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兩年前@典子,@德德和我利用高考后的三天半休息時間騎行黃岡紅色旅游線東段,當時的<EG紅旅小川藏>常被典哥作為經典回味,更期盼什么時候大家再一起騎行黃岡紅旅西段,機緣巧合兩年后的今天,騎友@老胡,@易行,@劉豐助力陪伴原來的我們哥仨,一行六人完成這次黃岡紅旅西段的圓夢之旅…</p> <p class="ql-block">重溫經典,再續前緣!繼前年騎行黃岡大別山紅色旅游線東段羅田,浠水,蘄春,武穴,黃梅各縣,此次騎行目標主要為黃岡紅旅西段紅安,麻城,兼顧鄂豫皖三省交界紅色革命根據地,考慮時間天氣適合,決定采取純騎方式,補遺完成縱橫黃岡九縣一區整條紅旅線的經典騎行!</p> <p class="ql-block"> 回味經典,再創騎跡!感謝騎友@傲雪尋梅精心設計的 <黃岡紅旅西線4天純騎線路圖>第一日</p><p class="ql-block">D1.鄂州→新洲→岐亭→杏花村→陡山雷氏祠→八里→覓兒→帝王湖→李先念故居→高橋→紅安影視城→紅安烈士陵園→紅安→七里坪<162km,累計爬升812m詳見行者路書4244372></p><p class="ql-block">特別提醒:6月6日早7:00鄂黃橋頭收費站隆重集結??榮譽發車???♀?</p> <p class="ql-block"> 李先念故居紀念館</p><p class="ql-block">入川陜,走河西,馳騁中原,將軍不下馬。</p><p class="ql-block">理倉稟,問經濟,剪除蟊賊,元首正是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先天下之憂而憂清風兩袖</p><p class="ql-block"> 念人間之苦為苦正氣千秋</p> <p class="ql-block"> 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紅安人習慣這樣向外地人介紹紅安。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領導人從這里誕生,陳錫聯、秦基偉、韓先楚等8名開國上將,10名開國中將,43名少將以及145名其他將領在內,共計223名共和國將軍從這里走出。</p> <p class="ql-block">探尋紅色足跡,重現革命歷程!歷史的時鐘撥回到1927年,當時紅安縣還叫黃安縣,地處湖北省東北部的大別山南麓,與臨縣麻城接壤。由于山水環繞,交通困乏,這里的人們一直過著清貧、封閉的日子,直到那個特定時點的到來:1927年11月3日,黃麻特委在七里坪召開會議,決定以黃、麻兩縣農民自衛軍為骨干發動起義,史稱“黃麻起義”。11月13日,起義部隊在當地群眾配合下由七里坪向黃安縣城浩浩蕩蕩進發,黃麻起義由此載入史冊。</p> <p class="ql-block">舉水河畔黃安謠,天臺山腳長勝街。</p><p class="ql-block">長勝街是古樸滄桑、歷史厚重的一條老街,同時也是革命重大事件的見證者,被譽為革命文物一條街。街內有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中西藥局、經濟公社、飯堂合作社等18處革命遺址遺跡,其中有9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黃岡紅旅西線純騎記>第二日</p><p class="ql-block">D2.七里坪→天臺山→紅安七里坪→新縣箭廠河→連康山→泗店鄉→田鋪鄉→許世友故里→福田河鎮。<108km,累計爬升1816m></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騎行爬坡的天臺山是紅色圣山。紅四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主力部隊被迫西征,部分干部婦女傷員轉移到天臺山林區,鄂豫皖省委機關就設在對天河村劉家灣,(中共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同志于1933年11月20日在這里病逝,當年被老鄉救助過他的山洞至今保留著。天臺山腳鄂豫交界處檀樹崗鄉徐向前故居現在仍保存良好!</p> <p class="ql-block">天臺山主峰海拔817米,以其“山頂似臺、勢若接天”而得名。一條長約20km從七里坪到山頂天臺寺的多彩旅游路剛剛全線柏油刷黑,風景優美路況良好!</p> <p class="ql-block">天臺山頂天臺寺,傳奇車隊傳奇人!</p><p class="ql-block">天臺寺是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囿于時間,從寺門免費登頂天臺的線路遺撼沒去徒步,錯過<一覽三省極目鄂豫皖>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第二日騎行散記:上午爬坡天臺山并原路返回,從湖北七里坪出省豫見河南新縣,途經二百將軍故里,了解三面紅旗故事: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方面軍+紅二十八方面軍的創建→發展→合編!中午天熱在鄂豫交界新縣箭河午餐時,決定放棄原計劃中的金蘭山騎行,導航想抄近路去田鋪鄉,沒想到下午一開始的連康山翻越很是艱難,哎,想偷懶一些苦看來繞也繞不過去??連康山有點類似以前沒修路的四峰山,翻過山頂武神廟至鄭維山故里后路才鋪柏油真正好走…</p> <p class="ql-block"> 在革命戰爭年代,河南新縣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43位開國將軍其中包括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當時,新縣的人口不足10萬,卻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村村有烈士、戶戶有紅軍。”是新縣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 忠孝將軍許世友</p><p class="ql-block"> 戎馬英名垂青史, 孝母懿德寫華章。</p> <p class="ql-block">許世友將軍故里,它位于河南省新縣田鋪鄉許家洼,許世友是全國唯一實行土葬的將軍(開國先烈未火葬有仨:任弼時,毛澤東,許世友)。他的土葬屬鄧公特批,滿足了他“活著盡忠,死了盡孝”的愿望。1985年許世(仕)友將軍魂歸故里,被安葬在許母墓旁邊。值得一提的是,來悼念的人都會帶一瓶將軍愛喝的茅臺…</p> <p class="ql-block">從田鋪鄉沿著鋪柏油的鄂豫紅旅線拜謁許世友將軍后,導航今晚目的地福田河鎮(中國菊鄉)走到鄉村老路,沒想到老路正在做橋翻新,感覺迷路四次推車過河,大家才明白問路時當地人所說<車在河里走>之奧秘??到達目的地后,大家不約而同說起今天下午這趟騎行正是呼應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巧妙大手筆…</p> <p class="ql-block"><黃岡紅旅西線純騎記>第三日</p><p class="ql-block">D3.福田河鎮→長竹園鄉→黃柏山→獅子峰→三河口鎮→閻河鎮→麻城 <109km,累計爬升1519m)</p> <p class="ql-block"> 騎行第三日散記:從麻城福田河鎮到達商城長竹園鄉,翻越黃柏山獅子峰之前①德德腳上打泡不能繼續騎行,只能坐車返回麻城,甚憾!②易行鄭哥買東鵬特飲6瓶中獎4瓶,有火!從河南界所修柏油路翻越獅子峰再從湖北界沿水泥舊路下山到麻城,路況冰火二重天,導致下山我車前輪鋼絲齊口斷了兩根,為了安全起見下午改變行程,平路沿三河口鎮→閻河鎮直奔麻城市內找車店專修…</p> <p class="ql-block">商城麻城跨兩界 黃岡黃柏共一峰</p><p class="ql-block">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匯處的黃柏山旅游區(黃柏山·獅子峰),自古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旅游區由河南商城的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134平方公里)和湖北麻城的獅子峰景區(94平方公里)兩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228平方公里。享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云霧海洋”、“避暑勝地”、“娃娃魚故鄉”等美譽,是一個人杰地靈的神奇之地。</p> <p class="ql-block">《息影塔》</p><p class="ql-block">去具真禪方能息影;來瞻寶塔可與言佛。</p><p class="ql-block">望峰息心,禪影自在。騎車經山頂黃柏山希望小學和法眼寺之間,路邊忽現一座不起眼的禪院:息影塔,塔里葬有法眼寺<楚豫禪宗>開宗祖師~明萬歷年間無念禪師的靈骨舍利!</p> <p class="ql-block">佛在我胸懷,黃檗山三千世界;</p><p class="ql-block">水流何境地,法眼寺一片鐘聲。</p><p class="ql-block">天下名山僧占盡!在黃柏山頂法眼寺旁,有兩棵距今1400余年相傳隋代種植的銀杏樹,周邊山水間散落無念湖、息影塔、李贄書院及現今樹立風力發電的風車陣。</p> <p class="ql-block">獅子峰下法眼寺 紅旅線上圓夢人</p><p class="ql-block">喝碗豆腐腦,寧靜開放的寺院正門三幅對聯洗去我們歷經一上午艱苦爬坡的疲憊:</p><p class="ql-block">大鑒是名湖,漚波草樹真世界;</p><p class="ql-block">梵音猶翠嶺,雨竹云風證如來。</p><p class="ql-block">三十里隔斷紅塵,看茂林修竹,別有風情殊世事;</p><p class="ql-block">五百年重開綠野,聽飛泉鳴鳥,另出境界異人寰。</p><p class="ql-block">霧幛風光,煙火境鄰湖北北;</p><p class="ql-block">幢幡峻嶺,云山靜居汝南南。</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達麻城城內,連找城內捷安特,喜德盛兩家車店均無配套鋼絲??沒辦法,為安全起見大家臨時決定第四日返程線路不按原計劃翻將軍山,改走106國道平路回家…</p> <p class="ql-block"><黃岡紅旅西線純騎記>笫四日</p><p class="ql-block">D4.麻城→宋埠→歧亭→新洲→鳳凰鎮旅游環線→汪集→邾城→團風→黃州→鄂州圓滿收功<142km,累計爬升606m></p> <p class="ql-block">返程沿舉水河南下,上午休閑騎行宋埠老街+歧亭新路+新洲鳳凰鎮旅游環線綠道,中午到達新洲汪集喝當地有名特產~~汪集雞湯,下午沿舉水河堤從新洲邾城到達團風縣城,在黃州堵城避雨半小時,下午四點半左右到達鄂黃大橋收費站,至此歷時四天累計騎行520km紅旅西線騎行活動圓滿收功!</p> <p class="ql-block"> 黃岡紅旅,尋訪革命足跡 </p><p class="ql-block"> 傳奇騎跡,追憶似水流年</p><p class="ql-block"> 行無止境 騎樂無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信丰县|
南靖县|
锦屏县|
新泰市|
类乌齐县|
海门市|
正阳县|
城固县|
隆化县|
巴彦淖尔市|
岱山县|
新泰市|
阳曲县|
新津县|
蕲春县|
政和县|
怀远县|
鹿泉市|
长垣县|
衡山县|
双城市|
正镶白旗|
泌阳县|
汾阳市|
霸州市|
图片|
延长县|
瓮安县|
阜康市|
普兰店市|
太谷县|
外汇|
鹤岗市|
白城市|
临清市|
资阳市|
海丰县|
虎林市|
吉安市|
普宁市|