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打算逛兩個景點。吃過早餐,八點鐘就來到了地心谷景區(qū)門口排隊坐車,但是景交車還沒開始運營,司機(jī)告訴我8:30才發(fā)第一趟車,他讓我先在外面轉(zhuǎn)轉(zhuǎn)。游客中心側(cè)面有條小河,水量不大,河床不寬,也沒有什么特色,我轉(zhuǎn)念一想,這河水說不定還是地心谷流出來的呢,這樣一想,連河邊的小草都覺得高雅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景交車八點半準(zhǔn)時發(fā)車,二十多分鐘后,景交車到達(dá)地心谷景區(qū)門口。山谷兩邊的玻璃房子,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懸崖邊,我猜住在里面的人膽子一定很大。山谷之間有一個玻璃橋,站在玻璃橋上,下面的風(fēng)光可以一覽無余。如果不走玻璃棧道,需要下山穿越時空隧道,過步云橋才能走到景區(qū)對面的懸空棧道上,與過玻璃橋的路匯合,然后走在峭壁上修建的棧道上,從高處看地心谷。雖然沒有下雨,但地心谷的樹葉上一直往下滴水,感覺一直在下雨。回想起云龍地縫也是這樣到處都在滴水,難道恩施山谷中都是這樣,到處滴水和天氣無關(guān)。山上的石頭被人們賦予了名字,其中地心谷山神最為神奇,只見遠(yuǎn)處的山崖上有一個被歲月磨礪成一個男人頭像的石頭,人們把它稱之為地心山神,地心山神默默地守護(hù)著地心谷。還有一棵樹斜長在棧道上方的石壁上,游客一伸手就會摸到樹干,景區(qū)在樹上裝飾了一只活潑可愛的黑色塑料豬,讓人產(chǎn)生一種豬會爬樹的錯覺,給旅游增加了樂趣。</p> <p class="ql-block">谷底的水,碧綠碧綠的。河道狹窄,河床兩邊的山體被沖刷出眾多的半顆心形,怪不得把這兒叫地心谷呢。很多人用手做出半個心形,和谷底的半顆心形合成一整顆心,用手機(jī)拍照。我的手有點小,嘗試多次,都無法拍出一顆完美的心。我終于來到了地心谷的標(biāo)志性路段,只見下方河道里有一顆幾乎完整的心,心形上面的河道可以視作血管,大自然太神奇了。這兒的河水奔流不息,就像大地的心臟,一直向出涌動河水,滋養(yǎng)著地球上的萬物。</p> <p class="ql-block">拍照打卡后,繼續(xù)向前。地心谷有漂流,因為河道狹窄,這兒的漂流并沒有在地心谷下面的河道里,而是修了玻璃滑道,把水抽上來,利用落差和水流,把漂流船沖下去。景區(qū)還有一個大舞臺,定時表演土家族歌舞,很多游客等在那里看演出。我下午還要去索布亞石林,沒有時間等待,只好繼續(xù)前行。巴鹽古道那兒有一個提示牌,禁止游客前去,我站在巴鹽古道的路口遙想當(dāng)年古人行走在崇山峻嶺中的情形,古代山里人要去山外,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這兒有一個叫空中魔毯的設(shè)施,可以把游客送到峽谷對面。如果不坐空中魔毯,需要從這座山上下去,又從對岸的山上上來,才能到達(dá)空中魔毯對岸。我下山再上山體力完全夠用,想體驗一次空中魔毯是啥樣子,選擇坐空中魔毯去對面。所謂魔毯就是地毯在下面鋪滿排列緊密的小圓柱體,通過圓柱體的滾動帶動毯子前進(jìn),人站在上面就被運到峽谷對面去了。兩三分鐘就過去了,如果徒步翻山差不多半個小時吧。</p> <p class="ql-block">峽谷對面有幾座山連起來從遠(yuǎn)處看像一個元寶,人們稱它為元寶山。快到景區(qū)出口,有一個幾乎垂直的山體,景區(qū)依山建了一個垂直的電梯,天空可以把游客直接送上去。也可以爬山,我選擇自己爬山上去。上到山上來,豁然開朗,峽谷只剩一條縫隙鑲嵌到山里。如果沒來過這里,一定想不到我竟然在山谷里走了兩個多小時,而且里面的美景一個接一個。</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飯才12點,前往索布亞石林,到達(dá)石林時1點半了。坐景交車到了蓮花宅,司機(jī)說沒精力的可以直接參觀蓮花寨,有精力下一站青龍臺再下車,參觀完青龍臺再回來參觀蓮花臺。我選擇直接到青龍臺。青龍臺入口處怪石嶙峋,仿佛一條蜿蜒盤旋在山間的巨龍,石頭的顏色發(fā)黑,怪不得叫青龍臺呢。這兒的石頭和梵凈山的一樣,都是黑色一層一層的。奇形怪狀的石頭灑落山間,掩映于綠樹之中,人們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給其命了不同的名字。這兒的石頭被沖刷出如黃土高原上的溝壑一樣的豎紋,很難相信這不是人刻意刻畫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并沒有下雨,石頭上不知哪來的水,或許就是這些水讓石頭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吧。這兒一點也沒有在其他地方所見的喀斯特地貌的樣子,沒有鐘乳石。據(jù)說這兒億萬年前是海洋,這些石頭里面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又不專業(yè),也找不到景區(qū)宣傳的化石在哪里。在這兒,雖然只是來看石頭,卻并不覺得乏味,不僅因為每塊石頭都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每塊石頭都有動人的傳說。青龍臺的石林比較分散,一個多小時后,我走出青龍臺。</p> <p class="ql-block">坐車到蓮花,蓮花寨的入口有兩個,我從右邊的入口進(jìn)去,有一處石頭竟然一敲就會發(fā)聲,而且聲音很清脆,不知道什么原理,難道石頭里面是空心的,這些石頭被稱為鐘磐石。</p> <p class="ql-block">蓮花寨的石林相對集中,有神虎含石,拇指山,蓮花臺,群蛙嘯天等。群蛙嘯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寨主家有三個女兒在找對象時不聽從寨主的安排,寨主為了維護(hù)族規(guī),用巫術(shù)把自己的三個女兒變成了三只青蛙,從此一直對著天空訴說她們的委屈。作為一名現(xiàn)代人,我無法理解這樣的父親,也慶幸自己生活在現(xiàn)代,不會因為不停父母的話被變成青蛙。兩塊平坦的大石頭排列在路邊,叫做對歌臺。據(jù)說土家兒女就在這兩塊石頭上對山歌,尋找自己的伴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犀牛溝景點很美,但比較難走,站在犀牛溝里抬頭望天空,天空變成了一個展翅飛翔的雄鷹。犀牛溝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看起來許久未有人煙的樣子,仿佛石頭才是這兒的唯一,不能留在這里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為路很狹窄,游客又多,只能跟著大家的腳步向前走。</p><p class="ql-block">磨子溝有一塊石頭特別像石磨而命名為磨子溝。磨子溝和犀牛溝一樣,都是石頭的世界,磨子溝里還有很多石塔形狀高大的石頭,石塔身上長滿苔蘚,苔蘚上水分很多,在水的滋養(yǎng)下,苔蘚很嬌嫩。我就穿行于石頭的縫隙中,路很窄,尤其是一處幾個石頭挨著一起,下面卻形成了一個洞,人必須鉆進(jìn)去才能向前走。石頭上面還不停地向下滴水,也不知道哪里來那么多水。過了一線天路,路終于好走了,石頭也不密集了,只剩了美女蛇回眸,神龜馱經(jīng),八卦潭,綠野仙蹤幾個景點零散的分布在景區(qū)出口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出了景區(qū),坐上景交車,沒一會兒,司機(jī)問九龍匯去不去,我沒下去,因為晚上要住奉節(jié),奉節(jié)和索布亞石林之間是山路,還是早早去奉節(jié)吧。4點多,我離開索布亞石林去奉節(jié),一路盤旋在山路上,幸好路況還可以,但有一段路霧特別大,能見度非常低,大風(fēng)裹挾著大霧在山里奔走,仿佛要把我們封印在山里,還好安全抵達(dá)了奉節(ji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乌兰察布市|
阿坝县|
云龙县|
平舆县|
靖安县|
仁寿县|
甘孜|
广宁县|
绥德县|
丰宁|
河间市|
常熟市|
青阳县|
苍山县|
洪湖市|
神农架林区|
朔州市|
师宗县|
永昌县|
绍兴市|
德清县|
华亭县|
古浪县|
柞水县|
休宁县|
扬中市|
河东区|
阜新|
芦溪县|
木兰县|
偃师市|
南城县|
图木舒克市|
额尔古纳市|
浙江省|
潼南县|
鱼台县|
分宜县|
遵义县|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