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眉山老年大學攝影創作班</p><p class="ql-block">通訊員:斜飛燕姚曉艷</p><p class="ql-block">供圖:恩師辜愛平</p><p class="ql-block">供圖:王華 王志軍 王俊安 鮑剛等好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四川眉山一路向西,距眉山東坡區約90公里處,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瓦屋山。山上巖石遍布,山泉淙淙,云遮霧繞,宛若仙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瓦屋山遙遙相望的玉屏山飛水崖下,穿過重重竹林,爬上彎彎山路。有一座始建于明代初年的玉泉寺便閃現在眼前:它建于明朝年間,距今四百多年,仍留存了當年的石塔、石獸、佛像。寺院周遭,當年高僧在山間種植的窩子茶至今仍生命力旺盛,經過幾百年的自然繁洐、歷代的不斷種植,使得飛水巖茶園呈現非常突出的品種多樣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茶葉口感濃、厚、鮮、爽,茶氣高昂,是非常難得的茗中珍品。歷代以來都是本地茶葉品質的代表,甚至縣志記載“花溪買茶"一說,也是我縣最典型的國營茶場。后來這種茶取名為“寒堆雪”,取意蘇東坡詩句“瓦屋寒堆春后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冬天山上白雪皚皚,一壟壟彎曲的茶樹上頂著一層厚厚的積雪。而低矮的茶樹在白雪下靜默著,對抗著嚴寒對它的考驗。因為它知道:只有在這種相對低溫、高濕度、低輻射和多云霧、寒徹骨的考驗下,才會有春季多種芳香物質的積淀合成,才會有來年的幽幽茶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巖間的巖間茶,生養它的是最貧瘠的巖石土地;滋養它的是山間的清流玉泉;籠罩它的是山腰的云霧薄紗;而照拂它的是透過云霧和低溫的溫柔暖陽。</p><p class="ql-block"> 冬去春來,它終于長成為溫潤爾雅的“寒堆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采茶最好的時節是在清明前。</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山間便來了一群大媽大爺。他們披著晨光身背背簍,帶著滿心的喜悅來采擷新綠的春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只見他們雙手靈巧翻飛,對準茶樹的茶葉尖掐下去,一般只掐兩片葉,這就是品相絕佳的一類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著這一對年逾古稀的大娘大爺,我們禁不住明白了,茶香的濃郁和醇厚來自何處一一那是歲月的積淀和漫長的等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茶葉慢慢飄進茶簍,喜悅漸漸飄上云端。</p><p class="ql-block"> 這一雙雙勤勞的手,奉上的哪里是茶,這分明是茶鄉人奉上的一縷縷心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次俯瞰蔥蘢茶山;再次仰望瓦屋巖山。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茶如人,人亦茶;品茗看茶葉翻飛;聞香感人世浮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佳茗似佳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永宁县|
中方县|
巫山县|
盐亭县|
靖江市|
盐津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三门县|
宾川县|
通州市|
营山县|
徐汇区|
安塞县|
凤阳县|
定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上犹县|
青川县|
三亚市|
资源县|
德钦县|
天柱县|
玉树县|
裕民县|
英超|
长治市|
定远县|
南安市|
淄博市|
苏尼特右旗|
赤峰市|
张家口市|
新沂市|
五常市|
武安市|
旅游|
桃园县|
乌鲁木齐县|
哈密市|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