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5日下午我們離開葡萄牙回到了西班牙境內,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到西班牙的梅里達(Mérida),行程290公里。梅里達是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首府所在地,人口約5.2萬人。據考證,公元前25年,古羅馬軍隊進駐梅里達城。羅馬人占領梅里達后將其設為盧西塔尼亞省省府。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羅馬人在這里修建了古橋、水渠、劇場、神廟及戰略要道。有些被較好地保留下來,</span>所以梅里達是西班牙最漂亮的古羅馬式的城市之一。梅西達的主要考古遺址建筑群在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梅里達格羅斯渡槽(也稱水渠),古羅馬建筑遺址,公元1世紀建造,公元3世紀修整。水槽為雙拱門形式,有38個拱形柱子,高度約25米,長度約830米,用花崗巖石塊與紅磚筑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將附近山脈水源引入到城市中去,夕陽下的高大殘壁水渠有一種歷史的滄桑美。</p> <p class="ql-block">梅里達古羅馬大橋 這座橋梁是古羅馬工程的杰出代表,建于公元1世紀,它橫跨瓜迪亞那河,橋長800多米,有60個花崗巖橋拱,是歐洲現存最長的古羅馬橋梁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羅馬大橋不遠處有座新建的現代鋼筋拱形大橋。二座跨越瓜迪亞那河上的大橋相差近2000年。瓜迪亞那河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的主要河流之一,構成了西葡兩國邊境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與古羅馬大橋相接成一體的古城堡壘與城墻,城墻緊挨著瓜迪亞那河,堡壘經過歲月的沖刷已經是殘垣斷壁。</p> <p class="ql-block">通住市區的轉盤路中心豎立著古羅馬母狼乳嬰的塑像。此雕塑代表著羅馬城徽。</p> <p class="ql-block">梅里達最壯觀的古羅馬歷史遺跡之一“狄安娜神廟” ,雖然大部分建筑已不復存在,但仍然能夠感受到古羅馬工匠的巧奪天工。</p> <p class="ql-block">梅里達曾被形容為“高貴、古老和忠誠的城市”它是古羅馬帝王奧古斯都(古羅馬第一任皇帝)親自命名的榮耀之城。雖然經歷2000年的風霜血雨(羅馬人之后是西哥特人,然后又是阿拉伯人統治,直到1230年,阿豐索九世征服梅里達。恢復了天主教國王統治,后又被奧地利和波旁王朝統治)但古羅馬的輝煌仍舊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散發著光芒,我們停下尋古的腳步,享受一下旅途中的甜品。晚入住梅里達周邊酒店。</p> <p class="ql-block">4月16日,我們離開了梅里達,向西班牙的拉曼查自治區著名的孔蘇埃格拉風車小鎮游覽,途中加油站休息,酒吧間里的擺拍,只是啤酒桶吧臺上少了一杯精釀鮮啤????</p> <p class="ql-block">孔蘇埃格拉風車村,是西班牙人為了紀念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小說面世400周年而規劃修建的一條與小說里的場景相同的路線,即唐·吉訶德場景之路,總長達250公里,而孔蘇埃格拉只是其中重要一站,山路上細致的標注了路標以及通往城堡的路線和歷史路線。這條線路也成了西班牙的旅游線路。</p> <p class="ql-block">來到這里自然是追尋故事主人翁的足跡,去體會那中世紀騎士嫉惡如仇行俠仗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站在這小高崗上,看著這些被堂·訶德誤認為巨人的風車,想象著瘦骨嶙峋的堂吉柯德與風車巨人大戰的情景,不禁大笑著模仿起他拿起了長矛大戰的架式。感謝塞萬提斯給世人塑造了那個不切實際,耽于幻想,但疾惡如仇,敢于追求正義和理想的“堂·吉訶德”。</p> <p class="ql-block">風車村上的孔蘇埃格拉城堡,傳說這個城堡是由安達盧西亞的摩爾人統治時期建立,在天主教收復失地運動中,這個城堡由醫院騎士團使用,現在城堡中還能看到很多騎士團的遺址,城堡毀于1813年的戰火中。1962年由鎮政府重建。</p> <p class="ql-block">離開風車村后我們來到了托萊多古城,托萊多古城位于馬德里南部距馬德里約70公處,是西班牙拉曼恰自治區首府和托萊多省會,古城是在海拔450米的高地上,依山而建,這是當年防御工事的遺址。導游先將我們帶到古城外的一處觀景臺上,俯瞰托萊多古城全貌,塔霍河將古城三面圍住形成天然屏障,城市建筑密集,大教堂和城堡是城市最醒目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作為西班牙最著名的古都,托萊多有太多厚重的歷史,歷史錯綜復雜,公元前192年被羅馬人占領,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統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11年被摩爾人攻陷,直到1085年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收復該城,這里成為卡斯蒂利亞王國首府和全國宗教中心。所以它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幾種文明薈萃之地,因此被譽為“三重文化”名城,于198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圣馬丁橋建于13世紀,該橋跨越塔霍河,是通往古城的唯一通道,橋頭豎立兩座防衛塔,屬哥特哥特風格</p> <p class="ql-block">馬丁橋上方是同屬哥特式建筑的圣胡利安皇家修道院。始建于1447年,完成于1504年,是一座天主教方濟各會修道院,供奉著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圣約翰。過了馬丁橋就進入古城了,現在進入托萊多古城可以乘坐大扶梯直達,免費又省力,導游說如果爬山上去需要半小時,呵呵,救命的大扶梯。</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大教堂是在清真寺原址上建造的,整個過程從1227至1493年,內部裝飾完成于18世紀。主體建筑為哥特式風格,內部裝潢吸收了穆德哈爾等藝術特點,可以說這是一座集多種建筑藝術風格的龐大建筑群,是西班牙最大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我們本來有入內參觀的項目的,但由于教堂參觀的太多了,審美疲勞,大部分團友建議小鎮自由活動,于是大家就各取所需的玩了。教堂前有一塊草地,十幾分鐘過后水會慢慢滲出變成一個大池子,是拍大教堂的最佳機位,過了十幾分鐘,水又會慢慢退去,據說這個水源是環城河的水。同團的隊友拍到了有倒影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阿爾卡薩爾古城堡,城堡坐落在托萊多古城的制高點上,古城堡是16世紀中葉時查理五世國王的王宮,城堡呈正方形,四角有4個方形尖頂塔樓。數百年來這座城堡刻劃著西班牙民族盛衰史的各種印記。城堡外墻堅實厚重,1936年爆發的歷時三年的內戰,這里曾是重要的戰場之一,現在城堡成為托萊多的軍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古城的建筑很密集,基本上是依山而建的房屋以及錯綜復雜的石磚街道,行走在其間深有體會,有的街道十分狹窄,而且都是斜坡,走在其中真擔心會迷路。</p> <p class="ql-block">想在短時間內游玩完整的古城可以花20歐買張小火車票,坐車游覽。我挺想坐一下,可是同伴說不如自己隨便轉轉,于是倆人就在古城區轉悠。這里到處都是十六、十七世紀西班牙黃金時代的建筑。所以說想了解西班牙 就從托萊多開始吧!</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美術館,其門廊則是華美雕刻藝術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堂·吉訶德之路也通過這里,所以街道商店里擺滿了《堂·吉訶德》的人物紀念品。</p> <p class="ql-block">走著走著就遇到了大文豪塞萬提斯的雕塑,通過他的背后的阿拉伯風情拱門就回到了古城的中心馬約爾廣場。遇見了西班牙名人,當然要拍照留念啦。塞萬提斯對托萊多古城的評價是“西班牙之榮耀,西班牙城市之光”。也就是說托萊多見證了西班牙的榮光。我們也穿越到400年前托萊多,見證歷史。</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古城中心三角形狀的市政廳廣場,由大教堂、市政廳和紅衣主教宮3座建筑圍合而成。 用作政府辦公大樓的托萊多市政廳,建于十七世紀,3層高的主樓呈文藝復興風格、2層的塔樓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塔尖,洋溢著濃濃的多元藝術氣息。 市長和政府部門在這里辦公,3樓陽臺上飄揚著歐盟、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托萊多市的4面旗幟。 我與同伴自由活動走累了,就回到了市政廳廣場上,點了鮮啤,享受一下托萊多的陽光。晚上入住托萊多古城外的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4月17日的早晨我們又回到托萊多古城,晨光下的古城很安靜,這是古城比薩格拉門,為托萊多城的正門,朝北,建于16世紀中葉。由于東西、南有塔霍河隔斷,這是唯一能進入古城的一道城門。門上刻有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帝徽――帝國皇鷹。</p> <p class="ql-block">古城內的托萊多太陽門,他建于13世紀,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風格,高大雄偉挺拔,之所以叫太陽能,有兩種說法,一是城門上有太陽月亮的圖案,二是稱阿方索十世時代星象測量結果,此門位居子午線零度上,從日出到日落,日光總照在此門上。</p> <p class="ql-block">1561年腓力二世遷都馬德里,托萊多大都市身影逐漸淡出。但宗教地位依然如故,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此并存共榮,由于他的歷史文化耀眼輝煌,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是世界游客必來之地。</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托萊多,行車2小時來到塞戈維亞古城。塞哥維亞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塞戈維亞省的省會,位于首都馬德里以北,距馬德里90公里,人口約5萬5千人。城市始建于公元1世紀,源于軍事,由古羅馬人修建在一個狹長的山巖上,故稱“羅馬古城”。古城有大量名勝古跡,包括主教座堂、古羅馬水渠、塞戈維亞城堡,和眾多風格的教堂,周圍的城墻建于8世紀,1985年整個老城區與高架水渠建筑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坐著大巴進入塞戈維亞城區,坐在大巴上就被古城入口處宏偉的古羅馬高架水渠震撼到了。塞戈維亞高架水渠也稱羅馬大渡槽,它修建于公元前50年古羅馬時期,大渡橋全長813米,高達30.25米,有166個石拱門支撐,這些石材取自瓜達拉馬山脈的花崗巖,據說全部工程用了兩萬多石塊,想一想,在那個時代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建造水渠的目的是為了將17公里外的冷水河水源引入塞哥維亞,并輸送到古城中心的城堡,以供居民使用。如今古羅馬水渠已是塞戈作亞的象征,2000多年的風雨沖刷仍完好地屹立在城市中間,讓人敬佩,讓人感嘆。</p> <p class="ql-block">塞戈維亞的小城不像托萊多等古城那樣彎彎繞繞的難走,它只有一條主街道,我們沿著主街順著地勢慢慢上行。塞戈維亞的歷史與西班牙的許多古城的歷史一樣復雜;古羅馬人來過~西哥特人來過~摩爾人來過~最后回歸基督教,于16世紀發展到頂峰時期。</p> <p class="ql-block">主街上有一個圣馬丁的小廣場,廣場中央的青銅雕塑是塞哥維亞歷史上的英雄胡安·布拉沃的紀念碑。胡安·布拉沃在1520年領導了一場反抗國王暴政的城市公社起義,1521年他被俘犧牲。塑像立于1921年,以紀念胡安.布拉沃捐軀400周年。紀念碑旁邊就是建于12世紀的摩爾人風格的圣馬丁教堂,漂亮的拱廊高于街道,一排石柱支撐著一個個連拱,而每一個柱頭都雕飾了不同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順街道慢慢上行十多分鐘就來到塞戈維亞古城中心馬約爾廣場(西班牙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個馬約爾廣場)這是塞戈維亞最美的地方,廣場旁邊是市政廳、塞戈維亞大教堂、修道院、歌劇院及酒店商店等,廣場中間還有一個小高臺供游人上去欣賞廣場上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廣場一角的塞戈維亞主教堂,是1525年卡洛斯五世統治時期在舊式羅馬式教堂舊址上重新修建的(原教堂在戰爭與火災中被毀),教堂外觀雅典有氣勢,頂部聳立著高高低低的大小尖塔,直沖天空,非常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塞戈維亞大教堂還是西班牙最偉大的伊莎貝拉女王的加冕之地,所以值得注足。在午后的陽光下,哥特式教堂的尖頂映襯托著藍天,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在城區內轉悠,街道及其房屋都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古羅馬式建筑、摩爾人風格、基督教風格以及猶太教風格--這些文化在中世紀共存于塞戈維亞城。也是西班牙鼎盛時期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塞戈維亞古城的最西端是阿爾卡莎城堡,始建于12世紀,由阿方索六世下令建造,城堡臨崖而建,擁有絕佳視野。城堡主樓是長方形塔樓80米高,名為胡安二世,塔樓上方有12個小塔,主塔樓建筑裝飾都是摩爾人風格的。最初只是國王的行宮之一,王宮與軍事要塞于一身,后被用作王宮、監獄、皇家炮兵學院和軍事學院。在隨后的歷史中,城堡得到了多次修復和擴建,風格融合了西班牙特色的哥特式,盡管在1862年城堡遭受火災,但重建后的城堡仍保留了原有的格局和風格。當年迪士尼游歷歐洲的時候,被這座建筑所吸引,迪士尼樂園中白雪公主的城堡就以其為原型建造。</p> <p class="ql-block">在塔樓廊道上可以看到主樓建筑,這里的裝飾處處都充滿阿拉伯元素。據導游介紹:</p><p class="ql-block">15世紀60年代, 西班牙最重要的兩個主國</p><p class="ql-block">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實現合并。 兩國聯合后,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和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聯姻, 并在該城堡內舉行了歷史性的婚禮, 從此開始光復戰爭, 把阿拉伯人趕出了西班牙, 實現了全國統一。</p> <p class="ql-block">城堡一層已經是一個軍事博物館,陣列著各種近代代表性武器,其中有一個炮兵歷史的專門展廳,展出的有人物服裝及各種火藥兵器。</p> <p class="ql-block">城堡外面廣場上有一組精美的雕像群。</p> <p class="ql-block">塞戈維亞的美食是烤乳豬,香腸、蛋糕…老城入口處古羅馬水渠下就有一家百年烤乳豬店,我們團隊沒有安排品嘗烤乳豬項目,西班牙的美食只能是紙上談兵了??。</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塞戈維亞老城,旅行已經過了大半,許多隊員都對教堂古堡市政廳有些審美疲勞了,希望減少一點這些項目,增加一次購物,導游就給我們安排了馬德里打折村半天的游逛,我們一部分都買了喜歡的衣物,挺開心的,但是有二個隊友不喜歡購物,背后就向旅行公司投訴了導游,說是沒按旅行線路走,搞得導游被公司罵,還退還了每個人去購物村的車費。我真是不理解這二個人的行為。事先不堅持拒絕購物,事后投訴,大家一個團隊,絕大多數人想留半天時間購物,顧全大局為重么,平時大家關系都不錯,何必呢,搞得不愉快。我在馬德里的打折村買了幾件自己喜歡的衣服,特開心!</p> <p class="ql-block">十五天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行程線路是這樣的。馬德里與巴塞羅那是重點城市各呆三天,美篇單寫了。由于篇幅排版原因只能將先期(4月9日)游玩的瓦倫西亞這個城市的放在最后敘述了。</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瓦倫西亞,它即是一個古老與現代化結合的城市,又是一個陽光海濱城市。這里盛產水稻,在摩爾人時期曾經是農業與工業中心。在大航海時代這里是地中海的商貿交易中心。我們首先來到了瓦倫西亞“梅斯塔亞”足球場,它是瓦倫西亞足球隊的主場,瓦倫西亞隊友在西班牙甲級足球聯賽中排名也是前列的。球場外秀一腳吧。</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美麗的海邊的,偶遇瓦倫西亞帆板青年隊在訓練,他們很友好與我們合影,并允許我們玩帆板并教我們做動作,生平第一次握帆板。</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老城區停留,老城區保留了摩爾時期的城樓建筑。</p> <p class="ql-block">瓦倫西亞老城區市政廳廣場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老城區的主教堂與塔樓,建于1262~1420世紀,它是在摩爾人清真寺基礎上建造的。教堂的外觀展現了不同時期的風格融合,包括新羅馬式、巴洛克式和哥特式。正門的柱頭雕刻呈現動態斷裂地組合,具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而高聳的鐘樓則體現了哥特精神,后方的穹頂又是羅馬式,在教堂的左側還留有摩爾人時期的尖塔樓,展現了不同時期各種風格的和諧共存。</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裝飾華麗,擁有許多精美的雕塑和壁畫以及金銀、翡翠、藍寶石等珍貴裝飾品,展現了教堂的恢弘氣勢。教堂的主臺上玻璃柜里存放著耶穌基督最后晚餐時使用的瑪瑙圣杯,這個鎮堂之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來此朝拜。教堂內外的窗戶上擺放著紅色毯子,據說是紅衣大主教來臨,我們進入教堂時,正趕上大主教在主持什么儀式,嘹亮的唱頌,很讓我們驚嘆。</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正門前面是圣女廣場,廣場上是圖里亞河噴泉,噴泉雕塑海神波塞冬是瓦倫西亞雕塑家西爾維斯特的作品。圣女廣場周邊是各種餐廳、酒吧和甜品飲料店,當你逛累了可以在這里吃點東西,喝上一杯,坐下來放松一下。</p> <p class="ql-block">圖利亞河曾經是一條環繞瓦倫西亞老城區的護城河,羅馬人在河上建起了很多橋梁。每年汛期圖里亞河都會洪水泛濫,給人民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在很多年前,河水被人工引到了城外,現在干枯的河床被規劃成了“科學藝術城”。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設計,。建筑群有一組設計獨特的建筑,以線形排列的方式從西向東依次排開。這座像太空飛船一般的建筑是索菲亞皇后藝術宮,也叫歌劇院,是一個多功能的演出場所。天文館像一只伸出水面的人眼,中心還有座白色圓球做瞳孔。</p> <p class="ql-block">科學博物館設計靈感來自于鯨魚的胸腔骨架,立面是玻璃的白色混凝土支撐框架。外圍是一條寬闊的觀光長廊。海洋科學藝術城框架構思奇異,充滿了張力,建筑以白色為主調,淺淺的水池被天色映的碧藍,如真正的大海一般。實現了海洋與城市的完美結合,賦予了城市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15天的行程結束了。西班牙它是開創大航海時代的先驅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集合地,在這里,我們欣賞到了高迪等的建筑大師們的作品,游走了托萊多等千年古城,無數個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各時期的建筑雕塑,這些厚重的歷史沉淀,多樣的自然景觀,讓人嘆為觀止。還有他們的國粹;足球斗牛與弗拉明戈舞蹈,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歐洲國家,是一個值得敬重的民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博罗县|
贵定县|
富蕴县|
浮山县|
齐河县|
卓资县|
阿克陶县|
双城市|
南汇区|
灵川县|
加查县|
五台县|
通辽市|
甘南县|
金坛市|
崇仁县|
大渡口区|
凤冈县|
湟中县|
靖宇县|
社旗县|
河源市|
肥西县|
临泉县|
丹东市|
伊金霍洛旗|
京山县|
济宁市|
张掖市|
汶川县|
郴州市|
肥东县|
曲周县|
县级市|
许昌县|
长宁区|
铁力市|
和硕县|
西昌市|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