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祭嗣同</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李國成</b></p><p class="ql-block"> 縱覽華夏,浩浩蕩蕩;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文明貫千年而不衰;絲路通暢,物貿囤積居奇,商民屯街塞巷,東西諸國或遣使往返絲路之道。觀盛世之國,曾恢宏于世,異域諸國能與之相庇及者,實屬寥寥無幾。古之中國,威震四夷,星曜八方。</p><p class="ql-block"> 觀近代之中國,屈辱圖強并存,匪盜、賊寇屢屢犯邊,西洋諸國虎視眈眈,扛槍炮越洋穿海,破華夏之門,扭商貿之逆,文明毀于一旦,文物古跡悉數盡毀,金銀器皿洗劫一空,有識之士持大刀長矛予以迎擊,接踵于槍炮之下,盜匪嗜血成性,文明之國洗劫一空。悠悠華夏,嗟呼,痛也,嗟呼,悲哉。</p><p class="ql-block"> 國破山河碎,人心皆滴血,然槍炮之下,英烈之士留名青史。亦有習西器以救中華者,強國先強技,以圖國強。</p><p class="ql-block"> 成拜讀嗣同所著《仁學》,略有所悟。愚之見,《仁學》者,人學也。故曰“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心若有所,既不得其果,亦即有不在焉。</p><p class="ql-block">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士,生于官宦之家。其父譚繼洵,晚清湖北巡撫,后任湖廣總督。</p><p class="ql-block"> 因其家世,嗣同少時先后師從歐陽中鵠、涂啟先、劉人熙等瀏陽名士。從士歐陽中鵠習經世致變之學,其師歐陽中鵠深究明末名士船山先生,其學與師者、師之師者已有所似。船山先生,又名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晚年隱居石船山,故后人稱之為“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士,明遺民。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詩人、詞人,亦為“四大啟蒙思想家”之一其一。</p><p class="ql-block"> 嗣同后入大圍書院,求學于大圍先生,字舜臣,名涂啟先。隨師求四書五經等儒學之書,亦習經算之術、格物之科。</p><p class="ql-block"> 后從師劉人熙,泛獵西學之科,以充盈其身。與回人王正誼亦有深交,二人亦師亦友,王正誼其人武藝超群,師承李鳳崗,精通劈掛、六合拳術。王正誼皆得其真傳,后又勤練拳刀之術,成晚清武術大師,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名師齊名。人喚“”雙鉤王五”“大刀王五”“京師大俠”,嗣同習武之舉以效國,此男兒馬革裹尸之志也。</p><p class="ql-block"> 甲午之際,日寇持大陸之策犯華,借朝鮮東學黨之亂,趁隙而入,數役之后,清室完敗。然壯飛者,懷揣鴻鵠之志,以拳拳報國之心,隨康、梁之步,行變法之路,圖中國之強。變法之敗,康梁游走他國,壯飛聞之而嘆:“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者。有之,請自嗣同始!”</p><p class="ql-block"> 百日之變,雖敗,其不啻與祿、凱之流同流合污,沆瀣一氣,亦未有遁逃之意,其左右皆勸其遠走他國,其拒其左右,曰捐軀赴死,舍身成仁。以此換國民之醒,挽國之所危,成救國之舉。東方之雄師,盛世之中國,曾雄據東方,雄于地球。今者,國弱則強寇屢犯,屈辱之約層出不窮。壯飛習武以救國,從文以學技,然中國者,一人之力撼搖搖欲墜之中華者甚微,然赴死之壯舉,激勵國人之心,中國之民眾,前仆后繼,以舍身成仁之徑,跟隨其步伐,喚來者之眾。中國定雄于東方,雄于地球。</p><p class="ql-block"> 然英雄之志未能夙愿,其講學之道,報國之情傳之眾,師出有名者眾多,唯懷中、艮寅尤眾。</p><p class="ql-block"> 懷中者,字華生,長沙之士,名楊昌濟。其事從于湖南長沙師范,有名之子弟者眾多,唯“湘江三友”最負盛名,三友者毛澤東、蔡和森與蕭子升。毛澤東、蔡和森皆在救亡圖存之時局之變獻身,事革命而矢志不渝,二者亦為中國共產黨創始者,蕭子升先投身于國民政府,后因國民黨敗遁入臺,其因信無政府之張,旅居海外,于一九七六年卒于烏拉圭。懷中終其一生以“欲栽大木拄長天”詩句明志,故其心寄蒼生與家國,亦受其師譚嗣同之所教。</p><p class="ql-block"> 艮寅者,乃護國將軍蔡鍔也,字松坡,生于湖南寶慶,其與板倉先生楊昌濟師從于譚嗣同。蔡鍔亦受其師之所授。后又傳之于其生玉階。玉階者,朱德是也,亦為救中國之業傾其所有。</p><p class="ql-block"> 悲夫,英雄之志,英雄之心,英雄之淚,不落寞,今之中國,舉國之力,勠力同心,迎站富強之勢,民愈富,國愈強,成世界仰慕之國,回敬英靈。</p><p class="ql-block"> “彼人我之人我,車裂之刑也;此一身之人我,寸磔之刑也。不其悲夫!不其悲夫!”此壯飛視死之舉也?</p><p class="ql-block"> 梁啟超于《仁學序》中曰:“嗚呼!此中國為國流血第一烈士亡友瀏陽譚君之遺著也。烈士之烈,人人知之。烈士之學,則罕有知之者;亦有自謂知之,而其實未能知者”。</p><p class="ql-block"> 成拜讀《仁學》,痛而凄愴。故曰:仁學者,人學也。小仁者,人于家;大仁者,人于國,而嗣同之先輩,懷小仁之家,亦有大仁之國,故君子也,英雄也,吾輩當銘記感懷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家/詩人簡介]李國成:男,回族,筆名:塵風渡客,生于甘肅天水,喜好寫詩,中國散文網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昌吉州作家協會會員,曾兼任州理和阜康市作協副主席。作品先后發表于中國散文網、詩刊、詩林、《現代作家文學》、《新疆文學》、昌吉日報、《回族文學》等報刊物雜志和網絡媒體。獲獎及作品發表:作品《風兒帶著雨花雪戀上春》獲得第五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二等獎;作品《六月割麥》獲得第四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金獎。獲2018年第五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先鋒人物,獲2018年全國詩書畫先鋒人物。2019年3月;作品《風兒帶著雨花雪戀上春》獲得中國當代作家書畫字代表作文庫一等獎;作品《三賦頌》入圍《作家前線》第三屆“才子杯”;作品《與心擦出火花》組詩發表在2019年《回族文學》第一期;2019年7月,作品《三賦頌》獲得第六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2019年7月,作品《給媽媽的信》榮獲由昌吉州“訪惠聚”辦、昌吉州文聯、昌吉州紀委聯合舉辦的“一封家書”征文活動優秀獎,2019年12月,作品《駐村小記》發表在2019年《回族文學》第六期。2021年《駐村離別藏名詩》、《天池四季韻》、《晉阜援疆三部曲》、《祭屈原》等詩詞作品先后發表在新疆文學公眾平臺。2021年組詩《醉朦朧》、《碉堡梁賦》、《我愛你,我的祖國》等詩賦作品發表在《現代作家文學》。2021年6月論文《關于在街道黨工委成立黨校的可行性分析》獲得全疆黨校系統科研論文三等獎。駐村獲得“自治區優秀”、“昌吉州優秀”。擔任教師期間先后榮獲區、州、市以及學校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班主任素質大賽一等獎”、“公開課一等獎”等四十余項獎項。</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琼结县|
凤凰县|
安阳县|
铁力市|
安化县|
塘沽区|
南乐县|
南华县|
宿州市|
璧山县|
商洛市|
故城县|
扬州市|
宜城市|
马尔康县|
河东区|
灌南县|
凤冈县|
白银市|
西峡县|
色达县|
墨脱县|
疏勒县|
广河县|
内丘县|
乳源|
布尔津县|
孟连|
文山县|
萨嘎县|
锦屏县|
米易县|
京山县|
康平县|
乌兰察布市|
麟游县|
息烽县|
方城县|
张家港市|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