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來自江蘇一所中專服裝設計專業的17歲女生姜萍,參加全球的阿里巴巴數學競賽,力壓一眾名校科班高手,爆冷名列預賽笫十二名,進入決賽,震驚全球全網,也引發了廣泛的熱烈討論!近日福建師大召開了第二屆數學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 福建教育電視臺報道視頻。 <p class="ql-block"> 福建師范大學第二屆數學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福建師范大學第二屆數學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于6月14日在旗山校區宏達廳成功舉行。福建師范大學校長王長平,國家督學、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原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德旺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李迅,北京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學通報》主編保繼光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報告。來自福建省內各地市教研機構、教學實踐合作單位代表、校內師生代表共計170余人參加了活動。</p><p class="ql-block"> 王長平在致辭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出了專章部署,提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總體要求和戰略部署,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福建師范大學將堅持深入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協同育人,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模式,努力打造符合新時代要求、彰顯學校特色的“新師范”教育品牌,為我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李迅表示,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是新時代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課題。數學教育要做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充分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希望以舉辦本次數學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為契機,推進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在價值鏈、方法論、資源庫和課程教學體系等方面自主創新,融合優秀教育資源,深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和實現數學教育高質量發展。</p><p class="ql-block"> 保繼光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一線教師要擴大眼界和提升素養,重視概念的邏輯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理性思維。要打通大學、中學、小學的課程體系,打造大中小學一體化的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培養更多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為我國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推進重大科技、重大應用研究,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交叉融合研究貢獻數學學科力量。</p><p class="ql-block"> 開幕式上,進行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博士后工作站—福建師大附屬中學站授牌、學科教學(數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行業導師、《福建中學數學》客座編委敦聘等儀式。</p><p class="ql-block"> 開幕式后,進入到主旨報告環節。李迅教授以《數學教師的三扇門》為題、王長平教授以《數學思維與拔尖人才培養》為題、保繼光教授以《數學高考的改革趨勢與案例分析》為題為大會作報告。三個主報告緊緊圍繞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小中大學一體化貫通培養,為新時代數學基礎教育發展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支招獻策,立足時代前沿、各有側重、精彩紛呈,與會師生受益匪淺。</p><p class="ql-block"> 在研討交流階段,與會教師圍繞“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的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協同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交流探討。泉州教育科學研究院長湯向明、福州第一中學副校長蘇健、廈門雙十副校長黃雄、泉州第五中學校長張海峰、寧德一中校長王神華、福建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陳清華分別在會上作交流發言。</p><p class="ql-block"> 本次論壇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數學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共享學術創見和研究成果,為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貫通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帶來新的思路和啟示,必將有助于推進數學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p><p class="ql-block"> 來自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福建日報、海峽教育報、福建省電視臺、福建教育電視臺等媒體參加了本次論壇采訪活動。</p><p class="ql-block">以上是網絡報道內容。</p><p class="ql-block"><br></p> 會后,福建教育電視臺記者6月17日到我家采訪,讓我就此簡要談談個人的看法。 我覺得,不論哪個學科,從教育范疇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激發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才能做到以苦為樂,持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青少年兒童本來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持續性差,所以其興趣容易轉移!必須精心呵護,持續激發才能保持。 興趣要上升發展為志趣,離不開孩子自覺的持續熱愛!按照多元智能理論,人具有七種不同的智能,不可能平均發展,作為教育者要善于發現不同孩子的各自特長,運用激發愛好的各種手段,將其興趣上升發展為志趣!但這是個漫長艱巨的過程,不是靠強制性要求就能達成的,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按照多元智能理論,人具有七種不同的智能,存在差異性,不可能都平均發展。作為教育者要善于發現不同孩子的各自特長,激發愛好,運用各種手段,將其興趣上升發展為志趣!但這是個漫長艱巨的過程,不是靠強制性要求就能達成的,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各學科的特長生要成為拔尖的人才,必須在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兩方面都得到鍛煉和培養! 這種長久的內驅力主要依靠其自信心的形成與發展!教育的真諦在于激勵與鼓舞!尤其是孩子處于茫然或遇到一時挫折時,顯得更為必要。 由于基礎教肓更突出強調普及性,所以往往會忽視教育的差異性和選拔性。對各學科出現的特長生缺乏有效扶持措施,更缺乏特殊的選拔政策與方法!這不符合因才施教的原則! 以我的教學經歷體會,教師在教學時因才施教可采取以下兩個方法。 一是在打好基礎后,進一步擴展深化!有些老師還會在課后布置思考題或課外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做與不做。 在單元學習后,要做觸類旁通的溝通工作,舉一反三,,串起相關知能的小鏈條,做好平時學習由薄到厚的積累。 二是要求預習,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提倡超前自學。而在期末復習時,還要引導學生運用導讀提綱進行概括歸納,做好由厚到薄的階段梳理認知建構工作。 我們作為老師,最幸福的莫過于能夠擁天下英才而教之!<div> 2009年,為了回應“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教育部聯合中組部、財政部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先行的有清華的“錢班”“姚班”。這是從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建第一個“少年班”,到2020年,教育部啟動“強基計劃”,提出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試點,選拔有志于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拔尖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人才,我國探索改革高校學術英才培養已有46年。近兩個月來,武漢大學“雷軍班”、清華“巔班”和復旦“相輝學堂”等招生計劃陸續引起熱議,也讓人們開始關注各個高校的“創新班”“尖子班”。</div> 既要關注普及大眾的基礎教育,也要關注各科拔尖的特長生。全社會、各級教育部門、各級學校對這兩方面都要關注!<div> 特長生的天賦可區分為兩種:應試天賦和創造型天賦,擁有這兩種天賦的學生需要不同的課程教學,要因才施教。拔尖創新人才究竟該如何選拔、培養?識別并選拔出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可能是更為關鍵的挑戰。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發布,“拔尖計劃”升級為“拔尖計劃2.0”,學科領域得到拓展,包括文科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也受到了重視。這是可喜的!<div>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div><div><b> </b></div><div><b> 以上照片皆取自福建教育電視臺網絡報道</b>,<b>個人看法有所補充。</b><br></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冕宁县|
买车|
白朗县|
盐边县|
泰来县|
安图县|
福建省|
台北市|
河曲县|
于都县|
丹巴县|
克山县|
乐清市|
璧山县|
抚宁县|
辽阳市|
布尔津县|
凤山市|
简阳市|
吉隆县|
灌南县|
九龙坡区|
凤山市|
武清区|
常熟市|
封开县|
周至县|
屏东县|
腾冲县|
松阳县|
中山市|
轮台县|
无极县|
车险|
菏泽市|
潮州市|
响水县|
城市|
河间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