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懷著幾分崇敬,又有幾分好奇的心情,多次走進位于泰州市姜堰區溱潼古鎮的洲南村,這里被人們稱之為“磚瓦之鄉”,又被稱為“窯都”。歷史上,溱潼以特有黑色粘壤土出產優質磚瓦,許多古城墻、古建筑留有溱潼磚瓦的印記。中央電視臺四頻道曾專題介紹過溱潼特色磚瓦,溱潼磚雕也曾作為高檔禮品贈送貴賓友人。典盛時期溱潼古鎮磚窯林立,隨著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現在保留下來的土窯已所剩無幾,而洲南村的土窯側是作為非遺,得以保護和留存。</p> <p class="ql-block">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洲南村以打造窯文化為載體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興建了溱湖磚瓦博物館。溱湖磚瓦博物館是一座集文化遺產保護、展示收藏、教育研學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博物館。磚瓦博物館整個項目總投資400萬元,總面積1750㎡,主要以磚雕文化和技藝主題為主,目前分五個區域:靜態展示區、露天展覽區、文創銷售區、文化體驗區、土窯再現區。這里的建筑風格主要以青磚小瓦為主,地上的磚都是豎著鋪主要是防滑,人字形鋪設代表走為人上人。這里的文化墻,還原了古時挑磚燒窯的勞動場景,有取泥、造泥、制坯、曬干、挑磚、燒窯、 窨水、出窯、裝船運往大江南北的整個場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鳥瞰洲南洲</p> <p class="ql-block">今日窯都洲南村</p> <p class="ql-block">洲南四連體土窯</p> <p class="ql-block">溱潼古鎮萬富古窯遺址</p> <p class="ql-block">洲南磚瓦博物館外景</p> <p class="ql-block">磚瓦長廊</p> <p class="ql-block">窯工們正在卸磚頭</p> <p class="ql-block">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窯廠使用廢舊木材作為燒窯原料</p> <p class="ql-block">爐火熊熊</p> <p class="ql-block">過去卸窯全憑肩挑,如今也實現機械化了。</p> <p class="ql-block">窯工到窯頂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窯工們通過輸送機進出窯塘內裝窯卸窯</p> <p class="ql-block">燒窯后窨水冷卻,紅色磚坯變成綠豆藍色</p> <p class="ql-block">為了向后人傳授和介紹窯文化,洲南村設立“窯文化體驗館”</p> <p class="ql-block">村里老書記負責磚瓦體驗館的指導工作</p> <p class="ql-block">學生們參加體驗實踐</p> <p class="ql-block">學生們參觀磚瓦生產基地</p> <p class="ql-block">磚坯場</p> <p class="ql-block">已出窯待售的磚瓦</p> <p class="ql-block">磚雕文創展覽館及磚瓦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走進博物,“溱湖磚瓦博物館”這幾個大字是由泰州美術館館長孫志勇所寫。</p> <p class="ql-block">溱潼磚瓦歷史悠久,這里是典型的“磚瓦之鄉”,有“窯都”之稱。有較強的地方性,它是一代又一代溱潼人民勞動的成果,凝聚著歷代溱潼人的聰明智慧,這里有以窯為名的巷子——七家窯,過去這里的磚窯廠比較多,有萬富老窯、劉氏家窯(清乾隆年間,鎮南雁子墩劉榮慶、劉國慶弟兄三科兩中武狀元,當時為蓋狀元府,大興土木,在溱潼打造了這座連體磚窯,叫劉氏家窯,也叫“雙胞窯”),洲南村現在保留有四連體饅頭窯。博物柜臺里展示有筷筒、陶罐、碗…是起初老百姓們用河泥做一些最簡單的生活用品,然后逐漸發展到建筑上,最后成為一種藝術品。這里展示的是溱潼古鎮保留下來的磚雕藝術:有墻上照壁、淮脊雀尾、貓頭滴水、磨檐博山……溱潼磚瓦不僅可供應當地老百姓蓋房子,還遠銷大江南北,像上海城隍廟、南京古城墻、鎮江金山寺等都曾由溱潼磚瓦砌成。 溱潼水質清淳,土質膏粘,燒出來的青磚細膩堅固,顏色如“慈姑青”,敲起來鏜鑼響,有“瓦缶勝金玉”之說。所以是精雕細刻的上好材料,目前溱潼磚瓦制作工藝已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才,古鎮溱潼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把一堆泥土做成多種造型的藝術品。溱潼李家一門三院士,尤其是李德仁院士如今成為美談。</p> <p class="ql-block">磚雕一一精美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什么都好一一這樣的磚頭那兒都受歡迎</p> <p class="ql-block">走進洲南村,這樣的造型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瓦當就是筒瓦的頭子。我國發現最早的是洛陽,臨淄一帶,秦漢大為流行。別看這小小的瓦當,上面盡是文章。所以后人常以“漢瓦當文”來喻意延年益壽。比如給新婚夫妻蓋房子貓頭滴水上會刻有雙喜臨門、早生貴子、龍鳳呈祥,給宦官人家蓋房子上面刻有大人虎變、富貴吉祥、一品清廉,給老人家蓋房子上面刻有耄耋重登、福壽平安、五福捧壽……這邊是一些瓦當拓印的展示,上面印有長樂未央、千秋萬歲、安樂無極……其書方圓相合、小篆加隸書,顯得古樸典雅。這里冇一塊乾隆十八年的金磚:又稱為御窯金磚,在古代時是專供皇宮宮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鋪地方磚,金磚的質地非常堅硬,敲擊聲宛如金屬聲,也是搏物館的鎮館之寶,在故宮重要的宮殿之中都是使用的金磚鋪砌而成,時至今日依然光亮如新。</p> <p class="ql-block">金磚一一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挑窯號子</p><p class="ql-block">過去裝窯出窯全憑肩挑人抬,在負重前行過程中,為了自我鼓勵和相互鼓勵,產生了特有的窯工號子,內容簡單而又鏗鏘有力</p> <p class="ql-block">有關媒體宣介溱潼磚瓦</p> <p class="ql-block">部分磚瓦產品及磚雕產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品種豐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這不就是一精品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窯都洲南村,磚瓦之鄉歡迎您的光臨</p> <p class="ql-block">感謝溱湖綠洲竇娟提供學生研學實踐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圖文:薛春鳳 許大才</p> <p class="ql-block">謝謝觀看 歡迎轉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阳泉市|
清远市|
洪江市|
丹棱县|
潼南县|
霍林郭勒市|
信丰县|
慈利县|
城步|
庐江县|
兴义市|
敦煌市|
临西县|
辽源市|
全椒县|
平舆县|
陆丰市|
三亚市|
云安县|
象州县|
绥德县|
南召县|
台前县|
神农架林区|
梓潼县|
华容县|
泉州市|
嫩江县|
博客|
巩留县|
仁怀市|
象州县|
阿荣旗|
观塘区|
琼海市|
安庆市|
繁峙县|
康马县|
广水市|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