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下集)

李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下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制作說明</b></p><p class="ql-block">鐵道兵戰友網文學創作中心,自2017年8月6日成立,風雨兼程,已走過了七個春秋。七年來,在鄭建平主任帶領下,在全體戰友的共同努力下,文學創作中心逐步發展壯大,現已成為擁有380余名寫手的“作家群”。成為鐵道兵戰友網及其公眾號提供各類文字類作品的主渠道和主陣地。</p><p class="ql-block">為了保存文學創作中心作者資料,記錄各位作者的創作經歷,準確掌握作者信息,方便作者之間互相溝通學習,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文學創作中心于2022年5月25日至7月29日,收集整理制作了《鐵道兵戰友網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上集、中集,共收集了252名作者的資料。資料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是否黨員,籍貫,入伍時間、服役所在師團,退伍或轉業及退休時間,創作簡歷、現居住地(字數限150字以內)。附本人軍照近照各一張(無軍旅史者用便裝照)。</p><p class="ql-block">《鐵道兵戰友網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上集、中集制作完成后,又陸續有作者加入,因此,文學創作中心決定制作《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下集。</p><p class="ql-block">從2022年7月30日起,《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下集,收集了陸續加入文學創作中心的67位作者的資料。截至到2024年7月30日,收到個人資料的作者已達319位。</p><p class="ql-block">凡在文學創作中心作者,還沒有提供個人資料的作者,請把自己的資料發送到文學創作中心,有戰友負責收集,你的資料將加入《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下集》。</p><p class="ql-block">文學創作中心</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鐵道兵戰友網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上集、中集,已收到252位作者的資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下集),從第253位開始,收集整理作者資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截至7月30日,《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共收集了319位作者資料。</b></p> 名錄下集作者目錄 <p class="ql-block">253.權郁</p><p class="ql-block">254.張錫祥</p><p class="ql-block">255.劉什</p><p class="ql-block">256.李翠榮</p><p class="ql-block">257.熊繼云</p><p class="ql-block">258.陳蔚文</p><p class="ql-block">259.李元新</p><p class="ql-block">260.姜活興</p><p class="ql-block">261.劉怡南</p><p class="ql-block">262.王小汾</p><p class="ql-block">263.李興堂</p><p class="ql-block">264.王旭華</p><p class="ql-block">265.盧忠仁</p><p class="ql-block">266.劉稷田</p><p class="ql-block">267.賈國春</p><p class="ql-block">268.宋延霞</p><p class="ql-block">269.程玉常</p><p class="ql-block">270.周維平</p><p class="ql-block">271.侯德志</p><p class="ql-block">272.歐德勝</p><p class="ql-block">273.王丙岐</p><p class="ql-block">274.胡澤潤</p><p class="ql-block">275.李慶和</p><p class="ql-block">276.李義芳</p><p class="ql-block">277.王瀟珩</p><p class="ql-block">278.鄧傳波</p><p class="ql-block">279.李春芝</p><p class="ql-block">280.王計成</p><p class="ql-block">281.郭才津</p><p class="ql-block">282.鮑邦協</p><p class="ql-block">283.紀森</p><p class="ql-block">284.袁中銀</p><p class="ql-block">285.杜云凱</p><p class="ql-block">286.馮復加</p><p class="ql-block">287.李盛良</p><p class="ql-block">288.蕭新生</p><p class="ql-block">289.萬希文</p><p class="ql-block">290.于廣華</p><p class="ql-block">291.張漢枝</p><p class="ql-block">292.杜曉言</p><p class="ql-block">293.陳思炳</p><p class="ql-block">294.王啟慧</p><p class="ql-block">295.楊清賢</p><p class="ql-block">296.馬朝光</p><p class="ql-block">297.顧有萍</p><p class="ql-block">298.李秀峰</p><p class="ql-block">299.李曉燕</p><p class="ql-block">300.朱經建</p><p class="ql-block">301.付鎖</p><p class="ql-block">302.史茂林</p><p class="ql-block">303.石德常</p><p class="ql-block">304.孫善武</p><p class="ql-block">305.賈寅澤</p><p class="ql-block">306.劉金忠</p><p class="ql-block">307.李啟貴</p><p class="ql-block">308.謝克強</p><p class="ql-block">309.張杏珍</p><p class="ql-block">310.鄭軍民</p><p class="ql-block">311.周光輝</p><p class="ql-block">312.劉海生</p><p class="ql-block">313.趙厚發</p><p class="ql-block">314.陳朝凱</p><p class="ql-block">315.荊長庚</p><p class="ql-block">316.魏天明</p><p class="ql-block">317.姚才昌</p><p class="ql-block">318.江希紅</p><p class="ql-block">319.鮑忠源</p><p class="ql-block">320.靖陜零</p><p class="ql-block">321.尹程起</p><p class="ql-block">322.王春彥</p><p class="ql-block">323.李偉南</p><p class="ql-block">324.秦巖平</p><p class="ql-block">325.楊光和</p><p class="ql-block">326.王紹春</p><p class="ql-block">327.周祖亮</p><p class="ql-block">328.韓志晨</p><p class="ql-block">329.嚴運國</p><p class="ql-block">330.朱海燕</p><p class="ql-block">331.胡新暉</p><p class="ql-block">332.張天國</p><p class="ql-block">333.楊學新</p><p class="ql-block">334.李光耀</p><p class="ql-block">335.茅建銀</p><p class="ql-block">......</p> 作者個人資料 <p class="ql-block">253.權郁,原鐵二師八團學生十四連文書,中共黨員,1975年5月入黨,大學研究生學歷(西北大學現當代文學理論研究專業),副高職稱(主任記者),曾在《陜西日報》《華商報》《八小時以外》《青年一代》等數十家國家正式刊物上發表作品五十余篇,其中有十多篇獲獎?!吨袊那鞍肷谶@里展出一一記陜西歷史博物館》一文榮獲中國新聞出版總局頒發的優秀獎。當過縣委宣傳部通訊員,在團省委《當代青年》雜志社 擔任過編輯室主任,副總編。此后調入西安電視臺,擔任過綜藝部主任,新聞綜合頻道副總監,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254.張錫祥,1964年湖北入伍,1966年8月入黨,大專學歷,1979年參加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三級警監警銜。先后在二師八團政治處、二師政治部、鐵道兵太原干休所工作,1985年轉業到湖北省荊門市公安局工作,2006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255.劉什,1953年9月出生,大專學歷。1970年8月參加襄渝線建設,在鐵道兵二師5808部隊學生14連。1973年退場后分配到西安電力機械總公司下屬西安變壓器電爐廠工作,后調入廠子校工作,1974年入黨。西電公司普教中心成立后,先后擔任過團總支書記,工會主席等職務,直至退休。2022年11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56.李翠榮,女,195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西安交大附中69級學生。1970年8月參加襄渝線建設,被編到二師5808部隊學生14連,先后任排長、副指導員.197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結束了襄渝鐵路建設,被分到陜西省革命委員會政工組群工組,同年8月陜西省婦聯成立,一直在省婦聯工作, 2008年11月退休。曾任陜西省婦聯兒童部副部長、宣傳部部長、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等職。 政協陜西省第八屆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婦聯第十一屆執委、常委;曾被評為全國優秀婦聯干部、陜西省優秀婦聯干部,陜西省委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被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省婦聯授予“陜西省綠色生活推廣大使”。</p> <p class="ql-block">257.熊繼云簡介: 1976年12月31日應征入伍,任鐵道兵四師十九團戰士、文書、新聞報道員、團宣傳股報道組組長,1984年1月1日隨部隊兵改工,任中鐵十四局四公司宣傳干事。先后參與了南疆鐵路、兗石鐵路建設。1987年2月從中鐵建十四局四處調回原萬縣地區《萬縣日報》,從事采、編工作,于2011年10月提前退休。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58.陳蔚文, 缺簡歷。</p> <p class="ql-block">259.李元新,男,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78年3月入伍,先后在鐵道兵十四師機械營,鐵八師四十團復役,兵轉工后調中鐵十二局(即鐵二師)公安處,于92年2月調回湖北荊門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在部隊歷任文書、書記丶組織干事、宣傳干事等職,調回地方后一直從事政工工作。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0.姜活興,1973年入伍8師40團,1984年2月轉業回到江西,同年分別主創地市級國有企業江西銅業報、參創鷹潭市委機關報鷹潭日報?,F居住鷹潭。</p><p class="ql-block">曾擔任報社副科長、科長、常務副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從事新聞工作40年,獲國家級、省部級新聞獎41次,在國家級、省部級報刊雜志發表論文39篇。最近馬上出版專著《新聞自析集》,30余萬字,由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中國記者協會原黨組書記徐心華作序,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梁衡題寫書名,全國人大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沈掌榮題辭。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1.劉怡南,男,生于1956年,筆名南山,系湖南攸縣稅務局退休干部。中華詩詞會員,現任攸縣詩詞楹聯副主席,《梅城詩聯》,《當代攸縣詩詞集》執行主編。列年來詩詞作品散見于《中國百詩百聯集》,《詩詞百家》《湖南詩詞》,《株洲詩詞》,《南楚新聲》等國家和地方刊物。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2.王小汾 1953年2月15日出生,1970年8月18日配屬鐵道兵二師5806部隊學兵三連參加襄渝鐵路建設,1973年4月退場后分配到陜西省水電工程局(后改稱中國水電第十五工程局)工作。工程師,先后參與石頭河水庫、馮家山水庫、黑河金盆水庫工程建設。2013年退休。著有散文集《他們永遠年輕》。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3.李興唐,1952年生于西安市,自幼研習繪畫。1970年8月赴陜南參加襄渝鐵路建設,1973年5月分配到陜西洛南國企704廠,1977年被保送到杭州無線電工業學院學習,回廠后在工會工作,油畫作品《車間工人》曾被推薦參加省上美術展覽,1985年在西安辦事處,2008年退休。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4.王旭華,1978年12月份入伍。先后在一師4團部隊、二團、三服役,當過副班長、班長、排長。1984年1月轉業。前幾年在稅務局退休。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5.盧忠仁,男,教授,1951年農歷4月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昭君鎮灘坪村萬朝山。曾就讀、進修于興山一中、長沙鐵道兵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央黨校。曾在部隊政治機關從事宣傳理論工作8年,在石家莊鐵道兵學院(現為石家莊鐵道大學)人文學院教哲學、美學、中文寫作12年。1990年后供職于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講師團。曾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社會科學》《江漢論壇》《美與時代》《學術交流》等30多家報刊發表哲學原理、老莊哲學、美學、古典文學、禪學方面的學術文章150余篇。發表散文、隨筆160多篇。曾參與編寫大學教材2部,出版哲學專著1部、美學專著5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哲學、美學和禪學等相關問題。2023年9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66.劉稷田,1976年3月入伍,在5師21團5連文書,班長、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1987年1月轉業到濟南市歷城區人事局,人才中心主任(副處)。1999年1月任濟南市歷城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1月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2015年3月退休。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7.賈國春,1978年入伍7師31團,黨員,本科。做過宣傳、紀委、企業文化、工會主席、項目黨工委書記工作。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太原市作家協會會員。發表展出圖文8000余幅(篇),190余次獲獎,其中33次獲金牌獎銀牌獎?!吨袊F道建筑報》優秀記者。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8.宋延霞(網名:一丹),1962年7月出生在北京,在部隊大院生活了十八個年頭,1979年底隨父親轉業到浙江省麗水市,于1980年參加工作,后考入浙江麗水衛校成為一名白衣天使,2012年退休,現定居河北省保定市。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69.程玉常,男,1973年1月入伍,歷任排長、戰勤參謀、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榮立三等功一次。轉工后任十四局三處政治處主任、局杭州辦事處主任、教育衛生處長、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等職。曾在多個媒體發表多篇作品。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0.周維平,湖南郴州人,一九六八年一月從陜西省寧強二中參加鐵道兵六師。部隊在戈壁灘執行國防施工任務,七十年代初期,部隊參加襄渝鐵路的修建。一九七二年五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過戰士、副班長。一九七五年六月退伍。先后在漢中市民政局福利院、市委落實政策辦公室、漢中十號信箱、西安鐵路局漢中車務段退休。2022年11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1.侯德志(缺簡歷)2020年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2.歐德勝,男,1956年12月19日出生。貴州省臺江縣人。1974年7月高中畢業。1974年12月應征入伍,在鐵道兵二師八團服役。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副政指、政指。兵轉工先后任工程隊黨支部書記、工程處組織科干事、黨委干部部副部長、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等職。2022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3.王丙岐,陜西省岐山縣人,生于1954年9月25日,共產黨員,高中文化程度,1974年入伍,在鐵道兵5師25團服役,1982年元月退伍。寶雞市雜文散文家協會會員。喜歡讀書,熱愛文化,文學愛好者。曾有多篇文章在巜寶雞散文家》、巜愛我岐山》等媒體網絡平臺發表。現住陜西岐山縣。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4.胡澤潤,男,出生年月,1947年6月14日,文化程度,高中。1968年4月入伍,1973年3月退伍,在鐵道兵二師服役。在湖北宜昌水利局下屬單位,工人。單位退休后受聘參加鄉賢"楊守敬書院“建設十余年。晚年躬耕田頭。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5.李慶和 女 生于1953-11 月,籍貫湖南衡陽,大專學歷,1973年4月從三線分配到西安無線電一廠工作至2008年12月退休,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暫住上海。2022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6.李義芳、五零后、參加過襄渝鐵路修建,當過鐵路工人、教師、雜志編輯。喜愛閱讀、朗誦、寫作以及音樂。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7.王瀟珩,女,政工師,1994年出生,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8月參加工作,任中國鐵建十四局隧道公司北京地鐵17號線12標項目部綜合辦部員,2019年3月至今到中鐵十四局宣傳部,參與博物館建設及日常工作。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8.鄧傳波,1970年參加襄渝線鐵路建設,在學生17連文藝班長、軍人委員會主任,1973年就職西安國營華山機械廠,做過共青團和工會工作。1986年西北政法學院畢業,入職陜西省總工會至退休?,F任陜西省黃河經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79.李春芝,女,70 后,陜西安康人。系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評論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鐵道兵文化聯誼會理事,安康市評協理事,同年任副主編。2021年2月紀實文學《豐碑—襄渝鐵道建設紀實》由陜西省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F居住西安。2022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0.王計成,1969年12月入伍 ,曾經在鐵七團測量班任班長,鐵七團作訓股、鐵二師作訓科任技術員,參謀。1982年12月轉業,在贛州市糧食系統工作,曾經擔任過公司經理,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市局副局長。2012年2月退休。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1.郭才津,現年七十五歲,系原鐵二師九團四連戰士。湖北松滋市人,武漢鐵路局襄陽機務段退休職工。愛好寫作,多篇作品發布于網站、公眾號等網絡媒體。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2.鮑邦協,湖北省潛江市高石碑鎮人。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經濟師、政工師。1970年12月入伍,先后在鐵道兵第9 師44團、潛江市人民武裝部服役。1986年轉業。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3.紀森,常楊,國家一級作家、資深電視編導,現受聘于中央電視臺。</p><p class="ql-block">已創作文學作品600萬字,著書7本,多部作品獲全國獎。</p><p class="ql-block">已創作完成電視紀錄片近百部,多部獲全國獎并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代表作有《三線學兵連》《陜西作家》《中國航天》《大美黃山》等。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4.袁中銀,1968年入伍鐵二師七團。畢業于武漢大學,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高級工程師,湖北科技報主任記者,中國科技新聞??丶s撰稿人。為眾多科教領域的專家學者做過專刋專訪,傳記,在黨員教育報刊發表過理論性的論文。中國改開后第一所民辦大學中國東湖大學的創辦者之一。2010年退休。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5.杜云凱: 1949年12月出生,籍貫:湖北秭歸,1969年入伍,曾任鐵道兵七團汽車連文書、排長、副政指、七團保衛股干事,二師保衛科干事,1982年專業到地方從事司法工作,2009年退休。文學、攝影愛好者,有作品散見于媒體。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6.馮復加(缺簡歷)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7.李盛良,1978年入伍,1984年轉業。儒學博士,世界華文詩人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太原市萬柏林區作家協會副主席,《萬柏林文藝》編委,《九州詩文》特約記者。多次在全國報刊、電視臺舉辦的文學創作大獎賽中獲獎,其作品被收入多種選集出版,文學成就選入《作家大辭典》。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9.萬希文,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76年2月鐵道兵五師服役,1979年底退伍。1980年濟南鐵路局工作。己退休。愛好古典文學,有作品散見于媒體。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88.蕭新生,簡歷1946年生,山東平原人。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1965年考入第七軍醫大學,1968年底分配到鐵道兵部隊,1979年調長沙鐵道兵學院,任團職哲學教員。后到廣州第一軍醫大學,任正軍級教授,已退休。在多種國家頂級報刊發表過學術論文,承擔國務院部委級重點課題一項,主編10部著作由紅旗、高等教育等出版社出版。獲省部級一等獎五項。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于廣華,男,山東省肥城人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69年12月6日應征入伍,在鐵道兵九師四十一團服役。歷任七連戰士,十連衛生員、班長、上司、司務長,團生產基地司務長,六連付指導員,十四連指導員。先后擔任團支部組織委員、團支部付書記、書記,連黨支部委員、黨支部書記,營黨委委員。</p><p class="ql-block">1983年12月31轉業。2013年9月退休。2023年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91.張漢枝,1950年12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在鐵四師服役,中共黨員,歷任戰士、班長、志愿兵。1983年12月轉業,2010年12月退休,現居住廣東省中山市,2017年8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92.杜曉言,1962年11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在原鐵四師后勤倉庫服役,中共黨員,歷任戰士,1984年1月隨鐵道兵集體兵轉工,2023年2月退休,現居住山東省濟寧市 ,2017年9月加入文創中心。鐵道兵戰友網專欄作者。</p> <p class="ql-block">293.陳思炳,1951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省金寨縣人。1969年2月入伍,先后在鐵道兵第四師建筑給水營、師司令部管理科、十八團宣傳股任職,1983年轉業至安徽省金寨縣委宣傳部工作,2011年退休后居合肥市。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100余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余萬字。2018年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294.王啟慧,出生1941年10月。中共黨員。1965年大學畢業分配到鐵道兵十師46團5營任技術員。1969年轉業到成都鐵路分局房建分處厲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7年56歲退休。現居住四川省成都市。2023年5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95.楊清賢,河南平頂山市葉縣人。1953年10月生。1972年12日入伍鐵道兵六師三十團二營六連。歷任戰士,團宣傳隊創作員,班長。1977年4月退伍。文學愛好者,共創作詩詞和現代詩約近兩千首。陸續發表在巜詩韻鷹城》,巜智泉流韻》,巜紅豆易水寒》等微信文學平臺和平頂山頂端新聞,今日頭條等網絡上和紙刊巜文藝界》,巜澧水》等雜志上。曾獲得“智泉流韻”杯全國戰疫征文二等獎,葉縣慈善協會舉辦的慈善詩詞比賽優秀獎。2021年,2022年兩次被葉縣詩詞楹聯協會評為先進個人并頒發了榮譽證書。2023年5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96.馬朝光,中共黨員,現年65歲。1978年3月入伍,在原鐵道兵七師三十一團修理連任文書。轉工后在中鐵十七局集團一公司歷任公司工會副主席,工程項目黨工委書記,高級政工師。喜歡誦讀,寫作。曾榮獲山西省演講比賽一等獎。中國鐵建總公司演講比賽一等獎。先后在《解放軍報》《鐵道兵》報《工人日報》《人民鐵道》報《中國鐵道建筑工程報》《山西日報》《山西工人報》《大路文學》等多家報刊,媒體及網絡平臺發表文章多篇。2023年8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97.顧有萍,女,1954年10月生于重慶。1971年入伍,先后在鐵二師政治部宣傳隊和醫院工作,1984年轉業。2014年退休?,F居合肥。2023年9月7日加入文學創作中心。(文創中心李有根妻子)。</p> <p class="ql-block">298.李秀峰,男,中共黨員,山西省襄垣縣人。一九五三生。一九七三年參軍到鐵道兵部隊九師四十四團。部隊服役期間,歷任連隊文書、班長、排長、副政指、政治指導員。業余愛好寫作,曾有多篇作品發表于老兵原創之家。有的還被兵網,頭條等轉發。2023年8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299.李曉燕缺簡歷。</p> <p class="ql-block">300.朱經建 ,男 ,中共黨員、大學學歷。</p><p class="ql-block">1970年8月參加襄渝鐵路建設,在鐵道兵二師八團學生十三連歷任班長、副排長、副指導員,1971年8月入黨;1973年4月分配到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工作,任副處級調研員、調研員;1996年4日調西安市未央區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區委副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301.付鎖,陜西省西安市人,學兵。參加了襄渝鐵路建設。2022年加入文學創作中心?,F居住西安市。</p> <p class="ql-block">302.史茂林,男,1956年6月生,山西省嵐縣人,1972年12月入伍,在鐵道兵二師七團服役,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1977年4月入黨,榮立三等功一次。大學函授本科學歷,工程師。在省部級一級核心期刊發表科技論文13篇,中華鐵道網、交通運輸新技術網特約通訊員發表作品576篇,2014年獲中華鐵道網、《路訊》雜志特約通訊員之“最佳新聞獎”。先后在《朔州日報》、《神華能源報》、《中國鐵道建筑報》、交通運輸新技術網等報紙網站發表通訊報道685篇。2016年10月退休。</p> <p class="ql-block">(缺照片)</p> <p class="ql-block">303.石德常,1944年生人 1960年承德市民族中學初中畢業參加工作 承德人民廣播電臺見習機務員1963年3月參軍入伍 ,在鐵十師49團服役。 1969年3退役 ?,F已退休,2023年12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p class="ql-block">(無照片)</p> <p class="ql-block">304.孫善武,1970年入伍,成為鐵四師一名戰士,歷任放映組長,干事,連政治指導員,團宣傳股股長,師文化科副科長。1984年隨部隊集體改工,就職于中鐵十四局,直至退休。2017年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05.賈寅澤,山西萬榮人,大學學歷,高級政工師。1972年參軍,在鐵道兵二師六團機械連服役。1978年復轉至長慶油田,曾在物揮處、采油四廠任鉆工,宣傳、工會干事,文化中心主任,勞司副經理,企業文化科長\工會副主席,事務管理站長,機關總支書記等職。愛好詩歌創作,愿與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2019年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06.劉金忠,著名詩作家。2018年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07.李啟貴,1968年從湖北枝江入伍,1969年入黨,鐵道兵二師七團倉庫戰士,1973年退伍。中專文化,枝江市糧食局退休。十幾年致力弘揚鐵道兵精神,在聯誼會支持下,創建戰友群,尋找戰友上千人,收集戰友資料,編輯戰友通訊錄,組織參加戰友聚會十次,編輯《美篇》二百余篇,涉及退役軍人占70%。</p> <p class="ql-block">308.謝克強:原任鐵道兵第二師文化干事、湖北省作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等職;1972年自《解放軍文藝》發表作品,有詩入選《中國新詩百年詩選》《中國新詩百年詩志》《中國散文詩百年經典》等三百多部詩選;著有詩集散文詩集《藝術之光》《三峽交響曲》《母親河》等18部及《謝克強文集》8卷。有詩在北京、上海、南京、沈陽、西安、長沙、武漢等省市文學刊物獲獎,散文詩集《斷章》獲新時期優秀散文詩集獎和第十一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p> <p class="ql-block">309.張杏珍,參加了襄渝鐵路建設,在學兵12中隊學兵一連。西安市企業退休職工,愛好寫作。曾任陜西省婦聯及陜西省總工會志愿者。現為陜西婦女研究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p> <p class="ql-block">310.鄭軍民,入伍時間七二年十二月,退伍七七年四月。二O一二年在湖南長沙到南京,一四年四月至二三年月任社區黨支部委員,一三年創立柳州書畫協會,由三名教授一名博導及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組成,一四年創辦了江北新區好聲音合唱團。一五年創作了城市美容師自己的歌《環衛人》并把創作權同時贈予當地環衛部門,一七年創作了《老兵》懷念咱老鐵道兵的日子,一九年紀念建國七十周年創作了《同祝中國夢》,歌名是由軍旅作家原南京軍區干部部政委胡忠紅定。</p><p class="ql-block"> 二二年獲社會體育指導員一級資質。2024年3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11.周光輝:男,湖北麻城人,1978年3月入伍,在一師四團服役。1979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F系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詩詞學會常務理事、黃岡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麻城市詩詞學會會長。從本世紀初開始進行文學創創,先后在《中華詩詞》等十余種報刊雜志發表大量詩詞和其他文學作品,其作品在國家、省、市級各類詩詞比賽中多次獲獎。2017年10月,榮獲“荊楚詩壇中堅”榮譽稱號,《東坡赤壁詩詞》2017年第1期“鄂東新韻欄目專題推介其校園詩詞作品。著有個人詩集《明月心境》、《詩雨聯花》。</p> <p class="ql-block">312.劉海生,一九六八年三月湖北新洲應征入伍,先后在鐵二師八團修理連,宣傳股服役。退伍后從事政工工作,曾被黃石日報評為優秀通訊員。居住武漢。</p> <p class="ql-block">313.趙厚發、男、1952年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1970年入伍,在原鐵道兵第九師四十四團服役。歷任文書、班長、副排長、排長、副政指、政治指導員等職,1984年轉業回原籍稅務局工作,退休后隨兒子遷居北京。愛好文學藝術,喜歡閱讀寫作。為充實退休生活,創作詩歌散文在自媒體網絡平臺推送3000余篇(首)。自2019年參加感動中國華藝之聲原創詞曲音樂會頒獎典禮后,聽了王曉嶺等老師授課后,激發了創作歌詞熱情。近幾年發表原創歌曲30多首。</p> <p class="ql-block">314.陳朝凱,1970年12月入伍,在鐵道兵第四師服役,1979年退伍。曾任北京聯合收割機總廠試驗員、副科長、科長、工會副主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副主席;開發區總工會副主席、經審委主任;開發區工委、管委會、總公司機關副主席、代主席;開發區體育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中央黨校本科畢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肄業。高級政工師職稱。2024年6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15.荊長庚,1953年1月出生。1970年8月參加襄渝鐵路建設,在鐵道兵二師5808部隊學生12連,1971年加入共產黨,任團支部副書記。1973年4月退場后在陜西省華陰市九冶一公司工作,后調入華山冶金車輛廠工作直至企業破產退休。期間擔任生產班組長,黨支部委員,分廠工會主席等職。有數篇工運工作論文獲陜西冶金工會工運論文優秀獎和三等獎。2007年退休現定居西安市。2022年11月加入文創中心。</p> <p class="ql-block">316.魏天明,男,漢族,1959年7月出生,籍貫:重慶市榮昌區,1978年3月入伍,服役于鐵四師十八團汽車連,歷任排長、副連長等職。1983年入黨,1984年集體轉業后任鐵十四局三處汽車隊指導員,后轉任重慶市榮昌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昌元工商所任支部書記、重慶市榮昌區個體私營協會秘書長、重慶市榮昌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區局紀檢監察主任、區局督察室主任等職,2019年7月重慶市榮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級調研員退休。</p> <p class="ql-block">317.姚才昌,男,1956年11月出生,1976年從云南騰沖入伍,服役鐵道兵二師六團,1984年1月隨部隊集體轉業,2016年11月退休;大專文化,黨員,工程師,現住西安。參與多項重大鐵路工程修建并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建立了公司的實驗體系并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多次參與清華大學高性能混凝土研討會。撰寫多篇技術論文在權威期刊上發表。</p> <p class="ql-block">318.江希紅,男,195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連云港教育學院(函授)大專學歷,1978年3月入伍,鐵道兵青藏線新建鐵路運輸管理處,運輸一營站務二連值班站長,1983年并入鐵道部兵改工期間退役返連云港原籍,任職農墾東辛集團初級中學連云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財務職務,2018年5月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社會事業局退休。2024年7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19.鮑忠源,男,漢族,</p><p class="ql-block">1947年8月15日出生,1969年12月入伍,服役于鐵二師,歷任戰士、副班長、統計員,受嘉獎八次,197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3月退役。</p> <p class="ql-block">320.靖陜零 女 1954年11月出生, 1969年入伍。曾服務于鐵道兵第八師醫院、解放軍第一二二醫院、武警浙江省總隊醫院。最后任職:內科主任、主任醫師。2024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1.尹程起,漢族,河南省鹿邑縣人,中共黨員,經濟師,大學本科學歷,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和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1981年10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舟橋團89131部隊服役;1984年1月,鐵道兵部隊集體轉業兵改工,并入鐵道部更名為鐵道戰備舟橋處。1992年3月,調到家鄉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河南省周口市商務局工作。文章先后被《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大眾日報》《河南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省級以上新聞單位發表。通訊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大慶路周口市商務局。 </p><p class="ql-block">尹程起 電話13603873823</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2.王春彥1959年7月12日河北省滄州市青縣清州鎮中街,1978年12月入伍在鐵道兵89314部隊政治處報道組從事部隊新聞報道工作,1981年8月入黨,1983年12月退伍,1984年1月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電視臺從事廣播電視采編工作,1993年評為編輯職稱,歷任記者,編輯縣電視臺臺長,自學考試本科學歷,1997年北京廣播學院進修一年。1992年采編的轉題片(美麗的心靈,)獲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專題片三等獎。1996年獲滄州地區十佳新聞工作者。2024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3.李偉南,1968年至1971年服役于鐵道兵八師40團團部測量班,退休前任廣州某集團黨委委員、黨委辦公室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曾榮獲廣東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廣州市優秀宣傳干部,受到廣東省委、廣州市委的表彰。2022年7月被選任廣東省鐵道兵聯誼會常務副秘書長。2024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4.秦巖平,1965年出生在福建省龍巖市,從小在福建省順昌縣鐵道兵部隊大院長大。1979年隨父母回到家鄉安徽省臨泉縣,后考入安徽省警校,2020年從公安局退休。業余時間喜愛文學、書法、手作。希望向哥哥姐姐們學習!2024年9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5.楊光和,高級編輯。鐵道兵二師戰友。歷任鐵道部十二局四處宣傳科副科長、鐵道工程報(原鐵道兵報)編輯、人民鐵道報特刊部編輯、人民鐵道報駐中國鐵路通信信號總公司特約記者,中國鐵道通號報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2024年9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6.王紹春,字子煦,號采蓮居士。1959年出生,山東臨沂人,1978年入伍,服役于鐵道兵一師從事文化宣傳工作。80年代在鐵道兵文化部美術組搞美術創作,曾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市美術家協會鐵道兵文化部聯合舉辦的《大路畫展》,其作品在《鐵道兵報》《鐵道兵志在四方》《解放軍報》《農民日報》等刋登?,F臨沂市詩詞學會會員,其詩詞作品散見于《三秦文學》《臨沂詩詞》《郯城詩詞《望海樓》《月旦評》《沂河詩草》《古梅韻》《鐵道兵文化》網等。2024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7.周祖亮,貴州黎平人,侗族。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1974年12月入伍,鐵二師八團服役,1984年轉工。1987年12月調回貴州凱里,曾任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副主席、《苗嶺》雜志主編。曾在北京、山西、貴州等地發表詩歌和散文三百余篇,榮獲政府文藝獎三次。2024年8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8.韓志晨,男,1952年11月出生,乾安縣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009年被評為“建國六十周年對中國電視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60位藝術家”之一,曾任吉林省影視劇集團藝術總監,現任長春市文聯副主席、長春市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吉林省文化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兼影視編劇專業委員會主任。從業數十年,韓志晨先后斬獲第七屆歐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情設計獎,飛天獎首屆編劇單項獎、連續三屆蟬聯東北三省金虎獎最佳編劇獎等多個大獎。2024年9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29.嚴運國,男,74歲,1973年元月入黨。1968年3月—1973年4月,鐵道兵二師七團戰士。1980年9月—1983年7月,電視大學電類專業畢業,留校任教至2011年退休。1985年9月—1986年12月,中南工業大學自控專業結業。 曾任信息學院院長、教授等職。愛好寫作,偶有小文散見紙媒網絡。</p> <p class="ql-block">330.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鐵道兵七師任排長、副指導員、師政治部文化干事。1983年調《鐵道兵》報,1984年2月調《人民鐵道》報,任記者、首席記者、主任記者。1998年任《中國鐵道建筑報》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高級記者。2010年3月調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級副主任,專司鐵路建設報告文學的寫作。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系中國作協會員。2024年10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31.胡新暉,2024年9月加入文學創作中心(缺簡歷)。</p> <p class="ql-block">332.張天國,四川大竹人。1981年入伍,先后在鐵七師給水營、鐵道兵工程學院服役,1984年集體轉工到鐵道部。先后擔任中鐵十七局集團四公司宣傳部長、黨委秘書長和中鐵二十三局集團辦公室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青創委員會委員,重慶作協全委會委員;魯迅文學院24屆作家高研班學員;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重慶大學三峽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重慶新詩學會副會長;在《人民日報》《詩刊》《中國作家》《文藝報》《星星》《詩選刊》《北京文學》《詩歌月刊》《飛天》等二十余家發表報告文學、詩作1000余篇;并入選中國作協《中國詩歌精選》、《中國詩歌百年》等十余家選本;曾獲第七屆中國長詩最佳文本獎、“銀河之星”詩歌年度獎、重慶晚報文學特等獎、古井貢民盟杯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全國詩韻鄉村詩歌大賽二等獎、第三屆奔流文學獎。詩集《愛深了會疼》榮獲第三屆長河文學特等獎,與《翅膀上的風景》獲重慶市委宣傳部和重慶作協重點作品扶持獎。出版報告文學5部,詩集4部,近400萬字。</p><p class="ql-block">2025年18日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33.楊學新,1958年生于云南云縣,1976年參加鐵道兵,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部隊時期歷任鐵道兵二師六團戰士、排長、副指導員、政治處干事等職;1984年隨部隊改編進入中央企業工作,在中鐵十二局集團公司工會常務副主席崗位退休。喜歡格律詩詞創作,在各類媒體發表詩詞賦百余首。2025年2月23日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334.李光耀,武漢市人,1968.03入伍,1968.05赴北越,參加援越抗美作戰,1969.03回國參加襄渝鐵路建設,1978.12月赴廣西寧明縣,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配屬55軍東線作戰,擔負鐵路遮斷搶修任務,歷任鐵十團戰士、文書、班長、付排長、排長、營部書記、團政治處干事!作品攝影在軍報、鐵道兵報、總后勤雜志都有刊發!1982.01轉業回武漢市,在湖北省公安廳消防總隊工作,同年轉武警湖北省總隊工作,歷任干事、宣傳處付處長、處長,作品在人民日報、人民法制報、人民消防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湖北法制報等有刊出!1992.02調武警海南省消防總隊工作,任武警三亞市支隊支隊長!1995.08轉業,海南省國家安全廳工作!2025年4月23日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p class="ql-block">(缺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35.茅建銀,原鐵道兵十三師六十三團汽車一連,退伍回地方后,在交通、交通公安、市場管理中心、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黨組成員、副科局級干部,已退休。2025年4月24日加入文學創作中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資料收集正在進行中。</b></p> <p class="ql-block">關于制作《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續集》的通知</p><p class="ql-block">各位戰友、軍嫂、學兵、鐵二代:</p><p class="ql-block">文學創作中心自2017年8月6日成立,已經走過了七個春秋。七年風雨、七年奮戰、七年磨礪、七年輝煌,文學創作中心已發展成為擁有380多位作者的“作家群”。</p><p class="ql-block">為保存文學創作中心作者資料,記錄各位作者的創作簡歷,準確掌握作者信息,方便作者之間互相溝通學習,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2022年,文學創作中心收集、整理、制作了《鐵道兵戰友網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上集、中集。</p><p class="ql-block">制作完成后,又陸續有新作者加入文學創作中心,因此,文學創作中心研究決定,制作《文學創作中心作者名錄集》下集。</p><p class="ql-block">凡在文學創作中心,還沒有提供個人資料的作者,請把自己的資料發送到文學創作中心,有戰友負責收集。資料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是否黨員,籍貫,入伍時間、服役所在師團,退伍或轉業及退休時間,創作簡歷,現居住地。(字數限150字以內)。附本人軍照近照各一張(無軍旅史的用便裝照)。</p><p class="ql-block">文學創作中心</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8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甘南县| 常德市| 明光市| 瓮安县| 衢州市| 鄂尔多斯市| 芒康县| 河曲县| 香河县| 贡嘎县| 修水县| 吴旗县| 涞源县| 井研县| 嘉荫县| 巍山| 青龙| 界首市| 泰和县| 琼中| 兰溪市| 台州市| 新乡市| 岐山县| 烟台市| 三台县| 涟源市| 陕西省| 台南县| 福州市| 丹寨县| 新化县| 海伦市| 宝坻区| 萍乡市| 北流市| 申扎县| 台北县| 肃北|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