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水市,古稱秦州、上邽,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天水市是甘肅省轄地級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p><p class="ql-block"> 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擁有約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p><p class="ql-block"> 天水市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六月,在南京海外旅行社的組織下,我們乘T116次列車經過18個小時,來到了這個城市。</p> <p class="ql-block"> 天水市是寧靜而祥和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她既沒有高聳入云的大樓,又沒有熙熙攘攘的車流,更沒有擁擠不堪的道路;有的是一種平靜而休閑的愜意以及波浪不驚的心態。</p> <p class="ql-block"> 白天,我們看到麥積區和市區之間道路旁的一條小溪,水流不大,水色深黃。經詢問得知那是渭水,屬黃河的支流。</p><p class="ql-block"> 渭水,我早就知道的一條河。唐代詩人賈島曾寫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這難道就是渭水?</p><p class="ql-block"> 不過,晚上看過來,河兩岸的橋索上,燈光閃爍,五彩斑斕,確也有點耀眼。</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得知天水是伏羲故里,因此不顧乘車勞累,在下午自由活動時間,乘車前往伏羲廟拜祭。</p> <p class="ql-block"> 來到了伏羲廟地段,進入伏羲城。</p> <p class="ql-block"> 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為百王之先。是中華先民由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第一位載入文獻的男性始祖。</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小就學過: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p><p class="ql-block"> 伏羲是傳說中的神話人物。</p><p class="ql-block"> 三皇具體為誰,榜本多樣:有的說是天皇、地皇、人皇;有的說其中有女媧,還有其他的說法。但不管那種說法,伏羲都是在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所以說,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主。</p> <p class="ql-block"> 伏羲,三皇之首。</p><p class="ql-block"> 伏羲,坐佛前的兩尊小佛仍為天皇、地皇。這尊佛像突出了伏羲,三皇之首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伏羲廟內,古木森森,散落在四周,然大多在道路的兩側。</p> <p class="ql-block"> 這些松柏,大多為八百年以上的樹齡,最多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經過了朝代的更迭和戰火的洗禮,即便在今天,依舊是枝干挺立,枝葉繁茂。他們簇擁在伏羲廟的周圍,就像忠誠的衛士,護衛著人文始主的廟宇。</p> <p class="ql-block"> 這株古木,枝分二杈:一枝已經枯萎,而另一枝卻斜長至廟檐之上,甚為奇特。</p><p class="ql-block"> 當地人稱之:該樹為伏羲廟遮陽蔽雨。</p> <p class="ql-block"> 這株古木,枝干斜傾,下方已用石柱支撐加固。</p> <p class="ql-block"> 游客們對這些古樹也是肅然起敬。為他們披紅帶彩,躬敬有加。</p> <p class="ql-block"> 伏羲是八卦祖師。</p><p class="ql-block"> 傳說伏羲因為制造八卦,人奉之為天神,尊其為八卦祖師。</p><p class="ql-block"> 伏羲上觀天象,下察萬物變化,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 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制成網,用于捕魚打獵。他還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p><p class="ql-block"> 這是陳列在廟內的八卦石。</p> <p class="ql-block"> 伏羲廟中的龍馬。</p><p class="ql-block"> 龍馬有翅,寓意能飛;頭上有角、腹下有蛇鱗,已具有龍的雛形。</p> <p class="ql-block"> 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并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p> <p class="ql-block"> 伏羲廟中的龍鳳木雕,初看起來以為是石刻,其實是木雕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該組木雕為明代制品,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該木雕為四爪金龍,僅次于九五之尊。</p> <p class="ql-block"> 鳳凰木雕更為奇特:她具有鳳冠、鳳身、鳳尾,仿佛帶有女性的溫柔。然而仔細看,鳳身上卻是龜殼,寓意為長壽。因為古代醫療水平低下,女子生產時就是過鬼門關,難產時就可能一尸兩命。因此人們祈禱女子能平平安安,健康長壽。</p><p class="ql-block"> 另外,鳳爪為鷹爪,寓意女子不但要溫柔,還要有剛強的一面,要像藍天中的雄鷹。</p> <p class="ql-block"> 伏羲廟中,鮮花盛開,青翠欲滴。</p> <p class="ql-block"> 伏羲廟中尚有陳列館,令人眼界大開。</p> <p class="ql-block"> 展廳中,陳列著天水八千年歷史的文物介紹。</p> <p class="ql-block"> 廟中有展覽,在國內尚屬不多見。</p> <p class="ql-block"> 通過這些展品,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從上古到如今的歷史文化,加深對甘肅發展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這幅拓片是要求古代官員做的格言。</p> <p class="ql-block"> 女媧的補天石。</p> <p class="ql-block"> 向人文始祖伏羲跪拜。</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六月二十一日,天水要舉辦伏羲祭拜儀式。屆時,海內外的華人代表會匯集到這里,舉行盛大的活動。</p><p class="ql-block"> 武警的戰士們,正在作隊列操練。</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麥積山石窟,也座落在天水。</p><p class="ql-block"> 乘了二次景觀車,終于來到了麥積山石窟地。</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景觀車在公路上行駛,公交車都可以通行,不知為什么旅游車卻不讓走。景區這種作法,在國內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五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受陰濕多雨等自然因素影響,壁畫保存較少,但價值極高,題材豐富,構思精妙、技法嫻熟。</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因位居絲綢之路要沖的地理位置,既受到來自于西域的影響,也受到中原地區以及南方地區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畫藝術風格。</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建在山上,因山象麥堆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 要觀賞麥積山石窟,只能沿著棧道上行。棧道狹窄,單人可行,只能上不能下。</p> <p class="ql-block"> 在入口處,嚇到了許多人:那么高、那么陡、令人望而生畏。中途又不能返程,只能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 上去的人,個個是勇敢者。</p><p class="ql-block"> 只有上去,才能領略到石窖的魅力,感受到遠古的佛學真諦。</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第4窟(散花樓)</p><p class="ql-block"> 每龕內供一佛,共七佛。整體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全國石窟中最大的一個仿宮殿開鑿的洞窟,其他如敦煌、云岡、龍門、天龍山等石窟中的同類窟龕無論在整體規模上或是細部的裝飾上都遠遜于這個洞窟。</p><p class="ql-block"> 這是散花樓七佛中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的石窖與國內其它石窖不同。其一佛像多為泥塑,其色彩猶存,雖已斑駁陸離,然可尚見當日的燦爛。</p><p class="ql-block"> 這是散花樓七佛中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是建在山上,周圍山巒起伏,綠野連綿,飛鳥云集。</p><p class="ql-block"> 為了防止飛鳥入窖。許多洞穴的外面均罩有鐵制絲網?故網內佛像是得到了保護,可觀賞起來,就十分困難。</p><p class="ql-block"> 這是散花樓七佛中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而第四窖散花樓就沒有這種情況,觀賞起來,非常清晰。</p><p class="ql-block"> 這是散花樓七佛中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在豋高之處,觀賞佛像。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中唯一的。</p><p class="ql-block"> 這是散花樓七佛中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第13窟俗稱“東崖大佛”,位于東崖中部。開鑿于隋代,南宋紹興年間重修。高17米、寬約18米。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像。</p><p class="ql-block"> 第13窟是麥積山現存最大的一組石胎泥塑造像。</p><p class="ql-block"> 正中主尊為阿彌陀佛,高15.7米。佛面形圓潤飽滿,彎眉細長目。高鼻闊口,下頜豐滿。兩耳緊貼后頰。倚坐姿,雙腳踩于仰蓮臺上。</p><p class="ql-block"> 佛左側為觀世音菩薩,高13米。束發高髻,頭戴高花冠,面容飽滿圓潤,左手自然下垂,執一凈瓶。右手橫置于胸前,持一蓮葉及蓮蕾,跣足立于仰蓮臺上,神態恬靜安逸,身姿婀娜挺拔。</p><p class="ql-block"> 佛右側為大勢至菩薩,高13米,裝束、神態等大致同左側菩薩,左手上揚至頜下,掌心托一圓蓮。胸前綴飾瓔珞。體態挺拔之中略顯敦厚,仍有北周造像之遺韻。</p> <p class="ql-block">在棧道上觀看東崖大佛。</p> <p class="ql-block"> 在棧道上觀看東崖大佛。</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第121窟</p><p class="ql-block"> 正壁龕外兩側,各有一組一菩薩一弟子的造像,佛龕右側的一組菩薩和弟子雙肩相互輕靠,頭側向一起,面帶甜蜜的微笑,似乎是在悄悄地耳語,這便是著名的“竊竊私語”。</p><p class="ql-block"> 弟子的雙手掌根微微地靠在一起,而上部則微微張開,整個手掌似開似和,好像是在輕輕地鼓掌。</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第44窟,正壁的主佛,有“東方的微笑”之稱。菩薩低眉,不聲不響,笑對眾生。</p><p class="ql-block"> 這座佛像有著“東方的微笑”之譽,有研究認為,它依照了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的形象,是武都王為紀念母親而塑造的,因此氣質格外慈祥,極具女性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最高層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 在這樣的高度建造石窖,其難度遠非其它石窖能比。</p> <p class="ql-block"> 在離開石窖之前,回首遠望:麥積山石窟在綠樹叢中顯得更加高大、挺拔;藍天深邃,白云朵朵;棧道曲折,人行如蟻。</p><p class="ql-block"> 至此,中國四大石窖:河南洛陽龍門石窖、山西大同石窖、甘肅敦煌莫高窖,都有幸走過了。</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在垂直的山面挖出神龕,然后塑造佛像,其難度不言而喻。即便在今天,人們觀賞之余,在狹窄的棧道前行,都有提心吊膽之意。</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一次難忘之行。</p> <p class="ql-block"> 最后還要說一下,天水的櫻桃十分漂亮,顆粒飽滿,新鮮碧透,紅中帶紫,甜中帶酸,十分可口。價格令人吃驚,只6-7元一斤,比南京便易太多!正是櫻桃收獲期,正在櫻桃主產區。</p><p class="ql-block"> 請看下集:甘南春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鸡泽县|
永昌县|
通辽市|
庆阳市|
通化市|
潮安县|
新源县|
天镇县|
佛山市|
清徐县|
嘉兴市|
花垣县|
彭泽县|
宁国市|
天水市|
昭通市|
温泉县|
鄂托克旗|
德清县|
沂水县|
阿拉尔市|
新沂市|
监利县|
尚义县|
威信县|
罗山县|
邵东县|
平原县|
霍林郭勒市|
金昌市|
浏阳市|
安阳市|
胶州市|
淮南市|
宝清县|
河曲县|
宽甸|
托里县|
石首市|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