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郭莊 ,借西湖之景,與西湖山水融為一體,被譽為“西湖古典園林之冠”。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教授對郭莊評價道:“風姿再現,如古畫之重裱”。清幽雅潔,悠閑安靜,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中午12點,我和愛人乘地鐵公交前往探訪。</p> <p class="ql-block">沿途風景秀美。途經“曲院風荷”時,駐足觀荷。曲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一,以觀荷為主題。</p><p class="ql-block">南宋時,洪春橋畔有官家麵院,取金沙潤之水,制麯釀酒。其地多蓮荷,入夏風送荷香,因名“麯院荷風”。</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改“麵院”為“曲院”,易“荷風”為“風荷”,遂名“曲院風荷”。</p> <p class="ql-block">1983年,該園經整修后對外開放,占地28公頃,園內有200多個荷花品種,是我國最大的荷花專類園。</p><p class="ql-block">其間亭廊掩映,花樹參差,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p><p class="ql-block">下午1點半左右,到達郭莊。</p> <p class="ql-block">郭莊,位于杭州西山路臥龍橋畔,與“曲院風荷”相鄰。門票10元。60周歲以上者,半價。</p><p class="ql-block">我們購好票,入內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郭莊,原名“端友別墅”,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最初的主人為杭州商人宋端甫,因此莊園俗稱宋莊。民國期間,轉賣給汾陽籍貫人士郭氏,由此改稱“汾陽別墅”,俗稱郭莊。</p><p class="ql-block">幾經變遷,幾乎湮沒。1989年整修,1991年10月開放,成為西湖園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園林特色的私家宅園。</p><p class="ql-block">正門處仍保持汾陽別墅的雕刻文字。</p> <p class="ql-block">該園面臨西湖,背靠西山;東借“蘇堤春曉”,西覽“雙峰插云”,南望“南屏幽姿”,北眺“保俶倩影”,空間景觀豐富多彩,妙趣橫生。</p><p class="ql-block">郭莊,是浙江杭州的園林之一,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郭莊總體呈矩形,占地9788平方米,水面29.3%,建筑面積1629平方米。分為“靜必居”和“一鏡天開”二部分,是典型的前宅后園格局。</p> <p class="ql-block">“靜必居”,為主人起居會客之所。這里古色古香,經典雅致。郭莊的園林設計,最大的特點是引西湖之水入園。使園內有湖有水,小橋流水,曲徑通幽。</p><p class="ql-block">“一鏡天開”,為園林部分,是以水為主題的精致花園。這里曲廊環繞、小橋流水、假山疊石、花木簇擁。沿池有“香雪分春”、“乘風邀月”、“兩宜軒”、“賞心悅目”、“景蘇閣”、“如沐春風”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從大門進入,經復廊到正廳,映入眼簾的是,上懸匾額“香雪分春” 四個字。楹聯為:“紅杏領春風,愿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足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p><p class="ql-block">這,頓時把游人引入一種高雅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幢頗具浙江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廂房和后堂構成一個小院,中間是一個用石板欄桿圍面的方池,池中涓涓細流不斷。</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瀕臨西湖的平臺上,靜坐觀景。眺望遠方,遠處的蘇堤和雷峰塔,清晰可見。這種感覺,挺好!</p><p class="ql-block">“沒來過郭莊,不算到過西湖”。可見對郭莊的推崇。</p><p class="ql-block">園中的曲廊、池閣、后山、石橋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湖畔的"乘風邀月"軒,敞室臨湖,正對西湖的六橋煙柳,覽盡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臨湖建閣,有船塢、有假山。</p><p class="ql-block">江南園林志一書中稱:“雅潔有致似吳門之網師,為武林池館中最富古趣者。”</p><p class="ql-block">著名古建筑園林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先生說,此園不僅汲取了蘇州園林的建園手法,而且有許多景致具有紹興特色。</p><p class="ql-block">例如園中兩個池塘,一個是自然形態,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蘇州園林;還有一個是石板砌成的方池,顯然是紹興風格。</p> <p class="ql-block">假山上的“賞心悅目”亭,居高臨下,四周湖山秀色,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景蘇閣。原是繡樓,面臨蘇堤壓堤橋,背后有寧靜雅致的花園。</p><p class="ql-block">此處也是庭園的主體建筑,樓下曾是主人下棋彈琴場所,樓上陳列著文房四寶,是當年主人詠詩作畫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矮墻月門前分別題曰:枕湖、摩月。站在月門里透視,可見葛嶺等倩影,如攝入畫中一般,倍添人們游園的興致。跨出月門,有一船塢,引人下船,暢游西湖美景。</p> <p class="ql-block">“兩宜軒”。取自蘇東坡“濃妝淡抹總相宜”句意。是跨水木結構廊軒建筑。既分隔莊內“靜必居”與“一鏡天開”兩大園區,又與“香雪分春堂”互成對景。</p><p class="ql-block">軒東西兩側為長廊狀,與池岸假山相依相接。建筑主體居中,由一組屋頂相互勾連的建筑組成,坐北朝南,橫陳于浣池和鏡池之間的堤壩上。</p><p class="ql-block">“兩宜軒”南北各有一臨水而架的水榭,南為四方單檐卷棚歇山頂,北為八角攢尖頂,這可能也是兩宜軒得名的一個來由。</p> <p class="ql-block">梓翁亭。 梓翁,就是楹聯的書寫者陳從周先生。</p><p class="ql-block">陳從周(1918—2000),原名郁文,別號梓室,自稱梓翁。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從周先生是郭莊的伯樂。</p><p class="ql-block">如果沒有陳從周先生的知遇之恩,就沒有郭莊今天的地位和榮耀。所以,杭州人民在郭莊建了一個梓翁亭,以紀念陳從周先生。</p> <p class="ql-block">亭旁有碑,刻有《梓翁亭記》:“梓翁者陳公從周先生之號也,先生博文史工詩詞善書畫尤擅古建筑園林藝術,乃將中國園林藝術推向世界之現代第一人,為一代宗師。先生1918年生于杭州,鐘情家鄉山水人文,致力西湖環境保護,先生有詩曰:村茶未必遜醇酒,說景如何欲兩全,莫杞濃妝欺淡抹,杭州人自愛天然。足證其半生湖山未了柔情之拳拳丹心……”</p> <p class="ql-block">1989年,杭州市政府歷時三年重修郭莊,當時,陳從周先生已年屆古稀,然十余次親臨其間,與同事及弟子精研細琢,力求極致。</p><p class="ql-block"> “梓翁亭”匾額上的三個字是葉圣陶先生所題。亭內,懸掛著“追風映月”匾,黑底綠字,蒼遒有力,是陳從周先生的墨寶。</p><p class="ql-block">楹聯是:“錢樹銀花城不夜,幽蘭玉貌君衍芬”。</p> <p class="ql-block">“一鏡天開”,是以水為主題的精致花園。園中有湖,名為“鏡池”,池形如鏡,一鏡天開。</p><p class="ql-block"> 這里,曲廊環繞于水,疊石臨照,花木簇擁。水側小橋勾連,水上綠蓮碧波,水里錦鯉暢游。</p> <p class="ql-block">坐在臨水的平臺上,遠望西湖,只見遠山如黛,湖水碧波蕩漾。微風吹來,六月的郭莊,彌漫著荷花的荷香,沁人心脾,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圖文:徐飛云</p><p class="ql-block">時間:2024年6月22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通市|
杭锦后旗|
阳春市|
达拉特旗|
湟中县|
上思县|
名山县|
尼木县|
双流县|
沛县|
平凉市|
绥江县|
古交市|
岑巩县|
遂平县|
且末县|
莒南县|
西乡县|
新巴尔虎右旗|
景洪市|
江都市|
蕲春县|
阿勒泰市|
沂源县|
吉隆县|
吉水县|
永宁县|
济源市|
景谷|
罗山县|
拉孜县|
延边|
抚松县|
梁山县|
华蓥市|
镇巴县|
重庆市|
和田县|
肃南|
简阳市|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