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先說社會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今天晚上我就不做對策建議了,我一直認為如果把原因找到了、找準了、找全面了,一般來說找這個對策、建議、方法都不是什么問題了。首先我就先說社會的原因,社會原因里邊可能有那么幾點,當然我也不一定都說的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點,可能是社會不良風氣的這種影響。</span></p><p class="ql-block">比如說從潛意識里邊或者是從社會的一些認知方面,這種不良風氣的認知方面,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但可以解決你,崇尚暴力包括社會上的這種大哥崇拜,甚至現在我們所說的這種黑惡勢力、強者為王,這種思想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對這種社會不良風氣這是其中的一種。當然還有更多的社會不良風氣對青少年的這種影響容易造成欺凌者或者是被欺凌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個點就是社會整個的法制教育的這種缺失。</span></p><p class="ql-block">我們現在雖然有法治副校長,但是對孩子們或者是對家長,特別是對家長這種法制教育的宣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法制教育的這種缺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個就是社會信息技術這種發展進步。</span></p><p class="ql-block">當然從大面上來說是好的,但是說你比如說這種信息的發達也給了一些人有可乘之機。你比如說網絡欺凌這種問題,有很多不法分子也好,或者說在從學生校園欺凌角度來說,孩子們之間也好,甚至利用網絡進行這種欺凌也是需要引起我們關注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個點社會文化的這種影響。</span></p><p class="ql-block">特別是我想說的是社會亞文化,啥叫亞文化?肯定跟主流文化是完全的區分開的,甚至是唱反調的。比如說這種暴力美學,剛才有同學們提到了這種影視文化作品里邊的古惑仔,包括現在的網絡的這種文化網絡里邊的這種暴力游戲。</p> <p class="ql-block">在虛擬世界中的這種暴力,很可能遷移到現實世界當中來,這種暴力美學也好,影視作品也好,網絡與暴力游戲也好,對青少年的這種影響,亞文化對孩子們的影響。當然這亞文化里邊還有同學們之間流傳的這種亞文化的這種影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五個,從社會環境層面確實說有一些東西。</span></p><p class="ql-block">比如說是價值觀的這種扭曲,跟主流價值觀是格格不入的,這些價值觀對孩子造成的影響。</p><p class="ql-block">所以從社會層面來說,我大概分了5個點來說一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從家庭層面,我剛才講了社會層面是外因。從家庭層面來說,這是個內因。</span></p><p class="ql-block">有時候內因確定外因,這個內外因的關系咱們辯證關系咱就不多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從家庭環境角度來講,</span>本身你家庭的沖突也好,家庭的暴力也好,家庭里邊的不和諧夫妻關系、夫妻的這種矛盾,這種問題對孩子造成的這種影響是不是造成自卑的孩子,或者說是不是造成了孩子也學會了有暴力,或者是這種去解決問題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還有家庭教育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溺愛也好,對孩子的過度嚴厲也好,或者苛刻、縱容、冷漠、過分的強調成績等等,這種教育的方式對孩子是不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一定的這種作用,導致他成為欺凌者或者是被欺凌者。</p><p class="ql-block">我們看到了很多的欺凌者都是家庭的縱容,也可能造成被欺凌者,為啥?因為他心理作用上邊,我們都應該知道有一個正向的生成,也有一個反向的生成。而且鐘崇山老師一直在強調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這種身份是隨時可以發生轉變,他在此時此地此景,他可能是一個受欺凌者,但是在彼時彼地彼景的時候,他可能就是欺負別人的人。</p><p class="ql-block">最典型的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踢貓效應,你在單位里邊受到領導的批評了、指責了,或者是這個甚至說你覺得受欺負了,你回到家以后看見那個貓都不順眼,你就想踢它兩腳。</p><p class="ql-block">這就是說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它是可以發生轉換的,家庭教育方式層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另外就是親子關系。</span></p><p class="ql-block">確實對孩子缺乏理解保護,親子關系不佳,你想跟孩子親子關系不佳孩子在外邊受了欺負或者受了欺負別人,他回來不會告訴你,不會跟你講,所以一個家庭里邊那種情感我特別強調就是咱們的專家老師們也只強調家庭是一個情感的這種場所,應該有親情、溫暖的、自由的這種流淌,有親情的,這樣才會給孩子有安全感,這是一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當然還有家庭結構上的一些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比如說留守兒童、離異或者父母的這種缺位。對男性的就說一個男孩子或者女孩子家庭里邊父性教育的不到位,都容易造成孩子成為一個受欺凌者,或者甚至說是被欺凌者。這里邊我想說的一個點,不是說所有的離異家庭或者留守兒童,或者父母缺位,就一定會有欺凌者或者是被欺凌者產生。而是說概率上來講,如果這個家庭確實說離異家庭沒人管的孩子在社會上到處流浪,找個大哥或者是怎么樣,他就容易去欺負別人。</p><p class="ql-block">或者說家庭離異的孩子由于自卑,在班里邊也自卑,內向,有一種讓別人欺負送你的機會就給到別人了。所以這里邊從家庭結構上可能也會造成這樣的,而不是說必然,因為離異家庭多了,留守兒童多了,受欺凌的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但是在概率上來講,家庭結構如果有一定的問題,這個孩子可能容易成為欺凌者或者是被欺凌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從學校角度來講。</span></p><p class="ql-block">學校的管理不善、管理上的漏洞、防御機制的建立。包括剛才我們老師提到了,學校里邊實際上預防欺凌可能也就是3個層面,叫做機防、物防、人防。機防可能說按個監控,隨時去看到。</p><p class="ql-block">在學校里邊,從機防的層面來說,是安監控也好,從人防的角度來說,你比如說是班主任老師跟孩子們日常的這種教育。從物房的角度來說那可能說我們是不是把環境上這種改變好。在管理上的學校的管理存在漏洞,或者學院防御這種機制上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個就是防欺凌教育的這種普及和常態化的這種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就作為學校來說,實際上對孩子應該經常性的進行防欺凌的一種教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如何預防?</span></p><p class="ql-block">就是教育孩子們,第一,我不欺負別人。</p><p class="ql-block">第二,界定什么樣的性質的行為可能會對別人造成欺凌。這些教育應該是有一些普及、有一些常態化的動作。</p><p class="ql-block">第三,對于學校來說,可能過于注重應試教育,忽視差生、縱容好學生也可能會造成校園欺凌的產生。</p><p class="ql-block">差生可能就破罐子破摔了,說難聽點,我總得找個出口,有可能欺負別人或者有一堆好學生有一群好學生就欺負差生也有可能。</p><p class="ql-block">當然這個學生過度成績特別優秀的時候,可能那些差生也會去欺負他,這是可能性,我說的不是必然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點就是學生之間的同伴感染。</span></p><p class="ql-block">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確實說特別注重同伴關系,兩個孩子關系挺好,最后其中一個孩子受欺負了,或者是說其中一個孩子是一個欺凌者,他有可能拉著另外的孩子或者說跟他關系好的幾個人一塊去欺負別人。所以同伴感染這個問題想也是需要重視起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五個點就是教師的干預態度。</span></p><p class="ql-block">日常教育,管理不善里邊,當然具體到教師層面上來說,在一個班級里邊,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師,經常性的發現這樣的苗頭,對孩子們這種日常的教育,我們至少有一個底線,大家是友好玩耍,不要說欺負,不要去歧視任何一個同學,學習好也好,學習不好也好,或者是說他有點缺陷也好,或者他是內向也好,就不要去欺負他。</p><p class="ql-block">當然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作為老師來說如何去干預?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應當說是先禮后兵,首先擺事實、講道理進行教育,教育無效之后,有些確實特別嚴重了,再上升到法律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個層面就是學生自身的角度來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這種自控、是非辨別能力,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有些孩子可能說他自我管理這種自控力,他的情緒就是沖動的,他這種自控力比較差的,他有可能就是具有攻擊性,這種攻擊性對別人的自我管理的這種不嚴、自律性不夠,有可能會欺負別人。當然有的孩子可能說他過于自律,或者說對欺負這個也沒啥概念,也可能說造成這樣的問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個點就是情緒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確實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以后,他這個情緒上面,情緒的兩極性,一個沖動性一個低落性,情緒在沖動性的時候孩子具有一定的攻擊性,這種攻擊性的釋放,通道是不暢的,他不會轉移、不會升華,不會消化,可能就攻擊別人,造成了欺凌或校園暴力。必須承認,人是有攻擊性的,都是攻擊性應該怎樣合理的釋放,前兩天有個母女鬧矛盾,閨女說幸虧你是我媽,不然…,這孩子就跑到樓下砸門,這就是攻擊轉移了。青春期攻擊性是有的,但應該要合理的釋放、轉移、升華這種攻擊性,轉變成與別人競爭的動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個,作為青少年來說,確實有些孩子們法律意識淡薄。</span></p><p class="ql-block">他不知道什么叫違法,不知道校園欺凌的邊界在哪里,什么樣的行為構成了欺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個,有些孩子他這種成就感、優越感非正常的滿足。</span></p><p class="ql-block">為什么說非正常的滿足?有些孩子他學習不好,但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特別追求這種成就感和優越感,從哪里來找?可能他就想著產生了校園小霸王,從這些地方他就尋求成就感和這種滿足感、優越感。我是老大,我可以欺負別人,我能說了算,我能夠我揍他或者怎么樣,他從這個點上去找成就感和優越感,而不是從學習上或者從與人合作的這種角度去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5點也有身體外貌的一些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有些孩子個子比較矮,或者長得不怎么好看,或者有的孩子長得特別漂亮。女孩長得特別漂亮就容易受到這種男生的這種,但是它不是主要原因,它不是說唯一的原因,他有可能會影響這個,不是說所有長得漂亮的女孩就容易受到欺負,或者不是說所有的矮的孩子都受到欺負,這個是雙向的、很多原因的綜合原因。最后說我們才能斷定說這孩子是不是都欺負了。有的孩子他個子比較矮,但是反而有很多同學另外的同學都在關心他。所以這些情況是有的,也是需要引起我們關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六個就是認知失調的層面。</span></p><p class="ql-block">從青少年的這種認知上,有些孩子確實認知失調,他道德價值觀或者是人格特征這些方面。有的孩子確實說我們都知道人格上邊有些孩子他就是沖動型人格,或者有的孩子他就是形成了這種攻擊性的這種人格,甚至嚴重有人格障礙。當然這些是少數特別少數的,更多的可能是道德觀上或者是價值觀上這些扭曲、偏差導致他成為欺凌者。</p><p class="ql-block">從這四個點我想分析完之后盡量給大家帶有一點補充和完善,有一點拋磚引玉的東西,幫助大家去更好的理解這樣一個問題。當然分析完原因以后,相信大家也一定會找到很多或者是應對校園欺凌或者是減少校園欺凌的一些方法和建議,今天晚上我們的輔導就到此結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曲松县|
孙吴县|
方城县|
驻马店市|
都匀市|
明光市|
特克斯县|
清涧县|
兰西县|
大余县|
弥勒县|
运城市|
韶关市|
蕲春县|
余姚市|
曲周县|
瑞丽市|
克什克腾旗|
报价|
威海市|
绵竹市|
乌鲁木齐市|
肇东市|
五大连池市|
策勒县|
五原县|
重庆市|
麻阳|
阿拉善右旗|
德保县|
疏附县|
霍州市|
田东县|
商城县|
泸西县|
黄冈市|
扎囊县|
汝城县|
修水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