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飛雪

<p class="ql-block">手機拍照:飛雪、老張</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飛雪</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雨中鋼琴曲</p> <p class="ql-block"><b>“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b>此非虛言!南京鼓樓區頤和路一帶,坐落著不少中西合璧的民國別墅花園,這些民國建筑群形成了獨特、別致的街景。<b>被人們譽為:中國最美街道,是南京的一張名片,我早想一探究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暮春初夏的南京,這座六朝古都歷史都城,環境優美,空氣濕潤,鮮花盛開,到處洋溢著歡樂祥和氣氛……</p> <p class="ql-block">因大女兒工作生活在南京,我們老倆口常來小住時日,便喜歡上這座城市,常在閑暇時間出去走走。這里鐘靈毓秀,江南風光,悠久的人文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嘆為觀止,常常留戀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避開五一節假日的旅游高峰,4月30日早8時許與老伴乘市內公交前往。車上幾位與我年齡相仿的聽說我們要去民國風情街,熱心地介紹情況并順路與我們同行,深切感受到南京市民的熱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下車后,熱情的南京大姐與我們走了一段路,分手后我們沿路向前就到江蘇路民國風情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時,走在大街上,映入眼簾是南京特有風景,高大法國梧桐樹形成的林蔭大道,路兩旁是造型各異的洋房花園,路上行人不是很多,偶有轎車穿過,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仿佛置身于那個民國時代。</p> <p class="ql-block">說起頤和路也大有來頭,它位于南京鼓樓區西南至東北走向,長度不足1公里。原來這條路是1931年命名的《民國首都計劃》,借自北京“頤和園”有保養、祥和之意。</p> <p class="ql-block">林蔭道兩邊的別墅花園,有的房門緊鎖,或許主人在遠方久未居住;有的院內涼曬著衣物,院大門上貼有:私宅,請勿打擾的字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花園圍墻上窺視過去,這些別墅用料考究、造型獨特,達官貴人的奢靡生活不可想象!這里是中國擁有民國建筑最多的街區,被譽為<b>“民國建筑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很快來到頤和公館,看內容介紹,才了解到頤和路公館區原建有花園洋房9265幢,宮殿式官邸25幢。</p> <p class="ql-block"><b>1927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后,發布了蔣介石親筆提寫的《首都計劃》。這是一份城市規劃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上層人士住宅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1933年開始,具有西方現代設計手法的建筑,風格各異的別墅花園陸續地建造起來,以頤和路為主干道,輻射至江蘇路、寧海路等街區。</p> <p class="ql-block">這些建筑曾為民國重要歷史人物住所與外國使館的所在地。有陳誠、汪精衛、鄭介民、湯恩伯、陳布雷和閆錫山……眾多民國上層要人名流及美國特使馬歇爾的舊居。</p> <p class="ql-block">還有美國、加拿大、印度、墨西哥、巴西、瑞士等八處使(領事)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政府為了展示民國公館建筑群的獨特魅力,讓世人能夠直接了解民國南京都市風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按照“保護與利用”與“分段實施的原則”,</b>從2006年啟動整治改造工作,2013年完成第十二片區的改造,即頤和公館開始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b><u>頤和路公館保護區:</u></b></p><p class="ql-block">保護區占地37.8萬平方米,分別以頤和路為中軸,被“珞珈”、“靈隱”、“普陀”等道路分割成12個片區。共矗立著225幢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建筑。</p> <p class="ql-block"><b><u>?頤和公館即第十二歷史文化街區:</u></b></p><p class="ql-block">這個片區的面積約為整個頤和路公館區的十分之一,占地約2萬平方米,位于寧海路與江蘇路相交的三角地帶,也是公館區最東面的地塊。這里有陳布雷、薛岳、熊彬、黃仁霖等名人故居26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經過幾年保護修繕及活化利用,被打造成民國主題文化體驗的酒店,集展覽、休閑、旅游、度假和餐飲一體的民國風情街。</b></p> <p class="ql-block">此時,我才明白建成開放的頤和公館僅有整個保護區很小一部分,是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實驗田”,所以,改造和保護利用這些民國建筑還任重道遠。</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一走進公館院落,就被這里的景色所吸引,石板路寬闊整潔,各種顏色的花卉盛開,彩蝶飛舞,修剪整齊樹林及灌木錯落有致,相互映襯,整個院內顯得幽靜雅致。</p> <p class="ql-block">正值初夏,頤和路、寧海路一帶薔薇花已盛開,從別墅花園院墻上蔓延下來,香氣四溢,形成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成了南京人打卡拍照的首選之地。</p> <p class="ql-block"><b>人生最美的遇見,我剛好路過,你恰好盛開,暮春淺夏,浪漫相遇……,</b>今年網絡流行語用到此時的頤和公館再恰當不過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遠遠看到《萬國春》中餐館,不知是哪位民國要員私宅改造而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萬國春》中餐館是民國以來南京的老字號,主打淮揚菜,淮揚菜講究鮮活時令、刀工精細、口味平和,是中國四大菜系之首。</b></p> <p class="ql-block">打量門前掛的菜譜,150~350元/位。享受這里的民國風情,品嘗一下淮揚特色菜,還是可以接受的。想到若大的別墅群需參觀,還是止住腳步往別處參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時看到穿著中式袢扣服裝的工作人員及服務人員忙碌的身影,還有幾輛黃包車等著游客來體驗民國風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我不僅喜歡這里的環境,更喜歡這里的民國建筑。一幢幢二層、三層小樓,有歐式、中式、現代的;有的豪華,有的簡樸;形狀、顏色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哪位哲人說過,<b>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b>這些百年民國建筑錯落有致,如同音符為我們彈奏出美妙的樂曲,又如凝固靜止的油畫,讓我們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曾經住在這里的每一位名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這些名人故事展示著那個時期的歷史底蘊,刻錄下那個時代的歷史變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棟灰色二層小樓是陳布雷的寓所,建于1936年,抗戰后曾在此居住,浙江慈溪人,曾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是國民黨的“領袖文膽”“總裁智囊”,素有“國民黨第一枝筆”。他是中國近代史備受關注而頗有爭議的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布雷1926年加入國民黨,后任蔣介石秘書。他早年是著名報人,因文筆犀利、文才斐然而名重一時,抗戰時期寫出了多篇激揚民族志氣的不朽文章。</p> <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13日,陳布雷自殺身亡,終年58歲。他自殺原因是個謎,各種猜測都有,至今無人知曉真正緣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樓內陳列著陳布雷生平圖片,手跡、書信文稿及著作。</p> <p class="ql-block">這棟花園洋房原是薛岳的舊居,建于1936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薛岳,字伯陵,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民國革命軍著名將領,軍事家。曾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發的“總統自由勛章”,民國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勛章。</b></p> <p class="ql-block">薛岳1909年參加同盟會,1916年考入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后任孫中山警衛團營長,北伐時任第一師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對中央革命根據地多次圍剿和紅軍長征的追擊時,他的<b>步步推進,緊追不放的策略,</b>讓紅軍吃盡苦頭。當兩萬五千里紅軍長征結束時,<b>毛澤東幽默風趣道:有勞伯陵兄遠送!</b></p> <p class="ql-block">抗戰時期任國民軍團總司令、前敵總指揮,參加滬淞抗戰、三次長沙會戰及蘭封會戰時擊敗日軍的侵犯,取得很大勝利,被譽為“戰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國共內戰時,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指揮進攻蘇北、安徽和山東各解放區,在萊蕪戰役中失敗被撤職。1950年海南戰役后撤往臺灣,任“總統府”的戰略顧問。<b>1998年5月3日在臺灣逝世,享年102歲。</b></p> <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薛岳的抗戰歷程,他的舊居被改建為抗戰陳列館,集中展示了一批記錄薛岳抗戰歷程的珍貴資料,以及他親筆寫下的書信等文物,使公眾有機會了解和感受這位將領的歷史貢獻。</p> <p class="ql-block">面前的小紅樓也叫藝風堂,作為頤和公館的文化館,一層為藕香零拾精品店;二層是一間高水準的小型放映館;三層則為展覽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驚嘆的是,藝風堂曾經的主人,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一說到如今流行的自助餐,還有集體婚禮,則無人不知了,他就是蔣介石的后勤總管、勵志社總干事黃仁霖。</p> <p class="ql-block">據說,1929年元旦集會上,黃仁霖開啟了自助餐的先河,從蔣介石開始,每位軍政大員都端著自己的盤子,沿著柜臺順次前行,挑選自己所需的食物。這種方式既節省費用,又便于管理,很快風靡全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的“新生活運動”,黃仁霖又向全國推廣了一種新的結婚儀式,就是集體婚禮。第一次集體婚禮在中山東路勵志社大禮堂舉行,有100多對新人參加,場面頗為壯觀。 </p> <p class="ql-block">走進藝風堂,走馬觀花參觀了一下,便在外面座椅上稍事休息,環顧周圍環境,節假日到這里參觀游覽休閑拍照,這里很有民國腔調。</p> <p class="ql-block"><b>國民黨中將劉嘉樹的公館是一幢一級保護建筑,不僅體量大,藝術風格也很獨特,門前兩根羅馬柱雕飾十分精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幢別墅也是1936年所建,令人奇怪的是,南京淪陷前夕,他還在大興土木,說明許多人認為南京作為首都,仍然是安樂窩。</p> <p class="ql-block">劉嘉樹,別號,智山,湖南益陽人,黃埔軍校一期。國民黨少將以上軍官中被共產黨軍隊俘虜次數最多的一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是黃埔軍校同學,兩次俘虜被釋放,他仍然死心塌地跟隨蔣介石。最后一次是1949年1月,在廣西戰役中,他的兵團被解放軍38軍打得節節敗退,他成了俘虜。1972年3月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病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熊斌的舊居位于江蘇路27~29號兩幢樓,分別于1934年和1937年建成,是風格不同的中西合璧二層小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現已改造成《萬國春》花園餐廳和百年西餐廳。如今只有在佳肴中品味到民國的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熊斌舊居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熊斌,字哲民,湖北禮山人,國民革命軍將領,陸軍中將。曾任湖北軍政府北伐軍第一軍參謀、陜西省政府主席、北平市市長。由于擁蔣態度不積極,1946年被解職,1949年赴臺灣,1964年11月在臺北病逝,享年71歲。</span></p> <p class="ql-block">這幢黃墻紅瓦二層西式樓房,是楊公達于1936年購建的,占地面積339平方米,建筑面積122平方米。二樓有陽臺,內為木質地板。與江蘇路17號建筑樣式較為相似,亦稱“姐妹”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楊公達舊居</span></p><p class="ql-block">楊公達,重慶人,曾留學法國巴黎、曾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立法院立法委員,中央大學教授,“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常務理事。1972年12月29日逝世,終年65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有《最新國際公法》、《西洋外交史》、《政治科學概論》、《政黨概論》等。</p> <p class="ql-block">這些當時的民國將軍和社會名流,在歷史的舞臺曾經叱咤風云,或悲壯或黯然失色寂寞離去,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述說著自己的故事,讓我想起一部部電視劇,<b>真是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匆匆游覽已到中午時分,要返回了,卻意猶未盡。望著天空,薔薇花,梧桐大道,民國建筑,相互呼應,最美的季節趕上最美的風景!頤和公館是個來了還想來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 感謝欣賞,再見!????</i></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宝应县| 兰西县| 呼和浩特市| 贵州省| 开封县| 海原县| 鱼台县| 浪卡子县| 德化县| 高台县| 如皋市| 威信县| 土默特左旗| 景德镇市| 类乌齐县| 安溪县| 湘潭市| 开远市| 昌江| 德惠市| 固始县| 札达县| 天气| 黑河市| 宿州市| 衡阳县| 双峰县| 鹿邑县| 临邑县| 东安县| 鄄城县| 济南市| 沭阳县| 阳高县| 固安县| 庄河市| 呼和浩特市| 千阳县| 永登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