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永康中學與黃埔軍校相距千里,跨越百年,怎么會有百年的情緣呢?且聽我慢慢講來: </p><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永康中學(原永康縣立中學校)成立于1912年。永康中學的前身是永康位置于西街的“永康試院”,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永康試院”成為了“永康中學”。永康中學1912年至1922年招收四年制初中生,畢業可以直接報考全國公私立大學。民國初期永康中學是縣內最高學府,是人才聚集地,首開風氣之先的革命搖籃。</p><p class="ql-block"> 1924年6月16日,這個喚起愛國之情 激起愛國之志的日子,國共兩黨共同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事政治人才的學校——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通稱黃埔軍校。該軍校是培養軍事政治人才的搖籃:</p> <p class="ql-block"> 1916年第一屆永康中學畢業生應高崗,受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熏陶,在母校的諄諄教誨下,毅然投筆從戎,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期滿后分配浙江陸軍第二師任排長、參謀。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進行北伐,應高崗潛至上海,對軍閥孫傳芳部進行策反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永康中學的諄諄教誨、精心潤育英才下,1918年畢業生中又有:王星培、胡祖姚 兩位考入黃埔軍校學習,1919年接著又有:呂開梯、陳慶尚相繼考入黃埔軍校學習。</p><p class="ql-block"> 我祖父馬絕塵也是軍校畢業生,但不知道祖父是從哪個軍校畢業?2013年11月中旬,我在永康市圖書館文獻室,看到一本《抗戰將領遺稿》,翻開一看,書中有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軍軍官團同學錄,該同學錄載有第六隊馬絕塵、又名斯才,年齡二十一歲,通信處:永康德生堂轉馬宅”,這才知道祖父是畢業于二十六軍軍官團學校。</p> <p class="ql-block"> 后來聽程廬屏老師講: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軍軍官團同學錄,由徐思賢帶往美國舊金山珍藏六十年,后又在臺北我父親家珍藏了二十年,八十年后又轉回大陸,確實是轉移珍藏之不易。從那天起我知道了祖父曾與原程怡福將軍和十三軍軍長駱振韶等,多名永康中學同學又是軍校同學。每個校友,每次遇見都是為了學習,然而結成黃埔情緣。</p><p class="ql-block"> 2014年,程老師邀請我參加黃埔軍校建校九十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因我祖父的民革組織和黃埔軍校同學會組織活動都在上海參加,所以之前我從未參加過永康的紀念活動,參加后我對黃埔軍校同學會的紀念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p> <p class="ql-block"> 為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我參加黃埔后代集體編寫《我的父輩在抗戰》書。按照市檔案館資料,我在該書中寫了祖父在永康的抗戰經歷:1945年曾經參加攻打楊公、大屋日偽炮臺,并將拆除炮臺的194斤鐵絲網上交麗水兵工廠簽核;抗戰勝利后對敵人罪行進行調查統計;實施步驟將散葬在六安鄉、九安鄉公路兩旁的173名抗日陣亡將士墓,集中遷葬長安鄉主北側蟹鉗山上;12月4日追悼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落成等,善始善終做好工作后。當月16日辭職。</p><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將《我的父輩在抗戰》書送到我祖父就讀的母校——永康中學和該校個別老師,胡曉紅校長回贈我《永康中學校史》和《永康中學桃李譜》。此后,原永康中學徐天送老師,建議我收集永康中學畢業的學生,又考入黃埔軍校學習的黃埔生,雖然當時沒有說明收集有何用途,但我個人認為是一定意義的。因此我就從浙江省檔案館,黃埔同學錄,永康文史等史料中收集永康人在黃埔軍校學習的黃埔生。以黃埔生對照《永康中學桃李譜》,從中校對出曾經在永康中學畢業后再考入的黃埔生。方便校對的《永康中學桃李譜》應感謝胡校長。 </p><p class="ql-block"> 在幾年之中,我收集到有永康籍的黃埔軍校學生,據不完全統計有324名。其中有永康中學畢業的學生,又考入黃埔軍校學習的黃埔生共有67名,占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點幾,數字見輝煌,母校恩難忘,這就是“永康中學和黃埔軍校的百年情緣”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同屆永康中學畢業生又同時考入軍校同期的,要算是24屆:駱振韶、朱嘉祥、顏鐘鰲、馬斯才等四人,是最為獨特的集中報考生。他們四人畢業于“首開風氣之先的革命搖籃”,同時考入黃埔軍校培養軍事政治人才的搖籃,可以說永康中學史上無雙。</p><p class="ql-block"> 抗戰時期的1939年,浙江省政府遷至永康方巖時,永康中學的畢業學生受前投筆從戎的校友影響,已經有46人畢業于黃埔軍校。早期畢業的黃埔軍校畢業生,已經在各抗日戰場上保衛彊土;在浙江的黃埔將士保衛浙江省政府,同時也保衛家鄉和永康中學。黃埔將士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善戰,碧血灑疆場,換取的抗日戰爭勝利等,點點滴滴都與永康中學全體教職員工的諄諄教誨,和軍校的嚴勤訓練分不開。故事證明“永康中學和黃埔軍校的百年情緣”有獨特情結。</p><p class="ql-block"> 故事講到最后,我身為兩校學生的后代,應該繼承前輩的遺志,發揚黃埔精神,致力于國家的統一,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而努力!</p><p class="ql-block">黃埔三代:</p><p class="ql-block">馬逸飛 寫于2024.6.1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湖南省|
泽库县|
黑河市|
洮南市|
江油市|
夏河县|
嫩江县|
东港市|
江陵县|
盐亭县|
长垣县|
洪江市|
东兰县|
马龙县|
独山县|
铜川市|
金沙县|
庄浪县|
武定县|
牟定县|
宝丰县|
玉田县|
襄垣县|
黔东|
绥德县|
达孜县|
临颍县|
广丰县|
宁都县|
吕梁市|
桃园市|
璧山县|
特克斯县|
西乡县|
壤塘县|
永顺县|
宁夏|
禹城市|
阜城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