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第七次來新疆了,以后還會再來的……”</p><p class="ql-block">這是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檔節目里,一位女子在烏魯木齊大街上對記者說的話。</p><p class="ql-block">新疆得有多美多神奇,才能讓內地這位美麗的女子說出這句讓人羨慕的話?這是我當時的想法,也是我對新疆產生好奇埋下種子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然而,好奇歸好奇,那畢竟是新疆啊,它離得那么遠,遠到了祖國版圖的最西邊,它的面積又那么大,大到可以從最西延伸到最西北,大到在它的轄區里跨出國門就可以直達八個國家,大到要四個云南才能與它相等。而我,是不可能像那位美麗的女子一樣去七次以上的。</p><p class="ql-block">別說七次以上,去一次都顯艱難,原因自然是種種又種種。</p> <p class="ql-block">《我的阿勒泰》,大家看到的是電視劇,而我早在電視劇之前就看過書了。</p><p class="ql-block">是的,我是李娟的粉絲,鐵粉。</p><p class="ql-block">我是那么熱愛李娟的文字,那么的好奇她筆下的新疆。</p><p class="ql-block">這下子,問題來了,我這個新疆是不去不行啦!</p> <p class="ql-block">自駕,不現實,太遠了。</p><p class="ql-block">還是跟團吧!省心又省力。雖然只能走馬觀花,先去看看又再說。</p> <p class="ql-block">好吧!我就來說說我眼中的新疆吧!準確來說是我看到的這一小部分新疆吧。</p> <p class="ql-block">葡萄干,哈密瓜,這是新疆的標配,是新疆的基因,是每個中國人一說新疆就能脫口而出的存在,我再說已然多余。</p><p class="ql-block">好吧!既然先提到了吃,我就先來說說這個集中了新疆一眾吃食的地方-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為什么叫大巴扎,去了才知道原來大巴扎就是一個將熱鬧玩成了國家四A級景區的大集市。類似于昆明的螺螄灣。這里無論白天黑夜都熱鬧非凡,是外地人本地人的打卡地,這樣說吧,無論你想買新疆的什么東西,在這里都可以滿足,因為大,衣食住行各種物品它做到了一網打盡。</p><p class="ql-block">我們去了兩次大巴扎,一次是晚上,一次是白天,去的目的除了一探究竟看熱鬧,當然更想嘗一些美食。</p> <p class="ql-block">這個“二道橋大巴扎”就是專賣美食的一條分街,猶以熟食類為主。琳瑯滿目無邊無際的各種食物每一攤都透著誘人的光澤,每一攤都能讓人蠢蠢欲動躍躍欲試。</p><p class="ql-block">當太多的美食擺在面前時,選擇就成了一項艱難的工程。</p><p class="ql-block">太想每種都嘗嘗了,雖然也知這是不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先選擇了這個“清水羊肉”,一百六十九塊一公斤。</p><p class="ql-block">選擇它是因為它既是肉肉看著又清淡,符合男女的共同愛好。</p><p class="ql-block">結果</p><p class="ql-block">自然是非常好吃我才把它放在吃食第一頁的,到底好吃到什么程度我也描述不清,我只能說這是我幾十年人生中吃到的第一肉,如果你去一定要買來嘗嘗。</p><p class="ql-block">捕捉到老板的一個空隙,我們得到了一個信息,正常情況下一天賣二十只羊,有時不夠賣,天不黑就收攤了。</p> <p class="ql-block">這個手工酸奶是我們在大巴扎吃得最多的東西,去了兩次大巴扎買了四次,很醇很手工,沒有機器味,但是它畢竟屬于酸奶,不知道男士會不會喜歡。</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手工冰淇淋。</p><p class="ql-block">看看這架勢你就知道有多傳統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不好吃不會一天賣幾盆的。</p> <p class="ql-block">作為旅游地來說,新疆的安檢是我見過最嚴格的,飛機場那些重要場所自不必說,連大巴扎這種人流量如此之大的地方,負責安檢的人員也能做到一絲不茍不放過任何一人任何一物。</p><p class="ql-block">在大街上,人流中巡邏的警察,都是顏值超高的帥哥美女,一個個渾身上下透著威武,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不但給游客滿滿的安全感,還能帶來自豪感。看,這是我們自己的人,多好!</p> <p class="ql-block">說到吃,我還要再提一嘴這個東東。</p><p class="ql-block">就是我們在禾木村吃到的馕。</p><p class="ql-block">在我們云南人的認知里,馕這個東西不外乎就是一塊面食,干巴巴的,有什么好吃的。能趕得上湯湯水水顏色養眼的這碗米線嗎?</p><p class="ql-block">如果你這樣認為,你就錯了。</p><p class="ql-block">若干年來,大家對馕不感興趣或許是因為吃到的都是機器流水線做出來的,而且是放置了若干天已經冷冰冰硬邦邦了。所以大家對馕餅的認知就是,一個大麥面粑粑而已。</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你吃過正宗的傳統的少數民族圖瓦人現烤出來的馕后,你會對面食有一個顛覆性認知的。</p> <p class="ql-block">在禾木村,這種現宰的大尾羊烤出來的肉串,可以讓你吃出我們內地無法與之相比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哎呀!吃的東西太多了,可說的也太多了,我就略舉這一二吧!不然要花三天三夜時間,還有可能說不完,你們會罵人的。</p> <p class="ql-block">新疆,對我來說是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地方,去了,才知看到的可說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不可能把所有看到的都講出來。這不,轉眼,已經去回來了一個月,回想起來更是雜亂無章,就只能想起什么說什么了。</p><p class="ql-block">在我們云南,晚上十一點大部分人都已經上床睡覺了。上床睡覺自然是要天黑才做的事,但在新疆,由于時差的原因,晚上十一點天才開始黑,而且早上六點左右天就亮了,如果你有一個鐵打的身體,這里的日照時間可以滿足你勤勞致富的愿望,在滿足你超長的工作時間里僅照明節省的電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p><p class="ql-block">一踏入新疆的第一二晚,沒見過世面的我看著晚上十點多還高懸在頭上的太陽驚奇不已,以致對屬于勞動人民的我來說重復念叨了若干遍這句話“在這里每天可以工作很長時間哦!這里的人休息的時間比內地少多了。”</p> <p class="ql-block">這幾張在布爾津縣城的照片就是晚上十點至十一點之間照的,當時太陽剛剛落山,天空像有人拉了一塊藍色的幕布,干凈得讓人想伸手摸摸這塊藍綢,干凈得叫人不敢高聲喧嘩。干凈得讓人如癡如醉。</p><p class="ql-block">是因為要十一點后天黑才會有這種畫面,還是這里遠離工業沒被污染,更或許是因為當時天氣睛好的原因,總之,布爾津那晚的天空已然讓我終生難忘。</p><p class="ql-block">我們在畫里穿梭,像夢游一般戀戀不舍到天完全黑下來,回到酒店面對著盒子間的墻壁時才回過神來。</p> <p class="ql-block">人們說起某個地方,首先提到的肯定是那個地方的人。</p><p class="ql-block">這樣一說你肯定又要問了,新疆人好處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但好處,還外加相當的純樸,善良,熱情,好客,友善,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在新疆,我們每到一個地方,在需要問路或詢問某種東西某種事物時,被詢問的人無一例外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友善,特別是本地的維吾爾人或哈薩克人,在一問一答的交流中,他們那種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以及精致立體的少數民族特有的五官加笑意,養眼又養心,帶給我們的直接是家人般的溫暖,以至每次交流過后都不想與他們分開,奈何都是萍水相逢之人,過多占用別人時間是不禮貌的。</p><p class="ql-block">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會有人這樣說,無論哪個地方,只要一有內地做生意的人加入,那個地方就會逐漸變味。我走過的地方不多,但就我見過的各地方人來說,我也開始要慢慢贊同這句話了。也因心里有這種芥蒂,在新疆,當需要與人交流時,我們也就很會挑人,因此才能每次都能滿心歡喜,這個也是這次旅行很圓滿的因素之一。</p><p class="ql-block">在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希望各個地方的本地人,特別是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不要被沾染,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直至永遠。</p> <p class="ql-block">有一件小事,我認為值得一說。</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們到了伊犁州伊寧市,在一個烤肉攤上,我們各自點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然后問了價格各自付了款,過了一會,我們正吃著東西時,老板過來跟好友說她的錢不對,付錯了,因為是哈薩克人,他的普通話說得很費勁,在聽明白他說的是錢付錯后,好友一樣一樣算給他聽,并把付款信息打開給他驗證,結果,就有了如下有趣的對話。</p><p class="ql-block">“錯了嘛!就是錯了嘛!四塊嘛!不是十塊嘛!”</p><p class="ql-block">“就是付的十塊啦!你看,兩個肉串,每個十塊,涼皮一碗八塊,一共二十八塊。”</p><p class="ql-block">“哎呀!牛肉串四塊嘛!羊肉串十塊嘛!”把他急得普通話都要晉級了好友還是一臉懵。</p><p class="ql-block">這時,有人來救急了,老板的兒子,一個一頭卷發有著精致五官的哈薩克小伙子,過來就輸出了一口流利普通話,“你吃的是牛肉串,牛肉串是四塊,你要付的一共是十六塊,你付成二十八了,我爸爸是要退錢給你,還要退十二塊還你。”</p><p class="ql-block">看看,如今這個年頭,還有這等事,你說稀奇不稀奇?</p> <p class="ql-block">那晚,在一個店里,我們看到了一堆西瓜,一問價格,一塊五一公斤,挑了一個大的,一稱,七公斤二兩,年輕的老板很豪爽,直接就說給十塊零五毛得了。</p><p class="ql-block">并且,看我們是外地人,不可能帶刀,還幫我們洗干凈外皮后切開,當晚吃的切成小塊,吃不完的部分用袋子裝好。</p><p class="ql-block">那個西瓜的味道及價格很是讓人懷念。</p> <p class="ql-block">說到人,我還想說說我們團隊的駕駛員馬師傅,他是新疆本地人,回族,是一個我們認知里的有本事的人,不到五十歲,有四個兒女,兩個大的從大學開始就在法國留學至今天的博士,第三個在山東讀211大學,最小一個今年開始上初中,在新加坡。</p><p class="ql-block">他本人擁有兩輛旅游大巴,一輛請人開一輛自己開。年輕漂亮的老婆在做手機批發生意。</p><p class="ql-block">當然,提馬師傅不是羨慕他的成功,是敬佩他的為人,不但車開得相當好,脾氣耐性也相當值得人學習。我們這輛車身很大的大巴,幾次被其它小型車輛堵塞或超別,他總能做到不急不躁,自己慢慢地一寸一寸地挪了退讓,有乘客想上廁所,既使在不方便的情況下也會想辦法停車幫乘客解急。不管到哪個地方,總能隨意而安,一碗拌面也能解決,一盤素菜也能吃飽。晚上十點還在開車也不煩躁,早上六點出發也能給人笑臉。我們開玩笑說“馬師傅,你一個富人能來拉我們窮人玩真是不簡單啊!”他說“大家都是為了生活,為了一日三餐,沒有什么窮人富人之說。”</p><p class="ql-block">很幸運能遇到如此好的駕駛員,我們不但車坐得舒服相處起來也讓人十分舒服。</p> <p class="ql-block">說到人,還有一位小伙子也讓人難忘。</p><p class="ql-block">在吐魯番,進葡萄園是必須的,我們參觀的是全村人合并起來的一個合作社,負責接待的小伙子只有二十多歲,維吾爾族,無論身材相貌衣著都極具民族特征。如果我判斷無誤的話他的身份應該是我們說的大學生村官,或者是主任助理。</p><p class="ql-block">讓人難忘的是小伙子的幽默風趣。我們團隊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聽課思想也會開小差講小話,他說“講小話的巴音老爺,不要忙談戀愛了,不然會被你的巴音婆姨修理的”</p><p class="ql-block">這邊說,葡萄干買多了也會放壞的,他說“把它放在冰箱里,只要你家的冰箱不壞葡萄干就不會壞”。</p><p class="ql-block">這邊說,你剛剛不是說一百塊四斤嗎怎么又變成三斤了,他說“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三怎么會變成四呢,三要加東西加錢才會變成四的”。</p><p class="ql-block">這邊說,我們三十個人都不會把你的頭搞暈呀,他說“不然我這個大學就白讀了”。</p><p class="ql-block">這邊說,你手在忙嘴也在忙帳還不會錯,他說“我的體育是數學老師教的,語文老師指導的”。</p><p class="ql-block">這邊說,買這邊便宜的算了,他說“那種便宜的我們是栽了喂牛的,是擺出來對比的”</p><p class="ql-block">哎呀!不能再舉例了,不然你們要嫌我啰嗦說我的語文是路邊大媽教的了。</p><p class="ql-block">總之,這位青年才俊僅憑他一人之力就把我們三十人吸住了兩小時,而且全程氣氛爆棚笑聲不絕。直到天完全黑下來導游催回酒店大家才戀戀不舍走出葡萄園。</p><p class="ql-block">回到車上我們都感嘆,新疆真一個地大物博,不但出礦產還出人才。如果有人指引包裝小伙子有可能會是第二個趙本山。</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們還填補了一個知識盲點。原來,新疆的葡萄藤每年冬天都要取下捋順埋進土里,曾有內地來投資的老板因這項工程開資太大而不屑于這種傳統,用他們所謂的現代科技給葡萄藤過冬,結果,三四年就讓他們血本無歸。</p> <p class="ql-block">說到人,還必須說說這位老人。</p><p class="ql-block">老人一百零八歲了,居住在沙漠中的羅布人村寨里。之所以要特別提及這位老人,是因為他生活在漫天黃沙中,生活在我們認為的惡劣環境里。</p><p class="ql-block">一個小小的羅布人村寨,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就有近十位,他們是顛覆你認為的“只有生活在青山綠水的環境里才能讓人長壽”這句話的例子。</p>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煙,戈壁黃沙,當親身觸及流淌在唐詩邊塞夢里的西域疆土時,油然而生的是對祖國地大物博的自豪感,是對千百年來守衛祖國疆土衛士的佩服與敬仰。同時,也感慨一方水土如何養育一方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漫天黃沙中的羅布人,一百零八歲依然耳聰目明做著手工,在我們認為的惡劣環境里過獨屬他們自己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從物質到精神,羅布人詮釋了什么叫真正的隨遇而安。?</p> <p class="ql-block">流淌著流淌著就消失了的塔里木河,它的神秘與沙漠戈壁有關,它也是以前的羅布人為什么會在沙漠里以打漁為生的關鍵點。</p><p class="ql-block">是的,羅布人打漁的湖泊,塔里木河的水是它的主要來源。</p> <p class="ql-block">說到河,在新疆避不開的肯定是額爾齊斯河,因為它的獨特性,唯一性,在讀初中時就被我牢牢記住了。</p><p class="ql-block">是的,它就是中國唯一一條自東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國際河流,它是考試時地理老師愛出的題目之一,以前,我以為它不會有多大,親眼所見才知道,原來大江大河該有的氣勢它都有,它的水流量能達到通航,只不過現在陸上交通發達了才棄航的,它是新疆真正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作為新疆的第一大河,額爾齊斯河源頭來自四面八方,可可托海之水僅是它的源頭之一。</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p><p class="ql-block">唉!你讓我怎么來描述你喲!</p><p class="ql-block">這樣說吧!</p><p class="ql-block">一首唱響大江南北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讓大家對這個地質公園充滿好奇及向往,當我們尋著歌聲來尋找自己的詩與遠方時,才發覺看得懂的人在熱淚盈眶,同我一樣粗糙看不懂的人卻轉過去是大石頭,再轉過去還是大石頭,著急忙慌走了大半看到的仍然是一條河及一串光禿禿的大石頭。</p><p class="ql-block">在石頭身上,我作不出詩來。</p> <p class="ql-block">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水,除了河還有湖。其中賽里木湖又是湖泊的代表。因終年積雪的雪山四面環繞著賽里木湖,冰雪融化而來的賽里木湖水就集清澈,干凈,冰涼于一身。又因水太干凈太冰涼不適宜魚類生存,更增添了人們對賽里木湖的好奇與向往。</p><p class="ql-block">如果天氣晴好,賽里木湖真的很美,美到不需要用贊美詞它也能傲嬌地雄立于大西北那種。</p><p class="ql-block">相較于賽里木湖,喀納斯湖和天山天池我不知道為啥名氣那么大。以前,我一直堅信喀納斯湖是有水怪的,甚至以前還佩服從天山下來的七劍俠客呢,哈哈哈哈!藏于心中的少年山水情懷,現在想想還是幼稚了。</p><p class="ql-block">有些東西,還是一直把它裝在心里得了,不要去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水,必須提到的還有坎兒井。實地參觀了一部分之后才真正明白,為什么坎兒井能與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奇跡工程,要把遙遠的天山雪水引渡到幾百幾千公里之外,在沒有現代化輔助工具的以前,得有多艱難。據說,參與掏挖坎兒井的人必須是已經結婚了有了孩子的壯年人。為什么?因為在幾十幾百米的地下勞動,身體一定會垮的,出來之后喪失生育能力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參與掏挖的人大部分都活不過五十歲。</p><p class="ql-block">珍貴的坎兒井水源,至今還在使用,而且珍貴到只供人飲用,經過了幾百上千公里的流淌,水質依然好到可以直接捧起來就喝,真正一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p><p class="ql-block">我們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哦!</p> <p class="ql-block">新疆除了水,吸引大部分人的其實是山,一說起新疆的地形,大家都知道三山夾兩盆,北邊的阿爾泰山,中間的天山我們的線路都有涉及,南邊的昆侖山只能以后了。</p><p class="ql-block">相較于我們云貴高原的山,新疆的這三座大山是真的大啊!這么說吧!我們這邊的山要在前面加一個“小”字,在后面加一個“包”字,并起來就叫“小山包。”</p> <p class="ql-block">有山就有樹,有草,把這兩種東西無限放大就變成了森林,草原。</p><p class="ql-block">這里的森林,草原是真的美啊!(原諒我詞窮到只會用這句話了)</p><p class="ql-block">至于到底美到什么程度,你親自去看得了,因為別人的語言不能完全描述你眼里看到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李娟筆下壯觀的夏牧場,看到了無邊無際的牛羊,明白了為啥我們吃的牛肉串才賣四塊一串。</p><p class="ql-block">至于冬牧場景象,我知道我是永遠也不可能看到的,動不動就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憑我這種小身板,只需看看別人的照片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看,這幾張照片就是這位朋友冬天去拍的,美如童話世界,我去不了,借來潤潤色,彌補彌補缺憾。</p> <p class="ql-block">達板城的姑娘這首歌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聽過唱過,因為這首歌,我以為達板城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或者說是一個類似于縣城之類的某一個地點,這次去了才知道,原來,達板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地名,它是隘口,山口的意思,只要某個地方有人說達板,就是那個地方有隘口了。</p><p class="ql-block">換句話說,達板城的姑娘是指翻過隘口去就能見到美麗的姑娘了。</p><p class="ql-block">但歌詞里唱的帶著你的嫁妝帶著你的妹妹卻是真的,這是他們的民族習俗,兩家人合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生活才能共同富裕。</p> <p class="ql-block">甘溝,南北疆的咽喉,分界線,無論從戰略性還是經濟性來說它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有著極其重要地位的甘溝,目前卻只有一條唯一的通道,因為險峻路面又窄,堵車等各種突發狀況頻發,不過,國家已經在大規模修路啦!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看到在修高速路,聽說有幾條高速路二五年年底就要通車了,以后進疆的人可有福了,不用耐受動輒幾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以上的坐車煎熬了。</p> <p class="ql-block">說起坐車,我進疆的原因之一也以坐車有關,我想去狠狠體驗一把坐在車上極長時間都出不了一個戈壁灘那種感覺,體驗那種坐車坐到徹底失去脾氣,徹底無語,但又對祖國地域竟如此遼闊而油然生出自豪感那種感覺。然而,因為一車人加導游加駕駛員加全陪整整三十三個人都相處得十分和諧十分融洽,既使再長的坐車時間,大家都能找到樂子,說笑,唱歌,講故事,睡覺,總之沒有一刻閑著,心態好到導游都自愧不如,在這種氛圍里,哪有時間去長時間呆呆看窗外感受地域遼闊。所以啊!心愿還是沒了,大意了!</p> <p class="ql-block">望著這廣袤的大地,我曾抬起頭,憧憬了一小會自己也來這里種一百畝向日葵。</p><p class="ql-block">“咣當”隨著車身一顛簸,我摸著被前排靠背撞擊的腦袋,不禁啞然失笑,又大意了,我居然把種地這種事也加以文學想象了。</p> <p class="ql-block">坐車離不開的是路,新疆因為太大,在修路問題上就比內地要耗時耗財,既便如此,國家投入新疆建設的財力仍然十分巨大,僅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聽說就達到每年幾十萬億,天文數字級別的幾十萬億,已經連投了好幾年了,而且以后投入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p><p class="ql-block">原因只有一個,國家要把新疆打造成整個中亞地區的經濟中心,牛不牛?</p><p class="ql-block">好憧憬啊!想想到那時,如果我們進疆,各個斯坦國的人都能在大街上見到,各個斯坦國的經濟都要依托于新疆,到那時,新疆想不威武都不行。</p><p class="ql-block">借網上流行的一句話來用用“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p> <p class="ql-block">唉!說不完,說不完,新疆的事根本說不完,從古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從人文到景觀,從古時的蔥嶺,西域,到今天伊犁河谷的遺憾,新疆的故事在繼續,它等著一輩又一輩新人去延續。</p><p class="ql-block">說不完也要有結束的時候,我就用新疆人帶著滿滿的自豪感打出來的這句廣告,“新疆除了大,沒有別的缺點”來結尾吧!</p><p class="ql-block">是的,新疆除了大,沒有別的缺點,但它也不是就大到不能到達,遠到觸摸不到,在今天的科技條件下,也不過幾個小時的飛機而已。</p><p class="ql-block">說到底,這片土地上全部的故事都在風中,在一站一站的過渡中,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他們會把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故事講給你聽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合作市|
鸡西市|
磐石市|
彭阳县|
绥棱县|
湘阴县|
江山市|
临沂市|
长寿区|
安丘市|
黄冈市|
济宁市|
东方市|
新竹市|
邢台县|
长治市|
鄂托克旗|
保定市|
河池市|
绵阳市|
青川县|
偃师市|
临沭县|
宝清县|
晋州市|
社会|
石景山区|
邮箱|
汉中市|
贵阳市|
宁远县|
齐河县|
奉化市|
大城县|
阆中市|
漯河市|
赞皇县|
清远市|
鸡东县|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