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羅馬城又掀開新的一頁,清晨的陽光灑在大街小巷,馬車夫揚鞭催馬,閃著緞色光澤的駿馬熟悉這座古城的每一個角落,它們輕車熟路地將來自世界各種膚色的游人載往四面八方,坐馬車,穿小巷,體驗一把中世紀的風情,總是受到人們的喜愛。</h3> <p class="ql-block">辛勤的店主已將大門開啟,等待著顧客的光臨,各色果蔬精心擺放,給人提供賞心悅目的好心情,生活就是藝術,正是有了如此豐厚的底蘊,才能處處流露出羅馬城無處不在的滿城花絮,哪怕在少人光顧而不知名的小街里,也常有看似漫不經心的小小花卉的點綴。</p> <p class="ql-block">“特萊維”噴泉,也稱“許愿池”,是羅馬城最熱鬧的所在,隱藏在三條馬路交匯之處,氣勢磅礴,大氣恢宏。設計師巧妙借景,以波里侯爵宮殿為背景,將豪宅與噴泉巧妙融合在一起,蔚為壯觀地刻劃出得勝而歸的海神尼普頓桀驁不馴,藐視眾生的神態。</p> <h3>德拉-羅騰達廣場安安靜靜,萬神殿還未到開放時間,這座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為慶祝奧古斯都大帝的勝利而興建的殿堂,供奉了古羅馬時代所有的神。公元608年神殿被獻給教會作為圣母的祭堂,成為至今唯一被完整保存的羅馬帝國時期建筑。</h3> <h3>乘著清晨明媚的光線,一對芭蕾舞者正在拍攝寫真。好美!在古老的萬神殿前更加突顯芭蕾藝術的優雅魅力,姑娘不停地變化著造型,努力創作她心中最動人的旋律,攝影師專心致志地捕捉著最美的瞬間,也讓我在遠處悄悄蹭下一個個鏡頭。</h3> <h3>這是一位來自東方的舞者,也許就是中國姑娘,她嫻熟而又優雅地擺出美妙絕佳的姿態,令攝影師應接不暇。曾幾何時,我們東方人能夠登上這一個最古老的天然舞臺?!我從內心真希望那位姑娘是中國人,那樣會令我們倍感源自內心的驕傲,更何況她的舞伴與陪襯是一位洋帥哥!</h3> <h3>在排隊等待圣殿開門之時,碰見來自南京的旅行團,一看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很有點親切感。排隊時間不長,進入殿中,巨大的空間讓人流一下子分散開來,一點沒有擁擠之感,人們舉頭觀賞著這一座唯一由羅馬帝國時期完整保存下來的建筑,感慨連連!</h3> <h3>最初供奉古羅馬眾神的神殿在文藝復興時期成為皇帝的靈寢,這是翁貝托一世夫婦的墓地,但更多的人為瞻仰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拉斐爾的棺墓而來,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的墓志銘上印刻著意大利著名的紅衣主教詩人彼得-班博的詩句:你活著,大自然黯然失色;你逝去,大自然悲慟欲絕。</h3> <h3>萬神殿是古羅馬精湛建筑藝術的典范,寬度與高度相等為43米的巨大圓柱體,被米開朗基羅稱為“天使的設計”。文藝復興最偉大的建筑師布魯內萊斯基曾經在古希臘古羅馬建筑技術失傳的千年之后,專程抵羅馬學習觀摩達十年之久,甚至爬上萬神殿穹頂專研,才一舉創作出舉世無雙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之穹頂。</h3> <h3>穹頂象征天宇,中央近9米的圓洞,是殿內自然的采光源,寓意著神與人的世界關聯,每當太陽升起,從圓洞里透進來柔和的漫射光,照亮了空闊的內部,猶如上帝之光芒照耀到信徒之身,有一種宗教的寧謐氣息。</h3> <h3>公元80年的一場火災,使得萬神殿大部分被毀,僅留下長方形的柱廊與16根花崗巖石的柯林斯式柱,成為40年后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神殿最初的建筑規模。</h3> <h3>這些歷經了歲月滄桑的立柱,已經穩穩站立在這個世界之上兩千多年,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恢宏震撼屹立不倒,透過巨大的立柱看羅馬街頭的每一天,時間在這瞬間凝固,我們見到的是和千百年前同樣的景象,羅馬的輝煌壯麗,如出一轍!</h3> <h3>羅馬永遠不缺少游客,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無不以瞻仰的心態來朝拜這一座永恒之城,一大批外國旅行團魚貫而至。其實自由行,對于生活在歐美大陸的人們也并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除了語言上的優勢,他們一樣要面臨旅途中的種種挑戰,因此,組團出行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h3> <h3>那沃納廣場離萬神殿很近,這座羅馬最美麗的廣場有巴洛克露天博物館的美譽。偉大天才貝爾尼尼的四河噴泉雕塑面對著供奉十三歲處女阿涅塞的教堂,她為拒絕嫁給異教徒而慘遭殺害,被羅馬天主教封為圣女,仔細看教堂上方的圣女塑像是貝爾尼尼死對頭波洛米尼所作,傳說為了詆毀對手,貝爾尼尼特意將四河中代表尼羅河的老人用頭巾蒙住了臉,以表對波洛米尼的輕蔑。</h3> <p class="ql-block">四河噴泉分別代表亞洲恒河,非洲尼羅河,拉丁美洲普拉達河與歐洲多瑙河,由巖石堆起假山,泉水從假山空隙之中汩汩流出,簇擁著埃及方尖碑,上面停著象征和平的鴿子。可惜無法拍攝出巨大噴泉全景,但早上的游人很少,我們沿著噴泉辨認著一個個雕塑,真很有意思呢。</p><p class="ql-block"><br></p> <h3>聽到過一則故事,據稱貝爾尼尼本人并不喜歡他的這一巨作,在他晚年每當乘馬車經過此地時都要將窗簾放下拒絕看一眼噴泉。真偽如何無從判斷了,我們還是選擇在噴泉邊拍下一張難得的留影,一對自由行走的老年人和六月的羅馬城相依相伴。</h3> <p class="ql-block">那沃納廣場的北端是海神噴泉,1574年建造,描繪海神尼普頓大戰章魚的主題。光影的明暗變化給噴泉營造出神秘的氛圍,清澈的泉水波光瀲滟,難得顯出一份清晨的寧靜。原以為這羅馬最美廣場會游人攢動,沒料到卻是意外的空寂。</p> <h3>陽光恰射在摩爾人健碩的脊背上,這座原名為“特里同”的噴泉因為1653年貝爾尼尼心血來潮給它添了摩爾人的形象又被稱為“摩爾人噴泉”。那沃納廣場因為有了三座聞名遐邇的大型噴泉而成了羅馬建筑的露天博物館,最美廣場實至名歸。</h3> <h3>穿梭在大街小巷,處處有動人的故事去尋味,羅馬城的魅力令游人興奮不已,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可以讓你遍讀街巷弄里建筑的歷史,一不小心抬頭就能看到巴洛克無所不在的風情,我們游走其間,興意盎然。</h3> <h3>重新走過許愿池邊,已經是充滿了鼎沸的人聲,上下左右站滿了觀賞的游人,想要拍出一幅靜美的畫面已成枉然,不過拍一拍姹紫嫣紅裝扮時尚的姑娘也是一道絕妙的風景,于是,喜歡追尋人間美好的我努力尋找到一個角度,成就了陽光之下的明媚。</h3> <h3>優雅的環境催生出意大利享譽世界的名牌商品,令時尚成為名媛追逐的舞臺。可這一切離我們顯得陌生而遙遠,只能匆匆一瞥,蜻蜓點水般地穿行而過,安靜的氛圍,精美的建筑留下了一點遙遠的記憶。</h3> <h3>蒙泰奇托里奧廣場上的意大利國會在20世紀初大規模改造時采用了當時盛行的自由式風格,廣場上的方尖碑由奧古斯都大帝從埃及搬回。4000多年前古埃及留下來二十多座方尖碑,僅有5座留在埃及,其余盡數散落在歐洲與美國,而意大利就有13座。</h3> <h3>出現記憶斷層了,努力回憶,翻閱旅行日記,才依稀回憶起那日的行蹤。我們旅行的每一天都充滿挑戰,行程之密,信息沖擊力量之大根本無從細細品味消化,因此每一天我都盡力寫好日記,雖然簡單潦草,也可幫助回想,對我寫下那么多的美篇,實在功不可沒。</h3> <h3>但更多的素材來源應歸功于強大的網絡與書籍,每當有疑惑或想了解新的知識,我都求助于它們,踩在前人的足跡上借鑒理解消化,那些無名或有名的親歷者也是我們實踐中真正的老師,向他們致意是我必須要表達的感謝,深刻領悟古語 :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h3> <h3>寫著寫著又扯遠了,這是我發散思維的一個垢病,習慣使然,還是回到正題之中吧,我們正走在最初由七個小山丘建立起來的古羅馬城邦中最著名的卡比托利歐山的寬大臺階之上,這也是古羅馬的中心,山頂之上的廣場建筑群有文藝復興時期延續至今的市政廳,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宮殿,使卡比托利歐廣場熠熠生輝。</h3> <h3>希臘神話雙子星塑像手足情深。這對雙胞胎兄弟是古希臘神宙斯與斯巴達王妃之子,兄長為神,具有永恒生命力,兄弟則是普通的人。他們相依相親快樂生活,在一次爭斗中弟弟被殺身亡,兄長向父親宙斯請求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的一半換取弟弟的起死回生,感天動地的故事留下這永恒的雕塑。</h3> <h3>烈日當空的卡比托利歐廣場沐浴在陽光之下,整個廣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米開朗基羅賦予了它新的活力,這里的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羅馬時代的雕像銘文,以及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無價之寶。這次我們沒有時間與案頭準備來瀏覽瞻仰寶藏了,也許在有生之年會再次來到這絕美之城,攬盡更多的羅馬之光。</h3> <h3>循著山丘往下拐,看到了羅馬城徽狼孩雕塑,很小而不起眼,我甚至都沒有想將它拍下來,可在羅馬建城之初,卻有一個奇跡的“狼孩”傳說。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逃往意大利后受到禮遇娶國王之女,生下的兩個孩子被篡位的國王之弟扔到了臺伯河中,被母狼救起用狼奶養活。孩子長大后在臺伯河畔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哥哥后來又戰勝了弟弟,以其名“羅慕盧斯”命名為“羅馬”。</h3> <h3>為了紀念當年母狼的養育之恩,在當年的七個小山丘卡托比利歐山丘上,雙子吸母狼乳汁的雕塑成為了羅馬的城徽,這個被母狼之乳撫育成長的民族,帶著狼一樣的血性經過400余年的不斷發展和征伐,終于奠定了歐洲歷史上第一大帝國的疆域。</h3> <p class="ql-block">一群騎行的青年人從身畔掠過,好不瀟灑,用這樣一種方式游歷羅馬實在是最好的途徑。羅馬范圍之大,靠雙腿根本無法涉足,公交路線龐雜繁復,初來乍到無法摸得清方向,如果有自行車更易于穿行在迷宮般的大街小巷,而不用如我們這樣疲于奔走了。</p> <h3>不過,靠雙腿走路也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卡比托利歐山腳下的古羅馬廣場,這里是最全景的觀賞處。我們的正前方是農神神殿,公元前5世紀的建筑,8根柱子則是公元前4世紀的遺跡。遺跡還原了古羅馬繁榮昌盛的文明,留下的滄桑浸潤著歷史演變的風云。</h3> <p class="ql-block">雖然是斷壁殘垣的古代廢墟,卻有著現代建筑無法體驗的歲月經典之美,久久沉浸在古羅馬金戈鐵馬的征伐中,眼前浮現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電視劇《羅馬》,從那里走出的帝王將相,市民奴隸都仿佛從這一片廢墟上向我們走來,歷史的原汁原味,就在這里重現!</p> <h3>古羅馬廣場上散布著眾多的神廟,會堂。根本無從一一還原究竟是哪一個遺址,但僅剩下三根古希臘柱式的估計應該是卡斯托與普魯克斯神殿,他們就是卡比托利歐廣場上兄弟同心的雙子星。這是多么神奇的聯想啊!但願我的推斷是站得住腳的。</h3> <h3>走過威尼斯宮,這座空靈俊逸的大理石宮殿現在是羅馬威尼斯宮國立博物館,羅馬的博物館究竟有多少,看來我是無法搞清了,但它精美的空中穹樓般的秀逸從此卻不能忘懷,半空之間通透的古希臘廊柱鑄起了一座空中樓閣,潔白無暇空靈唯美,將我的想象引向未來,如果有一天能夠重返永恒之城,也許我會登上它吧!</h3> <h3>今天的意外收獲是埃曼努埃爾紀念堂是開放的,站在烈日下身著制服的意大利女郎笑容可掬讓我們進入巨大臺階下的鐵門,而原先我們以為站在陽光下是為了阻擋人們踏上大理石臺階呢!由不得讓我們對漂亮的意大利女郎肅然起敬,烈日下的炙烤還要身著制服面帶笑容,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h3> <p class="ql-block">為紀念促成意大利統一的埃曼努埃爾二世國王,1911年建起的這座純白大理石建筑,因其格調與周邊古建筑相悖而飽受垢病,但卻是羅馬城中最顯著的地標,偉大的國王埃曼努埃爾騎馬青銅像昂首屹立,英勇氣概傲然凌空,無名烈士墓下是日夜保衛著的英武士兵,保持著肅立的英姿,幸虧此刻是站在背陰處,日頭可真是令人避之不及也。</p> <h3>在羅馬自由地行走,覺得累了就回到臨時的家休整。特別是在六月的中午更需要避開高溫補充能量。經過幾個小時的調節,覺得體力又能夠讓我們活泛了,那就去還未曾到達的地方隨意地逍遙吧!</h3> <h3>當我們找到藏身于小街的四圣泉圣卡洛教堂時,著實激動了一番。十字路口的四個建筑風格近似的小教堂,有流線性的凹凸曲面。這是貝爾尼尼同時代的競爭對手波洛米尼1667年的杰作,這位一生被貝爾尼尼壓制的天才,性格內向自閉,郁郁而不得意,最后飲恨自殺,他的才華成為貝爾尼尼的凄涼陪葬。</h3> <h3>下沉式圣維塔勒教堂是國家大道上一道特殊的風景,走下寬大的臺階,外形古樸簡潔。雖然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還是想進去瞻仰一番,歐洲教堂蘊藏著豐厚的精神財富,有許多難得一見的珍品,每一件的份量,都足以使人感受到震驚。</h3> <p class="ql-block">偌大的教堂正在進行彌撒,每當感受宗教神圣的氛圍,往往會自覺地收斂起心緒,在寧靜中體驗那一種不可言喻的莊嚴肅穆。這就是神的意志感召,讓你從內心省閱自己從善如流。我們屏心靜息,靜靜地只用眼睛去觀賞教堂的四周,深深地浸潤在宗教的力量之中。</p> <h3>咫尺之遙就是外面的世界,暮光下的建筑偉岸巍峨,羅馬城的博大精深在每一條街道之上都鐫刻著時代的痕跡,悠遠而輝煌。“它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永遠挖掘不盡採擷不完” 這是我那一天的日記上寫下的一句話。</h3> <p class="ql-block">雍容華貴的國家大道,高樓林立,座座精湛華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永恒之都,千年而來的王者氣息在這些彌漫著各個時代風格的建筑上淋漓盡致地展現,歌劇院懸掛著的海報吸引著我的目光,如果能夠在這里欣賞一場世界水準的歌劇那可是一生的回味!</p> <h3>優雅高懸的紅綠燈別具一格,成為這條充滿藝術格調的國家大道上別致的風景,讓我再一次領略了生活的美學,寬闊的大街空寂少人,在安寧的氛圍中漫行是一種真正的放松心境的休憩,我們不擔心迷失方向,只一味前行,去尋求那些未曾見識的景色。</h3> <p class="ql-block">每當從歐洲旅行歸來總有一段淡淡的憂愁,那兒的山水風光田園之景及大小城市的古典建筑留給人太深的印象,特別是城市的潔凈,一如我眼前鋪展延伸的國家大道一塵不染,令人賞心悅目,什么時候,我們的國民素質能達到這一個層面呢?希望這一天早日來到。</p> <h3>街頭隨意的一景也會讓我們心情為之愉悅,新古典主義風格是時代變遷的選擇,當十八世紀到來之際,人們厭倦了巴洛克的繁復和洛可可的堆砌之累,又轉向對古典藝術的崇拜,隔著歷史遙遠的距離,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當代來享用,賦予這些元素新的時代意義。 </h3> <p class="ql-block">在羅馬常常不期而遇美麗的大臺階,攀登上去看風景也常吸引著遠道而來的游人,好在寬闊低平的臺階費不了太多的力,當然要登上去高處看個究竟啦,走幾步回望,感覺甚是美妙,一座高低錯落的古城,它的風華絕代展露無遺。</p> <h3>高坡上的私家別墅有一種孤傲凌然之感,綜合了對美學概念的集結,古典的造型細膩的雕塑顯示主人高超的品味,有一個碩大的院落,只可惜是私人領域無法入內。不過遺憾也算是一種想象的美,讓你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海闊天空。</h3> <h3>當我們穿弄走巷,問詢了多位當地人,終于找到臺伯河上的蒂貝里納島時夜色已沉,這座狹長似舟一般靜臥在河中的小島給人以恬靜安寧的感覺,島上坐落著一家醫院,這是我們從駛上小島的救護車判斷出來的。在優美的環境中修身養息,是對生命的尊重。</h3> <h3>為了核實準確的資料,我再次向強大的百度求助,沒想到我們的判斷竟然和事實相符,蒂貝里納島自古以來就是個祈求健康的神圣之地,島上的醫院屬于教會,還有一個小小的教堂。這個由常年淤泥堆積而自然形成的小島修筑了堅實的河堤,河水在這里由急變緩,煞是壯觀。</h3> <h3>古橋連接起小島兩岸,每年夏季來到之時,這里是歡樂的休憩之地,夏季電影節會如期在島上舉行,想象著可以坐在小島之上,伴著淙淙的流水之聲,看一場露天電影,那種滋味的美妙,令人傾心耐人咀嚼啊!</h3> <h3>夕陽西下,天空染上了一層緋紅,只可惜暈染未能達到醉心的意境,淡淡而愴然。臺伯河畔的夜市卻熱烈非凡,好看的尖頂白色帳篷沿著河岸一字排開,美食與商品樣樣俱全,臨河的酒巴還有應景的現場勁爆演出,夜空里飄揚起音樂聲響,又一個臺伯河畔的逍遙之夜。</h3> <h3>看著河心飄動的小舟,寧靜而致遠,異鄉的美好凝聚在這動人心魄時刻,心里浮現出對美好生活的無比向往。追尋美始終是我們晚年生活最大的快樂,當我們的雙眼看過太多的美好,當我們的雙腳踏過太多的地方,我們的心變得日漸壯大而豐盈。</h3> <h3>這是羅馬城尋常的一個夜晚,人們安寧享受著初夏夜的涼爽,當微風掠過當樂聲響起,這一種自然純粹的快意并非需要用金錢來鑄起,意大利人散淡而浪漫的天性沒有被金錢捆綁,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份天然灑脫的自由。</h3> <h3>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來自于內心的安寧,真正擺脫了利益的追逐,簡單而率性。從我們身邊走過的人們臉龐都面帶著善意的微笑,讓你不由自主受到感染,融入這友好的氛圍之中,心無雜念而純凈起來。</h3> <h3>漫長的旅行終于要接近尾聲了,我們手里還有一天火車通票可以利用,琢磨了半天想選一個特別的地方能讓我們見識到意大利不為人熟知的另一面。比薩城的下一站,我們到了海濱小城那窩里。小城質樸無華沒有喧囂,少有看點只有安寧,是意大利無修飾的本色之地,因此并不累人,讓我們夜間還有精力來到西班牙廣場。</h3> <p class="ql-block">終于見識到了啥叫人山人海,大臺階上坐滿了年輕人,破船雕塑前也真正成了避暑勝地,兩天前清晨的寧靜被歡樂聲聲取代,青年們興髙采烈,一派喧騰的景象,唯一的遺憾是想拍一張個人的留影卻難找到空檔,想到眼下還未到旅游的旺季,要是再等上一來個月,怕是連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趕緊避離人潮,走向小街巷里,沒走出多少距離就把安靜還給了我們。這是一天里最舒適的時段,太陽剛剛降下帷幕,余輝盡染在時空之中,小巷里走著回家的婦人,步履輕盈,體態松馳,家永遠是人安閑的港灣。婦人和精品時裝鋪里的模特各有風范,是黃昏里的那一抹亮色。</p> <h3>小巷一景,墻邊假山石上斜臥著不知哪一個年代似長滿青苔的雕塑,細細的泉水流淌進一個盛滿清泉的大石槽。真有點噱頭而引起我的注目,沒想到這是一家餐廳,布置得古色古香,更絕妙的是,一家私人餐廳竟然被古董雕塑擠得滿滿當當。</h3> <p class="ql-block">咋一看著實吃了一驚,這是餐廳嗎?分明是座小型博物館!高大駿馬上的騎士威風凜凜,躍然而起的英姿似乎要將屋頂撐破,大大小小的雕塑撞擊成一堆大有一較高下的霸氣,第一次看到這樣奇特的餐廳,食客坐在雕塑群里享用美食,品味的恐怕不是食物的精美而是驚心動魄的古代風云吧!</p> <h3>餐廳侍者拿著菜譜請我們入座,很不好意思推辭了,因此也不能再賴著蹭照。順著小巷一直走到人民廣場,廣場上兩座相對稱的教堂外形幾近相同,就如照像的翻版,門戶已閉,不知道內部結構是否也如出一轍。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奇跡圣母堂”和“圣山圣母堂”。建于1658年。</h3> <h3>廣場的東側有一座城市花園,曲徑通幽,是羅馬市民最愛散步的平喬公園。公園建立在山坡之上,沿著層層臺階,一座精美的大型群雕展示著古羅馬的輝煌,仔細看中間還嵌進了羅馬城標—母狼乳孩的小雕像。人們都非常喜歡這組充滿藝術魅力的塑像,紛紛在此留影。</h3> <h3>拾階而上,總算能夠將兩座近似的雙子教堂收入鏡中,半山坡綠蔭成林,石松,棕櫚與大大的槐樹織出一片片綠色世界,令人愜意萬分,加緊腳步往山頂而行。山頂之上有著更吸引人的風光。</h3> <p class="ql-block">爬上半坡是一條通衢之道,可通汽車,更多的是年輕人騎著代步車一路順風,看著好爽啊!可是我們已經無法也沒有能力駕馭這樣的輕騎了,只能依靠自己勤奮的雙腿,去攀登一個又一個的山頭。</p> <p class="ql-block">山頂之上涼風習習,是觀賞羅馬城的又一絕佳之處,沿著觀景臺欄桿,人們興致勃勃品賞著絕美的夜色,綠蔭掩隱下的穹頂與高塔交相輝映,美麗的城市夜空飄拂著夏日的溫馨,如詩如畫,令人心醉沉迷。</p> <p class="ql-block">鳥瞰人民廣場已籠罩在迷蒙的夜色里,隱約能見到廣場中央的方尖碑。這座來自埃及標志性的建筑,據說是古羅馬哈德良皇帝為紀念其夫人所立。在視線的最遠端,能看得見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頂,認出它來真讓人有種莫大的收獲感呢!</p> <h3>一個完美的羅馬之夜,2014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絕美之城》將這個城市定義為充滿記憶和有絕美景色的城市。當我們不期而遇曾經在電影中出現的鏡頭,更真實地領略到羅馬包羅萬象的意境,這是一個使人流連忘返的城市,會勾起人的思念,留下永遠的記憶。</h3> <h3>平喬公園廣場之上,一個愛樂者旁若無人彈奏著電子琴,沉浸在自我陶醉的境地,只偶然地抬起頭和圍觀者微笑交流。意大利人天性熱愛藝術,在這座美麗的大花園里,有了內心流淌的音樂之聲更添上了美妙的意境,引得我們都深深地為之沉醉。</h3> <h3>除了音樂,還有許多習畫的年輕人,他們在大觀景臺上,描繪著眼前的美景,心無旁騖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之中。這個女孩四周散落著游人,我甚至難以后退一步來給她一個全景,一不小心就會拍到不相干的旁人,只能將就著留下姑娘的側影。</h3> <h3>參天的古樹與巨藤纏繞在一起,四野靜悄悄,找不到人替我們來一張最后的合影,只能相互給自己留下羅馬最后一夜的記憶。行走了整整三十六天,我家老余始終在我們的行程中起著靈魂的導向,要說沒有疲勞是假話,但我們的精神與信念始終堅定如一。</h3> <p class="ql-block">難得拍一張相互都認可滿意的照片,興致一下子高漲起來,讓老公也替我拍一張了!風塵撲撲曬出的黝黑臉龐寫滿了自信與喜悅,我們不畏懼年老的到來,在我們的暮年還要走更遠的路,閱更多的美,讓激情永遠占據我們的心田。</p> <h3>從五十年代的《羅馬假日》到2013年的《絕美之城》,羅馬是一部永遠無法書寫完的巨作,無論是功成名就的作家,或是如我們一樣蕓蕓眾生的自由行者,都無法寫盡羅馬城的恢宏歷史,瑰麗建筑與美麗風光。謹以此篇表達我對羅馬的崇敬之意。羅馬 — 永難忘懷!</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江县|
曲阜市|
邯郸市|
竹北市|
元谋县|
安达市|
固始县|
乌苏市|
平阴县|
囊谦县|
安康市|
达孜县|
堆龙德庆县|
阳城县|
石台县|
朝阳市|
晋城|
巴林左旗|
深圳市|
孝感市|
庆元县|
藁城市|
新和县|
美姑县|
临武县|
克山县|
徐州市|
白城市|
淳化县|
兴仁县|
胶南市|
高雄市|
饶平县|
大庆市|
神木县|
卢氏县|
页游|
普宁市|
成安县|
丹江口市|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