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勒泰的轉場文化傳承千年,阿勒泰地區的牧民至今仍保留著四季轉場的傳統。</p><p class="ql-block"> 每年阿勒泰的牧民會根據牧草生長周期和季節變化,帶領牲畜在不同的牧場之間進行長距離轉移。該地區素有“金山銀水”之稱,境內有廣袤的四季草場,分布在阿爾泰山和準噶爾盆地之間,地勢由高至低,地貌多樣。</p><p class="ql-block"> 以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的夏季轉場為例:轉場前,牧民們要做一系列準備。比如給羊做藥浴,以去除寄生蟲、預防疾病,讓羊更好地生長和銷售;準備哈薩克族傳統美食包爾薩克作為轉場路上的食物;提前搭建好在夏牧場居住的氈房等。</p><p class="ql-block"> 夏季轉場時,牧民們趕著牲畜沿著水源往北走,途經鐵熱克提大峽谷、空中草原等風景秀美的路段。與冬季轉場和春季轉場相比,夏季轉場之路氣候相對適宜,水草豐腴,風光秀美。但由于山路彎道多、坡度大,且傳統轉場方式對牲畜的生長發育有好處,所以大多數牧民仍堅持傳統轉場方式。</p> <p class="ql-block">(6月03日)阿勒泰—薩爾布拉克千年牧道拍攝一年一度的阿勒泰哈薩克牧民【春季轉場】。哈薩克,漢語意為自由的人,是一個世居在中亞、伊犁河谷和阿爾泰山區的游牧民族。每年春秋兩季,牧民們都會趕著家里的牛羊、駝隊,馱著家里的所有生產生活工具,在冬窩子和夏季牧場之間輾轉遷徙,遠達上千公里。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山口、峽谷、荒原揚起滿天塵土,像是一曲永不停息的蒼涼雄壯的牧歌。</p> <p class="ql-block">(6月04日)拍攝阿勒泰哈薩克牧民轉場的各種場景。</p> <p class="ql-block">(6月05日):阿勒泰-汗德尕特蒙古族鄉(喇嘛昭)-北屯-可可蘇里-轉場地(伊雷木湖邊上)-可可托海鎮</p> <p class="ql-block">(6月06日)新疆阿勒泰伊雷木湖山口</p> <p class="ql-block">(6月07日):呼吉爾特-鐵熱克提(河畔楊樹林)-阿依海喀英薩依附近-五彩灘。阿勒泰西北布爾津哈巴河交界的冶勒曼一帶,這里是兩縣哈族牧民每年轉場的必經之地。與前幾天拍攝的山口、山谷轉場不同,這里的轉場多集中在草原上,草原上綠草漸長、溪流婉轉,又是另一番場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和县|
郑州市|
格尔木市|
正定县|
曲靖市|
灌云县|
大邑县|
信阳市|
当雄县|
远安县|
玉溪市|
汉源县|
温宿县|
阿拉善左旗|
桓仁|
和平区|
长葛市|
吴川市|
田阳县|
普定县|
永善县|
通州市|
阿荣旗|
柳林县|
乌拉特中旗|
沙洋县|
宣城市|
兰溪市|
辽源市|
大名县|
三原县|
林周县|
平原县|
龙口市|
锡林郭勒盟|
江华|
隆安县|
固始县|
镇沅|
城口县|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