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光陰荏苒,彈指間26年過去了,不知不覺的我們也從不惑之年進入了古稀之年,有的已進耄耋。那時,我們一個個雖已近知“天命”或已進入了知“天命”年齡的門,但每個人都像年輕人一樣,意氣風發,朝氣升騰,無論風霜雨雪,酷暑嚴寒,每天早早的就來到避暑山莊的門口,等待開門登山。那時的避暑山莊每天開門很早,冬季早五點半開門,春夏秋季早五點開門,而且每個宮門都可以出入。那時雖也有防火的規定,但是一年四季從不封山,也沒有發生過人為的火災。那時的我們,雖不年輕,卻仍然“力壯”,進山后,順著宮墻繞行山區一周是常有的事兒,采蘑菇,探訪古建遺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避暑山莊偌大的山區,溝溝岔岔,犄角旮旯沒有我們沒去過的地方,有的古建遺址無論“隱藏”的多深,也沒能逃出我們的“法眼”。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當時每天聚在一起登山晨練的人多數都進入了古稀之年,有的人已成為“80”后。年齡增長了,體能下降了,即便現在不封山,我這群山友也鮮有人再去登山了。大家雖然還是居住在同一個城市,平時見面的機會都少了,年齡不饒人啊!</p><p class="ql-block"> 昨早打開手機,一條微信消息映入眼簾,是老同學也是那時一起晨練登山的山友發過來的。她說,有人提議說,原來常在一起登山晨練的人,有幾個人如“大導”、“劉老先生”、“徐淑女”、“劉校長”等等已駕鶴西去,剩下的人隨著年事已高,身體條件的限制以及方方面面的原因,也好久沒見,是不是找幾個人,定個時間聚一聚。此提議也合我愿,自然不會拒絕,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聚會。久別重逢,格外高興,除了各自述說自己這些年家庭、兒女和孫輩的情況外,自然會回憶起那時每日早早進宮“上朝理政”,間或“北視多倫”,“盤山布道”,或踏天橋、登磬錘、上僧冠峰、鉆朝陽洞、攀象鼻山諸峰,近走寬城都山、興隆霧靈、遵化馬蘭峪、圍場御道口、豐寧大灘、灤平金山嶺、隆化苔山,遠行廣東、廣西,甚至韓國和澳大利亞(我那時因公務外駐,有好多國內外旅游活動都沒參加)的景況。日子過的充實快樂,每天都開心無比。遺憾的是2008年10月,我因工常駐外地多年,暫時離開了這個群體,但是每月回家休假時,還能見幾次面,只是這時已逐漸有人“西行”了。再后來,因年齡、身體狀況以及疫情等原因,這些人就更少見面了。</p><p class="ql-block"> 談笑間,兩個小時過去了,大家談興不減,分別時依依不舍,互道珍重,相約下次再見。</p> <p class="ql-block">牛圈子溝老虎洞</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p> <p class="ql-block">薊州盤山</p> <p class="ql-block">紫荊關</p> <p class="ql-block">天橋山</p> <p class="ql-block">天橋山</p> <p class="ql-block">薊州盤山</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松云峽</p> <p class="ql-block">內蒙多倫西山灣水庫</p> <p class="ql-block">薊州盤山</p> <p class="ql-block">薊州盤山</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松云峽</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松云峽</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松云峽</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北枕雙峰亭附近</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南山積雪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绍兴县|
宜兴市|
巫溪县|
金华市|
衢州市|
渝中区|
扎鲁特旗|
克山县|
庆城县|
丰城市|
重庆市|
东兴市|
易门县|
北海市|
郸城县|
阳朔县|
甘洛县|
汉阴县|
两当县|
三江|
柳林县|
龙井市|
金溪县|
湘潭县|
长沙市|
富锦市|
东台市|
通河县|
陇南市|
湘乡市|
和林格尔县|
锦屏县|
黄平县|
赣榆县|
安西县|
剑河县|
淮安市|
会泽县|
南澳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