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天前,自駕旅游群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預訂了縉云仙都農家,在期待中終于等來了出游的日子,同時也趕上了煙雨江南梅雨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月17日我們一行十六人抵達縉云仙都,奔著鼎湖峰、網紅橋而去,結果被告知景區閉園,我們趁興而來,望溪興嘆。由于連日大雨,使得縉云九曲練溪變成了九曲黃河,昔日的山清水秀也變成了山濛濛水滔滔,江南煙雨成了江南淹雨。</p> <p class="ql-block"> 游仙都 ,朱潭山是必去打卡的點,朱潭以朱熹在仙都講學,常泛舟于此,鄉民稱其為朱潭,潭邊之山稱為朱潭山。朱潭上有一青石板長堤,楊柳婆娑,長橋橫亙,故得名仙堤,引眾多游客來此拍照,而此時的朱潭山被煙雨籠罩,仙堤被溪水淹沒,急流洶涌,讓人望而卻步。</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雨停了,我們吃完晚飯去村里轉轉,雨后空氣格外清新,似天然氧吧,村里有一塊大石碑,我走近一看,是當代作家張抗抗的文章《仰視縉云》,當時沒仔細看,后來網上查了一下仔細品讀,這是一篇充滿敬重與仰慕之情的文章,通過作者的視角,帶領讀者領略了縉云的自然美景和豐富的人文精神,激發了我對縉云仙都的好感與興趣,雖然這次因大雨沒有盡興,下次若有機會再去選擇春秋天,以仰視的姿態仰視縉云。</p> <p class="ql-block"> 原來的矴步橋是這樣的畫風,綠水橫波、青山作伴,流水潺潺,清澈的水面倒映著鼎湖峰和兩岸風光,老農牧牛而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被網絡上的這些圖片種草,只為此景而來仙都。(下面兩圖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色,白天景區不讓進,等到晚上工作人員下班,我們溜進景區,只見綠道被水淹沒,矴步橋上濁浪滔天,似千軍萬馬奔騰咆哮,大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倒海不復回之磅磚氣勢,畫風突變,難得一見。</p> <p class="ql-block"> 鼎湖峰,是縉云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狀如春筍,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頂部面積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積為2787 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峰” ,《仰視縉云》中寫道“它不在幽暗的山洞、不在高高的山巔,而是以略顯謙遜的姿態,低低佇立于群山之谷,有如平地凸現的泰山”。去不了鼎湖峰只有遠遠的仰望,卻意外的看到了日照金峰,變化只在一瞬間,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傍晚的夕陽染紅了天邊也映照在鼎湖峰上,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 蛟龍大峽谷位于縉云縣胡源鄉蛟坑村,峽谷內有峭壁棧道、360度玻璃觀光平臺、玻璃索橋,以及幽深的峽谷景色和豐富的自然生態,是一個集觀光、探險、休閑于一體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 雨中的蛟龍大峽谷云霧繚繞,仙氣飄飄,怕峭壁棧道和玻璃橋濕滑不安全,最終我們還是放棄進去一游,安全第一,只在周邊感受一下仙氣。</p> <p class="ql-block"> 大洋山是仙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主體海拔1500.6米,是浙江東南沿海的第一高峰,山體雄峻,奇峰突起,澗谷幽深,是探林海、觀日出、賞杜鵑、避酷暑的理想去處,也是戶外驢友探險之地。</p> <p class="ql-block"> 因下雨我們只在大洋山腳下游一游,只見大洋山上云霧飄渺,樹林茂盛,顏值爆表,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 疊箱巖,由十一塊如箱形的花崗巖疊置而成,高達三十余米,十分奇詭。清代張清錢詩云:“重重疊石宛如箱,仿佛天孫下嫁妝”,這種奇妙的景象,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縉云仙都民宿一條街,即軒猿街,街的兩邊分布著幾十家民宿,或古樸或文藝,或溫馨或時尚,據了解,自2014年開出第一家民宿以來,來仙都軒轅文化街落戶的民宿越來越多,到如今仙都民宿一條街可謂初具規模。</p> <p class="ql-block"> 走在街上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讓人忍不住深吸幾口,出了街就是風景區,我們沿著好溪走到倪翁洞、獨峰書院。</p> <p class="ql-block"> 縉云燒餅總部就在軒猿街,縉云燒餅也稱桶餅,是縉云縣的一種傳統小吃,傳說,軒轅黃帝曾在縉云山鼎湖峰架爐煉丹,非常專注,餓了就抓一塊面團貼在丹爐壁上烤著吃,軒轅黃帝馭龍升天后,當地百姓就用陶土模仿黃帝的丹爐制造陶爐,燒烤面團食用,后來,縉云燒餅廣為流傳,最為正宗非縉云本地不可。</p> <p class="ql-block"> 軒猿街的盡頭是軒猿黃帝南巡時的巨型雕像,氣勢恢弘形神兼備,體現著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南巡時的場景和風采。</p> <p class="ql-block"> 因鼎湖峰景區關閉,我們無法進入黃帝祠宇朝拜,縉云也是軒猿黃帝的號名,每年清明節和重陽節,這里都會舉辦隆重的軒轅祭典。</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高三至九丈不等,安詳肅穆似五位老者,故稱五老峰。相傳五老即中央黃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p> <p class="ql-block"> 據介紹倪翁洞是隱居圣地,因倪翁隱居而得名,又名初陽谷,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倪翁洞”三個篆字,是時任縉云縣令、李白的族叔、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而眼前的倪翁洞已完全泡在水里,令人有一種惋惜之感。</p> <p class="ql-block"> 《問漁亭》歷史悠久,此亭建在一塊形似蓮瓣的大石之上,亭下溪水因連日暴雨由清泛黃,奔流不息,邊上《問漁亭》摩崖石刻雖被歲月腐蝕,卻還依希可見,</p> <p class="ql-block"> 去獨峰書院的小路上,沿著綠野仙蹤漫步,身心仿佛被大自然所擁抱,滿眼的翠綠充滿了清新宜人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獨峰書院,坐落在倪翁洞景區內,面臨好溪,是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的紀念地,建筑風格屬晚清,這是一座充滿文化氣息和自然美景的書院,書院寧靜清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獨峰書院的建立和發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span>僅是對朱熹學說的傳承,也是對中國傳統書院文化的一種體現,書院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場所,更是一個文化的圣地,一個能夠讓人靜心修學、領悟天地之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出了倪翁洞景區,眼前是一個大草坪,原來這是個露營基地,因連續下大雨,這里顯得非常冷清,如果天氣晴好的節假日,可能就非常熱鬧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清晨起來一看天氣不錯,我們吃完早餐收拾好行李,出發去河陽古民居,上午時分走進河陽古民居,頓覺古風撲面,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此時,整個景區內沒有多少游客,真是難得清靜,可以悠閑的隨意逛,無人打擾。</p> <p class="ql-block"> 河陽古民居位于縉云仙都河陽村,這是一個以宗族血緣為紐帶,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落,始建于元代,其建筑呈一溪兩坑,一街五巷村莊布局,現存的古民居多為明清建筑,是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國家4A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 悠然地走在安靜的街巷里,石子鋪砌的巷道古樸而整潔,幽長的小巷引領我們走進歷史深處。</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白墻黛瓦連成一片,風火山墻、馬頭墻毅然聳立,錯落有致,似群馬長嘯,氣勢恢弘。</p> <p class="ql-block"> “文翰公祠”,這是座四合院式建筑,中間大天井,兩側廂房展示河陽各個時期的民間老物件,是個小型的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 “文翰公祠”旁邊就是“廉讓之間”,走進院落,里面充滿煙火氣息,居民保持著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竹椅上坐著幾個大媽在埋頭折疊紙元寶。</p> <p class="ql-block"> 沿著巷道我們步入“虛竹公祠”,該公祠為兩進院落,大門口有兩個石鼓,俗稱“門當”,門樓上有一對木雕稱其為“戶對”,正好是門當戶對,原來我們常說的“門當戶對”是這么來的。</p> <p class="ql-block"> “虛竹公祠”最耀眼的當屬木雕藝術,主要出現在梁柱等處,木雕上有人物、鳥獸、花卉栩栩如生,是河陽古民居十五座宗祠之最,雖歷經歲月沉淀,但依然驚艷。</p> <p class="ql-block"> 正廳內有縉云河陽籍畫家李震堅的寫意人物畫展</p> <p class="ql-block"> 旁邊的側廂房有木雕的家具展,堪稱一流的東陽木雕,真是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 “八士門”,河陽耕讀之風濃郁、民風淳樸,宋元時期曾出過八位進士,因而得名,元代“八士門”前明太祖御賜“稀罕”一石,實屬稀罕。</p><p class="ql-block"> 河陽古民居有十幾座古祠堂及古廟宇、百棟舊第共1500余間,逛半天根本逛不完,留著下次再來。</p> <p class="ql-block"> 三天兩晚的縉云仙都游結束了,雖因下雨與鼎湖峰、網紅橋擦肩而過,但煙雨中的仙都更有韻味。相聚時的快樂總是短暫卻值得回味,感謝組織者,感謝三位司機師傅,感謝大家的一路陪伴,縉云仙都我們還會再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遂川县|
霍邱县|
怀仁县|
隆昌县|
娄底市|
县级市|
会同县|
根河市|
嘉黎县|
襄城县|
乡城县|
顺昌县|
福海县|
阳东县|
长宁区|
五莲县|
翁源县|
肇东市|
芜湖县|
安丘市|
津市市|
双桥区|
滁州市|
辽宁省|
隆回县|
大冶市|
安阳市|
长丰县|
兴城市|
历史|
蓬莱市|
永安市|
永昌县|
宜章县|
当涂县|
苏尼特左旗|
临西县|
会泽县|
汨罗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