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p><p class="ql-block">對中國人來說,端午節是一個很悠久的節日。</p><p class="ql-block">如果從屈原算起,端午節的歷史,</p><p class="ql-block">已經延續了2300多年。</p><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p><p class="ql-block">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項目。</p><p class="ql-block">甚至我們偉大的祖國從2008年開始將端午節和清明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我國法定節假日。</p> <p class="ql-block">那么,這個假期就去淮南吧,</p><p class="ql-block">吃一碗正宗的淮南牛肉湯,</p><p class="ql-block">看一場壽縣古城墻輝煌的日落??,</p><p class="ql-block">觀一場安豐塘的賽龍舟,</p><p class="ql-block">游覽一次久負盛名的八公山,</p><p class="ql-block">逛一逛全國唯一的楚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聽一聽久違的壽縣鄉音,</p><p class="ql-block">圓一場十幾年來的淮南夢。。。</p> <p class="ql-block">喜歡淮南,還得從15年前說起,那時候,認識了一位“紅迷”,討論《脂批》之余,喜歡聽他講他的家鄉~安徽壽縣。講去八公山為了逃票從旁邊的老母豬山偷渡、講報恩寺上千年的老銀杏樹、講劉安的豆腐、講一中門口的小吃、講壽縣的古城墻還有他年少時的《回憶滿徑》。。。</p> <p class="ql-block">于是,約上閨蜜,來一場蓄謀已久的說走就走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吃貨的淮南必須從一碗正宗的牛肉湯開始。不要小看這一碗牛肉湯,它和蘭州拉面、沙縣小吃和黃燜雞米飯并稱四大連鎖小吃,開遍我國大江南北,就在不久前挖掘出來的武王墩墓的大鼎里面還發現了2000多年前的牛骨頭。</p> <p class="ql-block">本來想去大眾點評第一名的楊記,出門遲了一些,怕到那估計也就只能喝湯了,于是選擇了旁邊的王記牛百味,隔壁的王老三也排了長長的隊伍,不知道是和我們一樣早餐晚了點還是午餐早了點,反正,上午11點來排隊吃飯的,都是好樣的!</p> <p class="ql-block">排隊大概半個多小時,趁這個時間我去買了手打燒餅,趁勢和打燒餅的夫妻聊了一會兒,發現我現在和陌生人搭訕的水平真的長進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我們要了20塊一份的生滾牛肉湯,據說這樣的一份原來也就6塊錢一份,不知道是和我們一樣的老六生生把物價吃了上去還是這幾年真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這是我的死磕,提起金融數學之類估計一會兒就得獻丑,趕緊打住,反正就是比以前貴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還真是別說,那我就真不說了,因為,說句實在話,如今的淮南牛肉湯,里面放了太多的食材和調味料反而失去了本真,少了牛肉湯本身固有的濃郁醇厚的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千人千味,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淮南人可不許??打我哈,準備來淮南的小伙伴,該吃的還要吃,畢竟,美食是旅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嘛??</p> <p class="ql-block">吃完飯,到附近居民區溜達溜達。福樂路、電機街。。。感受這“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氣,感受真實版的《人世間》</p> <p class="ql-block">年輕的時候旅游,都是跟團坐旅游大巴,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一到景點狂拍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漸漸的,我找到了自己喜歡更有趣的旅行方式。</p> <p class="ql-block">每個城市的居民區各不相同,這里的感覺一點不比旅游景點差。我去旅行,就是為了看那里的人怎么生活,那里的食物有什么不同。</p> <p class="ql-block">有人可能認為我腦子肯定被門擠了,大老遠跑來,頂著三十多度大太陽用大半天時間逛居民區,別人早就用這個時間逛完古城、八公山、奶奶廟了,效率多高,但我覺得沒關系,把時間“浪費”在喜歡的事情上,也很有意義嘛,開心就好。</p> <p class="ql-block">旅行不是完成任務,所以不會去所有景點打卡,我們一定要學會“一邊生存,一邊生活”,或許這樣我的效率很低,但我很快樂。旅行嘛,不用給自己下任務,風吹哪頁讀哪頁,這樣的旅行真的很松弛啊,生活是別人的,但快樂是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有人問我,淮南除了有礦,還有啥?我說,淮南可以說是家里有礦的孩子,巔峰時期長三角每用4噸煤就有一噸來自淮南,上海每6度電,就有一度來自淮南,可以說“淮南堵車,華東沒電”,淮南王劉安招攬賓客寫就《淮南子》,是我國最早最強的百科全書,淮南還有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對,就是《羋月傳》里的那個愛國愛家的黃歇,上海也就是因為紀念他而簡稱“申”,淮南還有中國最后一名文正公北大第一任校長孫家鼐、安徽黨創始人薛卓漢、和季羨林等人并稱“北大三支筆”的金克木、中國馬拉松第一人張亮友,央視著名主持人周濤。。。朋友又問,那有啥看頭?那。。。那就看水、看山、看寺、看樹、看我國唯一一座楚文化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壽縣城墻是我15年來心心念念的所在,安頓好住宿,第一站,壽縣古城墻。不知道城樓五點半關閉,剛進入東門城樓就被工作人員請出,看樣子,我們這是錯過了城樓內部的參觀,于是便順著城墻向北門方向溜達。</p> <p class="ql-block">這樣就好啊,走到哪里就是哪里,隨遇而安,不必是從出發就已經知道目的地的固有模式存在。就如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只要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就沒錯。</p> <p class="ql-block">各地旅游景點仿佛都有全國統一的“義烏特產”,看見了還總是忍不住摸摸看看,女人嘛,天生愛美。今生簪花,來世漂亮~多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透過稚堞(也稱為城垛)看城內百姓悠然自得的慢生活,舒緩、安逸,沒有大城市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如果把汽車換成馬車,是否這就是兩千年前的壽春?</p> <p class="ql-block">其實,出門的時候我是有習慣看天氣預報的,知道今天壽縣陰天,所以,注定看不到那場心心念念的古城墻日落。但真的沒有看到,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失落。就像那個渣渣徐,額呃,就是那個人渣徐志摩說,開始的時候就知道兩個人不能在一起,但這一天來臨的時候,還是會悲傷,還是希望這一天來的遲一些。</p> <p class="ql-block">城墻上美麗的凌霄花填補了一點點遺憾,生活處處有驚喜??</p> <p class="ql-block">壽州古城墻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明清時曾多次修葺,已歷經900多年。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明嘉靖年《壽州志》記載:門有四,東曰賓陽,西曰定湖,南曰通淝,北曰靖淮。各有月城,上有樓。。。北門靖淮門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我最喜歡的。</p> <p class="ql-block">靖淮門和東門賓陽門一樣,由城門、城樓、閘門、稚堞和甕城組成,所不同的是,東門賓陽門甕城和主城門均朝東,不在一條中軸線上,平行措置4米,而北門靖淮門甕城門朝西,與主城門呈90o角,巧妙運用了力學原理,在軍事防御上,敵軍攻破甕城后需改變方向,有效保護主城門,在防洪防汛上,洪峰沖破外城門進入甕城后轉為甕城渦流,大大減輕了洪水對主城門的沖擊力。</p> <p class="ql-block">1954年洪水圍城25.78米,1991年的特大洪水24.46米,洪水圍城50多天,關上城門滴水不入,這座城市固若金湯安然無恙,不得不贊嘆,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p> <p class="ql-block">靖淮門悠久的歷史不僅體現在城墻上面斑駁的墻磚和長滿的蒿草之上,還體現在門洞下面的青石板路上,打磨千年的石板路不光能照得出人影,也映照出這座古城的千年滄桑。</p> <p class="ql-block">夕陽照在滿是車轍印的石板路上,這是900年來歷史留給后人的篆刻。這座古樸滄桑的古城門,已然是千年歷史的見證,也因了它的存在,壽州古城中的百姓在戰火和洪水面前能夠泰然處之,所以,這座城門也是壽州人民的幸運之門。</p> <p class="ql-block">逛餓了,街邊看到了??賣“大救駕”的鋪子,不知是門口打撲克的悠閑還是食物的香氣吸引了我。大救駕起源于唐代,??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后周世宗柴榮征淮南,命大將趙匡胤帥兵急攻南唐(今壽縣),久攻不下,趙匡胤多日操勞過度水米難進,后來這個糕點勾起他的食欲救了他,故,曰:大救駕。</p> <p class="ql-block">大救駕食料豐富,豬板油、青紅絲、糖桂花、核桃仁。。。扁圓形中間漩渦疊起,如金絲盤繞,香酥可口。</p> <p class="ql-block">晚餐沒有去所謂的網紅“前鋒小吃街”,每個城市大概都有這么一條街,估計大部分都是給外地人準備的吧。</p> <p class="ql-block">隨便在古城找了一家街邊餐館,豆芽不錯,是那種看起來“營養不良”的賴豆芽,來劉安的封地,豆腐是必須的,于是點了一份鮥魚燒豆腐。</p> <p class="ql-block">老板娘很健談,得知我們來自劉邦故里,開心的告訴我們老板是劉安的不知道多少代玄孫,細細算來,距劉安到現在,也就2100多年,看起來很長,按照一個人70歲計算,也不過是30個人的一生而已,換句話說,現在每一個活著的中國人都有可能有一個直系血親的祖先生活在西漢,我和壽縣好友說,我要去報恩寺,他說,幫我看看那棵銀杏樹還在不在,小時候覺得他好大,想來它小時候還是唐代,這樣一想,歷史的滄桑感就來了,突然讀懂了詩里的那句:</p><p class="ql-block">“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p> <p class="ql-block">旅行容易只看景不看人,我喜歡和不同地方的人聊天,人才是文化最大的載體,不是嗎?</p> <p class="ql-block">一天可以很短,</p><p class="ql-block">忙忙碌碌就過去了。</p> <p class="ql-block">一天也可以很長,</p><p class="ql-block">像今天一樣,</p><p class="ql-block">到現在都不舍得結束。</p> <p class="ql-block">一切都在自己的內心,</p><p class="ql-block">放慢腳步,享受人生。</p><p class="ql-block">看,城墻內的夜景,很美吶!</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了,古城墻上閑逛的人很多,從神色和衣著大概從能看出來哪些是游人,哪些是土著。霓虹燈把城門裝飾的非常漂亮,我也要回去睡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壽縣普通的一天,</p><p class="ql-block">這是我不普通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看水~淮河淮上碼頭</p><p class="ql-block">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p> <p class="ql-block">這是淮河兩岸人最普通的交通日常,行人、電動車甚至汽車一天不知多少個來回,船票行人1塊,汽車??3塊,只要百姓需要,估計這條航線就永遠不會停止。</p> <p class="ql-block">看山~八公山</p><p class="ql-block">時光總是拖著長長的尾巴,游走在記憶的長廊。正如這淮南,楚文化的發源地,豆腐的故鄉,淝水之戰的古戰場。。。</p> <p class="ql-block">八公山是我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又因為所處“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位置,歷史上戰事頻繁,遺存豐富,傳說頗多,除“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后來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更使八公山聞名遐邇。2000多年前,淮南王劉安在此招賢納士,與八公著書論道,編著了最早的百科全書《淮南子》,這里也是劉安得道升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八公山是一座生命緣起之山,“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起源。</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15日通過現代化、科技化手段進行升級改造后,八公山地質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p> <p class="ql-block">非常幸運,能看到如此精美的藝術展板、豐富多彩的化石標本和形式多樣的聲光電多媒體。</p> <p class="ql-block">沉浸式體驗“藍色星球”上生命之源和地質科研圣地的風采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藥在器,雞犬舔之,皆仙。其處后皆現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這也是典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出處。</p> <p class="ql-block">因為時間晚了,五點半夜場前清場,與升仙臺和淮南王宮失之交臂,不過山下喀斯特地貌的石林吸引了我,據說落漏出來的面積多達30萬平方,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看寺~報恩寺</p><p class="ql-block"> 信步東禪寺, 夕陽古塔尖。</p><p class="ql-block"> 院深藏野竹, 垣矮如遠山。</p><p class="ql-block"> 端坐佛含笑, 誦經僧不閑。</p><p class="ql-block"> 一聲清磐動, 明月送人還。</p><p class="ql-block">這東禪寺便是壽縣城內的報恩寺了。</p> <p class="ql-block">據《壽州志》記載,這座千年古剎始建于貞觀年間,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一進山門便被報恩寺門前佇立的照壁上的毛主席語錄吸引了:一個省的主要城市都應該有這樣的博物館,人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的力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p> <p class="ql-block">院子正中的北宋九層舍利塔早已不見了蹤影。</p> <p class="ql-block">看樹~千年銀杏</p><p class="ql-block">唐王李世民親手種下的雌雄兩株銀杏樹依然茂盛,將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和東西兩廊房掩映在綠茵之中,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黃墻灰瓦,紅綢祈愿。</p> <p class="ql-block">國泰民安,健康順遂。</p> <p class="ql-block">看博物館~壽縣楚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每逢端午,就會想起屈原。說屈原,必然繞不開楚國,但大多數人腦海里呈現的是湖北、秭歸、江陵這些地方,對壽春不太了解,它是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國最后19年的國都。所以,此次來壽縣,最重要的還有就是~參觀全國唯一的一座楚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四方形,呼應了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之文化特質。</p> <p class="ql-block">這是兩千兩百多年前的楚大鼎,踏著歷史的碎片,從壽縣走回2000多年前楚國最后的國都~壽春,仿佛就踩在先人們還有溫度的腳印上~一步千年!</p> <p class="ql-block">問鼎中原</p><p class="ql-block">楚莊王八年,莊王率軍北上,攻打陸渾之戎,飲馬黃河,觀兵周郊,問鼎輕重。莊王問鼎,標志著楚國乙深入中原,改變了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楚大鼎~戰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視察安徽博物館時說:“好大一口鼎,可煮一頭牛”。</p> <p class="ql-block">158枚楚金幣鋪滿墻壁,是我國發現最早的黃金鑄幣,這估計是壽縣博物館最搶眼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夢溪筆談》里說,壽州八公山側土中及溪澗之間,往往得小金餅,不愧是家里有礦的孩子啊,而且是~金礦!</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突然生出一種小野豬品細糠的感覺,這小金幣做的,那叫一個精美啊??????每一顆都長在我的審美上,這時候,800個心眼子都在琢磨怎么能把這些個金幣弄到自己口袋子里,再多看一眼我就真的要動手了。。。</p> <p class="ql-block">麻溜的起開,看看這只小羊羊冷靜冷靜。可別小看這只??,它??也是七大鎮館之寶之一附蓋三足羊首銅尊。騙你的,我沒看到,小羊羊被借去安徽博物館了,是跑到走廊里看的圖。三足羊首銅尊是春秋時期帶蓋的青銅酒器,羊在我國古代與“祥”通,吉祥用語,所以人們往往把羊作為吉祥的標志,用于器物之上。同時,羊也是一種財富的象征。就說咱們迷人的老祖宗生活有多精致,據說青銅鑄造技術并不是我國的獨門絕學,兩河流域也有相似的技術,他們用來愴死對方,比起他們的沒事找抽,咱們老祖宗更喜歡享受生活,尤其在某位古人意外的喝了一口爛掉的果子發酵的果汁兒,感覺暈了呲乎的,還有點嗨,于是乎,duang,中華大地上第一個酒蒙子出現了,于是乎,那酒缸子就越做越花哨了。。。</p> <p class="ql-block">此劍的所有者為“越王者旨於賜”。“者旨”讀為“諸稽”,是越王的氏,“於賜”則為名,他就是曾“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之子。與此劍同銘器傳世共有7件,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許多博物館好像都有。古劍沉浮千年,劍氣陣陣來襲,仿佛還能感受到凜冽的寒氣!</p> <p class="ql-block">元和二年鎏金銀神獸刻紋銅舟</p><p class="ql-block">我的媽耶,就被這別嘴拗口的名字整暈菜了。介紹說是東漢盛食器,據說是東漢阜陵王的金飯碗。干飯人,干飯魂,干飯人吃飯得用盆,看來這個理念在幾千年前我們老祖宗那就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盛有100多顆舍利子的金棺。</p> <p class="ql-block">五代十國潁州開元寺的大銅鐘。</p> <p class="ql-block">好豪橫的東漢八龍腰金帶扣。。。不愧是鎮館之寶,每一件都那么驚艷。偷偷告訴你,所以驚艷,是因為這些我都認識,能說出個七七八八,下面,我們就去看一些我不認識它,它也不認識我的,一度被我作為文物文盲過濾器和生僻字小分隊的小物件。</p> <p class="ql-block">蟠虺紋獸流銅匜</p><p class="ql-block">匜(yí),古代盥器。形如瓢,與盤合用,用匜倒水,以盤承接:奉匜沃盥。老實交代,這個匜我真不認識它,估計它見我也面生,度娘查的??</p> <p class="ql-block">盤、匜均為水器,配合使用,以匜澆水,用盤承接。商周貴族們在祭祀、宴飲等場合,要行“沃盥之禮”。《禮記?內則》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沃盥之禮”中的“沃”即是以匜澆水于手,“盥”則是洗手、洗臉,盤則用來承接棄水,盤與匜配合使用,是貴族們行“沃盥之禮”的重要器皿。</p> <p class="ql-block">這個小可耐叫竊曲紋鹿首銅鼎,博物館里但凡看到這種造型清奇、樣子有點小可愛、渾身都是雕花紋飾的青銅器,名字還蟠什么紋的,那大概率屬于幾千年前的酒蒙子,或者吃貨用的炊具,三條腿的,多半都能加熱。</p> <p class="ql-block">曲柄盤口銅盉</p><p class="ql-block">這個叉著腰沖咱招小手的是盉,其實,它就是一個燒熱水的壺,但那時候我們的老祖宗不喝熱水,水燒熱咯純粹是為了調酒,一點一點稀釋他的哀愁。你就說吧,我們的老祖宗為了喝酒,也算用盡了所有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你就說這個壺,還有下面我家燒熱水的壺,除了少幾條腿,跟咱老祖宗用的有嘛區別!</p> <p class="ql-block">折沿尖足銅鬲</p><p class="ql-block">鬲(lì),古時候煮粥或者盛粥用的,區別一下鼎,鼎一般是煮肉用的,都是用來滿足我們老祖宗熱食的需求的產物,果然,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在吃吃喝喝上一點也沒浪費呀。</p> <p class="ql-block">環耳附蓋銅缶</p><p class="ql-block">這個傻大個,叫缶,它可以用來盛水,也可以用來盛酒。大部分的缶有蓋,直口,短脖子,圓圓的大肚子上帶著幾個小耳朵,可以裝銅環。</p> <p class="ql-block">蟠虺紋獸耳銅罍</p><p class="ql-block">跟缶長的很像的這位,叫罍。就這罍帶個缶字旁,就知道它和缶指定有親戚關系。大致的區別是,罍不一定有蓋,雖然肚子也圓滾滾的,但一般上大下小,而且口不直。</p> <p class="ql-block">這個有蓋,上下完全對稱的,叫青銅簠,里面盛飯,蓋上蓋保溫,怎么看怎么像自助餐的那個保溫鍋。</p> <p class="ql-block">銅敦</p><p class="ql-block">有腿的叫簠,沒腿的叫簋,就是個圓滾滾的飯盆,戰國時期老祖宗就把這倆結合了一下,整出了這個,叫銅敦,這里可不興念dun,它念duì。對,就念對??相當于一個保溫飯盒。</p> <p class="ql-block">一到博物館,這商周時期甚至春秋戰國青銅器,大的小的圓的方的,甚至還有奇形怪狀的,除了認識個鼎,其他的都是“嚯,好大一個缸”,“嚯,好大一個盆”,仔細瞅瞅這鼎怎么和我在烤肉季吃飯用的差不多。但凡青銅器十個字不認識八個的,大多是吃飯喝酒用的家伙,不過,我們老祖宗吃飯是有規制的,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所以墓里出土文物的時候,根據鼎和簋的數量,大致就能判斷墓主人的級別。</p> <p class="ql-block">雙穿系青銅矛?介是個嘛?我穿越了?到底是在壽縣博物館還是三星堆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說咱老祖宗講究,真不是蓋的!鐘鳴鼎食之家,鼎有了,鐘也必須配齊。</p> <p class="ql-block">還有這投壺,玩具都做的這么精致,不像現在公園里套圈的大爺兩塊錢十個?,除了塑料的還是塑料的。</p> <p class="ql-block">我拿出這個香爐,閣下該如何應對?無論從器形、工藝還是用途,幾千年來竟然沒有多大改變,是該夸我念舊呢,還是咱老祖宗時尚?</p> <p class="ql-block">有件事我一直疑惑,電視劇里四大爺給嬛嬛舉的那個銅鏡到底能不能看清楚人?要問博物館里??什么東西你從來沒有見過它的正面,那就只有銅鏡,都是這樣倒扣著的,讓你看它背面的紋飾,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古鏡不照今人。</p> <p class="ql-block">我就是想知道這些銅鏡沒退休之前,那些“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的小姐姐們都知道自己貼啥樣了嗎?商周時期的青銅鏡可能不太清晰,那時候的銅鏡含錫的成分較少,鏡面也不夠平整,照出來的人臉可能會有變形的情況。隨著時代的發展,銅鏡的工藝水平不斷提高,到唐朝,銅鏡的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了。所以,四大爺的銅鏡是能照清楚嬛嬛的,只是沒有現在這么高清罷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給大家隆重介紹的是最珍貴的展品~ 春秋無足寶鼎??????開玩笑的,寫到這里有點餓了,這是我家的砂鍋在燉雞湯??????身處今日壽州,窺見當日之壽春,才知道閃爍在歷史長河中的一代風華,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而綿綿楚韻也已傳承至今,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光陰流轉,時過境遷,昔日王都盛景早已湮沒于塵土中。穿越時光,千年不朽,博物館,有了古人和今人共同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記得央視紀錄片里有那么一句“四季有顏色,春風有味道”,參觀完壽縣博物館,我想說,“遇見你的時候,所有的星星都落在了我的頭上”!</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匆匆淮南。古城墻的日落、安豐塘的龍舟和八公山的豆腐宴就留給下次吧,沒有遺憾的旅行該有多么遺憾??迎著晚霞朝走去,不禁生出一些豪邁,想起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說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p><p class="ql-block">當然,那不是我。</p><p class="ql-block">但是,那不是我嗎?</p> <p class="ql-block">停在原地的理由很多,但我們總要堅定一個出發的理由,在看過外面的世界之后,才發現自己不過井底之蛙,還有太多太多的更好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曾了解,所以在看過世界之后,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尋最美好的那一種。</p> <p class="ql-block">旅行不是濟世良藥,卻是阿司匹林,雖解不了生活的毒,但化得了生活的苦。好的旅行,是一部生命練習曲,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生命狀態,把心打開,容納更多的信念。世界看多了,眼界千篇一律,但是心界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所以,這個夏天,來一趟淮南吧,它就在這里等你,不止兩千年。</p> <p class="ql-block">看,2000年前《淮南子》里說,不貪最先,不恐獨后。我的理解是,凡事但求盡心盡力、不問結果,便超脫了想贏怕輸的世俗窠臼,擁有了最珍貴的東西,坦然淡然的面對一切。</p> <p class="ql-block">聽,報恩禪寺的鐘聲悠遠,響徹千年。仿佛為世間百姓祈愿,不管你有沒有在我的世界里出現,我都愿你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所以,眾生安康啊,不止端午!</p> <p class="ql-block">所以,生活是苦難的,我又劃著我的斷槳出發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岑巩县|
南投市|
东乡县|
黄骅市|
仁怀市|
青铜峡市|
重庆市|
宣威市|
沾益县|
桂林市|
屏南县|
定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唐山市|
宜良县|
平原县|
清徐县|
鲁甸县|
洛宁县|
阜城县|
大竹县|
武清区|
团风县|
扎兰屯市|
旬阳县|
连江县|
岫岩|
神农架林区|
梓潼县|
衡水市|
讷河市|
吐鲁番市|
江山市|
荔波县|
漳州市|
广元市|
久治县|
厦门市|
衡东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