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你們走了,歲月一下子就斷做兩截,一截叫做以前,一截叫做以后,從此我開始懂得什么叫做思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一次想起父母,除了無盡的感激、感恩,還有深深的思念。思念媽媽,一生付出,卻沒有享過幾天的清福。母親是這世上最委屈的人,誰都能被替代,唯獨母親不能替代,母親不停的操勞,卻沒有休息日。苦日子過完了,好日子要開始了,母親卻離我們遠去了!年輕的時候不懂父母心??感恩已是老年人,每當回望成長時,悔恨報答夢難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媽媽走了,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思念,有時走在大街上,看到和媽媽相似的背影,情不自禁地會多看幾眼,偶爾聽到連云港口音(女聲),我的眼睛會不受控制轉向說話的人。并且會立馬想起了母親。那一刻我還真有點恍惚。恍惚過后,我知道再無可能了。只有無盡的思念伴著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好好孝敬母親。但有幸的是,在母親最后的那四天四夜里,我一直守護在母親的身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當想起父母,我就打開手機相冊,翻看手機里僅有的兩張全家福和幾張不同時期母親的照片,我知道那一別再無歸期,相見只能在夢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無私的奉獻給了那個不起眼的香日德農場,所以,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敢忘也不能忘香日德農場。自從1958年父母支援大西北建設來到青海香日德農場那一刻開始,我們一家七口人就和香日德農場結下了不解之緣。父母在青海香日德農場工作,生活了27年。香日德農場是我們這家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驛站,在驛站生活最短的也有17年,我是在驛站生活最長的那個。我沒能趕上香日德農場建場初期的建設,但我見證了香日德農場是怎么被撤并的,我出生在青海香日德農場,共在香日德農場生活,工作了四十年零八十八天。香日德農場不是很大,但她承載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很小的時候,家里就有一個習慣,每年的春節前全家人都會去香日德農場照相館拍一張全家福,有新人走進我們這個家庭,父母也會讓家人拍一張全家福,留作紀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歲月無情,現在自已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隨著歲數的增加,我更加懷念家人在香日德農場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說起香日德農場,就情不自禁的想起老家屬院。想老家屬院的一些老鄰居,一起玩大的發小和同學。想父親嚴厲的目光和固執,讓我想起更多的,還是母親做的水煎包子,洋芋丸子,肉餡蓮藕,海鮮白菜這些美味佳肴…俗話說的好,父親是天,母親是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個地方待久了,一旦離開,就會非常想念,香日德農場就是一個我待過很久又讓我想念的地方,現在沒什么事的時候,總會想起家人在農場的一些往事。1974年春節前,回遷房總算建好了,我們搬進了新房子,盡管當時新房很潮濕,但一點不影響我們一家人的好心情。夏季到來以后,家人隨意的坐在院子里吃飯,冬季父母穿著厚厚的大衣去觀看露天電影,這些情景就跟昨天才發生過一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 一起玩到大的發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當兄弟姐妹聚在一起閑聊時,也會說起家里的一些往事,父母離開香日德農場之前,家里從來沒有為那一個人過過生日。父親是一個受黨教育多年的監獄人民警察,也是一個無神論者,他從不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不信也不讓家人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聊天的內容很多都是小時候因為做錯了事,被父母教育的事情。盡管這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往事也講過多次,可是,每一次講述依然是繪聲繪色,兄弟姐妹聽的也是津津有味。說起那些往事,兄弟姐妹沒有一絲怨恨父母的意思,都是一臉的幸福!因為我們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想這就是童年和家的味道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家里排行老二,又是一個男孩,經常會因為調皮搗蛋被父母親修理,記得,有一年學校放暑假期間,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去一大隊河灘邊上看駐場解放軍戰士訓練,那天下午天氣很熱,我們看了一個來小時,感覺實在是太熱了,就在河灘里找了一處積水比較深的地方,洗了一個澡,沒想到,我們洗澡的事被小伙伴張新國的兩個姐姐和幾個女生遠遠的發現了(她們幾個女生也是去看解放軍戰士訓練的)。她們回來后,不但告了她弟弟張新國,鄰居斯書遠,狗子的狀,也告了我的狀,他們回來以后,不知道被他們的父母修理了沒有?我回來后可是被母親狠狠的修理了一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八五年夏天,父親離休以后和家人去了省誠西寧,居住在省監獄管理局干休所三號樓。父母搬走后,有兩樣東西留在了家里,一件是一個柜子,另外一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流行的一款柳條箱子,這兩樣東西比我的歲數都大,很有年代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2年國慶節后,我接到場辦通知,讓上交家里的鑰匙,這天午飯后,我又一次來到老家屬院,想再看一眼“家”。這時候的老家屬院95%以上的人家,已經搬去了省城西寧,家屬院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和人氣,整個家屬院也見不到幾個人。我打開家門,映入眼簾的盡然是那件沒有柜門的柜子。這個柜子有點年頭了,我很小的時候就擺在家里,記得,當時我們住在老家屬院建場初期建的老房子里,老房子的墻體是用土坯,屋頂用蘆葦建造的,窗戶很小,房子里的光線也很暗,每一排房子有五,六家住戶,我們這一排的房子都是一間半的戶型,房子分前半間和后半間,我們家住的是前半間房,前半間的房子前面有兩個窗戶,沒有后窗,南邊鄰居陳守達家和北邊鄰居張德林家住的都是后半間房。后半間的房子前后都有窗戶,但是后面的窗戶比較小,光線很差。別的地方的房子都是坐南朝北,而香日德農場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坐東朝西。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家里的家具也比較簡單,除了一個吃飯用的桌子,一個木箱子,幾個小橙子,一個皮箱(皮箱是電影,電視劇里常看見那種)剩下的就是那個柜子和柳條箱子了。父母睡覺的床是用土坯壘了幾個墩子把木板放在上面就是床了,我們兄弟姐妹五個睡在大屋的大通鋪上,當時這個柜子就放在父母睡覺的屋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11歲那年的一天,父親生病了,身體很難受,父親想在柜子里找點東西,用鑰匙開了幾次也沒有打開柜子的門,他一下子脾氣就上來了,一邊用鑰匙開,一邊用力拽,幾個來回柜子門就被他拽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搬入新家以后,父親又找人做了一個柜子和兩把椅子,柜子樣子和老柜子一樣,都是上面有兩個抽屜,下面分為上下兩層,都有兩扇門,就是刷的油漆不一樣,老柜子刷的是綠色油漆,新柜子刷的是本色,搬入新家的以后,老柜子就放在了新家的后屋,存放家里吃飯用的碗筷什么的。我接手的時候,柜子上的兩扇門,只剩下了一個門了。沒過幾年,剩下的那扇門也壞了,但柜子我還是一直在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兩老物件已經不再時髦,也不再流行,市面上也難尋到,這兩樣東西留在自己的家里,主要是給自己留一個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這次農場撤并我真的很無奈,柜子和柳條箱子都沒有帶到西寧,柳條箱子被一個香加鄉的一村民看中,讓我把柳條箱子送給了他。因為柜子舊了,實用性也不大,所以,搬家的時候我們沒有把柜子帶走,?我把柜子留在了“家”里,希望下一任房子的主人能夠善待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的天氣很好,我打開房門,陽光直接照在了房間里,我在房間里轉了轉,然后,找了幾塊磚頭,坐在上面,一邊想事,一邊曬起了太陽,過了一會,眼神又落在了那個柜子上,我發現柜子上落了很多灰塵,就情不自禁的拿起了抹布擦了擦柜子上的灰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是該離開的時候了,我鎖好1“家”門,思緒萬千,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一種莫名的失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母親你們在天堂,我們在人間,想你們是一種無言的痛,不管你們在不在,我依然會守著那份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宇宙雖然之大,但我知道以后我們總會在“某一個時間相遇”。不管歲月怎樣流逝,希望父母一切安好!我會永遠的懷念您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圖片第六張選自網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音樂來自網絡(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香巴佬(西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二0二四年六月二十九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怀仁县|
西峡县|
兴山县|
磐安县|
钦州市|
自贡市|
阳春市|
商城县|
上虞市|
巢湖市|
兴仁县|
枣阳市|
通道|
武陟县|
满洲里市|
黄骅市|
潞西市|
永州市|
将乐县|
清水河县|
松桃|
肃北|
宾川县|
陆河县|
揭东县|
綦江县|
休宁县|
临江市|
汾西县|
苗栗市|
拉孜县|
广安市|
通化市|
江安县|
霍林郭勒市|
镇江市|
辽宁省|
静宁县|
红安县|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