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馮玉祥書</p> <p class="ql-block">歐陽中石</p> <p class="ql-block">蘇軾書臥碑 在蓬萊縣蓬萊閣臥碑亭內(nèi)。呈橫式,俗稱臥碑。橫215厘米,縱92厘米,厚23.5厘米。兩面刻,均為北宋杰出詩人、散文家蘇軾書跡。一面為《題吳道子畫后》,先楷行后草書。另一面為《登州海市》詩,為楷體書。據(jù)碑后記,此碑為金代“皇統(tǒng)間重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蘇軾書臥碑 在蓬萊縣蓬萊閣臥碑亭內(nèi)。呈橫式,俗稱臥碑。橫215厘米,縱92厘米,厚23.5厘米。兩面刻,均為北宋杰出詩人、散文家蘇軾書跡。一面為《題吳道子畫后》,先楷行后草書。另一面為《登州海市》詩,為楷體書。據(jù)碑后記,此碑為金代“皇統(tǒng)間重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陳摶(?-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64]賜號“白云先生”“希夷先生”。[66]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縣,另說在今亳州市)(或云普州崇龕縣,今重慶市潼南區(qū)崇龕鎮(zhèn);或西蜀崇龕縣,今四川安岳縣)人。[1][63]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道教學(xué)者。[67]</p><p class="ql-block">陳摶早年讀經(jīng)史百家之言,有撥亂濟世之志。唐長興年間(930年-933年),陳摶舉進士不第,遂隱居武當(dāng)山九室?guī)r,后移居華山云臺觀和少華石室,與隱士李琪、呂洞賓等為友。因后周世宗好黃白術(shù),于顯德三年(956年)召至宮中,問飛升黃白之術(shù),擢諫議大夫,固辭不受。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4年),因至京師建議宋太宗“遠招賢士,近去佞臣,輕賦于民,重賞三軍”而得太宗寵信。端拱二年(989年)七月,陳摶仙逝于華山張超谷石室,享年一百一十八歲。</p> <p class="ql-block">清朝人龔保琛題的聯(lián)語:“海市蜃樓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库尔勒市|
庆城县|
南昌市|
伊吾县|
布尔津县|
抚州市|
达拉特旗|
志丹县|
安义县|
滁州市|
乳源|
宣城市|
延寿县|
彭水|
桐柏县|
墨竹工卡县|
苍梧县|
金堂县|
玉屏|
堆龙德庆县|
阿克陶县|
金沙县|
攀枝花市|
洛隆县|
从江县|
阆中市|
墨竹工卡县|
宣恩县|
齐河县|
南安市|
富锦市|
娱乐|
湟中县|
四川省|
虹口区|
怀柔区|
青铜峡市|
浪卡子县|
亳州市|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