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遨游南美之秘魯

小那(玉潭星)

<p class="ql-block">接巴西游記續(xù)~~</p><p class="ql-block">在巴西美美地游了四天后,帶著巴西烤肉的余味于凌晨三點多鐘起床,四點出發(fā)去機場,七點開始飛行五個多小時到達了秘魯?shù)氖锥祭R,吃了一頓可口的中餐后,又馬不停蹄地坐大巴車四個多小時到達秘魯?shù)牧硪粋€城市皮斯科,準備參觀鳥島和世界遺產(chǎn)——納斯卡大地畫。</p><p class="ql-block">坐了幾個小時的大巴車,除了一雙好奇的眼睛不停地欣賞沿途風光外,耳朵還在不停地聽地導介紹秘魯?shù)那闆r。</p><p class="ql-block">百度一些資料并結(jié)合地導的介紹,對秘魯先做個簡要陳述。</p><p class="ql-block">秘魯位于南美洲西部,北鄰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首都是利馬,2023年秘魯總?cè)丝?372.6萬。國土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面積不算很大,卻劃分了195個省和1832個市,這點讓我有些不好理解,這得增加多少管理者和公務(wù)員啊,14億中國人也沒秘魯?shù)氖?、市多呀?lt;/p><p class="ql-block">南美的原始居民都是印第安人,只是秘魯?shù)挠〉诎踩艘圆柯湫问礁械厣钤趲焖箍频貐^(qū),后來有一支部落勢力強大而不斷擴張,并于1438年建立以庫斯科為首都的印加帝國。結(jié)果是印加帝國興盛期不足百年,就被西班牙入侵者打敗了,印加國王不僅慘遭西班牙人殺害,還被掠奪走大量金銀財富,使曾經(jīng)的文明古國淪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也使沒有文字流傳下來的印加文明就此中斷。</p><p class="ql-block">自從秘魯1533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后,這里就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的統(tǒng)治中心,后來通過南美不斷的戰(zhàn)爭,直到1821年7月28日秘魯宣布獨立,成立秘魯共和國。開始是軍人執(zhí)政,1980年5月舉行民主選舉,恢復了文人政府。</p><p class="ql-block">秘魯跟中國的關(guān)系一直很好,中國是秘魯全球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上個月底秘魯?shù)呐偨y(tǒng)博魯阿爾特還曾來中國訪問,簽訂了許多合作協(xié)議。</p><p class="ql-block">秘魯作為印加文明的發(fā)祥地,世界自然和人文遺產(chǎn)很多,同時還與巴西等鄰國擁有亞馬遜河及熱帶雨林資源,其豐富多樣且獨特的旅游項目不斷吸引著全世界旅游愛好者的目光和腳步。</p><p class="ql-block">自1849年華工被當作“苦力”販賣到秘魯始,中國人移民秘魯已有160余年歷史。早期華工在秘魯從事鳥糞、硝石開發(fā),種植棉花、甘蔗等。1874年,秘魯停止“苦力貿(mào)易”,華工獲得人身自由。隨著時代變遷,華人憑借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逐漸融入秘魯主流社會。華裔從政從商,從軍從文,上至國會,下至地方政府,各行各業(yè)都有華人精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中國血統(tǒng)的秘魯人超過300萬,約占秘魯總?cè)丝诘氖种灰陨?。華人集中的地區(qū)主要在首都利馬,從事的行業(yè)主要為餐飲業(yè)、商貿(mào)業(yè)等。</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秘魯?shù)牡匦螆D,望去酷似一條狗,而西班牙殖民者卻把自己比做雄獅,在利馬的武器廣場,殖民時期的噴水雕塑都是獅子趴在狗身上,以顯示他們的威風,當時的國際社會盛行的也是叢林法則。</p><p class="ql-block">從地形圖也能看出世界最長的安第斯山脈貫穿秘魯全境,把秘魯分成東西兩大氣候帶,東面是濕潤的熱帶雨林,而西面是干旱的沙漠氣候。首都利馬就是著名的不雨城,家里不用備傘,一年四季不怎么下雨。但因為利馬就在太平洋的邊上,經(jīng)常有大洋氣流形成的霧,所以,并不覺得干燥。</p> <p class="ql-block">我們坐大巴車從利馬到皮斯科市,一路上往遠處望就是太平洋,往近處看就是沙漠、戈壁,偶爾也能看到安第斯山脈的西面雪水流下來滋潤出的一片綠洲。</p> <p class="ql-block">車子往南行駛4個多小時后就到了皮斯科市的一處海邊,我們在這里吃晚飯并欣賞著落日晚霞。地導很貼心,給我們安排的是當?shù)氐目爵~特色餐,住的也是當?shù)刈詈玫馁e館。來皮斯科的第二天要去鳥島參觀,接著還要坐小飛機到納斯卡鎮(zhèn)的上空俯瞰世界著名的大地畫。</p> <p class="ql-block">左上圖是皮斯科的街景,右上圖是我們在吃晚餐,右下圖是第二天早上到碼頭準備坐快艇去鳥島。</p> <p class="ql-block">鳥島距離皮斯科市23公里,快艇只有我們一個團隊。</p> <p class="ql-block">在帕拉卡斯半島的一側(cè)沙地上,有一幅巨型地畫,形狀像燭臺,又像魚叉,據(jù)說是史前符號,根據(jù)出土文物的年代測定,它約出現(xiàn)在公元前200年以前。其長度為180米左右,寬67米,深0.61米,豎筆畫寬近2米。它宏大的規(guī)模和怪異的造型到底寓意著什么?至今還是一個迷。它的存在不斷地吸引著世界有心人的關(guān)注,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帕拉卡斯世紀燭臺奇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鳥島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位法國旅行家在航海途中發(fā)現(xiàn)的,從那以后,這個鳥島就吸引了大量游客來此觀光。</p><p class="ql-block">由于島上鳥的數(shù)量和品種多,鳥糞也就長年累月地堆積如山,實際上早在19世紀初就被商人發(fā)現(xiàn)了這里鳥糞的價值,并買來勞工到這里挖鳥糞,作為有機肥料賣往外地。導游說1849年就有中國的第一批75名勞工來到鳥島挖鳥糞。從那以后就陸陸續(xù)續(xù)有國人來秘魯掙錢生活。所以,在南美洲秘魯?shù)娜A人最多,如今三千多萬的秘魯人就有二至三百萬的華人,約占十分之一。</p><p class="ql-block">來到鳥島除了看海鳥在這里自由自在地棲息、生存,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們的華人當年為了生存,是多么辛苦地掙下那點微薄的血汗錢。所以,華人在國外的吃苦耐勞精神是感天動地的,這種精神經(jīng)過一代代人的傳承,現(xiàn)在秘魯?shù)娜A人生活都很富裕(我覺得世界上的華人都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鳥島上最多的鳥是鸕鶿、斑鳩、燕鷗等,還有小企鵝和海獅。</p> <p class="ql-block">上圖有只海獅,左下圖有兩只小企鵝。</p> <p class="ql-block">我們船經(jīng)過時,四只海獅被驚嚇的紛紛跳海了。(有團友說我這三張照片拍的非常有動感??)</p> <p class="ql-block">從鳥島回來后我再最后迷戀一會這美麗的海灣。</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皮斯科市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在這里乘坐小飛機到納斯卡鎮(zhèn)從空中俯瞰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大地畫。</p><p class="ql-block">然而,不巧的是皮斯科的飛機出故障飛不了,我們只能坐大巴車繼續(xù)往南行駛?cè)齻€多小時到達納斯卡鎮(zhèn),在這里再乘坐小飛機從空中欣賞大地畫。</p><p class="ql-block">納斯卡鎮(zhèn)的飛機非常小巧,一架飛機只能坐6位旅客加上一位飛行員和一位工作人員。為了讓我們兩側(cè)的人都能看到大地畫,小飛機在天空中左右傾斜,上下翻飛,一共飛行了半小時,幾乎把我們?nèi)空麜灹?,到后來暈的都拍不成照片和視頻,下飛機后就有四個人吐了,真是難受啊。</p><p class="ql-block">開始還拍了一些視頻和照片,但畢竟在空中是運動著,距離也有些遠,所以,拍的照片不是太清晰,在網(wǎng)上找了兩張清晰的照片湊個數(shù)。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這是網(wǎng)上照片比較清晰</p> <p class="ql-block">據(jù)導游介紹,納斯卡大地畫是1926年一位美國飛行員發(fā)現(xiàn)的,隨后就有許多考古科學家來此研究。近一個世紀了,至今還沒有確鑿證據(jù)證明這些巨大的地畫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又用什么工具為何而建?遂成了世界難解之謎。</p><p class="ql-block">令人感動的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國數(shù)學老師瑪利亞·萊希女士來到納斯卡鎮(zhèn),看到地畫后就格外著迷,她有一種上帝派她來研究地畫的使命感,于是,1946年她定居在納斯卡鎮(zhèn),拋棄一切而潛心研究大地畫。遺憾的是直到1998年她94歲高齡還沒有解開謎底,帶著她的執(zhí)著和遺憾離開了人世,并葬在了納斯卡鎮(zhèn)上。為了紀念和敬仰,這里建有她的故居和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我們看到的大地畫有動物、植物、幻想的形象,還有幾何圖形。這些神秘的線條不知有何寓意?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里吸引著大量游客來此欣賞,感嘆人類竟有這神奇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從空中拍的幾幅比較清晰的大地畫。</p> <p class="ql-block">在納斯卡鎮(zhèn)的飛機場和飛機上分別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做視頻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坐小飛機看完大地畫已經(jīng)是下午4點半了,我們又坐7個多小時的大巴車從納斯卡鎮(zhèn)回到利馬,半夜近12點了我們才吃晚飯,然后入住高檔的五星級酒店(在利馬共住了三晚五星級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睡了一個懶覺,早上享受著五星級酒店豐盛的早餐,于9點半才出發(fā)前往利馬機場,然后飛往伊基托斯市去觀賞世界水量最大的亞馬遜河以及葳蕤蔥郁的熱帶雨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飛到伊基托斯市的上空,俯瞰下面都是郁郁青青的森林和蜿蜒的河流,和西部的沙漠干燥地貌形成強烈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到了伊基托斯市,好像走入上個世紀末我國的縣城,到處是三輪蹦蹦車。我們到了這里都沒有中文導游,請的是英文地導,然后再通過領(lǐng)隊翻譯過來。這里雖然落后,但游客來此很多,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改善了這里居民的生活,也有少量的華人在此開飯店謀生。</p> <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去過世界最長的尼羅河,如今又來到世界第二長的亞馬遜河,加上國內(nèi)的長江,世界的三大河流我都已踏足,有點小驕傲。</p><p class="ql-block">亞馬遜河不僅是世界第二長河,而且是世界流量最大、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我們從伊基托斯碼頭乘船游于亞馬遜河之上,只覺得游船好渺小,仿佛天地一沙鷗,而亞馬遜河卻是浩渺無垠,水量大到超出我對河的想象,可見亞馬遜河流域的雨量是多么地充沛。</p><p class="ql-block">亞馬遜河發(fā)源地是秘魯?shù)陌驳谒寡┥剑鹘?jīng)好幾個國家,最后從巴西注入大西洋,其水量是流入大西洋總水量的六分之一,被譽為“河流之王”、“世界之肺”。</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亞馬遜河支流的一個小島住下。</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繁茂的熱帶雨林植物多種多樣,花香鳥鳴,世外桃源一般。缺點就是蚊子兇猛,得注意防護。萬分小心的我還是被蚊子咬了一口,好幾天才消腫。</p> <p class="ql-block">坐上小漁船準備出發(fā)去當?shù)氐耐林用癫柯鋮⒂^。</p> <p class="ql-block">在熱帶雨林深處還居住一些印第安人的后裔,我們參觀了一個有65人的大家族,他們表示歡迎的方式是用果汁調(diào)成紅色涂在我們的臉上,然后給我們跳舞,小孩們都很單純可愛。但是,由于他們都是近親結(jié)婚,教育水平也欠缺,智力發(fā)育比較緩慢。</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河面上撒上一層金黃,我們跟著地導乘一葉之扁舟,去找粉色的海豚(這里是河,為什么叫海豚,不明白,而當?shù)厝硕歼@么稱呼)。雖然海豚沒露臉,不給我們面子,但大家一遍一遍地指著水花尖叫,興奮的心情無以言表。</p><p class="ql-block">接著去垂釣頗有收獲。還是地導有經(jīng)驗,有的團友運氣也不錯,不一會他們就釣到了這里著名的食人魚幼仔。食人魚是亞馬遜河重要的魚類品種,以攻擊人并吃人的尸體而得名,看著并不兇狠。</p><p class="ql-block">對遠道而來的游客來說,垂釣只是為了娛樂,放生才能心安。</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的地導和船長,他們都分別釣到了食人魚。</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我滿面紅光,雖然年近夕陽,也要笑對夕陽,留下美好時光,不枉來世一趟。</p> <p class="ql-block">晚上只有幾個人跟著地導到雨林里探險,我懷著好奇心壯著膽子走進雨林,還沒走到200米,就感覺陷入了恐怖之中,生怕周圍有什么兇險,我就提議趕緊回去吧,幾位同伴也挺害怕,就一同往回返。其實我們走這一段探險路也沒發(fā)現(xiàn)很特別的動植物,只看到一只蟾蜍(癩蛤?。┖筒簧贅涓缮祥_的小花。所以,收獲不大,好奇心要給安全第一讓位。</p> <p class="ql-block">在熱帶雨林的第二天,我們先去一處叢林村莊的動物園看小動物。</p> <p class="ql-block">左上圖是樹懶,左下圖是大嘴鳥。</p> <p class="ql-block">南美的懶猴跟人非常友好,這位美女跟懶猴玩的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食蟻獸,它不會傷人。</p><p class="ql-block">下面兩張圖片都是游客跟懶猴在嬉戲。</p> <p class="ql-block">這是食蟻獸的近照。這種動物我第一次見,只有南美洲才有。</p><p class="ql-block">食蟻獸主要以螞蟻、白蟻和昆蟲為食,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域。</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叫做樹懶的動物,它特別溫順,幾乎整個生命都在樹上度過,主要是以樹上的樹葉、嫩芽和果實為食。愛睡覺和懶惰是它的特點,特別適合在熱帶雨林生活。所以,只有氣候溫暖而濕潤的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qū)才有樹懶。</p> <p class="ql-block">幾百年的古樹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走進熱帶雨林深處,由于是白天,并不感到害怕??吹胶芏嘞∑婀殴值臉淠竞椭参?,但名字都記不住。</p><p class="ql-block">左圖是幾百年的老樹。</p><p class="ql-block">右上圖是樹干上又寄生一種植物。</p> <p class="ql-block">從熱帶雨林的伊基托斯市乘飛機到利馬轉(zhuǎn)機前往印加帝國的古都庫斯科。在庫斯科住一晚就開始坐大巴車再轉(zhuǎn)坐火車穿越安第斯山脈前往熱水鎮(zhèn)。</p> <p class="ql-block">這是坐大巴車在安第斯山脈中穿行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來到烏魯班巴鎮(zhèn)乘坐小火車去熱水鎮(zhèn)。火車的外形和內(nèi)飾都古色古香的,透過寬大的玻璃窗能將兩側(cè)的風光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窗外掠過很多野生的仙人掌,到了熱水鎮(zhèn)才知道仙人掌的果實是可以吃的,而且還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熱水鎮(zhèn)位于馬丘比丘山的峽谷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其靠近著名的印加遺址馬丘比丘而成為了觀光客的大本營,</span>往來馬丘比丘的游客都得先在這里落腳。</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街上布滿了賓館、餐館、咖啡廳及商店,以滿足游客的各式需求,街上印加文化的印記也隨處可見,成為了豐富多彩又古今融合的旅游景區(qū),也是整個秘魯最富裕、最漂亮、最安全的小鎮(zhèn)之一。</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街道鋪著整齊的石板或卵石,路邊還生長著各樣美麗的花草;蜿蜒的烏魯班巴河穿鎮(zhèn)而過,給這里平添了一份世外桃源的恬淡市景。</p> <p class="ql-block">熱水鎮(zhèn)的餐廳好有文化氣息</p> <p class="ql-block">餐廳窗外就是奔騰的烏魯班巴河</p> <p class="ql-block">豐盛的餐食。</p><p class="ql-block">看看秘魯?shù)挠衩灼贩N比咱們的玉米粒大而骨小。</p> <p class="ql-block">熱水鎮(zhèn)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在熱水鎮(zhèn)坐20分鐘左右的景交車從山下一直盤旋著上到半山腰,我們又繼續(xù)向上攀登一段山路,等氣喘吁吁到了山頂再往下俯瞰,終于見到了世界七大文明古跡之一的馬丘比丘遺址,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磅礴的氣勢太讓我震撼了。</p><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近那些用大小不等的整齊石塊壘的墻壁更是驚奇不已,這種高超的建筑技巧絕不亞于埃及的金字塔。據(jù)考古學家考證,馬丘比丘建于印加帝國第九代王興盛時期的15世紀,通過這些遺跡推斷當初這些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是印加帝國貴族祭祀、休閑的場所。但是,這么一座精美的石頭城卻由于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和印加帝國的衰落而被遺棄。而此地又太隱秘,直到這輝煌之地黯然神傷了四個多世紀后才被世人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在海拔2350多米的山頂上用重達幾噸甚至是上百噸并且切割非常齊整的石塊建造這些神奇的房屋,印加人是怎么辦到的呢?他們信太陽神,難道是太陽神賦予了他們無窮的神力?這些疑問成了世界難解之謎,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并被聯(lián)合國列為文化與自然雙遺產(chǎn)。馬丘比丘遺址是喜歡歷史和旅游的達人們一生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有世界各地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人絡(luò)繹不絕地到此參觀。</p> <p class="ql-block">從下圖這個角度看這座馬丘比丘石頭城旁邊的山形非常像印加王的頭部在面向天空與天神對話,面向太陽吸納王氣??梢妱?chuàng)造馬丘比丘城堡的印加人無論是選址還是建筑技巧都充滿了神奇的智慧和想象力。甚至有人推測這里像外星人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馬丘比丘遺址,我們乘火車再轉(zhuǎn)汽車回到曾是印加帝國首都的庫斯科古城,繼續(xù)尋找印加人的文明遺跡。</p><p class="ql-block">印加人認為全世界的中心在庫斯科,他們把庫斯科建在海拔3410米之上、安第斯山脈環(huán)繞的山谷之中,取美洲豹身形為地形。印加人信仰三種動物為神鷹、美洲豹、蛇(代表天、地、冥三界)。</p><p class="ql-block">我們先來到庫斯科城高處的一家西式餐廳用餐,從餐廳可以俯瞰整個庫斯科城,還有一位豎琴演奏者為我們表演,非常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經(jīng)考古發(fā)現(xiàn),庫斯科是11世紀印加帝國初期興建的,后來印加帝國幾乎征服了整個南美洲,便將庫斯科城發(fā)展成印加帝國的首都,成為了印加帝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宗教中心。由于大量金銀財富都集中于此,印加貴族的建筑裝飾都是金碧輝煌、光彩炫目。只是,16世紀西班牙入侵后,庫斯科的印加文明遭到了摧殘,現(xiàn)在庫斯科城留下來的古跡大多是西班牙統(tǒng)治時期的巴洛克風格建筑。</p><p class="ql-block">好在西班牙人并沒有把印加人的神廟、城墻完全銷毀,而是在它們的基礎(chǔ)上再建自己的教堂、修道院等,所以在庫斯科常常能看到一個建筑里存在著兩種風格、兩種文明而又水乳交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庫斯科城內(nèi),印加帝國時代的街道、宮殿、廟宇和房屋建筑部分仍保存完好,我們走的一些石板路小巷還是印加帝國時期留下的。庫斯科城雖然遭受過大地震和戰(zhàn)爭之苦,但仍然保留下大量有價值的遺跡。</span></p><p class="ql-block">1983年,庫斯科古城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左上圖是庫斯科城古老的長壽樹,這種樹全身都是寶,皮、葉能入藥。</p><p class="ql-block">余下三張圖片是印加帝國時期每天動用三萬人次、耗時80年才建成的薩克塞瓦曼軍事要塞。其建造風格與馬丘比丘石頭城是一樣的,那時的印加人怎么把那大石頭切割的那么整齊并壘上去,仍然還是未解之謎。</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西班牙人在印加帝國皇宮的基礎(chǔ)上又按照歐洲建筑風格建起的皇宮。</p><p class="ql-block">下圖是西班牙留下來的印加帝國皇宮的墻。</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印加人在金箔上雕刻的神、大自然及人。</p><p class="ql-block">下圖是皇宮里用玻璃保護的印加人用精準工藝切割石頭的實物。表明一塊大石頭被他們切割成三折,每一折都是直角拐彎,非常精準,非常神奇。</p> <p class="ql-block">印加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印加人留下來的遺跡和遺物都沒有文字記載,只能靠后人推測。</p><p class="ql-block">圖中的印加人繪畫藝術(shù)只能推測是他們崇拜的神,有天象(彩虹)、宇宙、太陽、大地、高山、海洋、森林等等。</p> <p class="ql-block">左上圖是庫斯科城的武器廣場夜景。</p><p class="ql-block">右上圖是庫斯科街道夜景。</p><p class="ql-block">左下圖是教堂。</p><p class="ql-block">右下圖是我們吃晚飯的餐廳。</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庫斯科城武器廣場的夜景。</p><p class="ql-block">左下圖是印加帝國遺留下來的巷道以及石頭墻。</p><p class="ql-block">右下圖是武器廣場西班牙建造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庫斯科古城吃完晚飯后便乘飛機回到了秘魯首都利馬,到達酒店已是晚上11點半,令我高興的是我的行李流浪了12天終于到手了(行李延誤細節(jié)見我寫的《遨游南美之不尋常的開篇》),讓我疲憊的情緒一掃而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開始游覽利馬舊城街景。利馬舊城的很多廣場和建筑大多數(shù)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留下來的。</p><p class="ql-block">上圖是圣馬丁廣場的巴洛克風格建筑。</p><p class="ql-block">左下圖是圣馬丁將軍的騎馬銅像。圣馬丁將軍(1778-1850)在南美獨立戰(zhàn)爭中功勛卓絕,被稱為秘魯、智利、阿根廷三個共和國的“國父”。1821年,圣馬丁將軍在此宣布秘魯獨立,現(xiàn)在這里仍是秘魯重大節(jié)慶活動舉辦地。</p><p class="ql-block">右下圖是步行街。步行街兩側(cè)有很多受保護的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這是利馬武器廣場周邊的教堂和市政府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與市政廳的衛(wèi)兵合影。</p><p class="ql-block">左下圖是與西班牙貴族蒙面女塑像合影。身后的建筑外墻有雕花欄桿的陽臺,那是專供貴族小姐站在陽臺上蒙上半邊臉觀看外面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武器廣場上利馬倆字的標識。</p><p class="ql-block">下圖是太平洋岸邊的愛情公園長椅留影。</p> <p class="ql-block">因為利馬的愛情公園有一座男女戀人擁抱相吻的雕塑,再加之這里風景優(yōu)美,很適合談戀愛,因此而得名。公園內(nèi)還有碎瓷磚制作的愛情長椅,蜿蜒起伏,頗有些西班牙著名建筑師高迪的風格。上面鮮艷的色調(diào)和甜蜜的詩句為熱戀中的青年男女表達愛意提供了溫馨浪漫的角落。</p><p class="ql-block">我也在這里與雕塑和長椅留個影,沾點喜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后記:</b> 在南美的行程中秘魯安排的時間最長,景點最多。這是由于秘魯在南美洲國家中歷史最悠久,可參觀游覽的著名景點多,有印第安人古老文化,有強盛的印加帝國的遺跡。秘魯?shù)牡孛策€最復雜,有高山峻嶺、熱帶雨林、干旱沙漠等。秘魯還有豐富的魚類和礦產(chǎn)資源,是出口大國。只是秘魯人(包括南美)不太勤奮,窮人比較多。而秘魯?shù)娜A人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都生活的非常好,也很富有。</p><p class="ql-block">秘魯?shù)穆糜钨Y源十分豐富,最值得觀賞的就是納斯卡大地畫、馬丘比丘遺址、庫斯科古城和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等。遺憾的是我們都沒有參觀各地的博物館,對當?shù)氐臍v史文化只是淺嘗輒止,在此我也只是掛一漏萬地簡單描述,而沒有通過博物館系統(tǒng)地詳細了解,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實地好好體驗。不圓滿才是圓滿,禪修一句哲理,以此作為結(jié)語。</p><p class="ql-block">秘魯?shù)挠斡洉河浻诖?,接下來再寫智利和復活?jié)島的游記。</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宜章县| 长宁区| 尖扎县| 富民县| 云和县| 周宁县| 尤溪县| 闸北区| 洪江市| 南川市| 石台县| 绥德县| 永泰县| 西乌珠穆沁旗| 山丹县| 微山县| 临沭县| 上饶县| 万全县| 岑巩县| 枣强县| 乳源| 将乐县| 宁武县| 阿瓦提县| 凤凰县| 南木林县| 杭锦旗| 高邮市| 上杭县| 玉林市| 颍上县| 眉山市| 黎平县| 汕头市| 湛江市| 周宁县| 福建省| 三江|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