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古民居建筑,素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山西晉商深邃富麗的大院與徽州典雅精致的民居一北一南組成了中國民居建筑的“雙壁”。</p><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過四大商幫,他們分別是晉商、徽商、粵商、甬商四個商幫。明清時期,以山西商幫和徽州商幫最為興盛,他們通過經營買賣發家致富,并且在家鄉建設起了民居豪宅,建筑多以明清建筑為主。現在的山西,明清時期的民居尚有一千余處,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集中在晉中一帶的晉商豪宅大院。這些大院不僅將民間建筑文化發揮到極致,更是晉商風雨六百年的珍貴見證。</p><p class="ql-block"> 每個山西大院的門內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而每個大院都是中國古典建筑學中嘆為觀止的一流構建;每一個大院都有一部輝煌史,幾個傳奇故事。它們見證了山西“史詩般傳奇”的商賈歲月和大院生活,也得以讓人們透過精美的大院建筑去領略山西當年的雄風與氣魄。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博物館”。目前在山西保存完好的家族式大宅院古建筑群有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莊園等。本篇記錄的即為其中被稱作“晉商三蒂蓮”之一的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現保存完好并供游人參觀的有:東院視履堡(高家崖),西院恒貞堡(紅門堡)兩個院落。</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東堡門:</i>王家大院東院的四面各開一個堡門,東堡門位于東院前大通道的東端,是王家大院的主門,高高的門樓石雕匾額上刻有“寅賓”二字,意為東方之神敬導日出。現今游人參觀王家大院皆由此門進入。↓</p> <p class="ql-block"> 東堡門由高14米的三層建筑組成,頂部有一座平面呈長方形的門樓。高大的門樓,如同故宮的門樓一般。↓</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視履堡:</i>視履堡又稱高家崖,是王家鼎盛時期由王家兩兄弟王汝聰、王汝成修建的。視履堡是一個不規則的串聯式院落住宅群。堡內共有兩套宅院和一套書院,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為王汝聰居住的敦厚宅、王汝誠居住的凝瑞居和桂馨書院組成。↓</p> <p class="ql-block"> 敦厚宅前的大影壁,上方額枋四周,雕有關于道家故事的連環組圖;壁心是磚雕的獅子滾繡球,彩帶表示好事不斷,繡球上的錢紋含富貴之意,獅子又為獸中之王,可威服百獸,所以這圖案既避邪祥瑞,還象征著威信勢力。↓</p> <p class="ql-block"> 東院視履堡規模雖小卻十分地精致。視履堡四周城墻包圍,東西南北各有出口。在大院南堡門外有一條小路與鎮內長街溝通,宅院面前一條青石大道橫在建筑群的內部通向東堡門。↓</p> <p class="ql-block"> 視履堡西南角有一據高臺之上的四方小亭,名曰“瞻月亭”,亭下便是城堡之西堡門,穿過此門即是連通東西兩院的石橋,過石橋后便來到西院紅門堡。↓</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紅門堡:</i>紅門堡又稱西大院或恒貞堡,是當年王家長輩世代居住的地方。傳說院主人王家十六世孫王中極為圖大吉大利將大門漆為紅色,恒貞堡便有了紅門堡的名稱。堡內建筑一排排整齊地由低到高排列,以中間干道為軸左右分列,加上東西橫穿的三條巷道,所有建筑構成一個大大的“王”字。而整座院子的圍墻則形似一條巨龍環繞四周。紅門堡的建筑布局隱一個“王”字在內,有潛于“龍”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紅門堡依山而建,看起來像是一個城池,有高高的城墻和城樓,連設有88座各具特色,無一雷同的院落,在做工和雕刻上面更是沿用了后期清代“纖細繁密”的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 整個大院地勢逐漸向上,非常大氣。青灰色的石磚仿佛在訴說歷史的滄桑,院中的綠樹增添了幾分生氣。↓</p> <p class="ql-block"> 依山就勢,順坡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左右平衡有序。按照中國古代風水理論,整座院落“身后有靠”,而且“背靠厚實”。↓</p> <p class="ql-block"> 整個建筑群依山而建,從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組成,左右對稱,中間一條豎巷與三條橫巷組成一個規整的“王”字。↓</p> <p class="ql-block"> 所有建筑嚴格按照封建等級制度建造,看起來相當莊嚴,規整,符合宗法禮制,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有自己的城墻,城墻不是太高,但是將整個大院嚴密圍合,城墻上還設立有角樓崗哨,堪比一些古城鎮的規模。城堡式的住宅院落,因為依山勢而建,所以看起來格外有氣勢。↓</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在古建范疇,它的藝術內涵可謂貫穿種種,無所不容。↓</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繼承了我國西周時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院內居所的格局定位,其院落布局雖大都為多進式院落,但樣式多變,組合得體,整個建筑設制,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體,既遵循了中國古代傳統的陰陽五行之說,又合乎了尊卑有序、內外有別的倫理道德禮制。↓</p> <p class="ql-block"> 大院的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建筑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又有“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的特征。↓</p> <h3> 所謂“建筑必有圖,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正是王家大院雕刻藝術的真實寫照。如門前照壁上活靈活現的“獅子滾繡球”,松竹院門楣上玲瓏剔透的“鳳戲牡丹”“松竹梅蘭”等都是匠心獨運的精工之作。而且在眾多的題材中,含蓄地寄寓著主人或企盼吉祥如意,或追求功名利祿,或奢望安居樂業的美好意愿。↓</h3> <h3> 在建筑的局部和細微之處,王家大院汲取了南方園林建筑的設計風格,將造院技巧與造園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藝術的又一大特色。如此種種,將大院縫合為多元文化體的藝術大殿堂。↓</h3>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墻面大門雕刻也是特別出奇的,木門與石墻,都可以清晰可見,有龍,有鳳,有獅,有花鳥魚蟲,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小到門栓上的,大到整個院外的墻壁上,都布滿了不同的雕刻花紋,可見當時的藝人的技藝精湛,技法嫻熟。↓</p> <p class="ql-block"> “養正書塾”竹門石雕,代表孩子小時侯要打好扎實的基礎,日后才能節節高升。↓</p> <h3> 王家大院最具有特色就是“三雕藝術”,既木雕、石雕和磚雕。其數量之大、手藝之精美、內涵之豐富都是舉世罕見的。↓</h3> <h3> 王家大院內能夠看到的各種木制、石質和磚制構件上,都有雕刻。此外,還有數量眾多的專門的裝飾類雕刻作品。↓</h3> <h3> 雕刻的技法上從浮雕、圓雕到陰刻陽刻,基本上中國古代的雕刻技法在王家大院里都能見到。而雕刻的內容也是從日常生活到宗教內容到裝飾美化無所不包。↓</h3> <p class="ql-block"> 除了磚雕和木雕,在王家大院你還會看到眾多的楹聯匾額,每一塊都帶著不同的含義,同樣是王家大院的特色旅游看點。↓</p> <h3> 幾乎在大院內你都可以看到楹聯,有門戶就匾額,大部分都是用木頭制作而成,當然也有一些是用磚或著石頭雕刻而成。這些匾額上面都刻著字,有行書也有隸書,造型也是多樣,比如你還可以看到鄭板橋的手書、劉墉的條幅跟唐伯虎的繪畫等等,可謂是價值連城。↓</h3>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恒貞門:</i>紅門堡的南門,雄偉的堡門為兩進兩層,一方刻有“恒禎堡”的青石牌匾鑲嵌在堡門正中央,因堡門為紅色,所以人們都叫西大院為“紅門堡”。今為王家大院參觀游覽的岀囗處。↓</p> <p class="ql-block"> 恒貞門外正對堡門的地方,矗立著一座八字型磚雕照壁。照壁正面的中間雕有一雌一雄兩只鹿,旁邊一猴正欲摘印,寓意路路暢通,封侯掛印,照壁背面雕的是麒麟,在照壁上雕刻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可鎮宅避邪。↓</p> <p class="ql-block"><i><u> 山西晉商大院建筑群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具有極大的藝術性與審美性。晉商大院建筑有巍峨的城墻、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還有形形色色的宅院,這些宅院都有鮮活的生命與靈魂。其以建筑為載體傳達的文化之美豐富、深厚、多元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u></i></p> <h3>圖片:宋老頭</h3><h3>編輯:宋老頭</h3><h3>文字:宋老頭(部分景點介紹摘自網絡,謝謝網絡作者!)</h3> 謝謝您的瀏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鹤岗市|
雷山县|
开阳县|
易门县|
正安县|
成安县|
南城县|
察哈|
曲靖市|
博罗县|
郧西县|
郸城县|
越西县|
大厂|
十堰市|
吉林市|
峨边|
东乌珠穆沁旗|
宁都县|
长葛市|
龙里县|
潼关县|
额济纳旗|
沙田区|
营口市|
大城县|
特克斯县|
中卫市|
临高县|
竹山县|
北票市|
太原市|
麟游县|
红安县|
溧水县|
班玛县|
孝昌县|
皮山县|
治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