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灑滿陽光的旅程——伊比利亞半島紀行(東海岸)

老羊

<p class="ql-block">  伊比利亞半島東海岸指西班牙境內巴塞羅那→瓦倫西亞→穆爾西亞→格拉納達→科爾多瓦一線,全程約1000公里。這里瀕臨地中海,全年至少有300天可以享受到陽光的照耀,而且溫度總是在攝氏18至30度之間,氣候宜人,風光明媚。 </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瓦倫西亞</p><p class="ql-block"> 瓦倫西亞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于西班牙東南部,東瀕地中海,背靠廣闊的平原,四季常青,氣候宜人,被譽為“地中海西岸的一顆明珠”。是港口和工業城市。</p><p class="ql-block"> 瓦倫西亞的旅游景點有:科學藝術城、塞拉提諾斯塔樓、大教堂和米伽勒塔、圣女廣場、絲綢交易所、卡門街區等。</p><p class="ql-block"> 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建在杜利亞河的河床上。這條河因為經常泛濫而被迫引到城外。西班牙著名建筑設計師、有著西班牙現代建筑一哥美譽的圣地亞哥 ·卡拉特拉瓦巧妙地利用這條舊河道,把水、建筑和地理位置互相融合,建成了這座被列為世界十大后現代藝術建筑的著名景點,成為人們旅游休閑和運動的理想場所。</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他是誰嗎?設計蒙錐克山通信塔那位。</p><p class="ql-block"> 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歷經14年的時間建成。它包括五個部分:半球形寓意知識之眼的IMAX影院、魚骨狀的菲利佩王子科學博物館、索菲亞皇后劇院、擁有超過四萬海洋生物的歐洲最大的海洋館和金色堤壩大橋。</p> IMAX影院、 <div>  菲利佩王子科學博物館、</div> 索菲亞皇后劇院 瓦倫西亞網球公開賽的場館 海洋館據說是歐洲最大的水族館之一,設置有海底隧道,還可以觀看海豚表演。如果帶小朋友來,進去看看一定十分有趣。 可以看到,這些建筑盡管造型各異,但靈感似乎都來自動物構造。如有的像一只沉浮于水面的眼睛、有的像一排長長的魚骨、有的像剛剛躍出水面的鯊魚……變化的線條干凈硬朗,與水的柔性互相融合,令人賞心悅目。 植物園里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再以網狀的弧形線條覆蓋, 其外圍是成排起伏彎曲的玻璃馬賽克裝飾門和步梯,非常獨特。植物園下面是面積巨大的停車場,以及公交車、游覽車的上落點。將這些公共設施置于地下,可以使地面建筑看起來更整齊劃一。 奇異的建筑可以喚起躍躍欲試的童心,我們沒有進入場館內,在外面繞了一圈。 在金色堤壩大橋上高高興興地研究怎么擺“圃士”, 快樂最重要! 藝術科學城偏于城市一隅??戳肆钊梭@嘆的21世紀建筑杰作,我們下一站進入老城區。在這座公元138年建立的古城里,再看古代教堂、城堡與噴泉。 老城邊緣的賽拉諾斯塔是從前瓦倫西亞城墻的一部分,建于14世紀。1865年瓦倫西亞的城墻被拆除,只留下了賽拉諾斯塔和夸特塔兩處城門。 圣女廣場是老城區的地標之一。每年3月14日至19日是西班牙法雅節,其中以瓦倫西亞最為經典。在法雅節的尾聲,廣場上會舉辦盛大的為圣母獻花儀式。 廣場上有一座很著名的噴泉雕像,便是圖利亞河噴泉。而八個裸女銅像環繞著中間的男性,則代表了通往圖利亞河的八道水渠環繞著圖利亞河。 后側就是瓦倫西亞大教堂了。大教堂修建于13世紀至18世紀之間。1262年,大主教安德烈斯在現今教堂的哥特式部分放置了第一塊石磚,為大教堂奠基。后來在摩爾人統治時期被改建成清真寺,直至1238年才又恢復成羅馬天主教教堂。<div>  據說大教堂內藏有一只小巧的瑪瑙杯,那是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圣杯。<br></div> 大教堂三面的門呈現不同的風格,面向圣女廣場的門是哥特式風格。 順著哥特式大門往南走,可以看到巴洛克風格的南門,進入教堂后,可以登上始建于十五世紀的八角鐘樓,被稱為米伽勒塔,在這里眺望老城全貌。 小巷里拉琴的姑娘。 <p class="ql-block">  繞過塔樓,豁然開朗,這里叫做王后廣場。廣場周邊非常熱鬧,各種店鋪櫛次鱗比,還有繪畫、露天咖啡、藝人表演等。</p> 沉靜的畫師在認真琢磨他的作品 1880年開張的小店 它壓我一頭,我還得給它一點兒小費。 街角處的這座塔好漂亮,可是不知道叫什么。 西班牙是個對宗教極其虔誠的國家,老城里教堂星羅棋布,很多根本叫不上名字,但是作為一種信仰的寄托,這些教堂大部分古老、精美、大氣。 絲綢交易所一直到19世紀都是絹布、絲織品和其他商品的交易場所。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br>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該建筑群建于公元1482年至1533年間,原用于絲綢貿易,并因此得名為絲綢交易廳,從此,那里一直都是進行商貿交易的中心。作為哥特式晚期的建筑杰作,宏偉的交易大廳還是公元15世紀至16世紀地中海地區主要商業城市權力和財富的象征。 該建筑群占地1990平方米,由三部分構成:絲綢交易廳(或稱合同廳)、炮塔和海上領事館。這座建筑是一座雄偉的哥特式大樓,具有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風格。樓頂有王冠狀裝飾墻,窗戶用雕花裝飾,并配有精美的石刻裝飾拱。 看這架式就知道我們沒進去——交易所不開門。 瓦倫西亞是西班牙重要的糧倉,素有西班牙“魚米之鄉”的稱謂。中央市場是瓦倫西亞最美的現代主義建筑,和歐洲最大規模的市場之一。1914年開始建筑設計,花了14年時間才于1928年落成。 市場建筑是以鋼鐵和彩色玻璃、輔以彩色瓷磚建造而成。是一個城市最有生機的地方,商販每天忙碌的身影,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可惜,下午三點就關門了。<div>  雖然西班牙夏天天黑得很晚,但當地人對下班可是一點兒也不含糊。</div><div> 有人說,寧肯錯過巴塞羅那的波蓋利亞市場,也不要錯過瓦倫西亞的中央市場,可我們哪個市場都只能“錯過”。</div> 卡門街區是瓦倫西亞最受歡迎的街區之一,個性十足的涂鴉壁畫是這個街區的特色。 瓦倫西亞市政廣場被市政大樓、博物館、火車北站、郵政總局等標志性建筑所環繞,是瓦倫西亞市中心最重要的廣場之一。 這里的建筑格外高大宏偉,帶著古典雅致的風格。 李導認為瓦倫西亞市政廳是西班牙最美市政廳。 它長這個樣!<div>  第二站:穆爾西亞</div><div> 李導告訴我們說,他從來沒有帶團在穆爾西亞停留過,都是直接從瓦倫西亞到格拉納達。</div><div> 這種安排看來沒錯,可以在穆爾西亞暫停,然后繼續奔格拉納達而去,因為穆爾西亞真沒什么可看的。</div><div> 穆爾西亞是穆爾西亞省的首府,西班牙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交通、貿易中心,建于公元825年。曾為科爾多瓦王國的都城。 </div><div> 塞古拉河將城市分為北部老城和南部新城。北部老城分布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廣場和壯觀的建筑物,而穆爾西亞的魅力就體現在這些眾多的歷史建筑之中,<br></div><div> 我們主要在大教堂一帶停留。這是出發以來最休閑的一天:逛逛小城、拍拍照,還“入鄉隨俗”地去酒吧消磨了一下。</div> 歐洲的城市無論大小,宏偉的教堂都是必不可少的配置。穆爾西亞主座教堂是當地規模、檔次最高的教堂,是穆爾西亞18世紀建筑的頂峰之作。 穆爾西亞大教堂別稱圣瑪麗亞大教堂,它是穆爾西亞最大的教堂,也是西班牙保存最完好的古教堂之一。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可以遙望到這座高大宏偉的建筑。 大教堂位于市中心的貝約卡廣場。最早這里是穆斯林的清真寺,在摩爾人兵敗退出去之后,改建成一座天主教堂。 當日好像有什么活動,教堂的一部分給圍蔽起來了。但是仍然可以入內參觀。教堂多了,我們只擇部分看就可以了,因此盡管時間充裕,我們也沒有入內。 沒有太多景點,大教堂所在的廣場就是城市的心臟。 主座教堂細部 市政廳 放慢腳步,小酌一杯。 看到我們后面那位老外了嗎?盡管西班牙盜賊猖獗,但當地人對游客很友好,經常幫你照相、主動跟你合影甚至教你照相,有時覺得好有意思。 “MURCIA"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格拉納達</p><p class="ql-block"> 離開穆爾西亞,進入了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大區。安達盧西亞位于歐洲最南部,她的最南端與非洲僅相隔17海里,是非洲和歐洲的橋梁,也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匯點。</p><p class="ql-block"> 格拉納達(西班牙語:Granada)是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內格拉納達省的省會,位于西班牙南部內華達山山麓,達若河和赫尼爾河匯合處。在阿拉伯人統治時期,格拉納達曾是一個獨立的穆斯林蘇丹王國,這個王國也是阿拉伯人在西班牙最后一個邦國。1238年,摩爾人奈斯爾王朝(Nasrid dynasty)的開國蘇丹穆罕默德一世(Mohammed I ibn Nasr)定都格拉納達后,下令修建阿爾罕布拉宮(摩爾人即北非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是阿拉伯人的分支)。</p> 1469年,卡斯蒂利亞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爾南多成婚,伊莎貝拉在1474年繼位,而費爾南多也在1479年登基,兩人并稱“天主教雙王”,兩國亦趨于統一,并誕生了日后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王國。1482年,摩爾人奈斯爾王朝發生內亂,新生的西班牙王國趁機入侵。1490年,西班牙軍包圍了格拉納達。格拉納達守軍與西班牙天主教軍隊陷入近兩年的苦戰。1492年1月6日,阿爾罕布拉宮淪陷,奈斯爾王朝宣告滅亡,時近800年的收復失地運動終于完結,歐洲大地上的最后一位摩爾人蘇丹、格拉納達王國的統治者波伯萊爾走出阿爾罕布拉宮,向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上圖右騎白馬者)和費爾南多(上圖右騎馬穿紅衣者)投降。<br>  從711年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消滅西哥特王朝,至1492年格拉納達被西班牙軍攻陷導致奈斯爾王朝滅亡,自此阿拉伯文化在伊比利亞半島畫上了句號,但阿拉伯文化在伊比利亞的影響卻悠久綿長,揮之不去。 <br> 先看看阿爾罕布拉宮的平面圖。<div>  參觀路線是一個不規則的“8"字形。我們預訂了中午1點半的團體票,從東門進入。</div> 整個阿爾罕布拉宮分為4大區域,赫內拉利菲宮(GENERALIFE),納扎瑞斯宮(NAZARIES),卡洛斯五世宮(CARLOS V)、阿爾卡薩巴(ALCAZABA)城堡。<br><div> 第一個環線沿著修飾成各種造型的植物長廊,參觀完赫內拉利菲宮后折返。 </div> 赫內拉利菲宮以水見長。這里曾經是昔日蘇丹和王族家眷們遠離宮廷繁文縟節,避暑納涼的地方,整個夏宮修建于蘇丹默罕默德三世時期,“赫內拉利菲”有“看盡一切樂園”的含義。 沿路兩邊布滿了修剪規整、造型各異的植物。 地接導游說,這里的園藝工人工作量非常大。 各種鮮花爭奇斗艷,水池和噴泉點綴其間,清涼的感覺油然而生。 水渠庭院(Patio de la Acequia)歷經多次重建,卻是保存最完善的安達盧西亞花園,長形庭院中有一條長長的水道,為原始設計。兩邊排列著細小的噴泉,水流自然成鉤形,不停地噴向水道中央,潺潺的流水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登上二層長廊,可以遙望對面山脊上阿宮的主體。 來自干旱地區的摩爾人對水情有獨鐘,庭院宮殿內都少不了水的存在。流水階梯的兩側扶手內設置成小水渠的樣子,水源源不斷的從上方順著扶手內的水渠流下,在炎炎的夏日能起到降溫的作用。 柏樹步行道連接納扎瑞斯宮和赫內拉利菲宮。 路過一片廢墟。這是原阿宮的一部分,已經無法復原了。 卡洛斯五世(也有譯成“查理五世”的)宮是驅逐摩爾人以后,在卡洛斯五世皇帝期間建造的一座文藝復興風格建筑。當時,卡洛斯五世希望靠近阿宮建造一個與皇帝身份相稱的永久住所。 由佩德羅 · 馬丘卡建筑師負責設計,在1527年興建宮殿時,他采用了即使在意大利也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的風格主義樣式。<div>  項目最終由于摩爾人后裔的叛亂和資金等問題擱置。</div><div> 卡洛斯五世宮是阿宮內唯一無需門票進入的區域。</div> 宮殿外部的浮雕非常精美。 這座兩層的方形宮殿內部有一個圓形天井,在當時相當前衛。一層和二層還有博物館,舉辦各種主題展覽。 宮門邊的安檢警戒人員 卡洛斯五世宮旁邊的圣瑪麗亞教堂。 <p class="ql-block">  現在,我們要進入最難預約、最精彩的納扎瑞斯宮,這是阿宮的精華部分。照片右手邊這位是我們聘請的當地導游,負責阿宮的全程講解。</p> <p class="ql-block">  納扎瑞斯宮由三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梅斯亞爾宮(梅斯亞爾廳、小禮拜堂、觀賞廳、黃金中庭);</p><p class="ql-block"> 科瑪萊斯宮(桃金娘中庭、使節廳);</p><p class="ql-block">  獅子庭院(獅子中庭、阿本塞拉赫斯廳、兩姐妹廳、達拉塞花園)。</p> 梅斯亞爾廳(Mexuar)門墻 梅斯亞爾廳是宮內最古老的廳堂。蘇丹在此聽政、判決以及處理其他公務。<div>  優素福一世和他的兒子穆罕默德五世時期重修了梅斯亞爾廳,之后用作皇家審理重大司法事務的場所。</div> 廳內的木質天花板。 拼花瓷磚 拼花瓷磚細部 科馬萊斯宮(Palacio de Comares)外墻面。這個位置被稱為“黃金中庭”。<div>  摩爾人建筑最令人贊嘆之處是墻面、飾面上各種繁復的花紋紋理。它們非常細膩,規整,這是在其它建筑上很難看到的。</div> 牢獄位于阿宮地下,陰冷黑暗。 這個庭院有個很中式的名字,叫桃金娘庭院。昔日為進行政治與外交活動的地點,蘇丹在此接見外國使臣和宴請外賓。院名來自于種植在水池兩旁的桃金娘,桃金娘也稱愛神木。 桃金娘庭院正對著使節廳。使節廳象征著奈斯里王朝的權利中樞,為蘇丹接待外賓與重要人士的場所,同時它也是歐洲末代伊斯蘭王朝的巔峰之作。廳內的設計會讓人想起連綿的黃沙,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 使節廳入口拱門一側的阿拉伯銘文 使節廳的壁飾 現在,步入大愛的獅子庭院。 穆罕默德五世于1362年下令修建獅子庭院,獅子庭院被視為是阿爾罕布拉宮的心臟。庭院中央有一座由十二只白色大理石獅子組成的噴泉,據說每只石獅子當年都繪有顏色。 獅子庭,也即蘇丹家庭的中心。 庭院建筑規整,有實木感的柱子支撐起漂亮的雕花廊楣,圍繞在庭院四周。 獅子噴泉下方引出四條小水渠,代表四條河,名為水河、乳河、酒河、蜜河。<br>  由于《可蘭經》禁止采用動物或人的形象來作為裝飾物,所以,在阿拉伯藝術中,這種用獅子雕像來支承噴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稱奇的,可將其理解為君權和勝利的象征,而這里的獅子雕像的形態還會讓人回想起古代波斯雕刻家的作品。 國王廳坐落于獅子庭院的東面。 國王廳拱奇峰鐘乳石狀的裝飾物與伊斯蘭教密不可分,傳說先知穆罕默德受到天使圣蓋伯爾的啟示,在西拉山逃避敵人的追殺。當時一張蜘蛛網奇跡的將入口封住,使穆罕默德得以逃生。 阿本塞拉赫斯廳(Sala de Abencerrajes)是全宮中最理想的避暑之地,夏季全廳大門緊閉,唯一的光線從頂部星狀的窗戶下投射進來,地下管道輸出一股股泉水,涼爽宜人。 兩姐妹門上方的裝飾造型有鋼筋托夾,大概是為了防止脫落。<div>  阿宮的第四個區域阿爾卡薩巴(ALCAZABA)城堡我們沒有去,導游也沒有提,就這么稀里糊涂地過去了。<br></div> <p class="ql-block">  1984年,阿爾汗布拉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 世遺評語:俯瞰著低處的現代城鎮,阿爾罕布拉宮和阿爾巴濟坐落在兩個相鄰的小山上,一直保持著中世紀格拉納達地區的風貌。阿爾罕布拉堡壘和民居區的東面是風景秀美的赫內拉利費花園,公元13世紀至14世紀統治著西班牙這部分土地的埃米爾們就曾居住在這里。阿爾巴濟住宅區保留著大量摩爾人建筑風格的各式建筑,同時在這些建筑中還可以看到傳統的安達盧西亞建筑風格被完美地融入其中。</p><p class="ql-block">  第四站:科爾多瓦</p><p class="ql-block"> 經過近200公里的行車路程,我們于下午七時半抵達科爾多瓦,行程中安排參觀古羅馬橋、大清真寺和王宮。</p> <p class="ql-block">  古羅馬橋長331米,寬9米,有16個橋洞,整個大橋橫跨流經科爾多瓦市區的西班牙第五長河—瓜達爾基維爾河,連接城市兩岸。</p> <p class="ql-block">  古羅馬橋建于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奧古斯汀大帝時期,初開始這座橋結構為全木制,后來因為洪水泛濫,使得這座木制橋經常被沖毀,直到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恩里克二世時期,這座橋才全部改換為石質,</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古羅馬橋下方的石墩大小不一,這是為了調節水流速度,水流快的地方橋墩便尖,水流慢的地方橋墩便寬。</p> 大橋中間孤零零地立著守護神圣拉斐爾·阿爾坎赫爾的雕像。 <p class="ql-block">  在古羅馬橋盡頭有一座門,坐落在羅馬和穆斯林時期城門的原址上。在羅馬時代至今,它一直是科爾多瓦的一個主要城門,交通繁忙。1572年2月18日,科爾多瓦市長下令修建橋門,以取代已經存在了許多世紀的舊城門。</p><p class="ql-block"> 一天之內從穆爾西亞到格拉納達(236公里),參觀完阿宮,再到科爾多瓦參觀王宮和大清真寺,從時間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大清真寺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只能留些遺憾了(從穆爾西亞開始的這兩天行程安排有些問題)。</p> <p class="ql-block">  每年五月的第二周和第三周,是科爾多瓦“庭院節”。這個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己的庭院裝飾的姹紫嫣紅。2012年,科爾多瓦庭院節(La Fiesta de los Patios)申遺成功,成為了西班牙的第11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p> 今天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大橋附近都是盛裝的人們。 這個小伙子是當選勞動模范了嗎? 科爾多瓦,我們來去太匆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晋城| 木兰县| 连平县| 长乐市| 黑河市| 城固县| 晋江市| 循化| 六枝特区| 南宁市| 阿坝| 青铜峡市| 宜章县| 甘肃省| 乌拉特中旗| 恭城| 合肥市| 盐亭县| 明星| 宁陵县| 乌审旗| 滨海县| 咸丰县| 渝北区| 阿图什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沙雅县| 六盘水市| 江口县| 嘉黎县| 永登县| 镇远县| 常宁市| 太仓市| 永定县| 卓资县| 阜康市| 镇远县| 奉新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