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察爾汗鹽湖游記

南海以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攝影:南海以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歷史照片:戰友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就想到青海察爾汗鹽湖去看看,在職時曾兩次出差到格爾木,離鹽湖已經很近了,終因工作繁忙,都沒有去看成,直到2024年6月20日才得以成行。這不僅因為察爾汗鹽湖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鹽湖,面積達5856平方公里,原鹽儲量可供全世界人口吃1000年。更因為我們鐵道兵修建的青藏鐵路第1期工程,穿越察爾汗鹽湖區。我1978年3月參軍到鐵道兵時,就聽鐵道兵戰友講述察爾汗鹽湖風光之美、修建鹽湖鐵路艱難之巨、開發鹽湖居功之偉。我們同為鐵道兵,只不過那時我在東北戍邊,他們在西北鹽湖奮戰。退休后,尋訪我們部隊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就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的車從甘肅進入,經過在可可西里盆地、柴達木盆地無人區2天的穿越,終于在6月20日上午到達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的察爾汗鹽湖景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柴達木盆地無人區建有豪華別墅賓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柴達木盆地一段著名的U型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段鹽湖公路與鹽湖鐵路并行的路段,我一邊欣賞著當年鐵道兵修的鹽湖鐵路,一邊聽領隊繪聲繪色地介紹:“察爾汗鹽湖”是蒙古語,意思為“鹽澤”,“鹽的世界”。據考證,幾億年前,柴達木這里是萬頃汪洋大海,由于青藏陸地隆起導致海陸變遷,于巍巍昆侖山和祁連山之間,被山峰分隔并逐漸萎縮和干涸,在柴達木盆地最低洼和最核心的地帶,形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內陸鹽湖。察爾汗鹽湖由達布遜湖以及南霍布遜、北霍布遜、澀聶等鹽池匯聚而成,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格爾木河、柴達木河等十多條內流河注入該湖。由于水分不斷蒸發,鹽湖上形成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就直接修建于鹽蓋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首先來到鹽湖景區最深處的景點。放眼望去,若干個鹽池整齊地排列著,遠處湖藍藍,天藍藍水天一色;眼光稍收一收,一個個鹽池猶如一塊塊巨大的翡翠,綠的青翠欲滴,其間還鑲嵌著黃的金和紫的玉,緩緩移步,又隨著陽光和角度變換著色彩;近看池邊,是一圈白色的鹽質結晶體,像給鹽池戴上了一個碩大美麗的銀項圈;俯身細看,腳下是潔白碩大的鹽粒,鹽池的堤壩是鹽堆砌的,景區的道路是鹽修筑的,那些大型的雕塑還是用鹽塑造的。人在其中,既是在畫中游,又成為畫的點睛之筆。特別是那些女游客,或穿或披著紅的黃的綠的衣衫紗巾,在鹽湖翡翠色的映襯下,構成一副副瑤池天仙會的美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獨一處,美的極其養眼,美得令人窒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爾汗鹽湖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為干的地方是鹽粒,濕的地方是鹽水,察爾汗鹽湖地上無綠草,湖水中無游魚,天空上無飛鳥,一片寂靜,但卻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鹽花就是鹽湖中鹽結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晶體。鹵水在結晶過程中因濃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成份差異等原因,形成了形態各異,鬼斧神工一般的鹽花。這里的鹽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狀若亭臺樓閣,或像飛禽走獸,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鹽湖中,就像用巨大的翡翠盤盛裝呈現給世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爾汗鹽湖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當年參加修建鹽湖鐵路的鐵道兵戰友講,那時的鹽湖覆蓋著厚厚的一層鹽蓋,整個湖面好像是一片剛剛耕耘過的沃土,又像是魚鱗,一層一層,一浪一浪,一眼望不到邊。現在的美景,不少是當年將鹽蓋挖去修筑鐵路和公路的路基形成的,還有一些是開發鹽湖挖出來的。有如一塊塊原石,看似黑不溜秋,普普通通,經過削栽,露出精美的翡翠。看來一切美好都不會從天而降,都要經過探尋開拓甚至磨礪才會得到;心里有了美,就會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爾汗鹽湖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爾漢鹽湖景區及入口處巨大的鹽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領隊指著近處一片片鹽池和遠處一座座工廠介紹,察爾汗鹽湖不僅是一個自然奇觀,更是一個礦藏的寶庫。鹽湖蘊藏有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總儲量達500多億噸,為中國礦業基地之一,其中尤以食鹽和硼砂的儲量最為豐富。這些礦產資源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享譽古今中外的“青鹽”就源自此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鹽層一般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多平方公里,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鉀鹽;出產聞名于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還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其中僅氯化鉀儲量就達到1.45億噸,占全國的97%;氯化鎂儲量近17億噸,氯化鋰儲量825萬噸,均居中國首位。1958年,國家正式決定在鹽湖開發鉀肥,以期結束中國沒有鉀肥的歷史。湖上現已建有中國最大的鉀肥企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青海鉀肥廠),年產量1000多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為中國的工農業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沒有當年鐵道兵在鹽湖修建鐵路和公路,大量的機械設備拉不進來建工廠,即使建成了工廠,巨量的食鹽、鉀肥和其他礦產資源也運不出去。可見鐵道兵修建的鹽湖鐵路公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鹽湖建起了一個個工廠,對資源進行深度開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最后來到景區的第1個景點“萬丈鹽橋”一一215國道一段筆直的公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段普普通通的公路,它可是鐵道兵為修筑青藏鐵路運送器材,克服重重困難,攻克眾多難關,于1976年起修在鹽湖之上,全部由鹽壘筑而成。鐵道兵往往是這樣,開進去是荒山大漠戈壁,修鐵路要先修公路,運送修建鐵路的器材物資。“萬丈鹽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的一條奇路。奇怪的是,說是橋,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更神奇的是,說是路,卻無路基,整條路漂浮在鹽湖上,因為漂浮,所以路稱之為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萬丈鹽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鐵道兵修建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動工開建,當時幾大難題,高原缺氧,凍土、鹽湖。由于當時國家遇到經濟和技術困難,一期工程難以為繼,下馬后于1974年又上馬。1976年,鐵道兵第7師第34團開赴青藏鐵路察爾汗鹽湖段開始啃“鹽骨頭”。但是,由于察爾汗鹽湖鹽度過高,而且鹽蓋堅硬無比,猶如鐵板一般,因此,不可能像在其他地域那樣,把路基或橋墩打入湖底;即便能夠打入湖底,用不了多久,鋼筋混凝土也會被鹽堿銹蝕損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了盡快攻克鹽湖難關,國家專門成立了鹽湖研究所,專家組從北京趕到鹽湖工地與鐵道兵指戰員一道攻關。經過反復試驗和測試,他們發現鹽蓋和鹽可以用鹵水澆筑粘連,硬如鋼板,塑造成新的理想的鹽殼,完全可以承受火車通過的壓力,承載力甚至比土質路基還要強。于是,一個大膽的施工方案出爐了一一以鹽攻鹽!就是就地取材,將鹽蓋砸成碎塊,將碎塊灌注于大鹽塊之間的縫隙中,再噴灑鹵水使其結晶凝固,用機械碾壓,形成堅硬密實的整體,再向地基打擠密砂樁填筑路基等方法進行施工。擔負施工任務的鐵道兵第7師第34團,在鹽湖安營扎寨,克服重重困難,奮力拼搏,打進砂樁5.7萬根、總延長13.5萬米,灌砂5萬立方米,挖鹽蓋3.7萬立方米,回填片石、卵石6.4萬立方米。看不見橋墩、寬10米,厚達15-18米鹽蓋的“萬丈鹽橋”,就是在這種攻關中先試先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鐵道兵第7師第34團指戰員就地取材,挖鹽蓋,造鹽屋,安營扎寨,投入施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鐵道兵修建的青藏鐵路第一期工程穿越鹽湖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火車行駛在察爾汗鹽湖鐵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鹽橋長32公里,以丈計算,約合10400丈,所以被譽為“萬丈鹽橋”。經過鐵道兵兩年多的奮戰,察爾汗鹽湖鐵路也建成,不僅創造了鹽湖筑路的奇跡,也在中國的鐵路建筑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鐵道兵34團修筑了我國第一條也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鹽湖鐵路和公路,其突出代表16連被鐵道兵授予“鹽湖筑路攻關連”榮譽稱號。(鄭重糾誤:有的文章說此“萬丈鹽橋”是某將軍率部修筑青藏公路時,于1954年用7個月時間修筑的。這不是事實!請不要再以誤傳誤了!以上事實,請見1978年11月中央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紀錄片《鹽湖鐵路》和中央電視臺4套《國家記憶》報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記錄片《鹽湖鐵路》的腳本截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央電視臺報道當年鐵道兵修建鹽湖鐵路公路的截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萬丈鹽橋”路面平整光滑,有趣的是,由于路面過于光滑,汽車開得太快,就會打滑翻車,所以,橋頭立有最高限速每小時80公里的牌子。鹽橋的養護方法也十分奇特。平時,一旦路面出現坑凹,養路工人從附近的鹽蓋上砸一些鹽粒,然后到路邊挖好的鹽水坑里滔一勺濃濃的鹵水,往上一澆,鹽粒很快融化,并凝結在路面上,坑凹處便平整如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鐵道兵指戰員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1979年,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終于成功鋪通。生動詮釋了鐵道兵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來到“萬丈鹽橋”,我趴在橋面上,好像又回到了鐵道兵的懷抱;用手撫摸堅硬粗糙的橋面,如同撫摸當年筑路鐵道兵戰友被紫外線灼傷掉皮的肩膀;我把耳朵貼到橋面上,仿佛還能聽到當年筑路鐵道兵戰友的勞動號子和那《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的雄壯歌聲。鐵道兵已于1983年12月31日集體轉業,一個功勛卓著的兵種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消失了。但如今察爾汗鹽湖鐵路還在,“萬丈鹽橋”還在,豐碑巍巍,鐵道兵精神永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俯瞰“萬丈鹽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月21上午,我們又來到茶卡鹽湖參觀游覽。茶卡鹽湖平靜如鏡,有“天空之鏡”美稱。藍天白云和遠處的雪山,倒映在平靜的鹽湖中,美若仙境,置身其中,人有飄飄如仙、漫步太空的感覺。但僅就顏色而言,還是比察爾汗鹽湖略遜一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茶卡鹽湖美景</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方正县| 监利县| 甘洛县| 吴江市| 永福县| 桐柏县| 瑞昌市| 昌都县| 南康市| 尼木县| 政和县| 思南县| 鄄城县| 昌都县| 武强县| 郯城县| 仁布县| 岢岚县| 鄄城县| 安溪县| 浏阳市| 越西县| 朝阳市| 红桥区| 新兴县| 鄂温| 噶尔县| 张掖市| 井陉县| 卢湾区| 定陶县| 漳浦县| 新民市| 溧阳市| 海阳市| 民县| 祁东县| 韩城市| 宜兰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