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對那一抹革命的紅色深感親切。接到母親來電,迅速反應—報名,參加由福建省南下服務團團史研究會組織的"循跡南下路,薪火永相傳"主題活動。</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紅色之旅,高鐵走起!福州——上海。↓</p> <p class="ql-block">南后代們,在上海大同中學集結,搭乘大巴,一路向南,開啟一段超燃的紅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18px;">首站,大同中學——原大同大學附屬中學</u></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中央招募學子,組南下團,以補福建解放后干部之需。</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隨軍服務團在大同大學附屬中學成立。↓</p> <p class="ql-block">大同中學電子屏幕前,亮眼且感人的一幕——帶著父母颯爽英姿的軍裝照一起循跡南下,仿佛穿越時空,與父母的青春歲月同行。↓</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2日下午,在上海大同中學階梯教室禮堂,舉行了紀念上海解放75周年暨華東隨軍服務團組團入閩75周年主題活動;南后代們皆懷敬意,場面莊重而充滿歷史意義。↓</p> <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17日,莘莘學子變身解放軍戰士,全副武裝,佩戴上八一帽徽胸章,人生在熱血沸騰中轉折。↓</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江灣車站</u>,中國首條淞滬鐵路的樞紐。</p><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19日的凌晨,隊伍在江灣車站登臨火車,啟程南下;一張張青春飛揚的臉龐滿是對新中國的憧憬和對未來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今天南后代們將從這里起航,重走父輩的南下路。↓</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滬江大學</u>,百年老校,現為上海理工大學。</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下旬,滬江大學成為了革命歌聲和熱情的匯聚地,這里成為了南下服務團成員招募與集結的重要場所;2024年6月23日,這里成了我們南后代爭相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滬江大學創立于1906年,留存諸多校園建筑,皆具哥特式風格;歷史與文化,交融于此,成為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p> <p class="ql-block">大禮堂和思魏堂是滬江大學的標志性建筑。兩建筑"L"形布局,立面設計有哥特式和羅馬風格的元素,外觀簡潔典雅。↓</p> <p class="ql-block">禮拜堂內,水晶燈高懸璀璨。,地板光滑如鏡,精致、寧靜、祥和,令人感受到一種神圣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校園郁蔥,花木扶疏,紅樓三五,矗立其中。↓</p> <p class="ql-block">如此美妙的校園與南下的艱辛形成巨大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復旦大學陳望道故居</u>,內設《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館中紅色基因深厚;不僅紀念陳望道先生的生平與貢獻,亦展現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的思想與理論基礎。↓</p> <p class="ql-block">陳望道,中國近代史大儒,學界泰斗,革命志士。他翻譯的《共產黨宣言》為中文首篇,以馬列之光,照我華夏,其功甚偉。↓</p> <p class="ql-block">黨員們在黨旗前肅立,右拳高舉,其景莊重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莘莊車站</u></p><p class="ql-block">南二代團員口述當年南下戰士的壯舉;火車南行至莘莊,忽遭敵機突襲;機槍掃射之下,四名戰友英勇捐軀,血灑鐵軌,另有十四名戰友身受重創,急送醫院救治。南下戰士的悲壯,是歷史沉痛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u><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宛如一座精神豐碑。↓</span></p> <p class="ql-block">步入紀念館,肅穆之感頓生。館內珍圖寶物,似引人回往昔風云歲月。從馬克思主義的初步傳播,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每一個歷史瞬間都在這里被生動呈現;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p> <p class="ql-block">南二代團員以修長身姿輕盈融入背景畫面,音樂律動中,繪出曼妙軌跡,如流動詩篇…這個即興發揮恰到好處。↓</p> <p class="ql-block">6月24日,從嘉興到江山,一路紅歌嘹亮;大巴車內氣氛熱烈,南后代們接力傳唱;50后60后對紅歌懷有天然的情愫,紅色的旋律既是時代的印記,亦是精神的共鳴。↓</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江山新塘邊鎮</u></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1號,南下戰友們在江山新塘邊鎮慶祝八一建軍節。↓</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4日。我們在大雨滂沱中抵達浙江江山市新塘邊鎮,找到了上面圖片中當年的Y枝大樹。↓</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江西上饒市鉛山縣</u></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14日,南下戰友們抵達江西上饒市鉛山縣,全團進行休整。</p> <p class="ql-block">在上饒縣城馬路人行道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4日午后,我們車行鉛山信江大橋之上;橋之兩側,看點多多,一畔丹霞山巒,一畔古樸村舍,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夜宿鉛山,閑逛古鎮。</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上饒鉛山縣的紫溪鎮</u>是贛東北、閩北革命根據地的紐帶。</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25日,南下第二,第三大隊在紫溪鎮宿營。↓</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5日,在雨中我們南后代與這個紅色熱土搶了一個合影。↓</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鉛山車盤鎮</u></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26日,南下第二、三大隊分別到達車盤鎮和祝公橋一帶宿營。二大三中到達車盤鎮后,由于鎮小無房可宿,即在街旁屋檐下露宿。↓</p> <p class="ql-block">屋檐下,土房邊,父輩們和衣而臥。↓</p> <p class="ql-block">七十五年后的車盤寨,古橋依舊,溪流不息,古樸的山野,讓人神清氣爽。↓</p> <p class="ql-block">橋碑上的字樣“贛閩公路修建委員會,監造。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第三團,建造。公歷一九五0年三月立”↓</p> <p class="ql-block">團員們走在溪橋上,旗幟飄揚,步伐有力。這是一次與父輩的精神接力。↓</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分水關</u></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26日,南下隊伍大步邁向江西,福建交界的分水關。↓</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5日,我們翻越分水關,從江西進入福建。↓</p> <p class="ql-block">進入福建,武夷山脈連綿,云霧繚繞,山峰隱現,白色民居點綴其間,天然的山水畫廊。↓</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武夷山(崇安)大安村</u></p><p class="ql-block">南下隊伍抵達崇安大安,前路橋梁遭國民黨毀壞,眾人涉水而行。</p><p class="ql-block">大安溪畔,溪水湍急,戰士們巧解綁腿,以條帶結繩,攜手互助,既穩渡急流,又提升了行進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安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北端,是閩贛交界的分水關所在地,歷史上戰略要地,現被視為閩北蘇區的紅色首府。↓</span></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武夷山</u></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9 年,毛主席途經武夷山,寫下了“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壯志豪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主席的這首詩詞,以其雄渾的氣勢和鮮明的畫面感,深深植根于那個時代我們的心中;——于是窗外車輪滾滾,車內詩聲激蕩,南后代們群聲和鳴,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1949年8月南下隊伍行軍在武夷山下。↓</i></p> <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南下戰士們從江西上饒開始,進入全程徒步行軍,穿越武夷山脈,歷經烈日,暴雨,夜行,700多里路程,面臨饑渴、疲勞、疾病等挑戰,對于繁華大都市的學生兵是一場嚴峻的考驗。↓</p> <p class="ql-block">走進武夷山市的列寧公園,這里是紀念和見證革命歷史的地方;南后代們心懷崇敬,在劉國興將軍墓前,鞠躬獻花,以表哀思。繼而,群聲高歌《行軍歌》,歌聲激蕩心弦,如歷史回聲,感受著前輩們的堅定與勇敢。↓</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建甌縣</u></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10日,戰士們通過建甌大橋,進入建甌縣駐營。↓</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建甌東岳廟</u><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甌城東郊的古代道教建筑,始建于317年,有1600多年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東岳廟,福建日報創刊地。</p><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上海南下服務團,集復旦、暨南、圣約翰諸校的新聞學子30人,歸入福建日報新營,這批青年才俊為新生的報紙注入蓬勃的生機。↓</p> <p class="ql-block">籌備創辦《福建日報》的同志從上海南下途中,于1949年7月在浙江江山新塘邊合影。↓</p> <p class="ql-block">南下服務團成員懷著敬意和好奇拜訪了96歲的老前輩馬騰叔叔。盡管年邁,但精神飽滿,思維清晰,用上海口音回憶往昔,極富有韻味,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戴花要戴大紅花”~~~</p><p class="ql-block">馬騰叔叔的追隨者,為南下紅色傳承,默默付出,有你真好!</p><p class="ql-block">伉儷三對,志趣相投,夫助妻以力,妻陪夫以情,攜手南下尋跡如同那大紅花般,耀眼,溫暖。↓</p> <p class="ql-block">6月的夏日,建甌古鎮亦感暑氣。街巷之間,青石鋪就,木構古建,雕梁畫棟,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三五成群閑逛,賞景,探巷中秘。相機隨拍,定格瞬間。</p><p class="ql-block">三三倆倆閑聊,分享趣事,交流感受,友誼在輕松中益增。↓</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延平(原南平)</u></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7日,有幸深入延平檔案館,得以了解千年延平的往昔與今日。館中所藏,紅色故事豐富,讓我對文化傳承感悟頗多。↓</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17日,福州再望——南下戰士們從南平乘輪船赴福州。紅線箭頭處是登臨碼頭。↓</p> <p class="ql-block">南下服務團團史研究會向延平檔案館捐贈資料。↓</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延福門碼頭</u></p><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0px;">?</u><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6月27日,我們來到了延福門碼頭;實地體驗,感受到了當年父輩們那種</span>福州在望,榮耀自豪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重走南下路的旅程即將畫上句號,這一路上的點點滴滴,構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在每個人的記憶里立體起來。紅色是永遠的旗幟。↓</p> <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20日,第三,第四大隊由南平乘船抵福州;分駐前嶼,后嶼。此圖是戰士們跨過后嶼村石橋。↓</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7日,我們結束了主題為“循跡南下路,薪火永相傳”的旅程;我們滿載而歸,通過體驗,獲得了感悟,進而對歷史和信仰有了更深的認知,心靈之門漸次打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独山县|
大宁县|
紫阳县|
海盐县|
偃师市|
含山县|
朝阳县|
察隅县|
蒙自县|
桂阳县|
洪雅县|
安庆市|
河东区|
新龙县|
绥宁县|
昌图县|
泸西县|
鄂尔多斯市|
德江县|
长岛县|
扶余县|
西畴县|
塔城市|
大关县|
双鸭山市|
黔西|
马山县|
宁河县|
卫辉市|
永宁县|
葫芦岛市|
南部县|
察雅县|
华亭县|
明溪县|
儋州市|
江川县|
宜兰县|
博野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