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從那曲出發時,天下著雨,氣溫很低。看著車窗外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有一種天蒼蒼,野茫茫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等我們到措那湖的時候,天已放晴。措那湖位于安多縣境內,她的正北是卓格神山,按藏族傳說,神山均為男性,圣湖均為女性,所以措那湖是卓格山的妻子。“那”的藏語直譯為“黑”色,“措”直譯為“湖”,“措那”意為黑湖,又因周圍地質多為火山巖,泥沙均顯紅色,當地牧民亦稱該湖為紅海湖。</p> <p class="ql-block">措那湖是怒江的源頭湖,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侖山山脈之間,海拔4800米,面積約三百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唐古拉山脈南部河溪均匯入措那湖流入怒江。青藏鐵路有40余公里在湖邊經過,而車站距湖僅20米。</p> <p class="ql-block">相傳,措那湖是金剛魯姆女神的瑤池,安多牧民在藏歷正月初一早早起床來接受她的降福。朝拜神山圣湖是諸多藏民一生的心愿,也是為了祈禱風調雨順,牛羊興旺。</p> <p class="ql-block">西藏湖泊眾多,在納木錯、羊卓雍錯、瑪旁雍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面前,措那湖猶如藏在深閨的處子,名不見經傳,嬌羞而清純。放眼遠望,水天相連,措那湖煙波浩渺、波光粼粼,宛若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這高原天地間,湖邊青丘著意,湖內綠水清漪,卓格神山隱隱作態,青山綠水遙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碧綠的草原,蔚藍的湖水,還有遠處紅色金頂的乃母寺以及草地上的牛羊,這一切美得如畫一般。措那湖就在那高遠的藍天下,在光芒四射的陽光中,端莊沉靜,波瀾不驚,默默地看那光陰似水。</p> <p class="ql-block">這一刻,是如此地寧靜,如此地安詳,只聽見輕風拂過眉梢的聲音,波浪拍打堤岸的聲音,魚兒跳躍水面的聲音,鳥兒鳴唱天際的聲音,視野之內除了我們再無他人。此時的我們,遠離塵世的喧囂,拋開一切煩憂,聆聽著大自然的妙音,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放飛心情,遨游在這純凈的天際。</p> <p class="ql-block">離開措那湖,上109國道,晚上九點多到達拉薩,到民宿放下行李就直奔布達拉宮廣場。不管來多少次拉薩,每次都會來這里仰望那座矗立在紅山之巔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高原圣殿。</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布達拉宮燈火通明,紅宮與白宮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形成色彩鮮明的對比。廣場正中的地面上鋪了六塊鏡子,眾多的游客排著隊一個接一個地趴在地上拍布宮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仰視著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這個無數人心中的圣地,是他們窮盡一生想要到達的地方。再次來到它的跟前,仍然心生敬仰。我們在這里流連忘返,直到十一點布達拉宮熄燈后才戀戀不舍離開。</p> <p class="ql-block">連續跑了二十多天,終于不用趕路,一覺睡到自然醒。吃過民宿精致的早餐,冒著雨乘公交去了扎基寺。</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是西藏唯一的一座財神廟,也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色拉寺的分寺、一座可以免費參觀的寺廟。在藏語中,“扎巴”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數字“4”的藏文變音,扎基寺即“有4個僧人的寺廟”,這是因為最初的扎基寺只有色拉寺派來的4位僧人管理。</p><p class="ql-block">扎基寺供奉的扎基拉姆女神是拉薩城的護法神“吉祥天母”的世間化身,本在漢地,后跟隨一位高僧來到拉薩(也有說是跟隨文成公主進藏的),因此扎基寺與西藏其他寺廟不同,這里有很多漢族信徒來膜拜。</p> <p class="ql-block">據說最初這個寺廟是專門為外來人求平安而設,但外來人中大多又是生意人,在扎基寺敬神后特別靈驗。久而久之,人們就認為這里是一座財神廟了。按藏族同胞的說法,在扎基寺周一保平安,周三拜財神,周五求健康。所以每到周三,這里總是人頭攢動。</p><p class="ql-block">相傳扎基拉姆女神嗜酒,所以前來扎基寺朝拜的人們,除了會帶哈達、桑枝外,也會帶上白酒或青稞酒,隨著人流進入寺院中,在香爐中焚香,去大殿里獻哈達,敬酒。</p> <p class="ql-block">排著長隊的信徒人手一瓶酒,進入殿內,一名僧人從排隊的信徒手中接過酒瓶,打開瓶蓋,另外一名僧人接過酒瓶,將酒倒入大盆內,然后把空酒瓶扔進旁邊的大垃圾桶內,只聽見空酒瓶“砰砰”的落桶聲,一整套動作如流水線一般。</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還有一個特色,這里的占卜術在西藏也是很出名的,藏民會找這里的僧人問卜,這在藏區不多見,更顯得扎基寺的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寺廟雖小,但香火十分鼎盛。盡管下著雨,來朝拜的人仍絡繹不絕,人雖多卻秩序井然,絕無喧囂。站在寺院內,聞酒香陣陣,看桑煙裊裊,很有人間煙火氣息。忽然就喜歡上這里的那一派忙碌、一案安然、一種歡悅、一片清凈......</p> <p class="ql-block">從扎基寺出來,準備去色拉寺,一看時間還早,距離也不遠,只有3.1公里,也就沒坐車,一路走過去,順道看看拉薩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很大,車多了,路寬了,街道很整潔,四處柳樹成蔭。滿大街都是茶館和藏餐館,人們三三兩兩就坐于內,喝著甜茶,品著藏餐,閑適悠閑。</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位于拉薩北郊色拉烏孜山下,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的弟子釋迦益西于明代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興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藏區規模第二大的寺院。</p><p class="ql-block">關于色拉寺的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色拉寺在建寺之前,烏孜山麓開滿了野玫瑰,“色拉”在藏語里是野玫瑰的意思,色拉寺因此而得名。其二,寺院在奠基時下了一場很大很猛的冰雹,冰雹藏語發音為“色拉”,故寺院建成后取名為“色拉寺”。</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規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與內地漢傳佛教的建筑不同,色拉寺并非中軸對稱布局,而是分散的錯落在山間,但寺院建筑布局靈活,密而不擠,雜而不亂,殿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如迷宮般的曲折步道連接各處,又不失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寺內建筑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木石結構,色彩統一,白色的外墻,頂部裝飾赭紅色邊瑪草,附以黑色的窗戶邊框,在藏族文化里,白色象征吉祥、純潔、忠誠,黑色象征著護法神,是用來庇護,以抵抗魔鬼和不祥的侵害。整個建筑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呈現出鮮明的節奏感。</p> <p class="ql-block">全寺建筑以措欽大殿為中心。措欽大殿是色垃寺最大的建筑,也是色拉寺宗教事務的管理中心。始建于1709年,為固始汗后裔拉藏汗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措欽大殿由殿前廣場、大經堂和5個佛殿組成,殿前廣場遍鋪片石,面積約2000平方米。經堂大門面向正南,門外為雙排10柱的前廓,廓壁彩繪四大天王像。經堂方柱如林,中部用108根大柱支撐,可容納8000余名僧人在此做功課。殿內供奉著寺院創始人釋迦益西的塑像,塑像頭頂的帽子十分獨特,上面書寫梵文,這是他在內地講經時明朝永樂皇帝御賜的。</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另一個參拜的重點就是馬頭明王殿,這里供奉著色拉寺的鎮寺之寶馬頭明王像。馬頭明王是藏傳佛教密宗的護法神,具有強大法力可以驅邪解難。傳說色拉寺的這一尊馬頭明王神像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在散步時聽到了駿馬嘶鳴的聲音,順著聲音向地下挖掘出來的。殿前,信徒們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候入內參拜。</p><p class="ql-block">色拉寺中文物眾多,除了最著名的馬頭明王像,還有明朝永樂皇帝御賜的第一部用雕版印刷術印制的藏文大藏經,明朝朱棣皇帝贈送的白檀香木十八羅漢,以及大量的佛像、經書、法器、唐卡、堆繡、壁畫等珍貴文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的辯經一直在藏區聞名,是不可不看的藏教人文景觀。辯經是佛學用語,專指對佛教理論的辯論。即出家人學習佛經后,為了加強對佛經的真正理解,采用一問一答或一問幾答或多問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學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們的學術討論。</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每周一至周六的下午三點到五點都會有一場辯經。辯經時,僧人們往往兩人一組,一個席地而坐,另一個站在對面,動作夸張的辯論經文,十分有趣。站立者藏語發問,席地者則藏語答辯,辯論話題涉及藏教佛學的各個方面。問題一出,席地者必須不加思索地做出回復,進行反駁或解答。</p> <p class="ql-block">辯經是一種富于挑戰性的辯論,雙方唇槍舌劍,言詞激烈。辯論者往往借助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他們或擊掌催促對方盡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p> <p class="ql-block">每一個手勢和動作,都有特定的含義。高揚右手,是說智慧就在身后。兩手相擊,是代表一個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眾緣和合的產物;也代表無常,一切都稍縱即逝。清脆的掌聲是代表擊醒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驅走惡念。拉回手臂是希望通過自己內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難中的眾生救出來。</p> <p class="ql-block">日光傾城之下,僧人們的紅衣耀眼得猶如一團團火焰,古銅色的肌膚散發出一種神圣的光輝。辯經場內上百名僧人的辯經聲、拍掌聲、跺腳聲此起彼伏,氣氛之熱烈,場面之壯觀令人震撼。雖然聽不懂他們辯論的內容,但是從僧人的表情和形體動作,可以感受到辯論的認真和精彩。連我們這些不懂佛道看熱鬧的游人,也深受感染。</p> <p class="ql-block">看完辯經,坐在寺院里,曬著太陽,發著呆,高原的陽光好像把骨頭都要曬酥了,心也放空了。</p><p class="ql-block">這次在拉薩去的扎基寺和色拉寺兩個寺廟都是比較有特色少見的,不虛此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建昌县|
改则县|
西乡县|
子洲县|
瓦房店市|
曲靖市|
辉南县|
开阳县|
亳州市|
丽江市|
拜泉县|
渝北区|
南平市|
兴义市|
白玉县|
甘德县|
建阳市|
永丰县|
郴州市|
旺苍县|
四子王旗|
新干县|
闸北区|
郯城县|
灵宝市|
涟源市|
上虞市|
桑植县|
辰溪县|
南昌县|
浙江省|
张家港市|
康平县|
霸州市|
临城县|
皮山县|
双柏县|
商城县|
岱山县|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