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濟南面塑,簡稱面塑,俗稱面花、捏面人,是以麥粉、江米粉及其他黏米為原材料,調入多種色彩的顏料,通過揉捏、造型、上色等制作工藝,塑造出各類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普遍用于各類節慶、民俗祭祀活動。濟南面塑發源于菏澤地區,自清末傳承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現廣泛分布在濟南市區及周邊縣區。“山東面塑源于菏澤而秀于濟南”已成為業內共識,現為山東省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濟南面塑素材廣泛,囊括了傳統題材、人物時事花卉等多種內容,蘊含著傳統藝術在當代民眾生活中的創新發展;造型兼具古樸豪放與婉約細膩雙重特征,制作出的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具有極強的表現力,體現著面塑藝人的匠人匠心;用色豐富而不媚俗,色彩對比鮮明,極具工藝美術價值與收藏價值。</p><p class="ql-block"> 濟南面塑非遺項目市級傳承人——駱遂,就是一位濟南面塑達人,他現任濟南市面塑協會會長、中國民俗研究院泥面塑委員會副主席、章丘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濟南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2022年駱遂拜濟南面塑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董鳳岐為師,持續精進面塑技藝,《盛世輝煌》《呂布》等多幅作品榮獲省市獎項。多件作品曾獲得全國首屆“一帶一路?中華杯”民俗文化藝術邀請展金獎、全國第二屆《金手指獎》泥塑、面塑作品評比金獎等國家級獎項、“大家創?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山東非遺人在行動優秀非遺作品”評選二等獎等省級獎項,“河和之契?創新傳承”2021泉城非遺文創挑戰賽中一等獎、“振華杯”手工技能大賽金獎、“全民共參與?十藝更精彩”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技能大賽金獎等市級獎項5次。《繼往開來》等作品被眾多主流媒體電視臺相繼報道。</p> <p class="ql-block">駱遂在省文化館的非遺文化遺產日上展示面塑創作技藝</p> <p class="ql-block">駱遂在工作室創作</p> <p class="ql-block">堅守匠心,精雕細琢</p> <p class="ql-block">在非遺日向觀眾講授面塑創作技藝</p> <p class="ql-block">觀眾對精美的面塑作品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深深地被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駱遂與孩子們互動,教授孩子們面塑制作</p> <p class="ql-block">初次嘗試</p> <p class="ql-block">《關公》</p> <p class="ql-block">《老子出山》</p> <p class="ql-block">《壽》</p> <p class="ql-block">《祿》</p> <p class="ql-block">《福》</p> <p class="ql-block">《俠》</p> <p class="ql-block">《武士》</p> <p class="ql-block">攝影、文字 作者:劉軍,網名,月是故鄉明,山東省攝協會員,山東旅游攝影協會會員,濟南市攝協理事。長期關注非遺文化,工作之余,拿起相機,系列拍攝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記錄非遺創作技藝,展現非遺傳承人的匠心,以此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松溪县|
上高县|
海兴县|
三亚市|
锡林浩特市|
铜川市|
岳西县|
云南省|
尼木县|
乌鲁木齐县|
新密市|
淮阳县|
台北县|
苗栗县|
祥云县|
毕节市|
富顺县|
六枝特区|
犍为县|
万州区|
龙州县|
冷水江市|
罗田县|
青岛市|
彰武县|
手机|
扎囊县|
昭觉县|
湖南省|
吴江市|
巴彦县|
和静县|
自治县|
尉氏县|
天津市|
广安市|
高密市|
河间市|
宁南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