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1日</p><p class="ql-block">游覽中衛市的景區。</p> <p class="ql-block">8、高廟保安寺(3A):</p><p class="ql-block"> 中衛高廟,位于中衛市內,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在2000余平方米的高臺上,建筑有近百間各種類型、不同風格的殿宇。其建筑有四大特點:集中、緊湊、高聳、曲迴。</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都位于一條中軸線上。層層相連,逐步增高;輔助建筑位于兩側均衡對稱。</p><p class="ql-block"> 整個建筑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飛檐相啄、回環曲折、緊湊而富于變化,猶如鳳凰展翅。是中國古寺廟建筑中的杰作。201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高廟保安寺”景區大門</p> <p class="ql-block"> “高廟保安寺”的大門,上書“三教同輝”。</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中供奉的彌勒佛像。</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牌樓</p> <p class="ql-block">牌樓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 “華藏玄門”殿</p> <p class="ql-block">“鐘樓”</p> <p class="ql-block">“鼓樓”</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高廟保安寺”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 臥佛的門</p> <p class="ql-block"> 釋迦牟尼的臥佛像</p> <p class="ql-block">“羅漢堂”:</p><p class="ql-block"> 羅漢堂位于寺院西側,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內置除恭請四大菩薩外,雕塑500羅漢又加塑濟公和瘋僧,共506座。</p><p class="ql-block"> 羅漢堂工程結構連鎖,質量藝術綜合,浩大空前,令人覃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地獄”:</p><p class="ql-block"> 地獄位于大雄寶殿和轉牌坊之下,是中國四大地域之一。地獄冥界聲光化電,千奇百怪。閻王執法、因果分明、奉揚仁風,毫厘不爽。告誡世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p> <p class="ql-block">“地獄之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沙坡頭景區(5A):</p><p class="ql-block"> 沙坡頭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p><p class="ql-block"> 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有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有黃河文化代表古老水車、有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有沙漠中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p><p class="ql-block"> 可以騎駱駝穿越騰格里沙漠,可以乘坐越野車沙海沖浪,咫尺之間可以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沙坡頭景區售票處”</p> <p class="ql-block"> 景區共分兩個部分:一是黃河區;二是沙漠區。兩景區之間有車輛進行運送。</p> <p class="ql-block">“沙坡頭景區”大門(黃河區):</p> <p class="ql-block"> 大水車</p> <p class="ql-block">1)、“黃河漂流”:</p><p class="ql-block"> 羊皮筏子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歷史,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也是一種古老的水上運輸工具。</p><p class="ql-block"> 筏子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 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個羊皮袋扎成,主要用于渡送兩岸行人等。</p><p class="ql-block"> 現在這是黃河水上的休閑項目。</p> <p class="ql-block">2)、“快艇沖浪”:</p> <p class="ql-block">3)、“激情滑沙”:</p><p class="ql-block"> 滑沙場上配有纜車,每滑沙一次60元,乘坐纜車上去每次30元。</p> <p class="ql-block"> 沙坡頭的滑沙場地以其高陡險而聞名,滑沙坡長180余米,高差約80余米,坡度約45度,是中國最長、最陡的滑沙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滑沙板是塑料材質,有手制動。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控制滑速,享受滑沙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4)、“黃河飛索”:</p><p class="ql-block"> 黃河飛索的總長度為800多米,?落差有100多米,?單程滑行時間約為40幾秒,?可以瞬間鳥瞰黃河。?這條飛索是黃河上的第一條索道,?大概需要五六分鐘的時間就能飛到對岸。??</p> <p class="ql-block"> 黃河飛索的出發站</p> <p class="ql-block"> 黃河飛索的出發站</p> <p class="ql-block">5)、“滑翔翼”:</p><p class="ql-block"> 沙坡頭滑翔翼又稱為懸掛式三角滑翔翼。索道總長488米、高低落差54米,依靠自然落差和自身體重飛行,平均速度為6.3米秒,異常的驚險刺激。</p> <p class="ql-block">6)、“蹦極”:</p> <p class="ql-block">“沙漠天梯”:</p><p class="ql-block"> 坐上此滾梯,可以從沙漠的底部到沙漠頂部。</p> <p class="ql-block"> 滾梯的上方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 俯瞰黃河</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滑沙的頂部</p> <p class="ql-block"> 餐飲綜合樓。</p> <p class="ql-block">唐朝一一王維</p> <p class="ql-block">7)、“大漠飛天”:</p><p class="ql-block"> 這是空中觀光項目。它位于浩瀚的?騰格里沙漠中,整體建筑形狀類似宇宙中的一座空間站,讓觀光艙如待命起航的宇宙飛碟。</p><p class="ql-block"> 該艙能夠同時乘坐60位游客飛往55米的高空,提供360度全方位的俯視沙漠全景的機會。站在高空中,游客可以欣賞到騰格里沙漠的無限風光。</p> <p class="ql-block"> 騎駱駝項目的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8)“騎駱駝”:</p> <p class="ql-block"> 沙漠跑車的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9)“沙漠跑車”:</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沙漏”</p> <p class="ql-block"> 滑沙的索道</p> <p class="ql-block">中衛市一(110公里)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青銅峽黃河大峽谷(5A):</p><p class="ql-block"> “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明珠青銅峽”。景區面積126平方公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核心區。</p><p class="ql-block"> “十里長峽·黃河之魂”,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是黃河上游最后一道峽谷。 雄偉壯觀的攔河大壩、古老神秘的一百零八塔、莊嚴肅穆的大禹神像、壯麗秀美的峽谷風光等眾多景點分布兩岸,使這里成為黃河文化精品景觀最靚麗的風景線。 </p> <p class="ql-block">景區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景區大門</p> <p class="ql-block">“九龍戲珠”雕塑</p> <p class="ql-block">“寧夏水利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國黃河上第一座河床閘墩式水電站,也是新中國“一五”計劃的重點工程之一。</p><p class="ql-block"> 工程于1958年8月動工興建,1967年12月投產發電,由河床閘墩式電站、混凝土重力壩、溢流壩、河西和河東渠首電站等組成,是一座以灌溉、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凌等多種效益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p> <p class="ql-block">游船碼頭</p> <p class="ql-block"> 乘游艇游覽黃河</p> <p class="ql-block">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108塔(4A):</p><p class="ql-block"> 一百零八塔,位于吳忠青銅峽市,是始建于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是中國現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喇嘛塔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百零八塔,塔群隨山勢鑿石分階而建,共分十二階梯式平臺,由下而上逐層增高,依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數排列成十二行,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總計一百零八座,因塔數而得名。是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陣,以其獨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歷史和深遠的佛教文化聞名遐邇。</p> <p class="ql-block"> 108塔頂端的寺廟</p> <p class="ql-block"> 最頂端的一個塔</p> <p class="ql-block"> 塔正面有個門洞</p> <p class="ql-block"> 門洞內供奉的小佛像</p> <p class="ql-block"> 從塔頂俯瞰全景</p> <p class="ql-block">“青銅峽黃河鐵橋”:</p><p class="ql-block"> 是寧夏第一座黃河橋梁。1958年11月23日動工修建,1959年7月1日正式竣工通車,主要是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及黃河兩岸運輸物資。</p> <p class="ql-block">青銅峽黃河大峽谷一(150公里)一吳忠市。</p> <p class="ql-block">住宿:吳忠市。</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2日 </p> <p class="ql-block">12、董府( 3A):</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銅峽市峽口鎮任橋村,占地14391平方米,主體建筑共116間房。建成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是清末著名將領、甘肅全省總提督董福祥的府邸,因董福祥曾官加“太子少保”銜,又稱“宮保府”。</p><p class="ql-block"> 是寧夏唯一保存完好的達官府邸,在西北地區清末建筑中具有一定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菫府內府門”</p> <p class="ql-block">“董福祥簡介”:</p><p class="ql-block"> 董福祥(1840~1908年),清代甘肅固原(今屬寧夏)人,官至尚書銜提督。</p><p class="ql-block"> 1876年(光緒二年),董福祥隨左宗棠進兵新疆,參與平定阿古柏戰役。收復新疆后,駐守新疆16年。</p><p class="ql-block">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董福祥率部竭力抵抗,隨后因列強施壓被解職。</p><p class="ql-block"> 1902年建董府,1908年2月病故于董府,葬于固原王朝山。</p> <p class="ql-block">“內宅門”</p> <p class="ql-block">中路前院:</p> <p class="ql-block">“倒座”:</p><p class="ql-block"> 進入中路前院坐東朝西的這間房叫做“倒座”,通常用作日常接待來賓、親友或來回稟公事的下屬。</p> <p class="ql-block">中路后院:</p> <p class="ql-block">“董老爺居室”:</p><p class="ql-block"> 為三開間,左邊是董老爺更衣、用餐、喝茶的地方,右邊是老爺休息的地方。正中間是老爺平常用來接待孫輩們請安聊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議事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北路前院:</p> <p class="ql-block">北路后院:</p> <p class="ql-block">南路前院:</p> <p class="ql-block">南路后院</p> <p class="ql-block">中、北、南路三個并排院落的連接通廊</p> <p class="ql-block">城墻</p> <p class="ql-block">內宅院全貌</p> <p class="ql-block">董府一(80公里)一西夏王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西夏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國家一級博物館,位于西夏王陵景區內,是中國第一座以西夏王陵為背景,比較全面系統反映西夏歷史的專題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館藏文物超過1萬余件(套),共分為16個門類,包括建筑構件、石器石刻、瓷器、錢幣、銅鐵器、繪畫、雕塑等。</p><p class="ql-block"> 館藏珍貴文物509件,其中一級文物23件(有西夏陵出土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文臣頭像、雕龍欄柱、石馬以及賀蘭縣宏佛塔出土的西夏絹畫、泥塑佛像頭、羅漢頭、貼金木雕觀音像、西夏木雕女伎樂等);二級文物154件,三級文物332件。</p> <p class="ql-block">右側為西夏陵博物館,左側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西夏陵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為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筑造型,風格別致,既有現代建筑之氣勢,又與陵區遺址相呼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西夏陵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1)、第一展廳一一西夏史:</p><p class="ql-block"> 唐末,夏州黨項首領拓跋思恭率部參與平定黃巢起義,因功被唐王朝封夏國公,授定難軍節度使,賜李姓。</p><p class="ql-block"> 北宋初期,黨項首領繼遷、德明父子以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為根據地,不斷向西開拓。</p><p class="ql-block"> 1038年,嵬名元昊稱帝,自號“大白高國”,仿唐、宋制度設官制,定律令,建監軍司。</p><p class="ql-block"> 傳十主,歷190年,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p> <p class="ql-block">西夏政權的興衰:</p><p class="ql-block"> 元昊死后,皇族與后族之間產生了尖銳矛盾。西夏統治者為鞏固政權,采取一系列措施,對內興儒學、創制法律,鞏固統治,對外采取“聯遼抗宋”、“聯遼抗金”、“依金擴張”等一系列策略,使西夏政權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仁孝時期西夏達到鼎盛。</p><p class="ql-block"> 西夏后期政治腐敗,國勢日益衰落,在蒙古軍強勢攻勢下,走向滅亡。</p> <p class="ql-block">2)、第二展廳一一西夏文化:</p><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化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西夏文化繼承唐、宋文化成就的同時,融匯吐番、回鶻、契丹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加以創新發展,形成了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字的創建和使用,推崇儒學、佛教的傳播和發揚,上承唐、宋之余緒,又融入了獨特的民族風格,使之渾然一體,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西夏文化。</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字</p> <p class="ql-block">西夏印刷場景。</p> <p class="ql-block">西夏繪畫</p> <p class="ql-block">3)、第三展廳一一西夏宗教藝術:</p><p class="ql-block"> 西夏不僅是一個多民族的王朝,也是一個多種宗教流行的國度。黨項人奉行自然崇拜和鬼神信仰,巫術流行。</p><p class="ql-block"> 西夏建國前后,統治者大力提倡佛教,佛教成為西夏最主要的宗教,同時也有道教流傳,形成以佛教為主、佛教與道教、原始宗教并存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佛教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佛塔</p> <p class="ql-block"> 佛教壁畫</p> <p class="ql-block">5)、第4展廳一一西夏社會經濟:</p><p class="ql-block"> 早期黨項“不知稼穡,土無五谷”。唐末、五代黨項開始經營農業。西夏建國后,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利用“自漢、唐以水利積谷食邊兵”的自然條件發展農業,使這里“地饒五谷,尤宜稻麥”。</p><p class="ql-block"> 隨著農牧業的迅速發展,西夏的陶瓷、紡織、鑄造、釀酒、制鹽業等手工業和商貿也有了長足的進步。</p> <p class="ql-block"> 陶瓷的燒制過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西夏王陵(5A):</p><p class="ql-block"> 是西夏歷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位于銀川市以西30公里處。</p><p class="ql-block"> 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號稱“東方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營建年代約自11世紀初至13世紀初。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黨項族文化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它承接鮮卑拓跋氏從北魏平城到黨項西夏的拓跋氏歷史。</p> <p class="ql-block"> 景區占地面積58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區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偉,布局嚴整。</p><p class="ql-block"> 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筑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p><p class="ql-block"> 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佛教建筑影響,構成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p> <p class="ql-block">“三號陵”:</p><p class="ql-block">泰陵(俗稱“昊王墳”)一一西夏景宗李元昊陵寢:</p><p class="ql-block"> 塋域面積15萬平方米,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p><p class="ql-block"> 陵主李元昊,宋天圣六年(1028年),24歲被立為太子;</p><p class="ql-block"> 宋明道元年(1032年)襲位稱帝;</p><p class="ql-block"> 宋寶元元年(1038年),筑壇受冊,即皇帝位,國號大廈;</p><p class="ql-block"> 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遇刺身亡。在位17年,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慕號泰陵。</p> <p class="ql-block"> 9座帝陵中,據7號陵出土西夏文殘碑額上的文字可確認,該陵為西夏仁宗仁孝的壽陵,這也是目前陵主最為確定的西夏帝陵。</p> <p class="ql-block"> 一、二號兩座陵園規模布局和建筑性質一致,由封閉式外城、陵城、月城及陵城外的建筑組成。</p><p class="ql-block"> 陵城內有獻殿、墓道封土、墓室、陵塔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陵城外建筑包括四座角臺、兩座闕臺及三座碑亭。</p> <p class="ql-block">“一號陵”:</p><p class="ql-block">裕陵一一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李繼遷。</p> <p class="ql-block">“二號陵”:</p><p class="ql-block"> 嘉陵一一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父親李德明。</p><p class="ql-block"> 李德明(1004~1032年)在位29年,元昊繼位后追謚其為太宗。</p> <p class="ql-block"> 靈塔,是西夏帝陵中體量最大的單體建筑。2號陵陵塔現存9級夯土塔體,呈近八棱錐體狀,層次較為分明。</p><p class="ql-block"> 塔身四周布滿孔洞,周圍散落大量磚、瓦、脊飾等殘件,其中白瓷瓦、綠玻璃鴰吻、獸頭等脊飾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陵城北門”:</p><p class="ql-block"> 陵城北門現存門道及兩側門闕夯土墩臺。</p> <p class="ql-block">“角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鎮北堡影視城(5A):</p><p class="ql-block"> 位于銀川市西北30公里處。,是集觀光、娛樂、休閑、餐飲、購物于一體的旅游景區 ,由作家張賢亮于1993年9月21日創辦。</p><p class="ql-block"> 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p><p class="ql-block"> 2007年4月,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 。電影《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紅高粱》等在此取景。2018中國黃河旅游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p> <p class="ql-block">景區大門</p> <p class="ql-block">“清城”的北城墻</p> <p class="ql-block">“清城”的西城墻</p> <p class="ql-block">電影《牧馬人》拍攝景之一一月亮城。</p> <p class="ql-block">電影《紅高粱》拍攝場景</p> <p class="ql-block">“清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住宿:銀川市。</p> <p class="ql-block"> 第 三 集 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巧家县|
登封市|
八宿县|
诏安县|
平昌县|
房产|
永修县|
饶阳县|
安远县|
自治县|
辛集市|
金坛市|
芜湖市|
三明市|
玉山县|
鄄城县|
南阳市|
赣州市|
五台县|
连南|
武夷山市|
弋阳县|
汾阳市|
本溪|
紫阳县|
泸水县|
绵竹市|
丹江口市|
襄城县|
凤阳县|
屏边|
祥云县|
双桥区|
东港市|
麻阳|
陆川县|
象山县|
河东区|
都江堰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