸邊表達來自地中海的靈感。</p> “東海一號”觀光大道-很有希臘圣托里尼色彩的“海尾角”觀光平臺 海尾角觀光平臺-一個很受年青人鐘愛的地方 <p class="ql-block">希臘-“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圣托里尼島-我眼中迷人的伊亞小鎮</p> <p class="ql-block"> 年青的情侶們,也許已察覺中國的東海與異國情調的愛琴海有某種聯系,他們和圣托里尼的紅男綠女一樣,或倚拱形窗口,或偎深藍的門框,留下英姿倩影。有的小伙姑娘干脆“西學中用”,在大庭廣眾面前親密摟抱、相互熱吻,直把“愛琴”當“愛情”。</p><p class="ql-block"> 站在海尾角觀景臺的北側,居高臨下,我們長時間地觀賞東海的這片海域:海灣以大套小、層層相扣,直連東北天際,風姿嬌媚;強烈的陽光下,藍色的海面幻彩漂浮,微微波蕩;金色的礁盤,島礁上的植被蓊綠與青蔥交替;白色靜謐的漁村,山谷里葉片悠揚旋轉、英姿颯爽屹立的風電機群……一切和美、恬靜、安詳,令人心曠神怡,十分適宜人們在此暫時安放靈魂。</p><p class="ql-block"> 午飯后,我們到了下尾島,也進入觀賞“大美霞浦”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見我們來到,天公殷勤非常,立即把云幕上雜色的洇染剔除,只留純藍、雪白,讓空中無比敞亮、通透。下尾島,是霞浦縣長春鎮東沖半島東南末端一串姿態優美的小島和礁盤,作為東沖半島的延伸,下尾小半島收縮著寬度,以狹長的體態、姿勢探入東海。隱沒在淺海里的陸架,是小島與身旁的礁盤、礁石和遠處的微型島嶼在水中暗暗牽手。站在高處俯瞰,下尾島如同鑲嵌在藍色琺瑯盤里一串由金鏈、金托、“祖母綠”、“黃鉆”、“貓眼”等制作、連接的珠寶,因而也被描摹成尾的形態。是虎尾?貂尾?雉尾?鳳尾?世界上能有如此美麗靈動的尾嗎?人們索性就讓下尾島諧音“夏威島”,或昵稱“福建版巴厘島”。</p> “東海一號”觀光大道-美麗的下尾島 <p class="ql-block">下尾島-站在高處俯瞰鏈接或散落在藍色海水中的“金尾”</p> 夏威夷-比巴厘島美的瓦胡島(我當年拍的是膠片照片,只好借網絡照片一用) <p class="ql-block"> 我沒到過印尼,只瀏覽過“百度”巴厘島的詞條和精選的幾百張照片,大致留有那海島的印象。若把它與我深入過的夏威夷主島火奴魯魯(瓦胡島,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比較,除了宛如流動的藍寶石一樣的海水尚可相提并論之外,火奴魯魯比巴厘島美得多。話雖如此,我當年轉遍了火奴魯魯金黃或雪白的海(砂)灘,也沒見如此成串、美得令人動容的海蝕島礁。我主張:下尾島的姿色,完全不必借用“夏威”與“巴厘”之名,下尾島就是它嬌媚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通往海蝕洞的路上,工作人員催促游客加快腳步,在海潮淹沒海蝕洞之前趕到景點。為不枉此行,也因晴空下山海旖旎魅惑的加持,我內生持續性加速度,任憑山路崎嶇,還是沖到了最前頭。</p><p class="ql-block"> 汗水很快濕透短衫。乘擦汗的功夫,我才敢停下腳步用手機拍攝海灣、島礁、石灘,將一路山水海空放入口袋,再繼續急行。</p><p class="ql-block"> 島,尤其是小島,大多是大陸架在沿海的隆起,多為山地,少有平坦地面。小島的魅力正是在峰與谷的變幻之中:石山,大部裸露黃褐色的山體,只有在峰巔山脊,才有綠植覆蓋,像精心編織的遮陽帽;谷地,嶙峋不平,姿態低到接近海面,分裂為形態各異的礁盤、巨石,海巖,它們形態各異,似獸畜龜蛇,花鳥魚蟲;或昂首挺胸海面,將藍色的波濤撞碎,或淺潛入水,清晰可見,表達岸線、陸架。</p><p class="ql-block"> 走出蜿蜒向下的棧道,我尋找最平緩的山坡繼續下行,試圖抵達布滿或寬或窄裂隙的石灘。看上去溫文爾雅的圓潤巖石、礁石,外層砂巖顆粒尖銳,表面麻點圓坑,更如鋒利的牙齒。它們都不是善茬,你若輕視,不小心跌跤,它們張口便撕或咬,給你一個血肉模糊的教訓。</p><p class="ql-block"> 見下石灘繞遠進海蝕洞的人流擁擠,我決定投機取巧。我小心翼翼地蹲在地上移動,雙手觸地,像呆板的登月車,用四肢緩慢爬行,直至在礁巖邊緣“疑無路”,要下跳約半米高度,才有小石道“柳暗花明”,逼近洞口。下跳歪斜的石道是最危險的時候。我學著前頭游客的動作,雙手緊把突出的石棱,準備下跳。前頭游客善良,站定后朝我伸出右臂,讓我扶著他下跳。我感激落地,稱謝。</p> 下尾島-著名的海蝕洞-我的照片是從外往里拍的 下尾島-著名的海蝕洞-司機給我的照片是從里朝外拍的 下尾島附近-選以島為背景拍的集體照-逆光的遺憾 海蝕洞已在我面前完全敞開:洞口像巨鯊張著的大口,口形是個不規則的“風”字,上小下大,外框邊緣交疊著雜亂的利齒或刀口,朝左右延伸著落到地面。洞里空間較大,地面平坦,繞遠道進洞的人很少,只有幾人在里頭拍照。洞里構造了收縮型的小二層閣(離地不高,有人在上面休息)和大三層“樓”。海水還未及啃出“樓梯”,誰也無法登上三樓。巖洞地面和洞外石灘都在海平面下,海浪躍過洞前灘地,海蝕洞會被淹成“半地下室”。多數游客和我一樣聰明,站到洞邊見好就收。我用索尼黑卡機和手機對著洞里拍照,“雙保險”后果斷離開——這個不像游覽圖上輪廓優美的海蝕洞,還得繼續尋找。<br> 我下行走到海邊上層石灘。這里是觀山海景的好地方:石灘上到處是裂縫裂隙,將原本一體的山巖分割成夾著海砂的礁盤、礁巖、礁石;四分五裂的石灘保有一塊大如籃球場的巨石,天然“巨系統”震撼人心,它在此躺平了千百年,石面的裂紋也有甲骨文摸樣的年齡;近岸的海水被形態多樣的礁盤分割,身邊海水碧綠如寶石,隔著狹長的礁盤甚至幾塊半潛在水里的小礁石,海水就奇異地與遠處共情,一起藍得動人;東面兩條礁盤呈斜坡狀朝東、向上發展,在幾十米外突然坐起,像椅背那樣陡然抬高,發育成兩座類棱錐形的石山,石峰直插碧藍的天空。<br> 我站在石灘上用iPhone15pro連拍了幾十張照片,然后朝原路登石坡棧道,回到島的上部,與正在林子里休息的未下石灘探洞的人馬會合,等待后續的探洞英雄回歸,然后一起繼續游覽。<br> 登上有“守望臺”字樣的大觀景臺,往東北方向瞭望,右側,只見我們腳踏的下尾島覆蓋著綠色植被朝東北方向海的深藍探入,猶如長尾在海水里擺動,甩出幾座藝術小品似的小山、島礁,尾巴那端還有島礁潛入海里,游到最前頭鉆出海面、站崗放哨;右側,是大陸連綿的綠色含黃(巖石本色)的山脊曲折地朝東偏南往深海里游動。兩側高地默契呼應,形成一個幾近封閉的海灣,海水藍中含綠,呈翡翠色,然后朝前漸變,在遠方化作純藍、景泰藍,如純凈、通透的琉璃。<br> 下尾島-這是以景觀秀恩愛著稱的兩口子-看上去很年輕 下尾島-這詩會留下的文字對俺這老頭兒也具挑逗性 下尾島-每次活動的組織者-在觀光步道上 <p class="ql-block"> 繼續朝西上行,島的地勢已經成山,站在高處另一觀景臺東望,剛才的大觀景臺已落到山腰。這時下尾島在海里姿態一目了然。島基、山體的金黃,綠樹、草木在山巔的蒼翠,左藍、右綠的大海,紅色觀景臺的點染,乳黃色石階、石欄的起伏,在西斜的金色陽光眷顧下,顯得分外嫵媚、妖嬈,像我們最后一段人生與下尾島最美麗的光影在悄悄合璧。</p><p class="ql-block"> 難道這就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9日</p><p class="ql-block"> 福建寧德霞浦君藝酒店構</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2日上海改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記:回到車上我問司機,怎么沒找到下尾島那個最美的洞穴?司機搖頭笑著說不會,決不會的。然后掏出手機打開“影集”,把手機遞給我,“你沒有看見這個巖洞?”接過手機我頓時傻眼:照片是從洞里往外拍的。我好悔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是愚蠢從來因愚蠢?若稍蠢點,多走幾步進洞拍照,便會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藝術寶貝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上犹县|
阳朔县|
揭阳市|
上思县|
曲阜市|
长阳|
梅州市|
道真|
肇庆市|
衡南县|
宁安市|
杂多县|
田东县|
柳林县|
张北县|
历史|
宁安市|
施甸县|
洛阳市|
防城港市|
吕梁市|
大竹县|
九龙城区|
安龙县|
潮安县|
凤冈县|
依兰县|
奇台县|
新疆|
瓦房店市|
湘西|
商河县|
土默特右旗|
肇庆市|
泾源县|
杨浦区|
弥勒县|
新宾|
金乡县|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