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巴音布拉格大峽谷游記<br> 夢回唐朝<br> 巴音布拉格峽谷位于烏拉特中旗原楚魯圖鄉(xiāng)張三壕界內(nèi),從楚魯圖往南行車大約二十公里,便可找到隱藏在陰山深處的大峽谷。巴音布拉格,譯為“富饒的泉水”,據(jù)說以前整個峽谷內(nèi)植被茂密,郁郁蔥蔥,是蒙古族人民夏季天然的好牧場。現(xiàn)在的大峽谷依舊泉水淙淙,古柏盎然。群山連綿重疊,高聳入云,谷底河灘則遍布奇石,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可謂是充滿原始力量與奇幻色彩的還未被打上人工烙印的神秘而迷人的旅游勝地。<br> 幾年前,有幸偕同六七文友,前去大峽谷采風。兩天的經(jīng)歷實為此生從未經(jīng)歷過,第一次在野外宿營,第一次在帳篷中聽雨,第一次在山澗中遇到下雨,第一次經(jīng)歷險境,第一次與一座千年突厥古墓比鄰而居……<br> 野外聽雨<br> 走之前,就對野外宿營充滿新奇與期待,然而絕沒想到會在野外遇到暴雨天氣。<br> 山里的天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瞬息萬變,尤其是在下午時候,剛才還是天空湛藍、陽光火辣,朵朵白云仿佛是吸滿陽光的熱烘烘的蓬松棉。漸漸,這些大團的棉花似乎被一雙無形的手扯成棉絮,接著越來越薄,太陽突然就沒有了影蹤,天空成了冷青色,風也趁機來助威,雖然風力并不猛,卻也颯颯有聲,帶來陣陣涼意。<br> 這個時辰這種情況根本不適宜進山下峽谷,只能于野外搭起帳篷。 當帳篷里亮起黃暈的光時,再看野外,真是墨一般的黑,伸手不見五指。遠遠的天際聽不到雷聲,卻有閃電如小金鏃一般將黑色的天幕劃開細長的縫隙,如象形文字中的“川”字,更顯詭異,讓人恐怖。<br> 很快,雷聲似以狂奔的野馬之勢轟隆隆而來,再近些,就直接在頭頂炸響。聲音之巨大,令人膽戰(zhàn)心驚。緊接著雨也來了,時緩時急,疏密有致。緩時,啪啪作響,有如獨奏,清脆入耳;急時,嘭嘭有聲,宛若合奏,直擊人心。疏時,有如珠玉叮當;密時,恰似千軍萬馬。此時正有文友講到突厥古墓,才知道我們所住的帳篷西南角便是一座周圍用幾十塊石塊圈起來的突厥墓,才知道突厥人喪葬的習俗。<br> 山中遇雨<br> 第二天早上,呼吸著雨后清新的空氣,吃過早飯,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探險之旅。一路上邊賞景邊把每一處美景攝下來。<br> 這樣一路走走停停,每到一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要使我們不由發(fā)出驚嘆之聲,都不由地想將所有美景裝在眼睛里,刻在大腦里,儲存在相機里,像個貪婪的財主。不知過了幾座山,我們順著石階來到一處高闊的平臺上。縱目遠眺,群峰環(huán)繞,山勢險峻,云嵐氤氳;探身俯瞰,大峽谷蜿蜒曲折,谷底洪流明滅縈回;迎風而立,衣袂翩然,恍若神仙;凝神細聽,遠遠的山澗間松濤陣陣,虎嘯龍吟,再細聽,才知是山洪自山石間傾瀉而下發(fā)出的巨響,離得遠了,便會產(chǎn)生聽覺上的錯覺。此處平臺,絕對是觀景的最佳處所,尤其是它北面正對的那座山讓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在吟誦毛主席詩詞時的那些宏大背景,譬如磅礴的烏蒙山、險峻的岷山等。如果主席當年能夠在此觀景,會不會又有一首壯詞誕生呢。<br> 沿著盤旋的石階,一步步進入谷底,仰望蒼穹,只有四四方方井口的一片天,四面都是百米高的懸崖峭壁,有的石壁斷面整齊而光滑,宛如刀削,有的石壁奇峻崢嶸,好似隨時要砸下來卻又懸在半空。峽谷寬300多米,谷底巨石橫臥,有山洪穿石而過,激流沖蕩,聲如雷霆。我們是以從這一塊礁石跳到另一塊礁石的方式前行,騰挪跳躍,攀巨石,過險灘。耗時費力。<br> 整個大峽谷東西走向近十公里,需轉(zhuǎn)九個“S”形的彎才可走出去。也不知道轉(zhuǎn)到第幾個彎時,剛剛還是清明的天一下子陰了起來,不好,要下雨了。昨夜的雨已使山谷中一路急流,現(xiàn)在如果再下雨,山洪流下來,我們就會被困在山里。<br> 眼見西邊的黑云滾滾而來,一道亮光閃過,雷聲在頭頂炸響,雨點打了下來。不能藏到樹下,身后是刀削般的峭壁,我們只能冒雨前行。好不容易看到一處峭壁下有一處凹進去的小穴,幾個人擠了進去,可一會兒功夫,腳下水流成河,頭頂雨流成簾,才明白僅僅是幾分鐘的時間,山洪便下來了,忙逃了出來,身后是奔流下來的山洪,眼前是澗中急流,頭頂是一聲聲的硬雷,我只能站在中間較髙的地帶,打著傘呆在原地。原來在自然的淫威下,我們真的是無處躲藏,仿佛是無法遁形的妖精。<br> 后來雨勢稍小些,我們繼續(xù)前行。左前方一處髙崖山洪垂直而下,真真見識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觀,驚心動魄 !而山澗里的水位眼見著往起漲。因為怕前方水位也隨之漲起來,我們又加快了腳步,沒來得及拍下這處奇觀,真是遺憾。雨停后,當我們淌過一處淺灘時,終于望見了盡頭的那棵百年大柳樹。<br> 真是令人難忘的歷險經(jīng)歷啊!倘若雨再下得時間長些,我們被困信息不通的谷中也不無可能,那令人膽顫的硬生生的響雷,那傾瀉而下的山洪,那亂石嶙峋的山崖,現(xiàn)在想來都心有余悸。<br>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樣一個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置身其間,莫說那高聳的石壁,莫說那奔涌的洪流,莫說那井口大的天空,只一株于石隙間彎曲上伸的嶙峋古柏,就足以讓人震撼。你不知它是什么時候就在這里,而之后的萬年的時光里,也許它依然于此挺立。在宇宙無窮空間里與無涯的時間里,人類真是太渺小;而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前,人類又是多么脆弱。敬畏應是我們對自然最正確、最虔誠的態(tài)度。<br></h3> <h3> 與黃河母親相擁 <br> 244班張藝博<br> 在西安自駕游的歸途中,一路皆是土窯洞,在電子地圖上偶然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地名--黃河壺口瀑布。<br> 心里莫名驚喜,像是與黃河母親的心靈感應。可當時的延安異常炎熱,酷暑難當,再加上旅途的疲憊讓人哪也不想去,真想像一只烏龜縮車里。盡管如此,我還是想看看地理書上的“母親河”究竟是怎樣的,還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隨著媽媽下了車。<br> 站在檢票口,面對著土黃色的巖壁排著隊,沒購車票的人三三兩兩的走去,順著他們的方向,看到人工建造的公路蜷縮在高山之下,只能依附著山繞著彎子。登車之后,車子載著我們?nèi)鋭釉谶@山間。腳下是凹下去的原野,連到天際,頭上是黃土高坡,太陽只露出半邊來。 <br> 我的心止不住的跳,沒有為什么,只覺得母親河離我近了,又近了,再近了……<br> 車上的聲音戛然而止--他們?nèi)牭搅它S河的咆哮,慢慢步行靠近,這聲音也似變得柔和了,仔細聽,你能聽見每一滴水躍入壺口時的興奮,能聽見每一股清流墜入壺口時的迫不及待,那聲音像歌聲--氣勢磅礴;像雷聲--震耳欲聾;像掌聲--熱烈奔放。<br> 就這樣,太多水花從這里濺起,化成霧,分外輕盈的躍上天空。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又變了,變成了一束虹光,橫駕于壺口之上。遠道而來客人啊,紛紛流入這回環(huán)的大洞中,無論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壺口都會寬容闊氣地給漂流的水一個龐大的家,因為它可以容納百川,心似野原,性似奔馬--啊!壺口的確是個母親,黃河的確是個偉大的母親啊!<br> 路上有不少小商小販,賣的都是些尋常玩意兒,由于在黃河邊上,生意格外得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包括在內(nèi)的,還有那頭小毛驢,可以免費拍照,穿著陜北特有的服飾鞍子也別具一格,一雙豆大的眼睛看著游客,憨憨的,像延安土地一般,像眼前的黃河一般。<br> 這時我發(fā)現(xiàn),比起險山惡水,這里的壺口一定更惹人喜愛,不管時光如何轉(zhuǎn)變,黃河流域的人們都享受到黃河的饋贈,黃河也像極了他們:有萬馬奔騰的氣勢,也有涓涓細流的柔美,有威武不倔的品質(zhì),也有熱情開朗的性格。<br> 與黃河母親相擁時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從不缺少奉獻者,他們或許渺小,或許偉大;或許舉世矚目,或許平凡普通;或許開朗健談,或許默默無聞,又或許他們只是帶著憨厚老實、腳踏實地的性格,秉著不變的初心行走在黃河邊上,在蕓蕓眾生中平凡而閃耀!<br> 又一川黃河水從我眼前嬉笑打鬧著經(jīng)過,沒關系,心靈的相擁只是一瞬,內(nèi)心的共鳴將會永恒!<br> 讓我與您相擁吧!黃河母親!至少在此刻…我舍不得您…</h3> <h3> 游香港島<br> 韋妙昕<br> 今年年初,我第一次去到了香港。去到了那個令我魂牽夢縈的地方。<br> 初至香港,我被它那種獨特的景觀所吸引,剛出地鐵站口,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道路兩旁的高樓,紅色的出租車和貼滿廣告的雙層巴士在馬路上穿梭。學生,商販,游客,白領……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往來于那極窄的黃色街道上。這樣的感覺可真是新鮮。<br> 第一站,我們?nèi)サ搅酥协h(huán)。中環(huán),是這座城市的中心地帶,擁有獨特的魅力。從林立摩天大廈到古老的街巷,這個地方充滿了層次感。在這條充滿韻味的道路上,歐式建筑與東方文化完美融合。漫步在歷史悠久的建筑群中,我們仿佛穿越時空,感受這座城市的輝煌與滄桑。讓我流連忘返。<br> 隨后,我們乘坐橄欖綠的纜車上到了太平山頂。登上山頂,仿佛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這里隨處可見郁郁蔥蔥的植被和絢麗多彩的花卉,給人一種宛如仙境的感覺。站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香港城市的壯麗景色,令人心醉神迷。在這里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同時又不乏現(xiàn)代化的城市繁華。<br> 下山后,天色漸晚,我們漫步到維多利亞港觀賞夜景。夜幕降臨,維多利亞港的夜景獨具魅力。華燈初上,紙醉金迷,霓虹燈閃爍,高樓林立,萬家燈火熠熠生輝,如夢如幻。維多利亞港畔,有依偎在一起的情侶,放學后結(jié)伴同行的學生,推著孩子出來兜風的夫妻,他們的身影與這美妙的夜景相融合,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倒映在海水中與遠方的天空相連。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浪漫,如夢如幻。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形成了一條項鏈,熠熠生輝,在東方之珠的頸帶上,令人目不暇接。<br> 香港美景中的滄桑與繁華,足以印證香港的變化之大,而香港能有如此巨大的變化,也可說明,我們的國家也在壯大起來!<br> 一天在這美景的伴隨中結(jié)束。我愛這美麗的香港!</h3> <h3> 看西北風光 ,品風土人情<br> 李昊臻<br> 人們常說西北是粗獷的,眼見無盡的大漠戈壁,廣闊的蒼茫草原,這里的人說話聲大,帶著聽不懂的口音,與大風急雨匹配起來,怎么看都不高雅。<br> 確實,就在這片土地上,精神與文化富足,人文情懷馥郁,可能正是因為這樣的黃土地,催生了信仰與無窮無盡的意志。<br> 看著遠方連綿的雪山,繞著祁連山坐車前行,途中是草原 耗牛與羊群遠看是靜止的,但低洼的原野上卻處處有著它們的痕跡,我躺在這廣闊的自然中,心中的愁緒全然不復存在,泥土與草甸交錯,我我什么也不用想,僅試輕撫著它們,涼絲絲的觸覺像一股電流傳到心頭,好不暢快!<br> 行程到戈壁,炎熱的暑氣一個勁兒的往上涌,夾雜著黃土。但怎么與掩蓋不了歷史都痕跡。那時,沙漠中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駱駝,開通絲綢之路的人們可謂歷經(jīng)磨難,九死一生。信仰的力量震耳欲聾,開鑿洞窟,描繪壁畫,以此支撐著前進的道路,而又在這樣的戈壁,原子彈誕生如同奇跡一般,很難想象,先人是如何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日夜不停的研發(fā)。這是西北人民不斷向高新技術邁進的一大成就,更是中國向欣欣向榮的共產(chǎn)社會邁出的一大步。<br> 從水上雅丹到翡翠湖,茶卡鹽湖,在到青海湖,給我的震撼是疊加上升的。就拿青海湖來說。湖面十分寬闊,站在一邊望不到另一邊,湖面十分平整,微風徐徐吹來時,也會泛起幾波漣漪。正午時分,陽光照映在湖面,好像在湖里打開了一盞強光燈。整個湖面變得透明清澈,像是一塊極好的翠玉一般,閃閃發(fā)光。偶有幾只海鷗在湖面逗留,它們?nèi)齼沙扇海分鸫螋[著,這使整個世界變得不夾雜一點兒世俗的煙火氣,反而是純凈無瑕的。<br> 風吹動一次經(jīng)幡就是為你祈福一次,鮮艷的亮色彩帶在半空中飄舞著。我看著西北人民的信仰不斷被煽動著。被堅固,被揚起,這是西北情歌的故事,是達賴喇嘛的傳說。宗教的神秘色彩令人著迷,純樸的熱情令人熱淚盈眶,這里的人們不會修辭,不會隱喻,簡單的問候和熱騰騰的飯菜足以詮釋所有。<br> 這里不是柔情似水的江南,不是平坦廣闊的華北平原,這里是粗獷熱烈的大西北。充斥著濃郁的人土風情的大西北!</h3> <h3> 大興安嶺<br> 關明佳<br> 在我國的東北方向綿延著三座山脈,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那里,高峻神秘,讓人浮想聯(lián)翩。<br> 綠葉在風中輕聲歌唱,像是優(yōu)雅動人的肖邦夜曲,濃綠、藕粉隨風搖曳生姿,舞動著撫到了我的發(fā)梢邊緣。她就這樣一路跟隨我們,到達了大興安嶺。<br> 大興安嶺的美中是帶有獨特的,這份美由林海、水岸、一花一草、巍峨山脈和居民們共同構成。前有水,后有山的格局自然閑適坐落于錯綜的翠林之中。從遠看是水天一色,如明鏡。<br> 而從近處身臨其境地看,宛如明鏡的天空中,有大朵波浪邊緣的濃重白云,在空中緩緩移動,都被清晰印在了清亮靛藍的水中。水中有白云的質(zhì)地綿密,也有太陽的耀眼灼灼,就仿佛水中還存在一個大興安嶺,一個不一樣的大興安嶺。<br> 緩丘浮動,林海蒼茫。<br> 岸邊郁郁蔥蔥,都生長著極為茂盛的團團綠草,那綠不是墨綠的深沉穩(wěn)重,而是翠綠的生機有力,似乎向遠方蓬勃生長著。<br> 姹紫嫣紅,恰似美人雙眸。<br> 我們開著車緩緩向前,打開車窗的我將手輕輕伸了出去,感受柔軟風的觸感,前面的爸媽也陶醉于大興安嶺神秘莫測的美中。<br> 到了遠處,便可看見隱在皚皚大霧中的高山了,我們可真幸運啊,碰巧趕上日落日照金山這張照片,也就帶著希望與遠方永遠留了下來。<br> 越往深的地方才越有煙火氣,居民們或守林員都住在山中深處,我常常將他們的背影與高山河流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他們總是和山一樣沉穩(wěn)踏實,卻又同樣洋溢著花兒小草般的善良熱情。當他們的眼睛注視著你的時候,是永遠的那么生機有力,卻不失質(zhì)樸穩(wěn)重,讓人感到像是在欣賞美景般心曠神怡,從心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正如正午太陽般灼灼閃耀,動人心弦。<br> 我翻動著來自大興安嶺的照片,這上面留有大興安嶺的光華印記,這便使它與其他照片不同,又很好分辨了。這上面曾有大興安嶺的清風拂過,也曾讓我流連忘返,當然,現(xiàn)在也是。<br> <br> </h3> <h3> 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br> 孫榮<br>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有深深的民族情懷,所以到了南京的第一站就直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br> 到了紀念館隔著欄桿就可以看到預約界面上那一尊大雕像,雕像刻著的內(nèi)容是一位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痛苦絕望地半蹲仰頭向后倒去,雕像全身混黑烏壓壓的一片,像是烏云更像是一頂了千斤巨石,壓在人心頭上喘不上氣,從東門進入剛進門的碑上寫著肅穆<br> 一路向館內(nèi)走去,路邊是南京人民逃難的景象,老人小孩無不衣衫襤褸面部驚慌失措,報抱兒帶女,路邊是南京人民遭受迫害的景象,人們驚恐地向前撲著身后的日本軍官如同來自地獄的魔鬼滿臉的邪惡與貪婪。路邊是被日軍掃蕩過的景象,殘肢斷臂鋪滿地面,滴著血的頭顱被高高的挑戰(zhàn)尖刀上<br> 剛剛進入館內(nèi),密密麻麻的都是遇害者的名字檔案,下樓后轉(zhuǎn)墻上貼滿了他們的照片<br> 歷史講解處,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日軍們猙獰的面孔令人心生惡心,尖刀抵在中國人的喉口,細腸繞在脖子上,婦女被摧殘,兒童被炸成肉末,整個南京變成了一個血城<br> 過了歷史講解處,展柜里分別擺著中國與日本的武器,差距之大,慘白的燈光照出的卻是一片黑紅,一個視頻反復播放的日軍的進攻路線,一條條黑色箭頭,像千萬條亂舞的毒蛇,一輪一輪蠶食著一個白兔<br> 再向前燈聚集在一處戰(zhàn)士的名單下,躺著的白色皺菊卻是那樣的鮮紅<br> 此刻那幾個日軍無條件投降如此的順眼,換一個角度卻是那樣的扎眼,他們的罪惡白紙黑字輕飄飄地換走了我們?nèi)嗳f人的性命,不過也算是結(jié)束了那火烈般的傷痛<br> 出館的地方寫著“珍愛和平,遠離戰(zhàn)爭”在我們的國家,我們沐浴在幸福和平中,可在別的國家戰(zhàn)火紛紛。<br> 每一位幸存者的離去我們的歷史卷軸就少了一張,但我們要謹記歷史警鐘長鳴,我想這就是紀念館成立的意義<br> </h3> <h3> 游西安 <br> 張子怡<br> 西安是一座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曾經(jīng)有十三個朝代的皇帝在這里建都定居。說它是古都真是名副其實,那久經(jīng)風雨洗刷卻依然結(jié)實的城墻、那歷經(jīng)千百年卻依然矗立的亭臺樓閣不就是最好的見證嗎? <br> 兵馬俑——秦始皇的守衛(wèi)者 <br> 我們參觀了兵馬俑博物館。一走進大門,就有一種將現(xiàn)代與遠古隔絕的感覺。古色古香的兵俑穿著戰(zhàn)袍,手上拿著兵器,莊嚴的表情,忠于職守的神態(tài),似乎要誓死捍衛(wèi)他們的主人——秦始皇,為他去戰(zhàn)斗、去站崗放哨。塑造他們的能工巧匠們,把每一個兵馬俑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每個最細微的地方都不放過。還有銅車馬,堪稱古代青銅器中的偉大杰作。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先人的聰明才智。博物館內(nèi)外隨處可見的外賓和人流如織的游客拿起相機不停地拍照,更使我深深感到了兵馬俑與銅車馬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藝術魅力。 <br> 華清池——開元盛世的貴妃魅力 <br> 楊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傾國傾城,能歌善舞。她年紀輕輕就被唐玄宗選中,做了他的貴妃,有“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于一身”的美譽。唐玄宗為了表示對她的喜愛,特地在世界三大溫泉之一的華清溫泉為她修建了華清池,也就是她沐浴的地方。華清池中央楊貴妃出浴的雕像,梳著精致的發(fā)型,微微低著頭,還咧著嘴角,披著薄如蟬翼的浴衣,果然極美!難怪唐玄宗會那么寵愛她呢。 <br> 古城墻——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 <br> 站在城墻下面遠遠望去,城墻高大而雄偉,像一條巨龍,環(huán)繞著整個西安城。城墻的磚是黑灰色的,由于古代沒有水泥,城墻的磚是由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物粘合在一起的,古人的智慧真讓人驚嘆呀!從雄偉的城墻也可以看出長安當年的戰(zhàn)火不斷。那些烽火狼煙的歲月也記錄了一段段鐵血故事和那些千古留名的英雄帝王。 <br> 西安已經(jīng)不再是昔日莊嚴的古都了,而是現(xiàn)代與古代完美融合的代名詞:是國富民強盛世中華的見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淮南市|
巨鹿县|
灵台县|
冕宁县|
建平县|
安阳县|
石嘴山市|
张家港市|
博罗县|
安龙县|
酒泉市|
庄浪县|
庆城县|
龙陵县|
吴忠市|
大埔区|
同仁县|
玛沁县|
湄潭县|
威远县|
萨嘎县|
晋宁县|
邛崃市|
湛江市|
尉氏县|
象山县|
化德县|
竹北市|
泌阳县|
建宁县|
准格尔旗|
高邑县|
盐池县|
禹州市|
赣州市|
东港市|
荃湾区|
卢氏县|
吕梁市|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