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寫在前面的話]</b></p><p class="ql-block">在黨的103歲生日到來之際,6月27日,永濟市城西離退休黨支部在黨員活動室舉辦慶“七.一”黨員活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據上級黨組織指示精神,支部開展以“銀齡向黨綻芳華”為主題的活動,要求大家寫文章向黨匯報,將自己晚年發揮余熱服務社會的點滴貢獻,作為禮物獻給黨的生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寫作題目是《<b>老樹著新花 馥郁溢芬芳</b>——我的晚年多彩生活》,并以此文在大會上做了發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圖片攝影:呂克禮 柳菊霞</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老樹著新花 馥郁溢芬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晚年多彩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呂克禮/文</p><p class="ql-block">2000年正式退休,忙忙碌碌一輩子的教育教學生活,就此打住,說實話,清閑的日子難熬啊,像得了病一樣,無精打采,無所事事,閑得心里慌。</p> <p class="ql-block">無聊的時候,甚至一個上午坐在我家院子里,看螞蟻搬家,贊美螞蟻力量大無比;去太原兒子家,坐在馬路邊,計算出租車空實比例,慨嘆司機的辛苦而憐憫憂傷。</p> <p class="ql-block">索然無味的日子過了五年,直到2005年,65歲那年,我得了一場大病。手術之后,醫生告誡時間不會很長,要好好注意營養調理、活動身體、盡可能地延長生命的長度。</p> <p class="ql-block">這才引起了我的警覺,我知道時間對于我來說不多了,我該如何度過余生的問題,在腦海里波濤翻涌,總不能這樣混混沌沌地過日子吧,因為生命只有一次。</p> <p class="ql-block">很小的時候,喜歡讀書,喜歡遣詞造句,羨慕作家們的高雅情操、筆底波瀾、用文字推動社會滾滾向前,便產生夢想作家生涯……但生活的不如意,夢終歸是夢,成了永遠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我的一生道路坎坷,命運安排我總是在泥濘中跋涉,像一棵羸弱的小草,被壓在千斤磐石下,要生存成長、要開花結果,就必須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方能小荷露尖角,見到陽光雨露,茁壯成長。</p> <p class="ql-block">傾其一生之奮斗,我才從一個九歲就必須上山砍柴養家糊口的村野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著擔當的教育工作者,這中間遇到的艱難自不必多說,經歷的許多故事卻耐人尋味,催人奮進,對于家人后代都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激勵他們勵志圖強,奮力拼搏,追求美好的未來……早有文學夢的我,曾經立志把它們寫出來,勵志我的后代,成就我的夢想。然而,寫作十分艱難,談何容易,對一個幾十年不動筆墨的人!</p> <p class="ql-block">漫長的病床煎熬,令我思緒萬千,人生最大的不快,莫過于當他離世時,還有夢想揣在懷里,不能如愿。醫生的話,讓我萬般焦慮:“我的文學夢想,一輩子的追求,依然在孕育之中,如再不運筆耕耘,就時不我待了……”我默默地責問自己,“難道還要把它帶到墳墓里去實現嗎?”</p> <p class="ql-block">每當這個時候,我便感到生命的珍貴,不免警告自己,不能再落寞下去,必須急起直追,在不多的時日里,完成多年心愿,才不愧來世一遭。于是,2008年,我68歲那年,身體慢慢康復,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擱置多年的筆,開始書寫我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經過九年多的努力,我宵衣旰食,沒有吃過一頓舒心飯,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沒有讓大腦神經稍微松弛過,與過往較真,與陳年舊事論長短,在實現我生命中最后一個夢想的艱難跋涉中,灑盡滴滴汗水,歷盡千難萬阻。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把生活編織成文字,出版了自傳體紀實文學《腳印》(中國文聯出版社)、散文集《晚霞》(團結出版社)、《腳印》《晚霞》評論編著集《旋風》(現代出版社)等六部著作,207萬字的文學作品,實現了我的愿望,圓了我的作家夢,并被載入《山西作家大辭典》,永留典籍。</p> <p class="ql-block">《腳印》和《晚霞》是姊妹篇,可以說是兩部自傳體紀實文學作品,真實地詳盡地記錄了我艱難而不尋常的人生經歷。它們的出版,出乎我的所料,引起廣大讀者關注,如同平地卷起一股旋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上許多華人居住的地方,不斷有書評、讀后感、詩文、書畫作品紛至沓來,盛贊二書所表現的生活真實、所傳達的正能量,把它們譽為“人生楷模的教科書,為人師表的教科書,為人處世的教科書,激人奮進的教科書”。</p> <p class="ql-block">《旋風》是我編著的文學評論集,輯錄了《腳印》《晚霞》反響的精華,收錄了百余位讀者為它們寫的詩文書法作品,評論家稱贊它:“這部 '編著' ,怕有比 '著' 付出的更大心血”,“它是人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作者精神世界的重要階梯,它不僅揭示了《腳印》《晚霞》的文學內涵,而且全面展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昭示著更多的人向往正大光明、鍛造高尚人格、實現人生價值”。香港著名作家東瑞對《旋風》中我寫的《編者感言》大加贊賞,他說:“呂校長的 ‘編者感言’寫得充實有內容,寫得另類,顛覆一般前言、按語那種簡短、交代而已的文體特征……” </p> <p class="ql-block">時間如穿梭一般極速,瞬間即臨耄耋之年,伴隨著手中的筆,我又端起了相機,喜歡上了攝影。幾年來,風里來,雨里去,跋山涉水,走村串巷,把美好的風景、火熱的生活、優秀的人物,統統納入鏡頭。圖文并茂,制作精致美篇644個,許多都被美篇編輯部“加精”發表,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頌揚人性真善美,弘揚社會新風尚,服務百姓、傳遞正能量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件值得我驕傲的事,即古稀耄耋的我,不顧年邁體弱,竟做起了文學編輯,為8位不曾謀面的網絡朋友,擔任責任編輯,出版了三百余萬字,共計10部長篇文學作品,枯燥的編輯工作,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雖然累了,疲憊了,但結識了許多朋友,收獲了誠摯的友誼,服務了社會,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p> <p class="ql-block">綜上所述,晚年的我,應該說沒有辜負生活的眷顧,在詩和遠方的擁抱中,努力著、拼搏著,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和精彩紛呈。 </p> <p class="ql-block">我豐盈的老年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彩的生活內容,不僅給自己帶來了許多好處,也給社會注入了清新的空氣、炙熱的溫暖,為端正社會風氣助了一臂之力,所有這些都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贊賞,《山西日報》《山西晚報》《三晉都市報》《運城日報》《黃河晨報》《永濟報》,以及《河東文學》《蒲州文學》,還有許多網站都刊文報道我的事跡;永濟電視臺先后制作了專題片《遲來的<腳印>——呂克禮與他的文學夢》《呂克禮用夢想掀起旋風》和歌曲視頻《我的老鄉呂校長》《河東出了個呂校長》等,宣傳我生命不息、筆耕不輟、奮斗不止的精神;全國各地許多詩人、歌詞作家、曲作家為我寫詩、寫歌、譜曲,歌頌人們崇尚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大愛無疆”的高尚品德。</p> <p class="ql-block">文章即將落筆的時候,老伴看了這篇文章,是譏刺,是調侃,還是不屑一顧,她說,你這是老樹著花不嫌丑啊!我說,非也,我這是老樹著新花,花丑卻馥郁溢芬芳啊!</p>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呂克禮,一生教書育人,曾任永濟中學(山西省“重點”“示范”中學)校長、書記等職。晚年愛好攝影、專注文學創作和編輯出版事業。</p><p class="ql-block"> 運城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品頗豐,制作美篇600余篇,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頌揚人性真善美,弘揚社會新風尚,服務百姓、傳遞正能量作出了許多貢獻。</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有長篇自傳體紀實文學《腳印》、散文集《晚霞》、《腳印》《晚霞》評論編著集《旋風》等。</p><p class="ql-block"> 文學編輯。責任編輯出版文學作品10部,如陜西詩人楊明霞的詩集《秋水月華》,旅徳作家昔月的散文集《兩鄉情苑》,四川作家紅松的長篇愛情小說《愛情使他們風雨同舟》《美女如云》及小說集《紅松小說選集》,永濟作家高菊蕊的長篇報告文學《家園情懷》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乌市|
晋宁县|
宝鸡市|
黑水县|
永登县|
稷山县|
蓬莱市|
南丹县|
铁岭市|
金寨县|
临朐县|
榆树市|
柳河县|
南丹县|
宁国市|
健康|
北票市|
沙湾县|
修武县|
清丰县|
二连浩特市|
日土县|
宜川县|
德钦县|
都江堰市|
贵德县|
巴青县|
永定县|
汤原县|
安泽县|
海原县|
彝良县|
恩施市|
彭泽县|
霍林郭勒市|
布拖县|
宜阳县|
扶绥县|
曲阳县|
新乡市|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