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這是一張清晨</b><b style="color: inherit;">俄羅斯</b><b style="color: inherit;">金角灣</b><b style="color: inherit;">海濱照片,“在早上,你的腳步牽絆著晨露,眼下這條小路,就能通向安寧的家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首上個世紀的老歌時常回響在后人們耳畔,它憂傷動聽,蕩氣感人.......</b></h1> <h1><b> 2024年7月2日早上,幾位</b><b style="color: inherit;">三十八軍后代"微信小小群”老伙伴們跨過了祖國邊陲口岸</b><b style="color: inherit;">—琿春,踏上了廣袤的俄羅斯土地,“它的平坦像絲絨再歌唱,跌宕時也不聲不響........”</b></h1> <h1><b> 入境后,我們乘坐白色俄羅斯大巴車</b><b style="color:inherit;">,急馳在滿眼碧綠的西伯利亞大草原上,這段路程整整花費了四個多小時.......</b></h1> <h1><b> 這個后代微信“小小群”</b><b style="color:inherit;">始建于三年前,其成員為三十八軍沈陽子弟平時聚在一起比較多的后代,因為人數較少,微信群成員不多,所以叫“小小群”。這次出行,我們首先選擇通化老軍部辦公樓作為出發地........</b></h1> <h1><b> 車窗外森林、草原、樹叢飛快地向后閃逝,大家陷入靜思,想起來了當年衛國戰爭時期,活躍在這片森林里的一支紅軍小分隊。它由瓦斯科夫準尉帶領,并由麗達、熱妮婭、麗薩、加爾卡和索妮婭</b><b style="color:inherit;">五位美麗蘇聯姑娘組成.......</b></h1> <h1><b> 1942年夏季,蘇聯東北部戰場,女兵們在密林里的一個小村莊</b><b style="color: inherit;">遭遇德軍,她們進行了頑強激烈</b><b style="color: inherit;">的阻擊、抵抗,最終戰勝了數倍于己敵人。英雄的故事膾炙人口、老幼皆知,戰斗的背景也是一片碧綠色.......</b></h1> <h1> <b>后來,她們的事跡被拍成了影片,搬上了銀幕,電影名字就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并于1972年12月6日隆重推出。八十年代中葉,這部大作在我國熱映.......</b></h1> <h1><b> 入境后第二天晨起,幾位老兵來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列寧廣場,周圍一片寧靜,中間聳立著高大的列寧塑像,我們站到了從小就非常崇拜的領袖像下合影.......</b></h1> <h1><b> 列寧廣場下面是</b><b style="color:inherit;">軍港,里面停泊著幾艘銹跡斑斕的軍艦,它們是“帕拉達號”和“娜杰日達號”護衛艦,都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產品了。當年它們剛剛問世消息傳到國內時,已是“</b><b>軍迷</b><b style="color:inherit;">”的我們都驚訝好奇.......</b></h1> <h1><b> “小小群”的后代們也都是拿過槍的老兵(左起:欒進超、申衛平、凌鐵軍、郭和平),我們背靠軍港,</b><b style="color: inherit;">憑欄站立,留下了這張合影......</b></h1> <h1> <b>照片遠景有一座白樓,它是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總部辦公地方,但如今門可羅雀,失去了往昔輝煌。廣場右側坐立著一艘上白下綠涂裝的潛艇.......</b></h1> <h1><b> 它就是真實的C-56潛艇實體,1936年11月24日完成建造,當時艇體各大部分分別裝上了火車,經由通往西伯利亞的萬里鐵路運送到了海參崴軍港組裝下水。艇上英雄的官兵們在衛國戰爭期間,擊沉敵艦10艘,重創4艘.......</b></h1> <h1><b> 潛艇艙內設有小型展覽,展示出許多有意義的實物和照片,介紹了當年艇上官兵們不怕犧牲,頑強作戰的英雄事跡。</b></h1> <h1><b> 艙壁上還掛著上級頒發的獎旗和多枚勛章......</b></h1> <h1><b> 再回過頭來倒敘由瓦斯科夫準尉帶領的這支隊伍</b><b style="color: inherit;">,在森林里與敵人交戰中,</b><b style="color: inherit;">姑娘們一個個都壯烈犧牲了,戰爭摧不毀美麗,卻為女兵增加花容.......</b></h1> <h1><b> 麗達班長受重傷后不想拖累瓦斯科夫,她只是托付瓦斯科夫去尋找她的孩子后,就飲彈自盡了......</b></h1> <h1> <b> C-56潛艇再往前走,是“太平洋艦隊戰斗榮譽紀念碑”,碩大紀念碑上有顆紅星,中間燃著一盞永不熄滅的“長明火”,時刻放散出冉冉明亮的光芒.......</b></h1> <h1><b> 蘇軍彩色軍徽和勇士們雕塑墻非常莊嚴、肅穆,這里面不僅僅紀念二戰中為保衛這座港口犧牲的官兵們,也包括了麗達、熱妮婭、麗薩、加爾卡和索妮婭這些在西伯利亞叢林里倒下的女兵們</b><b style="color:inherit;">......</b></h1> <h1><b>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也是中國抗戰相持階段,我們的父輩們(八路軍晉西支隊,后為三十八軍337團)是紅軍的盟軍,共同與德、日法西斯作戰。在中國抗日戰場上,晉西支隊響應毛主席“派兵去山東”號召,跋涉數千里,從晉西南到達了魯南天寶山.....</b></h1> <h1><b> 1942年,晉西支隊整編后成為八路軍115師教二旅四團,官兵們奉命在山東濱海區建立敵后根據地,堅守郯馬地區(山東郯城縣及馬頭鎮靠近江蘇邳縣區域)......</b></h1> <h1><b> 他們打贏了岳家村、武安鎮等戰斗,收復了郯城,狠狠教訓了頑固投降派,粉碎了敵人多次掃蕩、圍剿.......</b></h1> <h1><b> 在沂蒙山和沂水河的征戰歲月里,也犧牲了許多好戰友、好兄弟,還有好領導。后來,他們的英靈忠骨都搬到了蘇北贛榆“抗日山”上,這里的黎明也是靜悄悄......</b></h1> <h1><b> 紀念碑“長明火”后面高坡上建有“尼古拉凱旋門”,這個建筑配色非常有特點,底座深咖啡色,然后是淡褐色、白色,中間是玫瑰色、金黃色,頂端是橙色和淡藍色相間,周邊鑲嵌金色。我和鐵軍(八路軍老戰士后代)站立在前面,撫今追昔,同憶歲月,愿天下靜好,世間太平......</b></h1> <h1><b> 今天,一群俄羅斯水兵瀟灑信步地走過潛艇展覽館廣場(上圖</b><b style="color:inherit;">);英雄不死,影片中俏皮的熱妮婭女兵吹著悠揚的口琴曲(下左);后代郭和平也戴上了同款船形帽,上面綴滿紅軍軍徽和各類獎章,一臉勝利后的笑容</b><b>(下右)</b><b style="color:inherit;">......</b></h1> <h1> <b>距離軍港東南20多公里處,這是二戰時期蘇軍修筑的日本海方向岸防炮臺和儲備的發射筒。工程浩大,至今保存完好.......</b></h1> <h1><b> 第三天早上,小雨靡靡,風輕云低,莫道君行早,后代們打傘站立在岸炮前合影......</b></h1> <h1><b> 彈藥儲藏庫和岸炮操縱臺都深埋在地下.......</b></h1> <h1><b> 瓦斯科夫小分隊戰士們沒有這般堅固的掩體,他們躲在巖石后面觀察敵情,在樹林中與敵人周旋、搏斗......</b></h1> <h1><b> 最后,五位女兵都倒下了,瓦斯科夫滿腔仇恨,喬裝打扮,只身闖入敵軍宿營地,端起機槍俘虜了眾多敵軍.......</b></h1> <h1> <b>五朵金花血灑草原疆場,勝利后麗達班長的兒子來到了這片母親戰斗過的樹叢里,找到了英雄們埋葬地.......</b></h1> <h1> <b>八十多年后的一個夏季里,萬歲軍“后代小小群”的伙伴們也匆匆地趕到了,來到了草原上,來到了森林里,來到了戰時工事旁......</b></h1> <h1><b> 踏上戰地,懷念前輩,憑吊英雄,后代們不會忘記當年各個反法西斯戰場上的炮火硝煙和槍林彈雨.......</b></h1> <h1><b> 同安息在金角灣岸上墓地</b><b style="color: inherit;">水兵們和西伯利亞森林里姑娘們一樣,所有為反法西斯戰斗而光榮獻身的前輩們永垂不朽!</b></h1><h1><b> “</b><b style="color:inherit;">當水面上還燃燒著紅霞,此刻的無聲都喧嘩,這里的黎明靜悄悄.......”</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泰兴市|
聂荣县|
邢台市|
阿合奇县|
齐河县|
化德县|
兴仁县|
翼城县|
新安县|
陵水|
诏安县|
米林县|
潞城市|
新泰市|
郁南县|
秦安县|
广平县|
景谷|
花莲市|
行唐县|
福鼎市|
大渡口区|
焦作市|
潢川县|
湘乡市|
获嘉县|
静安区|
珠海市|
深圳市|
盱眙县|
建平县|
盖州市|
开鲁县|
阜城县|
维西|
安龙县|
驻马店市|
鄄城县|
临安市|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